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史》董氏百名名人


《宋史》董氏名人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1董暠本纪第二 太祖二》:己酉,果州贡禾,一茎十三穗。秋七月丙寅,诏蜀官将吏及姻属疾者,所在给医药、钱帛。戊辰,西南夷首领董暠等内附。

2董延谔:《本纪第三 太祖三甲寅,内班董延谔坐监务盗刍粟,杖杀之。诏合入令、录者引见后方注。乙卯,大雨雪。是岁,大饥。

3董荣:《本纪第八 真宗三》:六月乙卯,禁文字斥用黄帝名号故事。丙辰,眉州通判董荣受赇鬻狱,长安知县王文龟酗酒滥刑,并投荒裔。戊午,戒州县官吏决罪逾法。壬申,封婉仪杨氏为淑妃。乙亥,枢密使王钦若罢为吏部尚书,陈尧叟为户部尚书。以寇准为枢密使、同平章事。《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孟邦杰复永安军,其将杨遇复南城军,又与刘政捷于西京。梁兴会太行忠义及两河豪杰赵云、李进、董荣、牛显、张峪等破金人于垣曲,又捷于沁水,追至孟州之邵原,金张太保、成太保等以所部降,又破金高太尉兵于济源。

4---6董毡---董讷阿里骨本纪第十四 神宗一》:戊子,进封交址郡王李日尊为南平王。加邈川首领董毡检校太保。诏山陵所须,应委三司、转运司计置,毋辄扰民。本纪第十五 神宗二》:赐西蕃董毡诏并衣带、鞍马。庚辰,命王安石提举编修三司令式。……十一月庚午,以西蕃邈川首领董毡、都首领青宜结鬼章为廓州刺史,阿令骨为松州刺史。十一月庚午,以西蕃邈川首领董毡、都首领青宜结鬼章为廓州刺史,阿令骨为松州刺史。三月庚午朔,董毡遣使来贡。癸未,试诸科明法。赐董毡缗钱、银帛、对衣、金带等物。戊寅,初行免役法。赐西蕃董毡诏并衣带、鞍马。本纪第十六 神宗三》:戊申,大阅。丙辰,董毡遣使来贡。辛酉,夏人寇临川堡,诏董毡会兵伐之。九月乙酉,董毡遣使来贡,且言已遣首领洛施军笃乔阿公等将兵三万会击夏。辛酉,诏:董毡首领结邻死,其朝辞物给其子董讷支蔺毡,增赐绢百匹。癸亥,华阴郡王宗旦薨。丁卯,封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宗惠为江夏郡王。癸酉,以出师,赦梓州路,减囚罪一等,民缘军事役者蠲其赋。封董毡为武威郡王。辛丑,赏董毡将士有差。癸卯,滑州河水溢。本纪第十七 哲宗一》:甲戌,加李乾德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董毡检校太尉。辛未,董毡卒,以其子阿里骨袭河西军节度使、邈川首领。庚辰,夏人入贡。列传第四十五》董毡遇明堂恩,中书熟状加光禄大夫,而旧阶已特进,益柔以闻。《列传第七十》:羌董毡辄治书称敕,公弼却之,曰:“藩臣安得妄称敕?”董毡惧,自是不复敢。列传第八十五》:子思立,熙宁中屡有战功,为引进使、忠州防御使、知河州,与董毡部兵战,没,后思忠以左藏库副使、遂州驻泊都监击泸州夷人,陷于罗个暮山下。《列传第八十七》今唃氏子孙,唯董毡粗能自立,瞎征、欺巴温之徒,又法所及,各不过一二百里,其势岂能与西人抗哉!《列传第九十》董毡遣鬼章逼岷州,诜往讨,董毡迎战,破之于错凿城,斩首万级。《列传第九十四》董毡将鬼章聚兵于洮、岷,新羌多叛,谔讨袭诛之。使青唐,董毡遣鬼章迎候境上,取道故为回枉,以夸险远。《列传第一百九》神宗开拓熙河,召问曰:“王韶能办事否?”对曰:“以天威临之,当无不济;但董毡忠勤效顺,恐不宜侵逼。”因请名古渭为军,以根本陇右。?《列传第二百七忠义三唃厮罗氏旧据青唐,置西宁州,董毡入朝,其弟益麻党征走西夏。序赞普迄溪巴温、董毡世族为《蕃谱系》十卷。列传第二百二十六宦者二按视鄜延军制,行至蒲中,会木征合董毡、鬼章之兵攻破踏白城,杀景思立,围河州,诏趣赴之,宪驰至军。董毡惧,即遣使奉贽效顺。加宣州观察使、宣政使、入内副都知,又迁宣庆使。帝又诏宪领兵直趣兴、灵,董毡亦称欲往,宜乘机协助力入扫巢穴,若兴、灵道阻,即过河取凉州。宪既不能至灵州,董毡亦失期,师无功。志第一百五十七 艺文三》:《诸蕃进贡令式》十六卷董毡、鬼章一,阇婆一,占城一,层檀一,大食一,勿巡一,注辇一,罗、龙、方、张、石蕃一,于阗,拂菻一,交州一,龟兹、回鹘一,伊州、西州、沙州一,三佛齐一,丹眉流一,大食陀婆离一,大俞卢和地一

7董整白:《本纪第十五 神宗二》:丙子,大理国来贡。庚辰,静州下首领董整白等来降。

8董敦逸:《本纪第十七 哲宗一》:辛卯,监察御史董敦逸、黄庆基以论苏轼、苏辙,罢为湖北、福建转运判官。己亥,祁国公人思为开府仪同三司。本纪第十八 哲宗二》:乙酉,侍御史董敦逸坐奏对不实,贬秩、知兴国军。本纪第十九 徽宗一》:丙午,遣董敦逸贺辽主生辰,吕仲甫贺正旦。志第五十三 礼三(吉礼三)》:曾布、钱勰、范纯礼、韩宗师、王古、井亮采、常安民、李琮、虞策、刘定、傅楫、黄裳、丰稷、叶祖洽等言,互有是否。蔡京、林希、蔡六、黄履、吴安持、晁端彦、翟思、郭知章、刘拯、黄庆基、董敦逸等请罢合祭。列传第二 后妃下》:狱成,命侍御史董敦逸覆录,罪人过庭下,气息仅属,无一人能出声者。敦逸秉笔疑未下,郝随等以言胁之。敦逸畏祸及己,乃以奏牍上。诏废后,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初,章惇诬宣仁后有废立计,以后逮事宣仁,惇又阴附刘贤妃,欲请建为后,遂与郝随构成是狱,天下冤之。敦逸奏言:“中宫之废,事有所因,情有可察。诏下之日,天为之阴翳,是天不欲废后也;人为之流涕,是人不欲废后也。”且言:“尝覆录狱事,恐得罪天下后世。”帝曰:“敦逸不可更在言路。”曾布曰:“陛下本以皇城狱出于近习推治,故命敦逸录问,今乃贬录问官,何以取信中外?”乃止。帝久亦悔之,曰:“章惇误我。”《列传第一百三》董敦逸、黄庆基论苏轼托词命以毁先帝,苏辙以名器私所亲,皆以临司罢,之纯疏其诬罔,乃更黜之。《列传第一百四》御史龚□击蔡京,朝廷将逐□,瓘言:“绍圣以来,七年五逐言者,常安民、孙谔、董敦逸、陈次升、邹浩五人者,皆与京异议而去。《列传第一百五》董敦逸再为御史,欲劾苏轼兄弟,安民谓二苏负天下文章重望,恐不当尔。至是,敦逸奏之,诏与知军,惇径拟监滁州酒税。《列传第一百六》董敦逸、黄廷基摭升过,改集贤院学士。《列传第一百一十四。董敦逸》:董敦逸,字梦授,吉州永丰人。登进士第……徽宗即位,加直龙图阁、知荆南,召入,为左谏议大夫,敦逸极言蔡京、蔡卞过恶。迁户部侍郎。卒,年六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六 道学一董敦逸复摭其有怨望语,去官。

9、董舜咨、本纪第二十一 徽宗三》:辛亥,封子屋为卫国公。是岁,成都府、苏州火。出宫女三百八十三人。高丽入贡。成都路夷人董舜咨、董彦博内附,置祺、亨二州。《列传第七十》:威州守乞通保、霸二州,进恭孙直学士、知成都府,委以招纳。未几,其酋董舜咨、董彦博来纳土,诏遣赴阙,皆拜承宣使,赐第京师,更名保州祺州、霸州亨州,使恭孙进筑之。

10董彦博本纪第二十一 徽宗三》:辛亥,封子屋为卫国公。是岁,成都府、苏州火。出宫女三百八十三人。高丽入贡。成都路夷人董舜咨、董彦博内附,置祺、亨二州。《列传第七十》:威州守乞通保、霸二州,进恭孙直学士、知成都府,委以招纳。未几,其酋董舜咨、董彦博来纳土,诏遣赴阙,皆拜承宣使,赐第京师,更名保州祺州、霸州亨州,使恭孙进筑之。

