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读后感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初读,大多数人会觉得太过玄妙,不知所云;再读,很多人可能觉得他其实是一部蕴含消极思想的书;这都是没有认真去体会个中滋味的原因。其实,认真、反复阅读《道德经》,我们会发现,这本道家著作虽文辞简炼,但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涵盖了哲学、伦理、经济、养生等各个方面,含义深邃,能给人以人生的感悟,激励人们按照自然规律不断努力,勇往直前。

      而我对《道德经》中感触最深的句子是第二十二章讲到的“夫唯不争,故天下末能与之争”。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应该和本章中这句话前面的句子结合起来理解。第二十二章里面老子提出了“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些道理都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不自我表现,往往反而能脱颖而出;不自以为是,才能真正得到认同;不自夸邀功,才能够建功立业;不自大自满,这样才是长久之计。这些都是不争的行为,而真正做到了这些,才能真正做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从“道”的角度,也就是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有前途的事物都是具有柔顺、缺憾、不足的特性的。“满招损,谦受益”,具有谦虚的品性,往往更能够促进人的成功。

      作为几千年以前的哲学家,老子比我们这些普通的人思考得都深邃,他的言论都是根据人们相处和交际中的现实情况提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道德经》能穿越千年,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道理。

        现在社会中有一些人往往伶牙俐齿、以个人所处的位置、个人利益,来决定自己的言论和行为,爱与人争执,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交际中,都要一较高下,压倒别人。有这种思想的人,可能人们会让着他,但最后却会因为不得人心而失去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的争、这样的意气用事还不如不争。现实中,反而是那些平时木讷寡言、只知道埋头苦干的人能够长久,更容易获得成功。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战国时候,因为蔺相如不与廉颇争一时之高下,从而留下了“将相和”的佳话,而蔺相如也做到了上卿,比廉颇的职位还高;东汉大将冯异,为人谦逊礼让不矜夸,走在路上和别的将领相遇,他总是先驾车让开路,和蔺相如一样,从不与人在外在的礼节和功劳的多少上一较高下,因而他指挥军队士兵都非常佩服他,他的军队中号令严明,军容整齐,皇帝也很赞赏他;宋朝时候,欧阳修和宋祁一起修撰《新唐书》,按道理因为欧阳修是署官司职最高的人,署名时只署欧阳修的姓名就行了,但他认为自己不能掩盖和夺取别人的功劳因此按照个人所负责的部分分别署名,宋祁为之非常感动。

        以上这些人都是因为不争的性格而名垂千古的,而他们不争的性格也奠定了他们在事业上成功的基础。所以说,老子所谓的不争,并不是让人不去努力,而是劝人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无谓的争执是无法说服别人的,只会让大家各不相让、不欢而散,不会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接受。生活中,只有互相体谅,曲则全,忍让、变通才能成全大局。只有不与人争执一时之长短,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才能成就永远的成功,这也是《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所说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所蕴含的道理,更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前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说:一个人要成大事,必须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
白岩松讲《道德经》,一个人想要成功,离不开这4点
高考試題“本手、妙手和俗手”上熱搜,聽南師妙解:人生如棋,如何落子無悔?
《道德经三百问》247. “吾言”是道吗?
老子之师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道德经(69)哀兵必胜,骄兵则必败,做人也是一样,人狂必有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