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低热(中医)的治疗用药/长期低烧案例/低热的中医治疗(转载)

低热(中医)的治疗用药

  【证治方药】

  (一)阴虚

  1,临床表现:午后潮热,形体消瘦,五心烦热,颧红咽千,盗汗骨蒸。舌干红,脉细数。若兼见腰酸膝软,遗精阳痿,女性月经不调者,为肾阴虚;兼见于咳,咯血、气短、声低者,为肺阴虚;兼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者,为心阴虚;兼见胁痛、目干涩、头晕、肢麻者,为肝阴虚;兼见腹胀、便塘、纳呆、乏力者,为脾阴虚。

  2,病因病机:阴液不足,虚热内生,五脏功能失调。

  3,浩法:滋阴补虚退热为主,若见某脏阴虚,可调该脏功能,补该脏之阴。

  4,方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合清骨散(《证治准绳》)加碱。

  药物:青蒿6~10g,鳖甲15~30g(先煎),知母6~10g,地骨皮10~15g,银柴胡10g,秦艽10g,丹皮6~10g,胡黄连3~6g。

  方义:方中用鳖甲滋阴退热,青蒿清热透络,秦艽、银柴胡解肌退热,地骨皮、知母、丹皮、胡黄连泻火退热,以为滋阴清热之治。

  加减:阴虚内热甚者加生地、石斛滋阴清热;兼血虚加白芍、当归养血补虚。

  5,变通法:在五脏阴虚证突出时,可于滋阴补脏法代之。如心阴虚用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肝阴虚用滋水清肝饮(《医醇义》),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大补阴丸(《丹溪心法》),肺阴虚用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脾阴虚用六神散(《三因方》)加味。若低热显著则加主方药物。

  (=)气虚

  1,临床表现:午后低热,时作时止,劳累后尤甚,但患者无热感,疲乏无力。声低气短,自汗,面色苍白、虚浮,饮食无味。脉虚、濡、细、豁大无力,舌质淡。

  2、病因病机:阳气不足,气浮不敛,阴火内生。

  3,治法:补中益气,甘温除热。

  4,方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药物:黄苠10~15g,党参10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5g,升麻3~5g,柴胡3~5g,甘草3~5g。

  方义;方中用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补中健脾,陈皮和冒,当归和血,升麻、柴胡升阳退内热。以为甘温除热之剂,

  加减:饮食无味,脘腹瘩胀者,加神曲、备麦芽、焦山楂、砂仁理气开冒;舌苔微黄,热甚者,加黄连,黄柏清热;舌红无苔,兼夹阴虚者,加壹冬、五味于养阴。

  s,变通法:上症若见畏风怕冷。自汗,脉虚弦或浮缓,可用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或桂枝汤(《伤寒论》)加黄芪,调和营卫。

  (三)血虚

  1、临床表现:稍劳即热,时作时止,头面烘热而不红,面色萎黄、无华,眩晕心悸,肢体麻木,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舌质淡,脉虚细或芤。

  2,病因病机:营血亏损,气失血恋,虚热外现。

  3,治法:养血益气退热。

  4,方剂:归脾汤(《济生方》)合圣愈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黄芪10~15g,党参10~15g,炙甘草5~10g,白术10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10g,枣仁10g,广木香5g,龙眼肉10g,茯神10~20g。

  方义: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当归、白芍、熟地养血补虚,枣仁、龙眼肉养心安神。木香理气佐诸药而不致黏腻碍胃。

  加减:低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鳖甲清退虚热,出血未止者加阿胶、仙鹤草、茜草止血,饮食无味加谷麦芽、神曲开胃。

  5,变通法:若失血者用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加牡蛎、龙骨、赤石脂益气养血,或四物汤(《局方》)加炮姜。

  (四)气郁

  l,临床表现:低热时起时伏,情绪激动更明显,或时热时寒,心烦易怒,胁胀脘痞。舌苔白或微黄,脉弦细时数。

  2,病因病机:肝气不疏,郁结不畅,久而化火。

  3,治法:疏肝解郁清热。

  4,方剂: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合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丹皮5~10g,山栀5~10g,柴胡10g,白术10g,当归10g。白芍10g,茯苓15g,薄荷3g(后下),生姜l片,甘草5~10g,小麦30g,大枣5个。