11董先本纪第二十六 高宗三》:是月,知虢州邵兴屯卢氏县,为河南统制董先所破,走兴元,先遂取商、虢二州。本纪第二十七 高宗四》:是月,知商州董先叛入刘豫。金人陷庆阳府,执杨可升,降之。是月,王彦大破董先于马岭关,复商州。夏四月丁亥,朱胜非以母丧去位。伪齐知虢州董震及其统制董先来归,以震权商、虢、陕州镇抚使。丙申,伪齐李成攻陷虢州,董先、牛皋奔襄阳。五月丙辰,以翟琮为河南府、孟汝郑州镇抚使,董先为副使。辛酉,建睦亲宅。以董先为商、虢、陕州镇抚使。…《本纪第二十八 高宗五九月丙寅朔,帝发临安。岳飞遣统制王贵、郝晸、董先复虢州卢氏县。本纪第四十三 理宗三》:其阵没董先等二十二人、伤者四百三十七人,赠恤恩赏有差。《列传第一百二十四》:时伪齐屯兵窥唐州,飞遣王贵、董先等攻破之,焚其营。奏图蔡以取中原,不许。飞召贵等还。……飞乃遣王贵、牛皋、董先、杨再兴、孟邦杰、李宝等,分布经略西京、汝、郑、颖昌、陈、曹、光、蔡诸郡;《列传第一百二十七》:与王万、董先各出骑突击,贼众大溃,遂复邓州。飞乃命皋及王贵、董先、杨再兴、孟邦杰、李宝等经略东西京、汝、郑、颖、陈、曹、光、蔡诸郡……董先、姚政捷于颖昌;列传第二百一十一忠义邓州人杨某拥众河北,伪称“信王”,兴遣将董先追获于商州杀之。进武功大夫、忠州团练使。列传第二百一十二忠义董先为制置司前军统制,佐之,每战,冒矢石为诸军先。绍兴元年,金将高琼率众取商州。董先御之,列传第二百一十八隐逸下兴徙治药川,忠民避地南下,遇商虢镇抚使董先于内乡,留军中,事以师礼。绍兴三年,翟琮荐其忠节于朝,特授宣教郎,诏董先津遣诣行在忠民以诰置椟中,藏七宝山下,力恳求去。复依董先军中,遂不出。

12董旼本纪第二十七 高宗四》:是月,张浚以参赞军事刘子羽知兴元府,黜王庶,复以王似知成都府。韩世忠至洪州,遣董旼招曹成,成听命赴行在。戊子,韩世忠邀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又遣将董旼败之于天长县鸦口桥。丁巳,戒诸路大小臣僚借贷催科纵吏奸扰民,及务绝盗贼之伺隙者。命董旼、赵康直总领淮东水砦。

13董德元本纪第三十一 高宗八》:八月丁丑,申严诬告加等法。辛巳,命大理鞫赵汾及令衿交通狱。丙戌,以吏部侍郎董德元参知政事。蠲诸路身丁、免丁钱一年。乙酉,董德元罢。列传第三 宗室一》:泉属邑有隐士秦系故庐,唐相姜公辅葬邑旁,令衿建堂合祠之,郡人感其化。归寓三衢。尝会宾客观秦桧家庙记,口诵“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之句。通守汪召锡,桧兄婿也,颇疑令衿,讽教官莫汲诉令衿论日月无光,谤讪朝政。侍御史董德元承风旨劾之,诬以赃私。诏下令衿狱,案验无状,乃论令衿谤讪不逊,追一官勒停,令南外宗正司拘之。《列传第一百三十》:先是,秦桧当国,恶直丑正,必不异和议,不摘己过,始久于用。时思退名位日进,桧病笃,招参知政事董德元及思退至卧内,属以后事,各赠黄金千两。德元虑其以我为自外,不敢辞,思退虑其以我期其死,不敢受。高宗闻之,以思退不受金,非桧党,信用之。二十六年,除知枢密院事。明年,拜尚书右仆射;又二年,进左仆射。明年,侍御史陈俊卿论其“挟巧诈之心,济倾邪之术,观其所为,多效秦桧,盖思退致身,皆桧父子恩也。”遂罢,以观文殿大学士奉祠。

14董臻本纪第三十二 高宗九》:淮北民兵崔唯夫、董臻等率众万余来归。

15董师中本纪第三十六 光宗》:九月己巳,金遣董师中等来贺重明节,庚午,重明节,百官上寿。侍从、两省请帝朝重华宫,不听。己卯,上寿圣皇太后尊号曰寿圣隆慈备福皇太后。壬午,遣倪思等使金贺正旦。

16董居谊本纪第三十九 宁宗三》:丁丑,遣董居谊贺金主生辰,会金国乱,不至而还。丁亥,复监司臧否守令及监司、郡守举廉吏所知法。丙申,诏三衙、江上诸军主帅各举堪将帅者二三人。三月丁卯,以安丙同知枢密院事,成都府路安抚使董居谊为四川制置使。己酉,禁州县遏籴。是月,兰州盗程彦晖求内附,四川制置使董居谊却之。夏四月戊戌,秦州人唐进与其徒何进等引众十万来归,四川制置使董居谊拒却之。本纪第四十 宁宗四》:丁巳,命四川制置使董居谊酌量缓急,便宜行事。十二年春正月戊辰朔,召董居谊诣行在。壬子,四川制置使董居谊自利州遁。癸巳,曾从龙罢。以郑昭先兼参知政事,崇信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万寿观使安丙为四川宣抚使。董居谊落职,夺三官。秋七月丙申,张福伏诛。复夺董居谊二官、永州居住。《列传第一百五十六》:安丙既同知枢密院事,董居谊为制置使,甲进宝谟阁学士、知兴元府、利路安抚使,节制本路屯驻军马。朝廷计居谊犹在道,命甲权四川制置司事。《列传第一百六十一》:董居谊帅蜀,大失士心。《列传第一百六十五》未几,成都帅董居谊以黩货为叛卒所逐,总领杨九鼎遇害,蜀大扰。《列传第一百六十九》:时沔州都统制王大才骄横,制置使董居谊既不得其柄,反曲意奉之。

17董照本纪第四十 宁宗四》:甲申,金人攻白环堡,守将董照拒退之。庚戌,金人犯皂郊堡,沔州统制董照等与战,大败。

18董琳本纪第四十一 理宗一》:八月乙卯,起真德秀为徽猷阁待制、知泉州。丁巳,泗州路分刘虎、副都统董琳焚断盱泗桥遏金兵。己未,魏了翁以宝章阁待制、潼川安抚使知泸州。

1920、董永---董槐本纪第四十二 理宗二》:秋七月壬子,湖北提举董槐朝辞,奏楮币物价重轻之弊。秋七月庚午,以董槐知江州兼都督行府参议官。甲申,以吴渊兼都督行府参赞军事。乙未,以李曾伯为华文阁待制,依旧淮东西制置使、知扬州;杜杲敷文阁学士,依旧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董槐秘阁修撰,依旧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主管江西安抚司事。本纪第四十三 理宗三》:王宽、王立、田秀、董亮、董玉各加赠恤,于江等各转一官资。诏李曾伯、余玠、董槐、孟珙、王鉴职事修举,曾伯、玠升阁职,、珙、鉴转官,并因其任。辛亥,诏董槐赴阙。十二月己亥,以董槐兼侍读。乙卯,以徐清叟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董槐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冬十月癸丑,以徐清叟参知政事,董槐同知枢密院事。甲午,余玠卒,赠官五转。庚子,以董槐兼参知政事。癸卯,诏抚谕四川官吏军民。本纪第四十四 理宗四》:乙丑,以徐清叟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董槐参知政事。闰六月壬申,董槐疏:蜀事孔棘,愿假臣宣抚之名,置司夔门,以通荆、蜀。癸巳,谢方叔等上《玉牒》、《日历》、《会要》及《七朝经武要略》、《中兴四朝志传》,诏方叔、徐清叟、董槐等各进秩。辛酉,有流星大如太白。诏三省枢府机政,令董槐、程元凤轮日判事取旨。八月乙丑朔,以董槐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程元凤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蔡抗为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徐清叟资政殿学士、提举玉隆万寿宫、任便居住。癸未,董槐罢。台臣丁大全既累疏击之,辞极诋毁,且以台牒役隅兵夜半迫槐出关,物论殊骇;三学生屡上书以为言,诏以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本纪第四十五 理宗五》:己卯,福建安抚使陈韡累疏请老,诏进一秩,守观文殿学士致仕。以董槐判福州、福建安抚使。己亥,董槐乞致仕,诏授特进。壬戌,董槐薨,赠少师,谥文清。《列传第一百六十四》:时丁大全方为台属,劾奏丞相董槐,迫逐去国,将夺其位。黻率同舍生伏阙上书,大概言朝廷进退大臣,须当以礼。书上,忤执政,送南安军安置,归别其母解氏。解氏曰:“为臣死忠,以直被贬,分也。速行!”黻至南安,尽取濂、洛诸子之书,摘其精切之语,辑成书十卷,名曰《濂洛论语》。及大全贬,黻还太学。《列传第一百六十七》:制置使董槐、邓泳交荐之,差知寿昌军,改蕲州,建学舍,祠忠臣。《列传第一百六十八》:丞相谢方叔大愧,即为之罢。董槐入相,召为司农卿。程元凤入相,改秘书监。丁大全入相,监察御史沈炎论斯得以闽漕交承钱物,下郡吏天府,榜死数人。《列传第一百七十》:丞相董槐得书嘉叹。主管尚书刑、工部架阁文字。《列传一百七十三》:三年,授宣奉大夫、右丞相兼枢密、都督两淮四川京西湖北军马,进封公,加食邑,兼督江西、湖南军马,改都督江、淮、京、湖、四川军马。荐士三十有二人,其后董槐、吴潜皆号贤相。董槐毋得而议之矣。《列传一百七十三。董槐传》: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父永,遇槐严,嘉定六年,登进士第,调靖安主簿。绍定二年,迁镇江观察推官。端平三年,差通判蕲州,辞。嘉熙元年,召赴都堂,迁宗正寺簿、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二年,兼权知常德府,寻兼军器少监,依旧提点刑狱。三年,以直宝谟阁知江州兼都督府参谋。四年,进直华文阁、知潭州、主管湖南安抚司公事。淳祐二年,迁左司郎官,进直龙图阁、沿江制置副使兼知江州、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三年,进秘阁修撰。四年,召入奏事,迁权户部侍即,赐紫,进集英殿修撰、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六年,召至阙,辞。出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又辞。权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七年,进宝章阁待制。八年,迁工部侍郎,职事依旧,兼转运使。九年,召赴阙,封定远县男。迁兵部侍郎兼权给事中兼侍读,升给事中,兼侍读,进宝章阁直学士、知福州福建安抚使是年冬,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封侯。十二年,为同知枢密院事。宝祐元年,权参知政事。二年,进参知政事 三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四年,策免丞相,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五年及景定元年,俱用祀明堂恩加食邑。二年,特授判福州、福建路安抚大使,固辞。进封吉国,又进封许国公。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遂薨。遗表上,赠太子少师,谥文清。《列传第一百八十》参知政事董槐见而叹曰:“吾等有惭色矣。”《列传第一百八十三》丞相董槐召还,帝问江东廉吏,槐首以梦观对,《列传第一百八十四》宝祐中,举进士,对策极攻丞相董槐与宦官董宋臣,意擢高第矣,及奏名,中乙科。  

