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八章:时间的疑团

原文地址: 第八章:时间的疑团

假如不预先假定过去和将来有区别的话,经验这个词就不会有意义了。

——魏茨泽克

  人类智慧的一个方面是意识到时间。人们在自己的心理经验和生理经验中,感觉到时间的流驶,并且在社
会的和自然的环境中观察它。经验的时间是单向流驶的,它的速度慢到可以被我们知觉到,人们在时间的流驶
中感觉和思考,也在其中活动。过去的永远过去了,最多不过在大脑留下一个记忆,将来是末知的,人们则希
望抓住每一个现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所以,人们常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时间问题的存在是与自然的变化分不开的,人们对时间的感觉也正是从周围环境的变化中和自身的变化中
体会到。人类死亡的事实表明了,时间流逝的不可逆性和不可抗拒性。既使人类的医疗水平再高,他的生命时
间再长,他的成长过程最后依然是衰老,并在一定的时候死去。时间的哲学对人们的情感有强烈的影响,他们
不仅悔恨过去,而且惧怕未来,这完全是因为所说的时间的流逝似乎无情地带着他们走向死亡,如同浪涛把游
泳者卷进瀑布了一样。

  在经验上,人们习惯于把时间比作滚滚东流的长河,时间从过去流向未来,时间是无始无终的,但这样一
来,人似乎和时间又毫无关系,人在时间中是一种幻觉,显而易见的事实为,人生之前时间是存在的,如果人
死之后时间照样流驶,这难道不是说时间对人毫无影响,时间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概念吗?在现代物学中,绝大
多数物理学家是不相信时间之流的客观性的。爱因斯坦就曾这样说过:“你必须承认,主观的时间将着重点放
在现在,而主观的时间并没有客观意义??过去、现在、将来之间区别。只是一种幻觉,不管人们怎么坚持这
种区别也没有用”。

  物理学上的时间一直被认为是对称的,这也是所有物理学的基础——能量守恒定律所要求的。能量守恒定
律体现了哲学上的运动不灭的思想,它的发现和建立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是从这个定律引伸
出的“自然力统一性”这一科学研究的总方法论原则。科学实践也证明了这点,物理学追求统一性,是科学发
展的总目标。与此相对应。能量守恒定律也一直被公认为   “绝对的自然规律”。这似乎反证了时间的对称
性这一假设。我们这个时代的物理学家,不在对称观念的引导下将无法工作,仿效爱因斯坦,物理学家们都是
利用对称来构思统一的物理世界的。

  在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中,时间的对称性是显而易见的,在这里,时间只是表征运动状态的一个“几何参
数”。它们对时空的方向性的感觉是无所谓方向性的。例如,牛顿运动方向和薛定谔方程,对于时间都是反演
不变的,我们将时间t换成t’代入公式中,无认是牛顿的运动方程中的轨道,还是薛定谔方程中的波函数,
形式都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时间和物体的运动性质没有任何内在的联系,这样时间就成了一个没有意义
的概念。

  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既然时间能被人感知,必然也有它的物质基础,这种现象是客观
存在的,在现代生活中,人们是从过去、现在、将来之间的区别来认识时间的,这些差别是客观的,每一个人
也都从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体验到这种变化,因此,大多数人认为时间的流逝只能用关于物质现象的语言来描述
,也就是说时间是人对身边物质流动的一种反应。

  常识告诉我们,时间的流动是连续的及单向的,我们日常所看到的现象也没有一个是可逆的,所有现象都
沿着确定方向进行,绝不会自动地按相反方向演变。人只能由小变大,而不会返老还童,茶杯可以摔碎,但那
些碎片不会自动聚合起来复原成茶杯,虽然人们可以从拍成的电影倒放中欣赏到反向的运动。但现实之中不会
存在这种倒向的过程。这些都说明了自然界实际过程是单向的,不可逆的,不具备时间反演不变性。

  自然是进化的,各门科学的发展也日益揭示了自然进化的方向性和时间的不可逆性。如天文学中,康德—
拉普拉斯关于天体演化的星云假说逐步得到承认;地质学中,赖尔提出的地质缓慢演化的理论,说明了地球的
发展;化学中对化学元素演变过程的分析表明,宇宙中的化学元素也由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历史;生物学中,
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生物从单细胞到人的进化过程;物理学中,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在时间方向上无序度
或者熵的单调增加。不久前,微观世界中也观察到时间的不对称现象。更为明显的是,人类对她过去的了解的
进步已经揭示;历史一直在加速发展,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过渡,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并一直到它的顶点——共产主义社会进化。所有这一切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客观世界的进化
,同时也证实了时间具有客观实在性。