  方义:用柴胡疏肝解郁,兼以退热;当归,白芍和血,白术、茯苓健脾;丹皮、山栀清热,甘草和中,生姜、薄荷调和升降,合以疏肝解郁清热。甘麦大枣汤养心除烦。

  加减:热甚加白薇、石斛养阴,乳胀加川楝子、橘叶,胁痛加玄胡索、川郁金理气。心神恍惚加小麦、大枣、远志、枣仁安神。

  5,变通法:若兼痰浊、湿热,苔白腻、薄黄腻,脉弦滑数者,合用越鞠丸(《丹溪心法》)解郁。

  (五)血瘀

  1,临床表现:晚间低热,或发无定时,身体某部热感明显或有剌痛,面色晦黯,肌肤不泽,口于不欲饮,舌有瘀点(斑),脉细涩或结代,或脉象无定。

  2,病因病机:瘀血内阻,营卫不和,郁而化热。

  3,治法:活血化瘀。

  4。方剂: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柴胡10g,枳壳5g,白芍10g,桃仁10g,红花5g,当归10~15g,川芎3~5g,生地10~15g,牛膝10g,桔梗5g,甘草5g

  方义:用柴胡、枳壳理气,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即四物汤)和血,桃仁、红花祛瘀,牛膝、桔梗一降一升,是行气活血之剂。

  加减;热重加连翘、丹皮清热,痛甚加蒲黄、五灵脂化瘀,便秘加制大黄、全瓜萎通腑。

  5,变通法:少腹满、便秘者用桃仁承气汤(《伤寒论》)通腑逐瘀。

  (六)营卫不和

  l,临床表现:低热时发时止,畏风怕冷,汗出不甚,易感冒,身体酸楚不适。舌苔薄白,脉浮缓。

  2,病因病机:营卫不和故低热时发时止,卫气不避面畏风怕冷。

  3,治法:调和营卫,益气固表。

  4,方剂:桂枝汤(《伤寒论》)加减。药物:桂枝6~10g,白芍6~10g,甘草5g,生姜2片,大枣5枚。方义:桂枝、白芍调和营卫,甘草,姜、枣和中。加减:怕冷畏寒加淡附子温阳,汗出、易感加黄芪、浮小麦固表,血虚加血,口苦加黄芩清热。

  5,变通法:需长期调理时,可用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作丸剂调治。

  (七)风湿

  1,临床表现:低热有汗,关节酸痛。咽痛,心悸,胸闷。舌红苔黄,脉数。

  2,病因病机:风湿久踞而化热,邪正相争而低热。气血不通故关节痛。

  3,治法:祛风化湿清热。

  4,方剂: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桂枝5~10g,赤白芍各5~l0g,知母10g,苍白术各L0g,防风10g,防己10g,秦艽10g。

  方义:桂枝、芍药调和营卫,宣痹通络;知母、秦艽清热祛风,苍术、白术化湿,防风、防己祛风止痛。

  加减:关节痛甚加地龙、片姜黄、海风藤祛风通络,血虚加当归、川芎养血,热重加石斛、生地养阴清热,湿热重加苡仁、黄柏利湿清热。

  5,变通法:若关节肿痛红热,苔黄腻,口苦,为湿热痹者,用薏仁竹叶散、宣痹汤,热甚用加减木防己汤(均《温病条辨》方)。

  (八)暑湿

  1,临床表现:低热发于5~8月,头昏沉重,肢体困倦,胸闷脘痞。食不知味,口不渴或喜热饮,口甜,便溏,热不为汗衰。苔白粘腻,脉濡数。

  2,病因病机:暑湿相搏,表里壅遏,三焦不通。

  3,治法:芳香化湿,清暑退热,宣通三焦。

  4,方剂;三仁汤(《温病条辨》)加藿香、佩兰。

  药物;薏苡仁10~15g,杏仁10~12g(打),白蔻仁3~5g(打),厚朴3~5g。半夏10g,通草6g,竹叶6~10g,六一散(包)10g,藿香10g,佩兰(后下)10g。

  方义:杏仁宣肺,蔻仁和中,苡仁渗湿,厚朴、半夏除湿,通草、竹叶、六一散清利暑湿,藿香、佩兰芳香化湿。

  加减:热重加大豆黄卷、山栀清热,湿重加猪苓、茯苓利湿。

  5,变通法:若暑热口渴自汗,心烦口千,脉数舌红者,用清络饮(《温病条辨》)加减。

  (九)注夏(夏季热)