21董尧臣本纪第四十二 理宗二》:十二月丙午,光州守臣董尧臣伏诛,司户柳臣举配雷州。《列传第一百七十一》舒州李士达委郡去,光守董尧臣以州降。

22董亮、本纪第四十三 理宗三》:王宽、王立、田秀、董亮、董玉各加赠恤,于江等各转一官资。

23董玉本纪第四十三 理宗三》:王宽、王立、田秀、董亮、董玉各加赠恤,于江等各转一官资。

24董橚洎本纪第四十四 理宗四》:乙亥,台州海寇积年,民罹其害,路分董橚洎进士周自中等擒获,诏橚官一转,余推赏有差。

25董宋臣:《本纪第四十四 理宗四》:戊子,洪天锡劾内官卢允叔、董宋臣,疏不报,竟去,诏迁太常少卿。辛卯,王野以御史胡大昌言罢给事中,依旧端明殿学士、提举洞霄宫。本纪第四十五 理宗五》:庚申,周国公主馆成,诏董宋臣、李忠辅各官一转。董宋臣同提举奉安符宝所,仍奉祠禄。秋七月壬辰,敕令所进《宁宗以来宽恤诏令》。戊戌,以董宋臣为入内内侍省押班。八月甲寅,董宋臣以病乞收回恩命,请祠,诏赐告五月。乙丑,命董宋臣兼主管御前马院、御前酒库。戊辰,荧惑、岁星并行。《列传第一百七十》:正月望,召妓入禁中,子才言:“此皆董宋臣辈坏陛下素履。”权兵部侍郎,屡辞,帝不允。升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宦者董宋臣宠幸用事,貔孙发策试胄子,极论宦寺专权之患,宋臣讽言者论罢之。《列传一百七十三》时外戚谢堂厉文翁、内侍卢允升董宋臣用事,廷鸾试策言强君德,重相权,收直臣,防近习。《列传一百七十六》属监察御史洪天锡论宦者卢允升、董宋臣,疏留中不下,既罢,允升、宋臣犹以为未快,厚赂太学生林自养,上书力诋天锡、方叔,《列传第一百七十七》宝祐中,丁大全以戚里婢婿事权幸卢允升、董宋臣,困得宠于理宗,擢为殿中侍御史,在台横甚。开庆初,大元兵伐宋,宦官董宋臣说上迁都,人莫敢议其非者。天祥时入为宁海军节度判官,上书“乞斩宋臣,以一人心”。不报,即自免归。后稍迁至刑部郎官。宋臣复入为都知,天祥又上书极言其罪,亦不报。《列传第一百八十一》时贵妃阎氏方有宠,而内侍董宋臣表里用事,故侨论及之。《列传第一百八十三》董宋臣、谢堂、厉文翁,理宗力护文翁,《列传第一百八十四》宝祐中,举进士,对策极攻丞相董槐与宦官董宋臣,意擢高第矣,及奏名,中乙科。今通国之所谓佚罚者,不过丁大全、袁玠、沈翥、张镇、吴衍、翁应弼、石正则、王立爱、高铸之徒,而首恶则董宋臣也。董宋臣盘固日久,蒙蔽日久。列传第一百九十七儒林八疏论:“比年董宋臣声焰薰灼,其力能去台谏,排大臣,结连凶渠,恶德参会,以致兵戈相寻之祸。列传第二百二十八宦者四董宋臣传》:董宋臣,理宗朝宦者。签判文天祥上疏乞诛宋臣,又不报。会天祥以著作佐郎兼献景府教授,义不与宋臣联事,上书求去,天祥出知瑞州。既卒,帝犹命特转节度使,其见宠爱如此。

26董声应,《本纪第四十七 瀛国公二王附》:丁未,饶州布衣董声应进《诸史纂约》、《兵鉴》、《刑鉴》,诏声应充史馆编校文字。癸丑,上度宗谥。广西经略司权参议官邢友龙击潮州、漳州寇,破之。

27董朴本纪第四十七 瀛国公二王附》:监察御史潘文卿、季可乞从过所请,乃命捕应龙下临安府狱。罢廖莹中、王庭、刘良贵、游汶、朱浚、陈伯大、董朴《列传第一百七十七》八年,加观文殿学士提举万寿宫兼侍读,诏遣刑部郎官董朴起之,四上疏辞免,始从之。

28董远志第十五 五行一下》:开宝元年,沂州民王政、澶州民谢兴妻产三男。二年,阆州民孙延广、开州民董远妻产三男。

29董美志第十五 五行一下》:至道元年,保州敌军校李深、宋城县民王洽、临淮县民贺用、永清县民董美、鄄城县民马方妻产三男。

30董温志第十六 五行二上》:五月,道州舜祠旁生芝二十一本。六月,盩啡县民家芝草三茎,共成一叶,又石芝一本。十月,晋原县民柏扆家生芝三根,合为一本。九年七月,知信州董温献芝十二本。八月,知庐州余献卿献芝二本。

31董昭美志第十七 五行二下》:平夷县民王义田禾两穗合为一。化城县民张美田禾九穗。二年五月,华州麦秀二三穗。七月,资官县吏董昭美禾一茎九穗者各一。棣、洺二州嘉禾合穗。

32董昭吉志第二十一 律历一》:宋初,用周显德《钦天历》,建隆二年五月,以其历推验稍疏,乃诏司天少监王处讷等别造历法。四年四月,新法成,赐号《应天历》。太平兴国间,有上言《应天历》气候渐差,诏处讷等重加详定。六年,表上新历,诏付本监集官详定。会冬官正吴昭素、徐莹、董昭吉等各献新历,处讷所上历遂不行。诏以昭素、莹、昭吉所献新历,遣内臣沉元应集本监官属、学生参校测验,考其疏密。秋官正史端等言:“昭吉历差。昭素、莹二历以建隆癸亥以来二十四年气朔验之,颇为切准。复对验二历,唯昭素历气朔稍均,可以行用。”又诏卫尉少卿元象宗与元应等,再集明历术吴昭素、刘内真、苗守信、徐莹、王熙元、董昭吉、魏序及在监官属史端等精加详定。像宗等言:“昭素历法考验无差,可以施之永久。”遂赐号为《乾元历》。《应天》、《乾元》二历皆御制序焉。

33董行父志第二十三 律历三》:大理寺丞董行父又上言曰:“在昔泰皇以万物生于东,至仁体乎木,故德始于木。木以生火,神农受之为火德;火以生土,黄帝受之为土德;土以生金,少昊受之为金德;金以生水,颛顼受之为水德;水以生木,高辛受之为木德;木以生火,唐尧受之为火德;火以生土,虞舜传之为土德。土以生金,夏为金德;金以生水,商为水德;水以生木,周为木德;木以生火,汉应图谶为火德;火以生土,唐受历运为土德。陛下绍天之统,受天之命,固当上继唐祚,以金为德,显黄帝之嫡绪,彰圣祖之丕烈。又据董行父请越五代绍唐为金德,若其度越累世,上承百代之统,既而献议曰:“窃详谢绛所述,以圣祖得瑞,宜承土德,且引汉承尧绪为火德之比,虽班彪叙汉祖之兴有五,其一曰帝尧之苗裔。及序承正统,乃越秦而继周,非用尧之行。今国家或用土德,即当越唐上,承于隋,弥以非顺,失其五德传袭之序。又据董行父请越五代绍唐为金德,若其度越累世,上承百代之统,则晋、汉洎周,咸帝中夏,太祖实受终于周室而陟于元后,岂可弗遵传继之序,续于遐邈之统?三圣临御六十余载,登封告成,昭姓纪号,率循火行之运,以辉炎灵之曜。兹事体大,非容轻议,矧雍熙中徐铉等议之详矣。其谢绛、董行父等所请,难以施行。”诏可。列传第五十四》时大理寺丞董行父,请用天为统,以金为德。

34董温其志第五十五 礼五(吉礼五)》:秘书丞董温其言:“汉以霍山为南岳,望令寿州长吏春秋致祭。”礼官言:“虽前汉尝以霍山为南岳,缘今岳庙已在衡山,难于改制。其霍山如遇水旱祈求及非时,准别敕致祭,即委州县奉行。”诏封江州马当上水府,福善安江王;