  我们今天的科学,可以称得上进化论的科学,各个领域都从进化的角度描述了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自然是
进化的,这本身就意味着自然界的本质是不对称的,而时间体现了自然界的各个系统不断从不对称到对称的变
化过程。但在物理学上,物理学家们一直单纯地从对称的角度来理解着自然,我们可以想像,物理学定律站立
在“今天 、昨天、明天,这里、那里和所有地方都一样”的假设之上, 描述的只可能是静止的、孤立的系统,
真实的自然是变化的,而不对称的物质运动是进化的根本原因,物理学否定了不对称的事实,却站在对称的佯
谬之上去描述自然,不完备性是显而易见的。

  毫无疑问,物理学的发展只可能建立到进化的事实上,从发展的角度去描述自然的各个系统才是真实的。
物理学研究早已发现,在每一个孤立系统中,它的发展总是单调的,只可能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从有序走向无
序。但自然秩序是客观存在的,这从一定程度上反证了自然的本质只能是不对称的,因为只有在开放环境下,
在反抗自然的不对称之中,才有可能存在有秩序的系统。或许,物理学家们是从每一个系统不断地从不对称走
向对称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力的根源,但系统一旦走向以对称,秩序就不存在了。这就说明了自然力虽然都来自
局部对称性的共同要求,但自然只能存在于每一个系统对不对称环境的不断反抗之中。

  牛顿一直是坚持空间和时间的客观实在性的,但他在提出这种唯物主义观点的时候,又同时把空间和时间
凌驾于物质世界之上。牛顿是通过对恒星的视运动的测量,以及通过对地球时钟的测量而区分了绝对时间和“
相对的、表现的和共同的时间”。他这样说过:“绝对的、真正的、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由于其本性
而在均匀地,与其他任何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牛顿的绝对时间是使力学定律更为简单的一种理想尺度,
按照这种观念,宇宙中不论何处发生的一切事件都能按照单一的,有序的系列排列起来,与此对应,空间也被
认为是与任何外界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与不动的,或者简单地说,空间是空无一物的,物质在空间中的
运动总是毫无阻力的,而时间则与这种没有物质的空间对应,任何物体的运动都和时间毫无关系。显然,牛顿
的时空观只是一种表征物体运动的参数,实际上也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参数。

  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当时的几何学和物理学的许多理
论,都奠基在通常与欧几里德和伽里略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简单概念之上。在这种简单的概念
中,时间是均匀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的平移变换对物理学定律不起作用。与此同时,瞬时超距作用的观念也占
据着统治地位,这种力的传递是不需要时间的,它总是发生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连线上。这样,自然界的
一切现象都能按照简单的时间序列排列起来。

  不描述实在的概念都是毫无意义的,牛顿定义的绝对时空观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也由于电磁场理论的突破有
了较为实质的内容。按照当时的观念,以太是弥漫于整个宇宙空间的无重物体,这些以太是静止的,可以作为
绝对参照系,一切运动都相对它进行。这样一来,以太就具有绝对空间的性质。根据麦克斯韦的理论,电磁作
用(包括光)是靠以太为介质连续的,它既有电磁的性质,能传递电磁力,又有机械力学的特性。然而,肯定
以太的存在,超距作用被取代为连续媒介的波动,力的传递也开始需要了时间,这样就一直面临着对时间的重
新认识。很明显,牛顿第三定律再套用于超距作用的两个物体已经不适合了,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也由于力的
传递需要时间而不具备同时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成了一句空话。

  有了电磁场的理论,空间就物质化了,但绝对时间却一直超越着物质,于是,把时间和物质运动联系起来
就成了当务之急。恰恰在这时候,光速不变的问题出现了,这严重地违背了经典物理学的速度合成法则。按照
经典的伽里略变换,不同的参照系所测出的光速应该是不同的,但迈克尔逊-莫雷试验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得出
了一个新的结论,无论观测者的运动状态如何,所测到的光速都是一样的。光的这种奇特行为表明,物理学不
可能是伽里略不变的。