  1,临床表现:低热经久不退,发于夏季。入秋则退。或早热暮凉,或暮热早凉,烦躁,脘痞纳呆或腹胀便溏。面色虚浮白嫩,无力,自汗,易感冒;口渴欲饮,汗多。脉虚数,舌淡或红。本证多见于小儿脾肺气虚,称为小儿夏季热,也可见于成人(以女性为多)。

  2、病因病机:暑热伤及气阴,气虚不足、卫气不固而无力,自汗,易感冒;暑邪伤阴,津液亏乏而口渴欲饮,汗多。

  3,治法:清暑益气或清暑养阴。

  4,方剂:

  (1)气虚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药物:黄芪10g,白术10g,党参10g,麦冬10g,五味子5g,陈皮5g,银柴胡10g,升麻5g,黄柏3~5g,甘草5g。

  方义:方用黄芪、白术、党参、甘草健脾益气,升麻升阳,陈皮理气,银柴胡、黄柏清热,麦冬、五味子敛阴止汗。

  (2)阴虚用王盂英清暑盏气汤(《温热经纬》)

  药物:西洋参5g,石斛10~15g,麦冬10g,黄连3g,陈皮5g,竹叶6~10g,荷叶10g,知母6~10g,西瓜翠衣’30g。粳米10~15g。

  方义:方用西瓜翠衣清暑热,知母、黄连清热,竹叶、荷叶利湿。麦冬、石斛养阴,西洋参益气养阴,陈皮、粳米和胃,

  加减:脘痞纳呆加砂仁、蔻仁燥湿理气,腹胀便溏加扁豆、苡仁建脾渗湿。

  5,变通法;有热而不为所苦,中午热甚。气短明显者,可用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加黄芪。

  【医家经验】

  (一)施今墨经验

  施氏将低热经久不退者分为两类:

  1,外邪内陷不出:热无定型,发无定时。检查无异常发现,用抗生素、退热剂无效或旋退复发。由感冒误治或延误治疗而成,为风寒外袭,内有燥火所致。治用清解并举、和调共图。①提拔伏陷之邪:秦艽、荆芥、防风、柴胡、葛根,雏辛、常山等,药用十分中之二分;②搜剔热积:山栀、黄芩、黄柏、知母、丹皮、赤芍、青蒿、地骨皮、板蓝根、羚羊角、紫雪丹,药用十分中四分;③和气血、通肠胃。益气养阴: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厚朴、枳实、陈皮、神曲。川芎、芍药、鳖甲、山甲、地龙,壶冬、石斛、玉竹、首乌等。可先取其中合适药味作汤荆暂试数剂,以作探治;然后选上药合度者配比,制成蜜丸每重6g,日3次,每次1丸。

  2,阴虚血少:下午低热,体温不高,经久不退,为阴血虚亏而成,或先天偏胜,或久病年老者,但必须排除慢性感染。①养阴;生熟地、天冬、麦冬、黄精、山萸肉、楮实子、天烛子、龟甲,鳖甲等;⑦养血生津:龟甲、黄明胶、黑豆、芝麻、西洋参、玄参、石斛、五味子、芍药、鸡血藤、丹参等;③清解三焦湿热:丹皮、栀子,黄连、黄芩、知母、白薇、青蒿、地骨皮、茅根、芦根、银花、连翘、莲心、土茯苓、车前子、泽泻、滑石、甘草。用法及制剂配比原则同上。

  以上药物据证情选择,不必拘泥全用,以药证合拍为选药原则。(施小墨,等,中医临床家施今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338~342)

  (二)蒲辅周经验

  蒲氏认为“肝为罢极之本”、“阳气者烦劳则张”为内伤低热治疗的理论基础。该症患者常不注意劳逸结合,过劳而伤及中气,脾阳内陷、虚热内生;或精神过度紧张,肝脾不和。他将低热分为气虚、血虚两类,又有火郁一种。

  1,气虚:用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重则用当归补血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党参,汗多加浮小麦。若疲乏嗜睡,体重,关节痛,口苦,食不知味,大便不调,脉细弦数,为脾胃虚弱兼夹湿热,用升阳益胃汤制成散剂,分包煎服。

  2,火郁:长期低热,口苦,头暴,或热如火燎,扪之灼手,为脾胃虚弱,过食冷物,阳气抑郁;或先有外感,治以凉遏、误补,热郁于内。脾阳抑郁宜用升阳散火汤(《脾胃论》),外邪郁闭则用火郎汤,胸胁胀满加用越鞠丸。