35董祚志第五十七 礼七 吉礼七》:其日,木工董祚于灵液亭北,见黄素书曳林木之上,有字不能识,言于皇城使王居正,居正睹上有御名,驰告钦若,遂迎至官舍,授中使捧诣阙。列传第四十二》:六月甲午,木工董祚于醴泉亭北见黄素曳草上,有字不能识,皇城吏王居正见其上有御名,以告。

36{分廾}志第六十 礼十(吉礼十)》:五年,吏部员外郎{分廾}言:“臣闻戎、祀,国之大事,而宗庙之祭,又祀之大者也。大祀,禘祫为重,祫大禘小,则袷为莫大焉。

37董淳列传第八》:恭帝嗣位,加右仆射。是冬,表请修《世宗实录》,遂奏吏馆修撰、都官郎中、知制诰扈蒙,右司员外郎、知制诰张淡,左拾遗王格,直史馆、左拾遗董淳,同加修纂,从之。列传第二十一》:广顺初,拜礼部侍郎。会将试贡士,上交申明条制,颇为精密,始复糊名考校。擢扈载甲科,及取梁周翰、董淳之流,时称得士。转户部侍郎。明年再知举,谤议纷然。志第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显德日历》一卷周扈蒙、董淳、贾黄中撰《后蜀孟氏记事》三卷徐铉、汤悦《江南录》十卷。《列传第一百五十八》:董弅闻其名,檄谳六郡狱,复命兼贺州学事。列传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又有颖贽、董淳、刘从义善为文章,张翼、谭用之善为诗,张之翰善笺启。董淳《后蜀孟氏记事》三卷徐铉、汤悦《江南录》十卷

38董璋列传第十三》:明宗时,改神武右厢都校、领奖州刺史。东川董璋遣怀让率本军从晋祖讨贼,贼平,迁绛州刺史。

39董愿列传第十三》:雍熙二年,改蔚州观察使,判冀州。会命曹彬等北征,又与内衣库使张绍勍、引进副使董愿为幽州西北道行营都监。师还,命知贝州,改滑州部署。四年,再知贝州,以疾求代,代未至,卒,年五十。赠天德军节度。

40董希颜列传第十四》:显德初,加同平章事。刘崇南寇,命彦超领兵取晋州路东向邀击,从战高平。彦超自阴地关与符彦卿会兵围汾州,诸将请急攻,彦超曰:“城已危矣,旦暮将降,我士卒精锐,傥驱以先登,必死伤者众,少待之。”翌日,州将董希颜果降。

4144,、董董俨(生子仲容、仲宗列传第十五》:时枢密副使赵昌言与胡旦、陈象舆、董俨、梁颢厚善。列传第二十六》:太宗即以昌言为左谏议大夫,代宏为枢密副使,迁工部侍郎。时盐铁副使陈象舆与昌言善,知制诰胡旦、度支副使董俨皆昌言同年,右正言梁颢尝在大名幕下。四人者,日夕会昌言之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有佣书翟颖,性险诞,与旦狎,旦为作大言之辞,使颖上之,为颖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也。淳化四年,太宗从魏羽、段惟一之请,分三司为十道,置左右计使,以魏羽、董俨分主之;制三司使二员,以羽为左计使,董俨为右计使,中分诸道以隶焉。时刘昌言骤擢枢要,人望甚轻,董俨方掌财赋,欲以计倾之。列传第三十五雍熙四年,以诸道水陆发运并为一司,命继升与刑部员外郎董俨同掌其事,号为称职。列传第五十五》:董俨为右计使,欲倾昌言代之,列传第六十三》时李昌龄自忠武行军起知梓州,董俨知寿州,王德裔、杨缄皆任转运使,后失官宰畿邑。列传第六十六》:景德初,权知开封府事。上览奏狱,京府囚二百余人,以为淹系,遣给事中董俨、直昭文馆韩国华同虑问,决遣之。列传第六十六。董俨传》:俨,字望之,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大中祥符初,会赦,起知郢州,病疽卒,年五十四。子仲容、仲宗,并为太子中舍。兄至殿中丞致仕。

45董浚列传第二十一》:建隆二年,涛被病。有军校尹勋董浚五丈河,陈留丁壮夜溃,勋擅斩队长陈琲等十人,丁夫七十人皆杖一百,刵其左耳。

46董遵诲列传第二十五》:止以郭进在邢州,李汉超在关南,何继筠在镇定,贺惟忠在易州,李谦溥在隰州,姚内斌在庆州,董遵诲在通远军,王彦升在原州,但授缘边巡检之名,不加行营部署之号,率皆十余年不易其任。列传第三十二董遵诲 》: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太平兴国六年,卒,年五十六。帝轸悼久之,遣中使护葬,赗赙加等,录其子嗣宗、嗣荣为殿直。 董遵诲屯环州,王彦升守原州,冯继业镇灵武,以备西夏。列传第三十六》:刘综,字居正,河中虞乡人。少依外兄通远军使董遵诲,遵诲尝遣贡马。太祖嘉其敏辩,将授三班之职。综自陈素习词业,愿应科举。及还,上解真珠盘龙衣以赐遵诲,综辞曰:“遵诲人臣,安敢当此赐!”上曰:“吾委遵诲以方面,不以此为疑也。”上章言:“庆、邠、延州、通远军,咸处边要,请武干如姚内斌、董遵诲者任之。”;《列传第四十四》,董遵诲屯环州,《列传五十九》因言:“祖宗故事,郭进戍西山,董遵诲、姚内斌守环、庆,与强寇对垒,各十余年,未尝转官移镇,重名器也。列传第六十四》:臣窃惟太祖命姚内斌领庆州,董遵诲领环州,统兵裁五六千,悉付以阃外之事,士卒效命,疆埸晏然,朝廷无旰食之忧,疆埸无羽书之警。《列传第七十七》环州董遵诲、西山郭进、关南李汉超,皆优其禄赐,宽其文法。《列传第九十九》太祖用姚内斌、董遵诲守环、庆,西人不敢入侵。

47董枢列传第二十九 董枢传》:董枢,真定元氏人。后唐太清中,以献书授校书郎。累历宾佐。晋天福中,为左拾遗、知枢密院表奏。周广顺初,为左补阙。世宗即位,诏常参官各奏封事,枢上平吴策。淮南平,迁浚仪令。恭帝即位,迁殿中侍御史。……董枢论平吴伐蜀及取广南,咸克举之,且多战功,而以贪墨取败。惜哉!

48董元亨列传第三十》:淳化二年,太宗闻延泽洎右赞善大夫董元亨皆好学,博通典籍,诏宰相召问经史大义,皆条对称旨,命为史馆检讨。历国子《周易》博士、国子博士。列传第五十一》贼从通判董元亨取军资库钥,元亨拒之,杀元亨列传第二百五忠义一董元亨传》董元亨,深州束鹿人。累官至国子博士,通判贝州。王则据城叛,是日冬至,元亨方与州将张得一朝谒天庆观,夜漏未尽,变起仓猝,众莫知所为。元亨促马驰还,坐厅事,贼党十余人擐甲露刃,排闼而入,左右皆奔溃。贼胁元亨曰:“大王遣我来索军资库钥。”元亨据案叱之曰:“大王谁也,妖贼乃敢弄兵乎!我有死耳,钥不可得也。”贼将郝用继来,索愈急,曰:“库帑,今日大王所有也,可不上钥乎!”元亨厉声张目骂贼,用遂杀之,贼争入,携钥而去。事闻,仁宗曰:“守法之臣也。”赠太常少卿,录其子孙三人。贼平,获郝用,斩以祭元亨。

49董愿列传第三十四》:命仁朗与阁门使王侁、副使董愿、宫苑使李继隆,驰传发边兵数千击之。

50董福列传第三十四》:初,神卫军之戍成都者,以均及董福分二指挥以领之。福御众有法,部下皆优足。均纵其下饮博,军装亦以给费。

51--52、董氏,董灵运列传第四十六》:安仁质直纯悫,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女弟适董氏,早寡,取归给养。其甥董灵运尚幼,躬自训导,为毕婚娶。幼少与宋元舆同学,元舆门地贵盛,待安仁甚厚。元舆蚤卒,家绪浸替,安仁屡以金帛济之。善训诸子,各授一经。尤嗜读书,所得禄赐,多以购书。

53董谦列传第四十八》:良臣及同时战没者,及泾原巡检杨遵、笼竿城巡检姚奭、泾原都巡检司监押董谦、同巡检唐斌、指使霍达,皆赠官有差。复降向进等官,落郝从政、赵瑜职。

54董士廉列传第五十一》:戬使沪与著作佐郎董士廉督其役。列传第五十四》会郑戬为陕西四路都总管,遣刘沪、董士廉城水洛,以通秦、渭援兵。列传第六十二》:京喜论议,然语繁而迂,颇通兵战、历算、杂家之术。为人尚气节,少时与常山董士廉、汾阴郭京相友善,俱以倜傥闻。列传第八十三》:戬以三将兵遣董士廉助筑城,功未半,会戬罢四路招讨使,而泾原路尹洙以为不便,令罢筑,且召沪,不听,日增版趣役。洙怒,使狄青械沪、士廉下狱。

55--56董氏、董育列传第六十一》:后宫周氏、董氏生公主,诸阁女御多迁擢。师道上疏曰:“礼以制情,义以夺爱,常人之所难,惟聪明睿哲之主然后能之。近以宫人数多而出之,此盛德事也。然而事有系风化治乱之大,而未以留意,臣敢为陛下言之。窃闻诸阁女御,以周、董育公主,御宝白札并为才人,不自中书出诰。而掖庭觊觎迁拜者甚多,周、董之迁可矣,女御何名而迁乎?

