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凤舞九天——湖南省博物馆楚文化大展之二

作者:一介布衣









龙虎四环铜鼓座    春秋

安徽省博物馆藏
残高29厘米 直径80厘米
1980年安徽省舒城县孔集出土
   口沿作虎首和龙盘绕一周。虎竖耳,怒目圆睁,张口作吼啸状。龙独角上翘。器身满饰蟠虺纹。外壁饰四个衔环铺首,并铸有铭文两周,上周约98字,下周约52字。因锈蚀严重,难以辨认通读。






虎纹铜钲   战国

1956年湖南平江瓮江茶厂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彩绘凤鸟纹木雕漆座屏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51.8、屏宽3、座宽12、通高15厘米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漆座屏是用于置放琴瑟的用具,由屏面和屏座构成,屏面竖嵌于屏座之上。这件座屏以透雕、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刻画出凤、鹿、蛇、蛙等55只形态各异的动物,各类动物形象相互穿插交织在一起。屏面以双凤争蛇造型为中心,左右雕刻双鹿和朱雀衔蛇,屏框旁各有凤鸟啄食蟒蛇图案,屏座由盘绕纠结的蟒与蛇组成。这组雕像在极为有限的屏面空间内,高度浓缩了自然界万类相竞、生生不息的壮观场面,其中凤鸟战胜毒蛇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南方楚地气候潮湿,人们时常受到毒蛇攻击,故而座屏以凤鸟战胜毒蛇为构图核心,反映了楚人崇善抑恶的理性追求。整幅画面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堪称楚人雕刻艺术的一件瑰宝。




虎钮虎纹铜錞于   战国

湖南常德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克黄夫人的礼乐——薳子受编镈    春秋

1990年河南淅川和尚岭2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曾侯夫人的“金声”——铜编钟(1套36件)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最大者通高96.7、铣间38.1厘米,重78.8千克;最小者通高30、铣间11.9厘米,重4.5千克
1981年湖北随州擂鼓墩2号墓出土
随州博物馆藏
    编钟是成套的打击乐器,它由大小不同的铜钟,按照音调的高低,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木槌分别敲打,使之发出不同乐音,演奏出优美旋律。
    先秦至两汉时期,以铜编钟、石(玉)编磬为主体乐器的“金声玉振”,是最庄严、隆重的音乐礼仪,在重大祭祀、朝聘、宴享活动中不可缺少。同时,编钟、编磬还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仅限上层贵族使用,其数量多少、大小等,天子、诸侯、大夫各有不同的礼制。
    擂鼓墩1号墓所出编钟早已举世闻名,墓主是曾国(楚国属国)国君曾侯乙。此套编钟即是2号墓墓主某位曾侯夫人的礼乐,其规模略小于曾侯乙编钟。共36件,经测试,每钟都能发出双音,至今仍可演奏古今中外的乐曲。编钟铸造精良,纹饰精美,是继曾侯乙编钟后又一次重大发现。









虎座凤鸟漆木架鼓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156、高150厘米
2000年湖北江陵天星观2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属于悬鼓,它以两卧虎为鼓座,两凤鸟为鼓架,将鼓悬挂在两凤之上,悬空敲击演奏。此种以虎为座、凤鸟为架的悬鼓,是楚国特有的一种乐器。这种乐器均出土于楚国贵族大墓,可知当时只有楚国王室及高级贵族才能享有。
    楚国向有崇凤传统,在楚人心目中,凤鸟为至高无上的神鸟,其地位堪比中原威力无边的神龙。木架鼓中的凤鸟,昂首屹立,仰天长啸,似在为鼓壮声助威。作为百兽之王的猛虎,乖乖地蜷卧在凤鸟脚下,恐是为了突出凤鸣九天的威严和震慑效果。
    这种悬鼓广泛用于祭祀、宴享和战争。它造型别致典雅,设计巧妙,融声、色、形于一体,表现出楚人绝妙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虎座凤鸟漆木架鼓因此不仅只是精美乐器和艺术佳品,更成为灿烂楚文化的象征性器物。
    此器基本完好,是迄今发现最精美的虎座凤鸟漆木架鼓之一。



王者之尊——9鼎8簋    战国 (公元前475—前221年)
鼎通高26.1~29.9厘米,簋通高24.6~26.6厘米
1981年湖北随州擂鼓墩2号墓出土
随州博物馆藏
    “陈鼎设簋,礼,所以明贵贱,辨等列也。”礼器是贵族在祭祀、宴饮、征伐、丧葬等仪式活动中使用的器物。擂鼓墩2号墓出土9件升鼎,形制、纹饰相近,为一套盛牲肉的列鼎。列鼎制度在西周中晚期形成,即用形状花纹相同而大小依次递减的奇数成组鼎来代表贵族的身份。考古发现楚人的鼎并不完全按此规则,有的大小相同,有的则以对鼎递减。《春秋公羊传》何休注:天子用9鼎,诸侯用7鼎、卿大夫用5鼎、士用3鼎或1 鼎。只有天子能用9鼎,九鼎也成为王权的代称。在考古发现中,奇数的鼎往往与偶数的簋配合使用,即9鼎与8簋相配、7鼎与6簋相配等,成为周代重食的组合。此墓主为曾国国君或夫人,随葬9鼎8簋,与其身份相符。




彩漆二十五弦瑟     战国

长167.3厘米,中高13.7厘米,宽42.2厘米,两侧高11.1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龙耳虎足铜方壶    春秋

通高79.2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

河南博物院藏






龙凤虎纹罗秀单衣    战国

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浮雕十弦琴    战国

2002年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墓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龙纹铜镜    战国

1953年长沙月亮山8号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凤舞九天
九大博物馆入选《国家宝藏》的27件国宝——湖北省博物馆
原来你是这样的国宝文物!!!
禮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 (一)
李零:出土文物中的十二生肖
战国虎座凤鸟漆木架鼓,2000年湖北江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