  3,血虚:用圣愈汤加地骨皮,纳呆加神曲、荷叶,若胁下疼,烦热口苦,脉弦细,用丹栀逍遥散加香附、神曲、荷叶,胁痛加川芎、郁金。胁下有块加片姜黄。(中医研究院,蒲辅周医疗经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53~55)

  {三)傅宗翰辨病治疗经验

  傅氏治本症重视辨证和辨病,兹介绍他辨病治疗经验,

  1,心肌炎:低热为主者,用清宫汤(《温病条辨》)加玳瑁,心动过速加琥珀、贝齿。

  2,风湿热:以低热、关节痛为主者,用越婢汤、三妙丸,酌加秦艽、菝羹;后期低热、乏力、自汗、血沉不降者,上方加麦冬、玉竹、石斛、知母、生地,汗多加黄芪、橹豆皮。

  3,风湿性心脏病:低热,面白,心悸气短,用归脾汤加银柴胡,玉竹。有心悸、心痛、脉涩数者,用桃红四物汤;阴虚则参阴虚内热治法,用清骨散、青蒿鳖甲汤等。

  4,结核病:在辨别阴虚、气虚基础上,选用龟甲、鳖甲、青蒿、白薇、功劳叶、黄芩等。

  5,甲亢症低热;可在疏肝清热方(如丹栀逍遥散)中,加用夏枯草、胡黄连、黄药子、乌梅。

  6、慢性支气管感染:炎症控制后低热不退,百合固金汤加功劳叶、鹿衔草,

  7,慢性胆囊炎:用蒿芩清胆汤加茵陈蒿、蒲公英、玉米须等。

  8,慢性肾盖肾炎后期:有低热者,六味地黄汤加柴胡、蒲公英、五味子、萆薛。

  9,慢性口腔炎;有热者用清胃散加大青叶、板蓝根;久病反复而清热法无效者,用甘露饮加肉桂。或知柏地黄汤加附子。

  10,慢性肝炎以低热者为主者,选用鳖甲、白薇、平地木、垂盆草。

  11,夏季热:口渴尿多用葛根、沙参、石斛、花粉、青蒿、乌梅、木瓜;低热而项后、脊背热,四肢不温,便溏,苔白者,用异功散加葛根、桂心、山药、莲子肉。

  12,热病愈后低热稽留:用何人饮(《景岳全书》)或雷丰二甲拽邪法(《时病论》),即山甲、人参、首乌、术贼草。(南京中医院编,傅宗翰医术集锦。1982,54)

  【评述】

  低热的证候类型虽多,但可分为虚热、实热两类,在临床上各型常相互兼夹、虚实互见。气虚低热与外界气候关系不大,与劳累因素有关,较少有阴虚之证。阴虚者常见于结核、甲亢症,血虚者可见于贫血、出血及血液病,气郁者常呈功能性低热表现。因局灶性感染引起者,应用抗生素无效或不敏感,多属虚证,宜用补剂治疗有效。如用抗生素局部炎症消退或细菌培养阴性,热仍不退者,也属虚证,常以扶正补虚为主,兼以祛邢(湿、热、火等),则可达到退热作用。

  低热病程缠绵,时作时止。在中药达到退热效果后。仍须继续巩固治疗,其总疗程一般在l~2个月之间。除注夏、暑热较易见效之外,其余各型需待久治疗,以改善体质。功能性低热(包括夏季热)单用方药治疗即可,器质性低热尚需针对原发及病因,进行对抗性西医治疗,如结核病须抗痨,肿瘤需化疗等。

  本症患者脾胃不调者为多,治疗应以胃气为本。药量要小,宁可再剂,匆用重剂。可1周服5剂,服服停停。一般较少用苦寒药以免损伤脾胃,且化燥伤阴。在确诊后之处方,只要合度不可随意更改,在治疗过程中,若因服药不便,可用丸、散剂缓调。