57董龟正列传第六十六》:咸平初,代归,会温仲舒知贡举,命陟与刑部员外郎董龟正同考试及封印卷首。俄改工部员外郎、知棣州。

58董吉《列传第七十五》:内侍邓保信引退兵董吉烧炼禁中,抃引文成、五利、郑注为比,力论之。

59董沔列传第八十七》:三司判官董沔议改河北便籴,行钞法。

60董漕列传第八十七》:薛向虽无三子劳,而董漕边食襄,不乏仰给,持重枢府,不启事端,又其善也。

61董氏,《列传第九十五》充媛董氏薨,赠淑妃,辍朝成服,百官奉慰,定谥,行册礼,葬给卤簿。光言:“董氏秩本微,病革方拜充媛。古者妇人无谥,近制惟皇后有之。卤簿本以赏军功,未尝施于妇人。唐平阳公主有举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乃得给。至韦庶人始令妃主葬日皆给鼓吹,非令典,不足法。”时有司定后宫封赠法,后与妃俱赠三代

62董宏事《列传第一百》:时议追崇濮安懿王,瞻引汉师丹、董宏事,谓其属薛温其曰:“事将类此,吾必以死争,固吾所

63董必《列传第一百三》:绍圣中,言者诋其元佑时附会当路,讥毁先烈,削校理,知衡州。提举董必劾其不推行常平法,陷失官米之直六十万,置狱潭州。《列传第一百一十四。必传》:董必,字子强,宣州南陵人。……进集贤殿修撰、显谟阁待制。卒,年五十六,赠龙图阁待制。《列传第一百一十四》董必肆酷,欲害流人以取悦;

64董淑妃《列传第一百六》:苏安静年未五十,不应超押班;妃嫔赠三代,僭后礼;董淑妃赐谥,非是;

65董熙善《列传第一百八》在并州,与朝士董熙善,约为婚姻。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竟以女归董氏。自为官,不上伐阅,从微至贵,皆以功次迁云。

66董贵《列传第一百二十七》:相持一月,大战六日,贼大败,仲为其下所杀。又有王辟、董贵、祁守中阻兵窥蜀,势虽不及桑仲,然小者犹不减数万,彦悉讨平之。

67董成《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左军统制董成谋出西北取沂州,胜先遣间还,知金兵数万至沂,以我军器甲未备,戒成勿动。

68董青《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平贼董青、越万、徐明等,累功转武节郎、左军统领。,

69董平《列传第一百三十六》:董平引众窥城,遣其党李居正、黄进入城求犒,规斩进,授居正兵为前锋,大破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日者翟兴连西路,董平据南楚,什伍其人,为农为兵,不数年,积粟充牣,雄视一方。盗贼犹能尔,况以中兴二百郡地,欲强兵以御寇,不能为翟兴辈之所为乎?”世以为名言。

70董琏《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上谓大经曰:“卿前所论韩俣,朕思之诚是也。”又论宦者董琏暴横,将命淮甸,所至诛求,且自号“董阎罗”。上曰:“然,人皆言之。”即依奏镌罢,窜南康军。……高、孝重绳纠封驳之司,张纲抑令SK恩,大经劾韩俣、斥董琏,人人振扬风采,正气稍伸矣。

7172董逵董世雄《列传第一百五十六》:又以湖北漕司和籴米三十万石分输荆、郢、安、信四郡;蓄银帛百万计以备进讨;拔董逵、孟宗政、柴发等分列要郡,厥后皆为名将。吴曦俄反于蜀,警报至,猎请魏了翁摄参议官,访以西事,募死士入竟陵,命其将王宗廉死守,调大军及忠义、保捷分道夹击,金人遂去。又督董逵等援德安,董世雄、孟宗政等解襄阳之围。

73董蛮《列传第一百五十九》:叙州董蛮犯犍为境,宪将合兵讨之,仲鸿请行。诘其衅端,以州负马直也,乃使人谕曰:“归俘则还马直,不然大兵至矣。”听命,仲鸿受其降而归。《列传第一百六十五》嘉、叙、泸俱接夷壤,董蛮米在大入,俘杀兵民,四路创安边司穷治其事。《列传第一百七十四》四年,董蛮合其部族入寇犍为利店。畴若亟调兵,且设方略捕之,皆遁去。

74董炤《列传第一百六十二》:嘉定十二年,金人分道入蜀,犯湫池堡,又犯白环堡。威部将石宣、董炤连却之。

75董养列传第一百九十四儒林五》:晋朝废太后,董养游太学,升堂叹曰:“天下之理既灭,大乱将作矣。”则引远而去。

76董诜列传第二百八忠义四》:钦宗自离都城,旧臣无敢候问起居者。茂实闻钦宗将至,即自为哀词,且篆“宋工部侍郎滕茂实墓”九字,取奉使黄幡裹之,以授其友人朔宁府司理董诜

77董仙列传第二百忠义四》:弟万差知同庆府、四川制置司帐前总管,仍旧总管忠义军马,节制屯戍军马,董仙驻扎,专与沔、利两司同共任责措置边面。

78董景舒列传第二百八忠义》:宋以词赋取士,季年,惟闽、浙赋擅四方。谷与同郡刑天荣、董景舒、欧阳逢泰诸人为赋,体裁务为典雅,每一篇出,士争学之,由是湘赋与闽、浙颉颃。

79董奉列传第二百一十二忠义项德,婺州武义人,郡之禁卒也。宣和间,盗发帮源,明年陷婺,而邑随没。德率败亡百人破贼,因据邑之城隍祠。自二月讫五月,东抗江蔡,西拒董奉,北捍王国,大小百余战,出则居选锋之先,入则殿后,前后俘馘不可胜计。

80董庠列传第二百一十二忠义建炎元年,金人犯郑州,守臣董庠弃城走。越八日城陷,伯振率兵巷战,中流矢坠马,遂遇害。事闻,赠朝请大夫,官其一子。

81董秦国夫人列传第二百一十二忠义郑覃,字季厚,明州人。靖康二年贡于乡。建炎四年春,金人陷明州,纵兵大掠,覃拿小舟与其妻董同载去,覃厉辞骂不屈,跃入水中。董哭曰:“夫亡矣,与其受辱以生,不如死。”亦自沈。覃死后,孙、曾多举进士,而清之最显。覃累赠太师、秦国公,董秦国夫人。

82董知政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雍熙中,又有京兆鄠县民甄婆儿,母刘与同里人董知政忿竞,知政击杀刘氏。

83董道明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董道明,蔡州褒信人。母死出葬,道明潜匿墓中,人瘗之,经三日,家人发冢取之,道明无恙,终身庐于墓侧。

84董孝章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咸平后,又有保定军孙浦、襄州常元绍、蔡州王美、解州董孝章并十世同居;

85沂州滕县董氏列传第二百一十九列女》:董氏,沂州滕县人,许适刘氏子。建炎元年,盗李昱攻剽滕县,悦其色,欲乱之,诱谕再三,曰:“汝不我从,当锉汝万段。”女终不屈,遂断其首。刘氏子闻女死状,大恸曰:“列女也。”葬之,为立祠。

86董耘列传第二百二十九佞幸》:贯至吴,见民困花石之扰,众言:“贼不亟平,坐此耳。”贯即命其僚董耘作手诏,若罪已然,且有罢应奉局之令,吴民大悦。

87董逌志第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董逌《广川诗故》四十卷…《志第一百五十七 艺文三》:董逌《广川藏书志》二十六卷;《志第一百五十九 艺文五》:董逌《钱谱》十卷

88董自任志第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董自任《春秋总鉴》十二卷

89董衡志第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董衡《唐书释音》二十卷

90董煟志第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董煟《活民书》三卷

91、董正工志第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董正工《职官源流》五卷董正工《续家训》八卷;洪迈《皇族登科题名》一卷

92董弅志第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董弅《诞圣录》三卷;《志第一百五十七 艺文三》:董棻《严州图经》八卷

93董子平:《志第一百五十九 艺文五》:董子平《太阴三命秘诀》一卷

94董承祖志第一百六十 艺文六》:董承祖《至德元宝玉函经》十卷

95董大英志第一百六十 艺文六》:董大英《活幼悟神集》二十卷

96、董常志第一百六十 艺文六》:董常《南来保生回车论》一卷

97董汲志第一百六十 艺文六》:董汲《脚气治法总要》一卷董汲《旅舍备要方》一卷.

 

20153119:37荷香月暖(QQ353159928)于广西贺州

 

附注121,(见于后)

附注1董文炳【见于元史】,《宋史。本纪第四十七 瀛国公二王附》:壬戌,大元兵发建康,参政阿刺罕、四万户总管奥鲁赤将右军出四安镇,趣独松关,参政董文炳、范文虎将左军出江入,江阴军,丞相伯颜将中军入常州。十月壬戌朔,文天祥入汀州。赵溍遣曾逢龙就熊飞御大军于南雄,逢龙战死,熊飞奔韶州。大军围韶州,守将刘自立以城降,飞率兵巷战,兵败,赴水死。十有一月,参政阿刺罕、董文炳将兵至处州,李珏以城降。列传第二百八忠义瑞安受围,城中危急,与洪誓以死守。小校李雄夜开门纳外兵,与BT、洪率众巷战,兵败被絷,董文炳问之曰:“汝为秀王耶?今能降乎?”

