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阳不足,则肾气不足!夏季养心正当时,不可错过
  • 踏雪无痕,韩愈后裔 

    07:48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心阳不足,则肾气不足!夏季养心正当时,不可错过
    一、心,身体的最高统帅
    《黄帝内经》里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意思就是,如果把身体比作一个国家,那么心就好比君主,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只有心“在其位谋其政”,脏腑、经络、气血才能被管理得服服帖帖,并且各安其位地认真工作;反之,若心发生病变,或不安于位,或失去管理能力,机体就会阴阳失衡、脏腑失调、经络失畅、气血失和、神志不安,各项生理活动就会紊乱,人就会生病。
    所以,心(君主)出问题,整个人(国家)就会瘫痪。
    二、治病当“身神同治”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神明”就是指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及这些活动所反映的聪明智慧。心之神可统五脏之神,脾之意、肺之魄、肾之志、肝之魂,皆由心神所主管,也就是说,心掌控人的情绪。只有把心神调整好,让心绪平复下来,五脏之神才能得到调整,身体才能健康。
    因此,人的身(生理)和神(心理)是相通的。以女性常见的乳腺肌瘤为例,《外科正宗》认为它的发病原因是“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故而,治疗乳腺肌瘤必须重视情志调养,如果一边治疗,一边生闷气、多思多虑,治疗效果肯定大打折扣,甚至无效。
    所以,我们常说“西医治病,中医治人”,中医将人看作一个整体,治病强调“身神同治”,不管治疗什么疾病,都要重视舒缓心理,这样治病效果才能好,才能彻底断根。
    三、疾病,治病先养心
    心与肾:心阳不足,则肾气不足
    一般人听说肾阳虚,便会直观地认为这是肾出了问题,殊不知,肾阳虚也与心脱不了干系。
    我们常听说一个词:心肾相交。这个词就形象地描述了心和肾之间的关系。心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中医常说“阴阳平衡”“水火相济”,就是说心肾二者的交流一定要畅通无阻。比如,心火每时每刻都要下降,把阳气送给肾,肾才不会寒;而肾水也必须每时每刻上行,以滋养心阴,心火才不会过旺。三伏天,苹果梨可不吃,这水果别错过!10块3斤,营养极高、季节性强!
    肾阳虚患者几乎都有心阳不足的毛病,心无法把阳气送给肾,让肾整天处于寒冷状态,不断消耗本就不足的肾气,时间一长,肾阳虚自然在所难免。经常服用一些补药、膏方、药膳补肾,但怎么补效果都不明显,像这种情况,就应先补充心阳,振奋心脏的阳气。
    心与脾:心思重重,则脾失健运
    过度思虑就会劳伤心神,进而导致心阳不足。
    我们都知道脾主运化,食物必须经过脾的运化,被人体消化、吸收后才能变成血液。但是,如果没有心阳,脾的运化功能就无法实现。所以呀,长期思虑过度,必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造成少食、腹胀、身体乏力等“心脾两虚”的症状。从这个角度说,脾失健运也要分清病因论治,如果是思虑过度所致,建议少操点儿心。
    心与肺:心不行血,则肺失宣降
    《太平圣惠方》曰:“夫肺居膈上,与心相近,心主于血,肺主于气,气血相随,循环表里。”
    心主血,人体的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必须依赖心搏动才能循环不息,因此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是心脏。肺主气司呼吸,而血是气的载体,因此肺吸入的清气需要通过血液的循行才能分布全身,浊气也要依附于血液才能到达肺部,通过肺的呼吸排出体外。
    也就是说,只有心功能健全,心血充盈通畅,体内浊气才能正常地和大自然的清气交互替换。这就是中医上常说的“血为气之母”“血以载气”的道理。否则,就会出现心悸气短、咳嗽喘息、口唇青紫等气虚的证候,林妹妹就是这样,先天就有“不足之症”,加上后天“七情太过”,导致心血过耗,时间长了,必然耗散肺气,年轻轻就撒手人寰。
    心与肝:心血瘀阻,则肝失疏泄
    上文说了,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原动力,而肝脏是贮藏血液的重要器官,因此,心脏泵血正常,心血才能旺盛,肝血才能贮藏充盈,才能营养筋脉。如果心血不足,或心脏无法正常泵血,就会导致血亏肝虚。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尤其心脏功能不好或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经常会伴有筋绎痉浦、手足痔孪、抽搐等症状,他们往往认为是腿脚出了问题,一味地补充骨关节,但总是效果牵强。这其实就是心血过耗、肝失所养、血不养筋造成的病理变化,必须从心论治。
    还有,女性天生敏感,爱闹情绪,心情抑郁时,我们常感到心前区憋闷,两肋也有疼痛感。这是因为心情抑郁就会导致血运无力,心血就会瘀阻脉道,进而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而两肋是肝脏所在的位置,也是肝经经过的位置,肝气郁滞就会引起两肋疼痛、胀闷。
    综上所述,心作为君主,它出现任何不适,都会累及臣下。如肾阳虚、消化不良、气虚咳喘、乳腺疾病等,都与心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治病首在治心,先调节心神,把心放宽,心神一安则脏腑自调、百脉自畅、气血自平,人体就会从无序状态归于平衡,就能彻底断根——“百病成效皆求诸于心”就是这个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脏常用中药
一益所克助所生补本脏
5脏不调百病生,20种常见类型,32种常用中成药大全,建议收藏
中医熟记50种证型
脉势
中医针对五脏的常用中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