  本症患者要注意情绪变化与饮食清淡(除血虚之外),气郁型还要配合心理治疗。

长期低烧案例

长春中医学院教授  肖永林

患者赵X X,女,23岁。1976年12月初诊。

该患系X X医科大学X X临床医院X疗区的护士,因长期低烧而住本医院本疗区治疗。已住院很长时间,无明显效果。诊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黄白少华,口唇淡润,呈疲惫无力状。自言低烧已很长时间,体温经常在37?7.5℃之间,很少升至38℃。经多种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未查出原因,自感身体疲乏,懒动懒言,动甚则疲倦、气短,或有汗出,食欲不振,强食则胀满不消,嗜卧喜静,四末经常清冷。视其舌淡少华,苔白薄而润,脉弱无力。询问其他症情,言无头痛身痛之感。虽有低烧,而不恶热,反有阵阵畏寒之感,得温暖则消除。无心中烦热、口渴等症,大便基本正常,有时稍溏,小便清利,经期大致正常,唯血量时多时少而色淡。似属气虚发热,遂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党参15g,生黄芪20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15g,甘草10g,升麻5g,柴胡5g,陈皮10g,麦芽15g。水煎3次,合并滤液分3次服,为1日量。

3剂后,自觉食欲好转,饮食增多,其他症状如前。

又2剂后,除饮食增加外,又觉身上有点气力,已不像从前那样疲惫不堪。

继续服前方数剂,体温降至36.5℃,疲乏无力、短气等症皆大有好转。根据现在的情况,患者与疗区的领导研究,决定出院回家服药休养。嘱其服用人参健脾丸与补中益气丸,补益脾气,以培根本。继续服上述2种丸药至春节,身体完全复原,从未发热,容光焕发,精力充沛,与1个半月以前完全判若两人。

【医生甲】此患者长期低热,老师根据什么辨为气虚低热呢?

【老师】临床上,长期低热的患者不少,导致长期发热的原因很多,证情也较复杂。

此患者之长期低热,所以诊为气虚发热,主要是因为其有一派脾虚气弱之候。

首先,对长期发热,应辨明其为外感发热,还是内伤发热。此患者既无实热之表现,也无湿热之征象,更无毒热(如疮痛)之证侯。故基本上可以排除外感之实热。那么,此病之发热只能属于内伤发热之范畴。

其次,在内伤发热中,也有虚、实两类,也应辨明。此患者,既无外伤、出血之病史,也无痛有定处与刺痛之症状,口唇舌质又无青紫及瘀斑之现象,则其发热非瘀血发热可知。

患者无恚怒不遂而致气滞肝郁之因,也无胀闷易怒、太息之征,又无经期腹痛乳房胀痛之症,则气滞肝郁化火之发热也可排除。剩下的只有在虚证中进行辨别了。

因虚而致之发热,有阴血不足与阳气虚衰之不同,皆为虚热之属,也称虚火。丹溪所说的“实火可泻,苓连之属;虚火可补,参芪之属”的“虚火”,即属此类。更确切地讲,参芪之属所治的虚火,必为气虚无疑。

阴血不足之发热,由于阴虚不足以涵纳阳气,而阳气独亢,故多出现五心烦热(即手足心发热,心中烦热),多梦失眠;而此患者五心不烦热,且嗜卧多眠。阴虚之发热,由于阴液不足则欠于濡润,故多口唇焦干而红,咽燥;而此患口唇淡润,不红不干,且无咽燥之感。知其并非阴(血)虚发热。该患者明显地表现出身体疲乏,四肢倦怠,懒动懒言,动则益甚,则其为脾气虚衰已属无疑。故在治疗时,采用补中益气之法而获效。从其服药后的效果看:首先表现出来的是食欲转佳,饮食增多。说明中气渐旺,脾升胃降之功渐复。饮食一增,则谷化精微,机体得养,故逐渐感觉有了力气。以后才逐渐体温下降恢复至正常。可见欲治气虚发热,必先补益中气,使脾胃之气得复,能纳能化,谷气日充,则热可自退。若一见发热,而不辨其属虚属实,在气(阳)在血(阴),而一概施以寒凉继以滋润,不唯难于收功,恐反益增其疾。

【医生乙】阴血虚则热,阳气虚则寒,这是一般的规律。而气虚反能发热,应该怎样理解呢?

【老师】阴血虚而热自内生,阳气虚而寒从中起,易于为人所理解。气虚反能发热,确实难于说明其机理。但在临床上,由于气虚而导致的发热,确实存在,有致长期低热者,也有长期高热者。

首先,应当明确,气虚发热之气虚,是指脾胃气虚而言。造成脾胃气虚之原因,主要为饮食失节,劳役过度,忧伤思虑等。但对脾胃气虚为什么能导致发热,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并对这些说法提出我们的看法:

一是认为脾气虚陷,中焦虚寒,虚阳外浮而致发热。但从临床来看,很多气虚发热的患者,并无中寒之象,所以说因中焦虚寒而致虚阳外浮之说,似属无据。何况在治疗时,又很少应用温中散寒,引火归原之药!