附注2:列传第二十九 董枢传》:董枢,真定元氏人。后唐太清中,以献书授校书郎。累历宾佐。晋天福中,为左拾遗、知枢密院表奏。周广顺初,为左补阙。世宗即位,诏常参官各奏封事,枢上平吴策。淮南平,迁浚仪令。恭帝即位,迁殿中侍御史。
  太祖乾德初,迁主客员外郎。上书请伐蜀,蜀平,通判剑州。会全师雄叛,攻剑。刺史张仁谦足疾不能战,欲弃城走。枢固争,战贼败之,因招余众降。仁谦饮枢令醉,密杀降数百,诬奏枢与贼通。会中使自成都还,备言其事,太祖并召之,庭辩曲直,仁谦遂屈。下御史台鞫之,黜宋州教练使,以枢尝贡西伐计,迁比部郎中。三年,出兼桂阳监使,上书请伐广南。诏益桂阳戍卒三千,令枢统之。
  开宝二年,又上方略。会刘鋹令内侍曾居实侵桂阳,枢击退之。三年,大举伐鋹,令枢率兵趋连口,克之。改兵部郎中,权知连州兼行营招抚使。岭南平,赐钱三百万。四年,移知襄州,又为河北转运使,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  初,枢罢桂阳监,以左赞善大夫孔璘代之。璘通《三礼》,尝讲学于河朔。擢第,历州县。及升朝,莅桂阳,岁满,以太子洗马赵瑜代之。

  瑜,赵州人。家世豪右,自言谙练边事。开宝中,命为易州通判,岁满,移桂阳。瑜至,即称疾,遂以著作郎张侃代之。侃至月余,奏瑜在任累月,得羡银数千斤,虽送官而不具数闻,计枢与璘隐没可知矣。诏下御史案之,狱具。有司计盗脏法,俱当死。太祖曰:“赵瑜非自盗,但不能发擿耳。”枢、璘并坐死,瑜决杖流海岛。擢侃为屯田员外郎。
  论曰:颜衎振举风宪,不避强御。剧可久居廷尉之任,以平允闻。赵逢果断之士,而独尚严酷,处之要密之职,则非所宜。苏晓锐意深刻,乐致人罪,后嗣衰谢,厥报不诬。高防陈逆顺以耸臣节,体明慎而究疑狱,治迹清操,没而弥章。若其自诬以救人之死,古人何加焉。冯瓒省关市之苛赋,设方略以击贼,功若可称,而巧宦任数,竟致倾败,理固然矣。边珝、王明、许仲宣、杨克让当官效用,以清干称。然仲宣宽简持重,造次不挠,盖人之难能者。王明累参戎事,预立战功,至若开谕元福,止其暴诛,此赴蹈之仁也。段思恭遏乱兵,击群寇,便宜从事,以着奇绩,斯亦可矣。然不能动遵规矩,速讼左降者再焉。侯陟吏才适用,患在忮刻。李符博通时务,乃事深文,以致投荒自弊,遂为口实。魏丕久典工效,以济戎用,至于平反冤盗之狱,救杨承信之诬,善尤可称。董枢论平吴伐蜀及取广南,咸克举之,且多战功,而以贪墨取败。惜哉!

附注3:《列传第三十二董遵诲 》: 董遵诲,涿州范阳人。父宗本,善骑射,隶契丹帅赵延寿麾下,尝以事说延寿,不能用。及延寿被执,举族南奔。汉祖得之,擢拜随州刺史,署遵诲随州牙校。周显德初,世宗北征,大将高怀德,遵诲之舅也,表遵诲从行。师次高平,与晋人遇。将接战,晋兵未成列,怀德命遵诲先出奇兵击之,晋人溃,大军继进,遂败之。二年,讨秦、凤,大将韩通又表遵诲自随。与贼战于唐仓,先登陷阵,擒蜀招讨使王鸾以献,克秦、凤二州。师还,录其前后功,补东西班押班,又迁骁武指挥使。四年,从世宗征淮南,攻合肥,下之。六年,从韩通平雄、霸二州。
  太祖微时,客游至汉东,依宗本,而遵诲凭借父势,太祖每避之。遵诲尝谓太祖曰:“每见城上紫云如盖,又梦登高台,遇黑蛇约长百尺余,俄化龙飞腾东北去,雷电随之,是何祥也?”太祖皆不对。他日论兵战事,遵诲理多屈,拂衣而起。太祖乃辞宗本去,自是紫云渐散。及即位,一日,便殿召见,遵诲伏地请死,帝令左右扶起,因谕之曰:“卿尚记往日紫云及龙化之梦乎?”遵诲再拜呼万岁。俄而部下有军卒击登闻鼓,诉其不法十余事,太祖释不问。遵诲益惶愧待罪,太祖召而谕之曰:“朕方赦过赏功,岂念旧恶耶?汝可勿复忧,吾将录用汝。”遵诲再拜感泣。又问遵诲:“母安在?”遵诲奏曰:“母氏在幽州,经患难睽隔。”太祖因令人赂边民,窃迎其母,送与遵诲。遵诲遣外弟刘综贡马以谢,太祖解其所服真珠盘龙衣,命继赐之。综曰:“遵诲人臣,岂敢当此。”太祖曰:“吾方委以方面,不此嫌也。”
  会李筠叛泽、潞,令遵诲从慕容延钊讨之,迁马军都军头,因留之镇守。三年,召归,再迁为散员都虞候。乾德六年,以西夏近边,授通远军使。遵诲既至,召诸族酋长,谕以朝廷威德,刲羊酾酒,宴犒甚至,众皆悦服。后数月,复来扰边,遵诲率兵深入其境,击走之,俘斩甚众,获羊马数万,夷落以定。太祖嘉其功,就拜罗州刺史,使如故。太宗即位,兼领灵州路巡检。
  遵诲不知书,豁达无崖岸,多方略,能挽强命中,武艺皆绝人。在通远军凡十四年,安抚一面,夏人悦服。尝有剽略灵武进奉使鞍马、兵器者,遵诲部署帐下欲讨之。夏人惧,尽归所略,拜伏请罪,遵诲即慰抚令去。自是各谨封略,秋毫不敢犯。历太祖、太宗朝,委遇始终不替,许以便宜制军事。太平兴国六年,卒,年五十六。帝轸悼久之,遣中使护葬,赗赙加等,录其子嗣宗、嗣荣为殿直。 

附注4:列传第六十六。董俨传》:董俨,字望之,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三年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饶州,加著作佐郎。五年,授左拾遗、直史馆。转右补阙,充淮南西路转运副使。会罢使,就命知光州。俨狂躁务进,不乐外郡,上书乞还京师。太宗怒,降为秘书丞,削史馆职,徙知忠州。复为右补阙,俄复直史馆。会并水陆发运为一,俨与王继升同领其事,就转刑部员外郎。
  端拱初,进郎中、三司度支副使。坐翟马周事,左授海州团练副使,移知泰州。逾年,以户部员外郎知泉州,召为京东转运使。时三司改易制度,置三计使,因留拜右谏议大夫,充右计使。使罢,出知扬州,迁右谏议大夫。徙潭州,转给事中,历知广岳洪三州、江陵府。
  景德中,归朝。会开封府系囚二百余人,朝议以其稽滞,命俨与韩国华、张雍同虑问,裁决之。俄判吏部铨,加工部侍郎。时黄观罢西川转运归阙,俨与知杂御史王济姻家,因托济言于观,求荐己知益州。未几,观复领陕西转运,得对便殿,俨谓其必荐己。他日,面陈:“自以孤直不为权要所容,况黄观庸浅无操持,恐为执政所使,妄有论荐,俾臣远适,惟陛下察之。”真宗不之诘。数日,王济得对,因述俨尝有私托,且言:“俨性本矫诈,臣语观不可许之。”真宗不欲暴其事,乃出俨知青州。俨复请对,言为权臣所摈,上慰遣之,久而不去,乃谓之曰:“尔自告黄观求知益州,复有何人排斥乎?”俨即矍然,且言:“观、济尝议益州须得臣往弹压之。”上以其词不类,因令条析以闻,复遣使陕西质问黄观。观具述俨托王济求荐之事,且言俨素待臣非厚。初,淳化中,俨为计使,观为判官。俨知观不饮酒,一日聚食,亲酌以劝观,观为强饮之。有顷,都监赵赞召观议事,观即往。赞曰:“饮酒耶?”观以实对。翌日,俨与赞密奏观嗜酒废职,故观因是及之。乃诏枢密直学士刘综与御史杂治之,俨方引伏,坐责授山南东道节度行军司马,不署州事。
  大中祥符初,会赦,起知郢州,病疽卒,年五十四。俨俊辩有材干,不学无操行,所至厚纳货赂。尝令引赞吏改制朱衣,每夕纳俨第,而潜以轻帛制衣易之。在铨司,命胥吏市物,及请其直,则呵责之,其鄙屑如此。又广畜姬媵,颇事豪侈。用倾狡图位,终以是败,士大夫丑之。东封恩,复其官。子仲容、仲宗,并为太子中舍。兄伟至殿中丞致仕。