  为了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斐兹杰惹和洛伦兹分别于1889年和1892年各自独立地提出了收缩
假说。因为洛伦兹从物质的电子论给出这种收缩以理论上的说明,通常将它称之为洛伦兹收缩。洛伦兹处理问
题的方法是独树一枝的,他把动体电动力学中问题变换为静止系中的静体问题,为此,洛伦兹引入了“地方时
”的概念,以区别于真正的时间。确定动体和静体变换满足的关系式就是著名的“洛伦兹收缩”,在这个变换
中,麦克斯韦方程组对于各匀速运动的坐标系将保持形式不变。这个假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光速不变现象。

  在洛伦兹变换中,t'不再象伽里略变换中一样简单地等于t,而是由一个包含着有t'、x'、y'、z'的数学表达式??给出。当v(两个观察之间的相对速度)和光速c相对比很小时,我们可以期待t'近似等于t。但一般地说,t'不仅依赖于t,还依赖于空间坐标t、x、y、z。时间的变换依赖于空间。在同样意义下,空间的变换也依赖于时间。因此,时间和空间,空间和时间就联姻了。从此以后,物理学家就把时间和空间看成了一家人了,称为“时空”。可以说,洛伦兹的时空变换式已经跨入了相对论。


  麦克斯韦的全部电磁理论在洛伦兹变换下是相对论性不变的,这不足为奇。重要的问题是,既然力学是描
述粒子在空间中的运动,我们新的时空观要求修改力学,使之也是洛伦兹不变的。爱因斯坦正是沿着这条思路
,创立了相对论。在这里,他用严密的科学论证说明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揭示了时空同运动着的物质间的
联系的具体形式,并用数学语言以定律的形式表示出这种联系。作为简明的推导就是:运动的尺要缩短,运动
的钟要变慢,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相对论的时空观为人们认识时间的本质开创了新天地。

  相对论是一个关于空间、时间和运动的理论,它对时间的处理,是有史以来对人们的传统观念最具有挑战
性的。爱因斯坦证明,时间实际上是有弹性的,它可以被运动伸长或压缩。时间发生这样奇妙的错乱,使我们
有可能进行一种时间旅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时间中的旅行者,都在奔向将来,但时间的弹性可以使
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早一些到达将来。时间的这种膨胀效应现在对物理学家们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了,可以用灵敏
的原子钟的运动状态的差异观测到时间的膨胀。实验也不断证实了这一点,运动的时钟将比静止的时钟走得稍
微慢些。某些寿命较短的粒子在高速运动时也会大大延缓它的衰亡时间。特别令人惊奇的是,这种时间膨胀效
应对一切生长变化的进程也是如此。试想一个坐高速宇宙飞船飞行的人会延长他的寿命,这可能吗?但这早已
是证明的事实。

  相对论也同样使空间受到了重大损害,因为这里的空间不再是欧几里得几何所描述的三维空间,它增加了
一个独特的坐标轴--时间,由于时间的约束,这里的空间不再是平坦的,而是充满着弯曲。不过我们很难想
像出这样一个弯曲的三维空间的图象,因为那需要事先想像出第四维或第五维,以便三维空间能弯曲到里面去
。尽管没有几个人可以理解这种神奇的理论,但时间和空间的对应早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实验表明,空间中的
时钟要比放在地面上的时钟走得慢些。这样,相对论的时间就具有了多重性,牛顿的简单时空观被抛弃了。

  现在人们已经明了,物理学研究的不再是两个彼此无关的实体-空间和时间,而是一个统一的实体-空时
。不过,大多数人对这种晦涩不明的空时并不理解,因为它没有从实实在在的物质运动来描述时间,而是一个
难以把握的概念,并且人们很难把这种概念和物质世界真正联系起来,所以,时间在大多数物理学家心目中仍
然是被认为是人的一种幻觉,过去,现在、将来这些概念也是没有意义的。

  在前面我们已经指出,爱因斯坦的最大失误就在于他完全否定了以太观,这不仅使他的相对论所描述的弯
曲时空不可理解,也为量子力学的不实在性奠定了基础。爱因斯坦是从对迈克尔逊-莫雷试验的零结果来相当
然地认识空间的,在他看来,光的速度在地球空间的任何方向上都是一样的事实足以证明这个空间的绝对对称
,对称的空间充满以太并不有助于我们对光速不变的理解,相反,抛弃了以太的空间的量子论能很好地解释光
速不变。于是,出于简明和他理论的需要,爱因斯坦抛弃了以太观,可当他真正抛弃了以太观以后,人们就发
现,我们已不可能找出任何一个实在性的理论来认识引力和他的时空。因为物理学上早有定论,没有物质的相
互作用,引力现象是不可能产生的,爱因斯坦否定了引力和时空的物质基础,其唯象性是显而易见的。

