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 李士达 绘画作品选



林间高士图 立轴

 
【名称】明 李士达 高堂称庆图

 
明 李士达 仙山楼阁图

 
明 李士达 秋景山水图

 
李士达《桃李园图》

 
明 李士达 五鹿山房图

 
明 李士达 关山风雨图轴

 

明 李士达《瑞莲图》


 
明 李士达 三驼图



 
李士达 三老图 立轴


 
李士达 山水人物 立轴

 
李士达[明]山水人物册 

     李士达(1550-1620),字通甫,号仰槐,江苏苏州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工画人物、山水。曾经论述画有五美:“苍、逸、奇、远、韵。”又有五恶:“嫩、板、刻、生、痴。”传世作品有《浔阳琵琶图》、《三驼图》、《西园雅集图》等。
    李士达的生活年代大约是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初。在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考中进士,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还画过一幅《关山风雨图》,活了八十多岁。 
  李士达是正直的、有正义感的画家。明代后期,社会矛盾急剧加深,苏州为全国有名的工商业城市,纺织业尤为发达,所受的封建掠夺也最严重。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皇帝派来亲信宦官、税监孙隆等,在苏州横征暴敛,任意增税,激起广大失业织工的反抗。在这之前,有一次孙隆召集苏州名流众吏,气焰不可一世,吓得这些人“咸屈膝”,只有李士达不买帐,“长揖而出”。这件事使孙隆大为脑火,马上派人追捕。幸亏有人庇护他,才免于一场灾难。从此,李士达就隐居在新郭。不久,苏州爆发了有万余人参加的织工和市民反税监斗争,给明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使李士达也受到了激烈的震动。这—年,他创作了《浔阳琵琶图卷》,以唐代诗人白居易贬官江州时所作的长诗为题材,当是寄托了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与愤慨。 
  李士达在画上署名很特别,三个字都是只写左边一大半,也可能别有含意,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的孤傲性格。他的作品多数是表现文人高士的闲适、放达的生活,如《松阴搔背》,《松竹高士》、《坐听松风》、《蕉阴独酌》、《西园雅集》;另—类是佛道鬼神,如《寒林钟馗》、《罗汉卷》、《仙山楼阁》;还有一类具有风俗漫画的性质,如《三驼图》。 
  《三驼图》(故宫博物院藏)作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冬,画面无背景,只用白描法勾勒出三个姿态生动传神的驼背人,其中一人策杖提盘,一人拱手相问,一人拍手大笑。这是寓意深刻的讽刺画。画上有钱允治题诗道;“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呵呵笑,世上原来无直人。”可见,此画用曲折的讽喻手法,对当时社会现实进行了辛辣的嘲弄。画家用极其简略的似乎漫不经心的线条,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三个人的形体、神态和动作,可以看出他非常熟练地掌握了唐宋以来的白描人物技法。 
  李士达由于处境的关系,把自己的见解、感情、理想,以幻想的神仙境界寄寓之。《仙山楼阁图》描绘春天来到,山岭一片青绿,桃花盛开,成群结队的老人们在云烟飘渺的山间闲步欢语。仙山桃源这类题材,古人也画过,但赋予主题各不相同,有的寄托长生不老的梦想,有的表达信奉神仙的虔诚。而在李士达的笔下,“仙山”与“凡山”并无大异;活动在其中的并不是道貌岸然的“神仙”。而是平平常常的市井凡人。这不能不说是在审美理想方面的一个变化。 
  李士达最熟悉的还是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比如《西园雅集图》(苏州博物馆藏)刻画了二十二个人物,在山林野外的自在生活,分为五组,或挥毫作画.或吮笔构思,或谈禅论道,或弹琴遣兴。各组之间以树石或小桥自然分隔,又以僮仆的回首返顾使各组之间呼应联系。山石、人物造型多为圆形,线条柔韧,神态极生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李士达绘画作品欣赏
松阴高士图(立轴)
元盛懋《楼阁山水图》《苏轼后赤壁赋图》《秋林高士图》《沧江横笛图》等细节欣赏
蓝瑛《仙山楼阁图》绫本立轴
任伯年人物画欣赏(四十一)
明代   仇英《仙山楼阁图》立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