附注5:《列传第一百一十四。董敦逸》:董敦逸,字梦授,吉州永丰人。登进士第,调连州司理参军、知穰县。时方兴水利,提举官调民凿马渡港,云可灌田二百顷,敦逸言于朝,以为利不补害,核实如敦逸言。免役夫十六万,全旧田三千六百顷。徙知弋阳县,宝丰铜冶役卒多困于诱略,有致死者,敦逸推见本末,纵还乡者数百人。稍迁梓州路转运判官。元佑六年,召为监察御史,同御史黄庆基言:“苏轼昔为中书舍人,制诰中指斥先帝事,其弟辙相为表里,以紊朝政。”宰相吕大防奏曰:“敦逸、庆基言轼所撰制词,以为谤毁先帝。臣窃观先帝圣意,本欲富国强兵,鞭挞不庭,一时群臣将顺太过,故事或失当。及太皇太后与皇帝临御,因民所欲,随事救改,盖事理当然尔。昔汉武帝好用兵,重敛伤民,昭帝嗣位,博采众议,多行寝罢,明帝尚察,屡兴惨狱,章帝改之以宽厚,天下悦服,未有以为谤毁先帝者也。至如本朝真宗即位,弛放逋欠以厚民财;仁宗即位,罢修宫观以息民力。凡此皆因时施宜,以补助先朝阙政,亦未闻当时士大夫有以为谤毁先帝者也。比惟元佑以来,言事官用此以中伤士人,兼欲动摇朝廷,意极不善。”辙复奏曰:“臣昨日取兄轼所撰《吕惠卿告》观之,其言及先帝者,有曰:'始以帝尧之仁,姑试伯鲧;终然孔子之圣,不信宰予。’兄轼亦岂是谤毁先帝者邪?臣闻先帝末年,亦自深悔已行之事,但未暇改尔。元佑改更,盖追述先帝美意而已。”宣仁后曰:“先帝追悔往事,至于泣下。”大防曰:“先帝一时过举,非其本意。”宣仁后曰:“皇帝宜深知。”于是敦逸、庆基并罢。敦逸出为湖北运判,改知临江军。
  绍圣初,轼、辙失位,刘拯讼敦逸无罪。哲宗记其人,曰:“非前日白须御史乎?”复除监察御史。论常安民为二苏之党,凡论议主元佑者,斥去之。改工部员外郎,迁殿中待御史、左司谏、侍御史,入谢曰:“臣再污言路,第恐挤逐,不能久奉弹纠之责。”哲宗曰:“卿能言,无患朕之不能听;卿言而信,无患朕之不能行也。”
  瑶华秘狱成,诏诣掖庭录问。敦逸察知冤状,握笔弗忍书,郝随从旁胁之,乃不敢异。狱既上,于心终不安。几两旬,竟上疏,其略云:“瑶华之废,事有所因,情有可察。诏下之日,天为之阴翳,是天不欲废之也;人为之流涕,是人不欲废之也。臣尝阅录其狱,恐得罪天下。”哲宗读之怒,蔡卞欲加重贬,章惇、曾布以为不可,曰:“陛下本以皇城狱出于近习,故使台端录问,冀以取信中外。今谪敦逸,何以解天下后世之谤。”哲宗意解而止。明年,用他事出知兴国军,徙江州。  徽宗即位,加直龙图阁、知荆南,召入,为左谏议大夫,敦逸极言蔡京、蔡卞过恶。迁户部侍郎。卒,年六十九。

附注6:《列传第一百一十四。必传》:董必,字子强,宣州南陵人。尝谒王安石于金陵,咨质诸经疑义,为安石称许。登进士第。绍圣中,提举湖南常平。时相章惇方置众君子于罪。孔平仲在衡州,以仓粟腐恶,乘饥岁,稍损价发之。必即劾其戾常平法,置鞫长沙,以承惇意,无辜系讯多死者。平仲坐徙韶州。  惇与蔡卞将大诛流人,遣吕升卿往广东,必往广西察访。哲宗既止不治,然必所至,犹以惨刻按胁立威,为五书归奏。除工部员外郎,中书舍人郭知章封还其命;诏以付赵挺之,权给事中陈次升复封驳不下。必于是讼知章、次升为元佑党人。坐不当讼言者,出知江州,改湖南转运判官、提点河北刑狱,召为左司员外郎。
  初,舒但守荆南,起边事,一切诈诞,云徭人款附,实亦不然,必盖与之谋。及是,但暴卒,加必直龙图阁往代。乃城信道等六砦,置靖州折博市易,且移飞山营戍。公私烦费,荆人病之。进集贤殿修撰、显谟阁待制。卒,年五十六,赠龙图阁待制。

附注7董槐,《列传一百七十三。董槐传》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书,而曰:“使吾得用,将汛扫中土以还天子。”槐貌甚伟,广颡而丰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益自摧折,学于永嘉叶师雍。闻辅广者,朱熹之门人,复往从广,广叹其善学。嘉定六年,登进士第,调靖安主簿。丁父忧去官。  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繇矣。”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绍定二年,迁镇江观察推官。明年春,入为主管刑部架阁文字。秋,兼权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特差权通判镇江府。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五年,丁母忧。端平三年,差通判蕲州,辞。
  嘉熙元年,召赴都堂,迁宗正寺簿、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守尉闯不出。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明日,乃捕首乱者七人戮诸市,而赙彦直之家。差充归、峡、岳察访使。二年,兼权知常德府,寻兼军器少监,依旧提点刑狱。
  三年,以直宝谟阁知江州兼都督府参谋。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当是时,宋与金为邻国,而襄、汉、扬、楚之间,豪杰皆自相结以保其族,无赖者往往去为群盗。浮光人翟全寓黄陂,有众三千余,稍出卤掠。
  槐令客说下全,徙之阳乌洲,使杂耕蕲春间,又享赐之,用为裨将。于是曹聪、刘清之属皆来自归。
  四年,进直华文阁、知潭州、主管湖南安抚司公事。方三边急于守御,督府日夜征发,民且困,槐为画策应之,令民不伤而军须亦不匮。淳祐二年,迁左司郎官,进直龙图阁、沿江制置副使兼知江州、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槐因除民患害,凡利有宜,弛以利民,惟恐不尽弛。大计军实,常若敌且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
  三年,进秘阁修撰。四年,召入奏事,迁权户部侍即,赐紫,进集英殿修撰、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兼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军政弛弗治,乃为赏三等以教射,春秋教肄士卒坐作进退击刺之技,岁余尽为精兵。六年,召至阙,辞。出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又辞。权广西运判兼提点刑狱。宰相移书槐曰:“国家方用兵,人臣不辞急难,公幸毋固辞。”槐即日就道,至邕州,上守御七策。邕州之地西通诸蛮夷,南引交址及符奴、月乌、流鳞之属,数寇边,槐与约无相侵,推赤心遇之,皆伏不动。又与交址约五事:一无犯边,二归我侵地,三还卤掠生口,四奉正朔,五通贸易。于是遣使来献方物、大象南方悉定。
  七年,进宝章阁待制。八年,迁工部侍郎,职事依旧,兼转运使。九年,召赴阙,封定远县男。迁兵部侍郎兼权给事中兼侍读,升给事中,上疏请抑损戚里恩泽以慰天下士大夫。群臣奏事少与法违,惮槐不敢上。兼侍读,进宝章阁直学士、知福州福建安抚使,辞。进封子。是年冬,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进封侯。十二年,为同知枢密院事。宝祐元年,权参知政事。二年,进参知政事。四川制置使余晦以战败夺官,诏荆襄制置使李曾伯往视师,曾伯辞,槐曰:“事如此,尚可坐而睨乎?”上疏请行,顿重兵夔门以固荆、蜀辅车之势,诏报曰:“腹心之臣,所与共理天下者也,宜在朝廷,不宜在四方。”复上疏曰:“天下之事,不进则退,人臣无敢为岐意者,苟以臣为可任,宜少听臣自效,即臣不足与军旅之事,愿上官爵。”不许,进封濠梁郡公。  帝日乡用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帝问籴民粟积边,则对曰:“吴民困甚,有司急籴不复省。夫民惟邦本,愿先垂意根本。”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荐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帝问边事,对曰:“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又言:“敌国在前,宜拔材能用之。士大夫有过失,为执法吏所刺劾,终身摈弗用,深为朝廷惜此。苟非奸邪,皆愿为昭洗,勿废其他善。又迁谪之臣,久堕遐方,稍稍内徙,今得生还,顾弗用可矣。”槐每奏,帝辄称善。
  三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槐自以为人主所振拔,苟可以利安国家无不为,然务先大体,任人先取故旧之在疏远者,在官者率满岁而迁。嗜进者始不说矣。槐又言于帝曰:“臣为政而有害政者三。”帝曰:“胡为害政者三?”对曰:“戚里不奉法,一矣;执法大吏久于其官而擅威福,二矣;皇城司不检士,三矣。将率不检下故士卒横,士卒横则变生于无时;执法威福擅故贤不肖混淆,贤不肖混淆则奸邪肆,贤人伏而不出;亲戚不奉法故法令轻,法令轻故朝廷卑。三者弗去,政且废,愿自上除之。”于是嫉之者滋甚。
  帝年浸高,操柄独断,群臣无当意者,渐喜狎佞人。丁大全善为佞,帝躐贵之,窃弄威权而帝弗觉悟。大全已为侍御史,遣客私自结于槐,槐曰:“吾闻人臣无私交,吾惟事上,不敢私结约,幸为谢丁君。”大全度槐弗善己,衔甚,乃日夜刻求槐短。槐入见,极言大全邪佞不可近。帝曰:“大全未尝短卿,卿勿疑。”槐曰:“臣与大全何怨?顾陛下拔臣至此,臣知大全邪而噤不言,是负陛下也。且陛下谓大全忠而臣以为奸,不可与俱事陛下矣。”既罢出,即上书乞骸骨,不报。四年,策免丞相,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时大全亦论劾槐,书未下,自发省兵迫遣之。于是太学诸生陈宜中等上书争之,语见《大全传》。  五年及景定元年,俱用祀明堂恩加食邑。二年,特授判福州、福建路安抚大使,固辞。进封吉国,又进封许国公。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麾妇人出,为诸生说《兑》、《谦》二卦,问夜如何?诸生以夜中对,遂薨。遗表上,赠太子少师,谥文清。帝使使致金六十斤、帛千匹以赙。

