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明代古城墙:南京行记七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若加上孙权的东吴,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老蒋的中华民国,有九朝了。但真正留下点古迹的,是有明一朝。包括孝陵,大明宫(可惜太平天国的大火给烧掉了)遗址。而明城墙可以作为南京做为古都的身份证。

  北京的古城墙,北京人在劳动竟赛的歌声中给拆毁了,而且用了十年的功夫,拆得几乎不留一砖一瓦。现在重建了一个明清古城墙公园,全是新的。幸好,南京人在拆明城墙方面,不像北京那样积极,南京人也拆过一些,但保护下来的城墙竟达21.351公里,这不能不说是南京人的光荣,因为在中国的大城市中,也包括中等城市,能像南京这样保存下来古城墙的,几乎没有!

  更令人庆幸重的是,南京人保留下了中华门。我们知道,北京以阻碍交通和国庆庆典上看不到毛主市等理由,拆除了中华门。南京人把一坐相对完整的中华门保留下来,并且能够在今天恢复其雄伟壮观的国保级人文遗产,这个不禁让我们心生敬畏。

  我是在4月8日上午,从明孝陵入中山门公园的。以下,是中山门公园处的明城墙,大部分为旧墙,也有修复的或加固的地方。

 

  

 

   隔着刚开的桃花远望明代伟大的工程,让我心朝澎湃:这座城墙能够经历近现代的战火,建国初年的毁古城“运动”,文革的“破四旧”,改革开放的“旧城区改造”等等劫难,而保存下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这样的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伟大建筑与历史遗存,立六百年而不倒,是奇迹,更是南京的光荣。它不仅没有阻碍南京现代化的脚步,而且为现代化的南京城增添了莫大的魅力。来南京的中外游客,并不俏于看南京的高楼大厦,却一定要看古城墙,这一点,让北京因之惭愧!

 

 

 

 老王在这个地方吃的午饭,早饭没顾得吃,午饭也凑和着。看古城墙,吾心满意足。

 

 

城墙下游玩的年轻人。生活美好啊。

 

 
美丽的栅花掩映下的古城墙

 

 

 

 

 

 

 
   青砖上印着所生产它的产地州府之名。古城墙是用特制巨型城砖筑成,朱元璋还亲自检查工程质量。这些老砖上的文字,是明朝当年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有力证据,这使得六百多年来,南京古城墙任风雨剥蚀,仍然安然无恙地保留下来。六百年前的工程,为今天的建筑提供了思考:我们为什么存在那么多的“豆腐渣”工程?

    

 朝州府的砖

 

 砖上印着“责任人”的名字

 

 砖上印有“朝州府提调官同知朱敏……”字样

 

 上印有治砖者的名字

 

 中山门明城墙的一处坍塌的洞

 

  

 城墙上的碉堡.查资料得知,明城墙上有碉堡2000座.城门24个。

 

 

 

 被砍下来的城墙上的树根

 

 中山门。这是一座当代所建的不古不今的城门。历史上南京无此门。

 

古建资料:

     南京现存古城墙修筑于明朝,仅内城周长就达33.7公里,比周长才29.5公里的巴黎城墙还长。  古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经过3年准备,经历4个阶段共21年时间才建成的。朱元璋为了建造南京城墙曾下令5省、20州、118县烧制城砖。为了保证质量,每块砖上都要打上烧制的州、府、县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将治罪。可见严格之极。这些城砖长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度不少于10厘米。其总数约为3亿5千万块。以下为安东老王所摄的图片资料。

  南京明城墙之中华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效来 :南京的明城墙
一段城墙,一段故事 | 盘点中国现存城墙遗址
参观南京城墙博物馆
南京明城墙——中华门至集庆门(上)
南京明城墙城砖铭文背后的故事
“老南京”:明城墙砖上铭文集民间书法大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