二是认为脾胃气虚,谷气下流而蕴为湿热,使下焦阴火上冲而致发热。此说与上说正属相反,前者为虚寒,而此则为湿热。如若为湿热内蕴,或在便溺时,或在舌苔上必有湿热之象。而治之者,必先治其湿热,而后发热之症方能渐退。可是临床上,气虚发热的患者,往往既无湿热之表现,而又无需使用清利湿热之药,只宜甘温升举之剂而气虚得补则发热自退。况清利湿热之品是以祛邪为主,绝非脾气虚陷之可用。因而此说也似属不符。

三是认为气虚而卫气不固,因之易于感受外邪,正邪相搏而致发热。此说显然属于外感而致之发热,绝非内伤发热之属。尽管补中益气汤可用于气虚外感证,有益气解表之功,但不能因此而将气虚发热与因气虚而外感之发热混为一谈。况且气虚发热往往为长期发热,又无表证可察,与气虚外感之时常感冒,有外感则发热,无外感则不发热者显然不同。

四是认为脾胃气虚,健运失职,不能生血,血虚而致发热。这种说法实是将气虚发热与血虚发热混为一谈。

五是认为阳气不足,不能腐热水谷,而致阴虚,阴虚则热。上两种说法,—为气虚导致血虚,一为气虚导致阴虚。阴血不足不能配阳,阳气偏亢而发热。若说脾胃气虚不能腐熟,运化水谷而致阴血不足,为临床所常见。治之者,或补气而生血,如当归补血汤;或培土而养阴,如资生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白术山药、内金、玄参、牛蒡子)。上方皆是在用补脾益气之药的基础上,或加补血之药,或加滋阴之品。这与以温补升提宜畅之药为主的补中益气汤等,不能同日而语,因而上两种说法也属似是而实非。

六是认为脾胃气虚,升降失常,气机不畅,郁滞而化热。这种说法,虽然尚难尽美尽善,但却能够比较正确地说明气虚发热的机理。其关键即是因气虚而致郁,因郁而化热。其中因气机郁滞而化热,易于为人所理解。那么,因为气虚又怎么能致成气郁呢?往往难于理解。

盖人身之气,无时无刻不在运行,只有气机之升降出入运行不已,则生机不息,若有郁滞则疾病生,一旦停止则生命息。人身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以中焦脾胃的气机为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降出入之机以脾胃为最。若饮食失节,劳役过度,损伤脾胃,至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气机滞涩,郁而生热。

那么,气滞属实,气虚如何能导致气滞呢?盖人之气血,如江河之水。水势浩荡则奔流涌泻,一日千里,何滞之有?一旦水量减少,甚或枯涸,则推动无力,流通滞涩而处处淤积。故有云,“气之所以行者,气旺故也;气之所以滞者,气虚故也”。又有云,“人之气血如水,盛则流行,虚则鲜有不滞者”。

【医生丙】气虚发热,应以补气为法。而补气之方很多,为何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呢?

【老师】气虚发热,凡以补气为主的方剂皆可酌用。其所以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者,一因其方重在升补脾气,二因其方之作用补益之中又有升发行散之义。盖气以畅行为补。补其不足,宣其壅滞方为善补气者。况此证又为因虚致郁者乎!

低热的中医治疗(转载)