附注8董元亨,列传第二百五忠义一董元亨传》:董元亨,深州束鹿人。累官至国子博士,通判贝州。王则据城叛,是日冬至,元亨方与州将张得一朝谒天庆观,夜漏未尽,变起仓猝,众莫知所为。元亨促马驰还,坐厅事,贼党十余人擐甲露刃,排闼而入,左右皆奔溃。贼胁元亨曰:“大王遣我来索军资库钥。”元亨据案叱之曰:“大王谁也,妖贼乃敢弄兵乎!我有死耳,钥不可得也。”贼将郝用继来,索愈急,曰:“库帑,今日大王所有也,可不上钥乎!”元亨厉声张目骂贼,用遂杀之,贼争入,携钥而去。事闻,仁宗曰:“守法之臣也。”赠太常少卿,录其子孙三人。贼平,获郝用,斩以祭元亨。

附注9:《列传第二百二十八宦者四董宋臣传》:董宋臣,理宗朝宦者。淳祐中,以睿思殿祗候特转横行官。宝祐三年,兼干办佑圣观。侍御史洪天锡劾之,不报,天锡坐左迁大理少卿。开庆初,大元兵驻江上,京师大震。宋臣赞帝迁幸宁海军,签判文天祥上疏乞诛宋臣,又不报。
  景定四年,自保康军承宣使除入内内侍省押班,寻兼主管太庙、往来国信所,同提点内军器库、翰林院、编修敕令所、都大提举诸司,提点显应观,主管景献太子府事。会天祥以著作佐郎兼献景府教授,义不与宋臣联事,上书求去,天祥出知瑞州。
  言者论宋臣不置,帝曲为谕解庇之。秘书少监汤汉上封事,亦言:“宋臣十余年来声焰薰灼,其力能去台谏、排大臣,至结凶渠以致大祸。中外惶惑切齿,而陛下方为之辨明,大臣方为之和解,此过计也。愿收还押班等除命,不胜宗社之幸。”疏入,帝亦不之省。六月,命主管御前马院及酒库。既卒,帝犹命特转节度使,其见宠爱如此。

附注10、《志第一百五十八 艺文四》:《董子》一卷董无心撰《尸子》一卷尸佼撰…董与几《学政发纵》一卷…董仲舒《春秋决事一作“狱”》十卷丁氏平,黄氏正。另注:在典籍《墨子论衡·福虚》中记载: 儒家之徒董无心,墨家之役缠子,相见讲道。缠子称墨家佑鬼神,是引秦穆公有明德,上帝赐之十九年,缠子难以尧、舜不赐年,桀、纣不夭死。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董无心,所撰《董子》一篇现已亡佚,从部分古典文献里零星记载中反映出,董无心坚持儒家对鬼神 敬而远之 存而不论 的基本立场;《董子 [普通古籍] :一卷 / (周)董无心撰》

附注11董子平撰三命机要决一卷徐鉴撰三十二说三命一卷三命要诀一卷通元五命新格三卷洞微... 推断其生活时间当为晚唐至北宋时期。

附注12、董仲舒:《志第一百六十一 艺文七》:《董仲舒集》一卷

附注13:董自任 上舍释褐 绍兴二十七年(1157) 进所撰《春秋总鉴》,释褐转大学正录。又以子棣赠武骑尉。 《载自南雄董氏网》

附注14:董衡《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宋欧阳修、宋祁撰。在众多的版本中,清刻本武英殿刻本附有宋董衡撰《唐书释音》25卷。

附注15、董毡(1032--1083)亦作董戬,角厮罗三子。角厮罗死,内部分裂,他嗣为保顺军节度使,独有河北之地(今青海西宁、乐都一带),势力最强。继续执行联宋抗夏政策。熙宁三年(1070),乘虚入夏境,大获而归。元丰四年(1081),遣兵策应宋击西夏,又集十二万之众约期与宋会师。累封武威郡王。董毡 宋时河湟吐蕃唃厮啰政权第二代主。亦译董戬。唃厮啰第三子,乔氏所生。从小接受良好教育。9岁其父就向宋请求封爵。宋于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授以会州刺史。青年时代起参与军政事务,随父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其父年老,代理国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宋授顺州防御史。次年十月,承袭青唐主位。遂继承唃厮啰所制定的内外施政措施,继续巩固和发展唃厮啰政权。四年二月,升检校太保。十二月,入贡宋室,宋以治平元年赐唃厮啰例回赐。不久,又加太保,进太傅。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率兵助宋,进攻夏境,掳获甚多,得宋嘉奖。后因宋收复熙河地区,危及河湟吐蕃上层利益,遂又与西夏结好。七年,派大将鬼章率众数万入河、岷、洮州协助木征进攻宋军,先杀宋使臣张晋等7人,又投书设计,杀景思立等名将于踏白城。后被宋军击败,木征降宋。他于十年十月遣使入宋进攻“谢罪”,被宋授以西平军节度使。以后双方贡赐往来不绝。曾应宋要求出兵配合宋军攻打西夏,又由常乐郡公晋封为武威郡王。元丰五年(1082)五月,宋神宗下诏册封西蕃邈川(今青海乐都)大首领董毡为武威郡王,册封董毡养子阿里骨为肃州团练使,董毡大将青宜结鬼章为甘州团练使,其于欺丁为伊州刺史。阿里骨本是于阗人(今新疆和田),并非唃厮啰后裔,其母掌牟瞎遭曾经为董毡妃子,因而董毡把阿里骨当作养子对待,董毡患病后,将内外政事交给阿里骨处理,并非常信赖阿里骨。阿里骨在董毡之妻乔氏面前孝顺之极,深得乔氏欢心,阿里骨将此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其地位威信也逐渐提高,于是阴谋篡位。董毡本来有一个儿子,名叫欺丁,西夏人。回鹘人曾经将公主许配给他,但欺丁本人向来轻佻,喜欢变易服装,微服察访,阿里骨暗少派人将欺丁假作盗贼杀害。次年十一月,董毡死后,阿里骨与乔氏秘不发丧,突然将全族各部首领召集到青唐城(今青海西宁),谎称董毡遗诏将王位传给阿里骨。各部首领只好承认既成事实,拥立阿里骨继承王位。阿里骨继位后,贡奉宋朝和董毡在世时完全一样,宋神宗也就承认了阿里骨的地位。

附注16:董逌:《广川画跋》中国北宋绘画评鉴着作,董逌着。广川画跋》全书6卷﹐共收题跋134篇﹐包括宫廷及私人收藏﹐其中以历史故事及风俗人物占多数。画跋偏重于考证评议﹐对作品之题材内容及物象制度多方论证﹐引经据典﹐与其他侧重艺术风格技巧之评鉴着作不同﹐对作品辨识也时出独特见地。如根据画中人物衣冠服饰及殿廷环境辨《萧翼赚兰亭图》为《陆羽点茶图》﹔根据图中细节辨《汉武帝会西王母图》为《唐武帝仙乐图》﹐又称《醉僧图》﹐所画僧人沈酣实为魏晋时僧人不守成律聚饮歌舞之写照﹔又指出《击壤图》中击壤不应画为击缶。其他如对《兵车图》兵车形制进行考证﹐跋《舞马图》论及舞马之戏的源流等﹐皆可见作者学识之广博。董逌尚有《广川书跋》传世。

附注17:董棻:宋代学者董棻在《世说新语跋》中说:“晋人雅尚清谈,唐初史臣修书,率意窜定,多非旧语,尚赖此书以传后世。”即认为晋时清谈兴盛的历史事实依赖《世说》的如实记载才得以保存下来,后世的学者才得以窥其崖略。董弅(棻)。弅(fen4),山丘高起的样子。棻(fen1),一同“梤”,香木;一通“纷”,茂盛的样子。中华书局1990年版《宋元方志丛刊》本《淳熙严州图经》开篇作“董弅”

附注18:董淳:董淳(?~?),北宋时人。善为文章,累官为工部员外郎、直史馆。奉诏撰《孟昶纪事》。

附注19:董大英 宋代医生。生平不详。著有《活幼悟神集》二十卷、《安庆集》十卷,均已佚。

附注20:董常 [宋]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工道释像,笔力细而劲拔。按明画录列入明初画人。

附注21:董汲:北宋医家。字及之。东平(今属山东)人。幼年多病,长而习医。治病多效,医名卓著,尤擅长儿科,精治痘疹,与钱乙齐名。元祐八年(1093年)采摭经效秘方,详阐证候,撰成《小儿斑疹备急方论》一卷,乃医学史上较早之痘疹专著。书中每多以寒药治斑疹,反对滥施温热,对学术界有一定影响,于脉学及张仲景方术,亦颇有心得。崇宁、大观(1102-1110年)间行医于开封,曾将业医以来收集之有效验方合编成《旅舍备要方》(又作《旅舍备用方》、《旅舍备急方》)一卷,将脚气病诊治法撰成《脚气治法总要》二卷,前者多治急症方,后者对脚气病并包括下肢关节一类疾患的病因及治法记载颇详。上述三书曾合刊,为《董汲医学论著三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事记续编卷五
古籍名著《元史》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廿六正史罗氏始祖之事迹
卷三十 元史
《续通志·氏族略》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卷三百九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