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文|《走近仙女池》

走 进 仙 女 池

吴明清


  几年前曾与一帮摄影发烧友在一个秋天的下午,相聚仙女池。


  仙女池四面环山,农舍依山而建,诺西小学紧靠池边。山林带着一种成熟的色调,显得丰富而深沉。阳光下的山野之间,黄色如同金子一般灿烂,红色如玛瑙一样耀眼,翡翠般的绿色婉如画屏,倒映在池水中如五彩斑斓的世界,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果实成熟的香气。大伙面对如此惹人的景象,拿起“长枪短炮”,“咔嚓咔嚓”的一阵狂扫,把一切欢快融入到这秋色之中,将所有的激情都记录在方寸之间。




  诺西——是宣恩长潭河侗族乡境内的一处地名。“诺西”在土家语里意为“花朵”。仙女池就坐落在诺西这个美丽的地方。


  仙女池被当地人称为“仙女塘”,又名女儿坟。清代为宣恩八景之一,誉称“仙女池清”。据施南府郡志记载:“以施州常平乡谭、向二女入选,二女结伴投池死。池自生藕。”




  一年冬天,大雪纷飞。我与宣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家们冒着风雪,来到诺西拜访当地名人——老全,老全四世同堂,居住在仙女池边的一栋吊脚楼里。


  我们来到老全家,围坐在火堂边,听老全讲述那段发生在元朝的故事:“那时我们这里叫做施州常平乡,有一个姓谭的和一个姓向的才貌双全的姑娘,被选入宫,她俩不愿离开父母,又无力抗拒,万般无奈被推上大花轿。当这顶大花轿抬着两个姑娘,前呼后拥到这口塘边时,姑娘叫轿夫停轿,便自出轿门,二人对天三拜,对地三拜,毅然投入池中。一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时近傍晚,霞光万道射长空,碧水荡漾绽荷花,女儿坟在塘中徐徐兀起。坟虽处低地,但不淹其坟墓,人们就把二女视为仙女,将这口塘称为仙女塘。”


  听完故事,站在老全的院坝向北一望,冰雪覆盖的仙女池静默无语,就连池边的树木也变成满头银发了。




  明代诗人童昶为仙女池题写了“鹤质云容去渺茫,远山如愧蜀宫妆。绛纱不糸当年背,池上红莲岁岁香”的诗句。清代文人蔡景星、张金澜、张金圻也分别题诗仙女池,写下了“二女死亦仙,冰心永结蕊。至今池水清,不受人间滓。”“天生丽质璧无瑕,玉臂羞缠蜀绛纱。池畔至今双冢在,冰魂皎洁比莲花。”“只为羞缠蜀锦裳,芳名翻藉玉珍扬。莲花也识池清洁,从此年年不断香”的传世佳句。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诗句成为仙女池故事的佐证。


  如今的仙女池,一边是池塘一边是稻田。池塘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泛起道道波光,池塘与稻田相互辉映。




  去年国庆,几位江苏的朋友开着越野车带着家眷慕名来到长潭河,在我的引荐下,游览仙女池。虽比不上西湖那样浩瀚和苏堤那般伟岸,但坐落在武陵山余脉中的一池故事也很悲壮,不比西湖断桥边白素珍与许仙那情意缠绵悲欢离合故事逊色。亭亭玉立的荷花仿佛两位烈女婀娜的身姿,在池水中翩跹起舞。在这崇山峻岭中能见到这么一块风水宝地,亦有不虚此行之感。




  诺西因仙女池的故事而闻名遐迩,仙女池有诺西这方水土而声名远播。听老全说,种植烤烟、蔬菜让他们致富,大部分农户都盖了新房,拥有了家用电器和自己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诺西烤烟产量突破万担而享誉恩施州。流传于仙女池边的《十姊妹陪新人》原生态情景表演唱,获得2009年恩施州”巾帼唱恩施山民歌大赛优秀演唱奖”,2010年收录入“恩施州民族民间艺术原生态演唱民歌精选”。


  诺西地域文化历史悠久,仙女池传说故事神秘感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民间习俗,保存完好的民间唢呐表演“双龙抱柱”、民间吹打“闹喜堂”、民间曲艺”侗乡鼓曲”、打丧鼓唱孝歌、民间礼仪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


  走进仙女池就如同走进了风景秀丽的艺术长廊,有品尝不尽的艺术资源。

 

作者简介:吴明清,男,县作协会员。现供职于长潭河文体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风儿诉说故事——池边听风(一)
故事:民间故事:莲花姑娘
荷花池边的仙女,让人赏心悦目!
「观赏鱼」院中小池,好美!
希腊神话——纳西索斯的故事
分明是一幅仙女出浴图,看到了吗?好神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