低热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多见于内伤发热,为脏腑气血虚损或失调而引起;也可见于病人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不高者,低热常为标本俱病,虚实相间,病情有的较长,而治疗又比较困难,本人从实践体会到:病因虽多,治疗虽难,但只要抓住疾病的分型与特点,掌握好药物的性质特点,是可以取得满意疗效的。现将常见的辨证分型及治疗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1 气郁发热
       此类患者多性情急躁,平时情绪不稳定,多言快语,面色青。时觉身热心烦,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制或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喜叹息,口苦而干,舌苔黄,脉弦数。妇女常兼月经不调,经来腹痛或乳房发胀。治疗宜疏肝解郁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但不宜多用理气药,因为理气药香燥,容易伤阴。
       患者,女,34岁,低热1年余,时有烦躁,胸闷胀,自觉气短,善叹息,月经来潮时小腹痛,舌质暗紫,苔薄白,脉细弦,采用丹栀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方药为:柴胡5g,薄荷3g,白芍10g,丹皮10g,茯苓10g,当归15g,枳壳6g,桃仁10g,红花10g,桔梗5g,牛膝6g,川芎6g,赤芍5g。长期气郁发热病人,多伴有血瘀。治疗时宜疏肝理气同时活血化瘀,常获得可喜疗效。
       2 外感后的低热
       感受外邪,禀体素虚,正邪相争,邪气留恋,低热难退,外感后,治疗不当,过用寒凉,或早进滋补,失于表散,也可以使邪气伏于里而难于外透。所以在治疗外感时,不宜用大苦大寒之剂或大发汗;宜轻剂,小量外透为好。
       患者,男,12岁,发热十余天不退,体温37.2℃~38℃,不思饮食,面色黄白,大便稀软,舌苔薄白,脉濡缓。可用升麻葛根汤合香苏散加减:升麻1g,葛根3g,苏叶6g,香附3g,豆豉10g,荆芥3g,扁豆花5g,杷叶10g,陈皮6g。方内升麻、葛根升举阳气,解肌透邪,加苏叶、豆豉、薄荷、陈皮疏滞理气,驱逐风寒。诸药合用助脾气、调气血、祛外邪、退低热。
       3 阴虚低热
       此类病人的低热,为阴液不足,不能制阳,阴阳失衡,而使虚热内生。多见于瘦人。症见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清骨散或沙参麦门冬汤加减。患者,男,60岁,脑血管病,两手心发热,午后两颧红赤,口干,心烦,睡眠差,唇红,舌红无苔,脉细弱。可采用沙参麦门汤加减:生地15g,麦冬15g,石斛15g,首乌15g,当归10g,沙参15g,丹皮10g,玉竹15g,青蒿10g。用生地等药滋补阴液,丹皮、青蒿等清虚热。
       4 气虚低热
       此种低热多与脾气虚弱有关,发热常在劳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低或高。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宜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临床多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患者,男,13岁,平素体质较弱,饮食甚少,近2日发热,流涕咳嗽,面色弱濡。可用笔者经验方:藿香6g,扁豆花10g,苏叶5g,荷叶5g,白薇10g,苍术5g,陈皮5g,杏仁3g,葛根2g。在治疗脾胃虚弱病人外感时笔者常注意到脾胃气虚的特点,加用补脾益气之品,祛邪外出,疗效很好。
       5 痰食积滞之低热
       这类低热多见于小儿、老人、久病体虚之人。因为其生理特点,胃肠功能比较低弱,脾胃的运化功能受到损害,所以易积食、生痰,再加之外感等因素致使低热不退。笔者在治疗这种病时,注意到在方药中加上消导积滞、化痰药物,如越鞠丸、保和丸等方药,收到很好效果。
       患者,男,4岁,低热7天,不思饮食,呃气,2天未解大便,腹胀,流鼻涕,咳嗽,舌苔白厚,采用香苏散加减效果较好。方药是:苏叶10g,薄荷3g,豆豉10g,杷叶5g,大黄3g,枳壳5g,焦三仙各5g。
       在用药方面,内伤久病者,要注意调理脏腑气血,补虚祛邪。一方面要以祛邪为主,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维护正气。外邪内陷者,佐以轻透之品,鼓动正气,因势引导。小儿低热、脾胃虚弱,加用葛根、白芷之类。入夏后,低热不退病人,加上六一散、鲜竹叶,能清暑利尿,畅通气机,退热往往理想。肝气郁滞的低热,理气时要防止伤阳,理气药要轻或加补阴药物。气虚低热加用香薷、白薇、藿香。阳虚低热用玄参清肾经虚热为主,丹皮清无汗之骨蒸潮热;地骨皮清有汗之骨蒸,青蒿、秦艽治疗虚劳发热。在治疗低热用药上,一般来说,药量宜轻,不宜过大。大剂量用药,往往苦寒相加易伤正气;若病情需要,也要中病即止。
       总之,临床辨证时,要抓住疾病分型的性质特点与变化规律,掌握住药性特点,用药要有的放矢,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内伤发热病证精选的药方
New Page 1
内伤发热
中医内科学讲义(三十三)内伤发热
补中益气汤新用
【中内】20考研进行时-第194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