  回到爱因斯坦之前的相对论中,当时的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把以太的存在看作是公认的事实,尽管这时的以
太是死寂的宇宙填充物,但它对我们理解力的真实传递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如电磁理论就是构建在以太的紧
张作用之上,洛伦兹也正是在物体和以太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物体的收缩理论,解释了光速不变。不过由
于当时以太观的局限,科学家还对以太这种性质不明的东西缺乏真正的了解,他们不敢相信死寂的以太和性质
各异的原子有什么必然联系,更难以想像以太会是充满生命力的东西,于是把以太仅仅看作是传递力的一种媒
介就是理所当然的了,静止的以太观就是人们对这种能传递力但又是静止不动的宇宙填充物的一种描述,在这
种观念中,星体都是穿过静止的以太空间而运动的,正是基于这种理解,麦克斯韦提出了以太相对于地球运动
对光速的影响问题,迈克尔逊-莫雷试验就是为了验证麦克斯韦的预言而进行的。实验的结果是出乎预料的,
地球和它的以太空间并不存在绝对的运动,以静止以太为背景的绝对时空观遇到了根本性的困难。

  现在我们已经清楚,那种把实体和周围空间截然分开的方法严重地阻碍了我们对自然的客观认识,因为每
一个实体的稳定存在都和周围的物质空间的运动有着必然的联系。地球也是同样,它不可能是超脱于物质空间
之外的,它的存在依赖于它与物质空间之间不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更确切地说,地球和它有限的空间是一个
普遍联系的整体,机械地分开它们无疑是可笑的。但在当时,由于机械还原论在各个科学领域的泛滥,科学家
们总是理所当然把它们分开,这显然无中生有地造成了地球和静止以太空间的绝对运动问题,光速不变实验显
明地证伪了这一点,但这仅仅证明的是静止以太观的局限,它和以太是否存在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更说明
不了以太并不存在,相反,我们只要把静止的以太观想像为运动的以太观,科学的时空观就出现了。然而,当
时的物理学家却始终摆脱不了对称的局限,最终否定了以太观,把现代物理学引上了不实在的道路。

  或许,当时的物理学家正是基于光速不变认定宇宙空间是对称的,以太在空间的不对称运动和这种光速不
变证实的对称是不相容的,于是便否定了以太观。但如果我们相信自然是进化的,同时相信自然进化的物质性
,那么,空间中存在着运动的物质是必然的。因为物质和运动是不灭的,每一个系统(如地球)的生长发展过
程不仅需要物质在量上的增加,而且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所促动,这本身就意味着空间中存在着不对称的物质
和能量运动。爱因斯坦是相信自然力的统一性的,也正是从这一点上得出了质量与能量等价、时间和空间等价
的结论。不过,爱因斯坦也是基于自然力的统一性而崇尚对称观念,对称的时空存在引力是不可想像的,这迫
使他得出了狭义相对论,即引力不是产生于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之间,而是来源于时空的弯曲。

  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虽然具有着同样的理性起源,就是把洛伦兹不变强加给物理学,但两者是有一定
区别的,这集中地体现在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念更加贴进了对时空中的物质的描述。按照这种空-时关系理论
,空-时任何部分的曲率是由其中的物质引起的,试想一个旋转的物体,如果我们假定它是固定的,而所有其
它的东西都在旋转,那么我们必须说,某些遥远的物体都在以大于光速的跃迁速度运动着,这就与相对论的假
设相反。因此,很难避免这样的结论,即:空间中的物质是有相对运动的。可是,爱因斯坦为了保证空间的对
称,却把运动的物质静止化,把不对称分布的物质弯曲化,来保持畸形的对称观念。事实上,如果我们还回自
然的真实面目,把弯曲的时空物质化,即弯曲程度大的地方物质密度较大,弯曲程度小的地方物质密度较小,
这样的一个充满物质的空间不可能是在静止中存在的,它只可能是在运动中存在,于是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想
到,物质的不对称运动形成了引力现象。

  按照当时大多数人的看法,宇宙包括它的每一个星系、星体、以及组成他们的分子、原子都是相当然地没
有生命的,只有生物才有生命,只有人才有意识。而在从统一性来把握自然的科学家看来,人和万物都是用同
一种物质做出来的,统一的物质本身就是充满生命力的,人和组成宇宙其它的物体的区别也只能在量上,而不
在质上。从这种纯粹的一元论观念看自然,自然就只有一个规则,这就是生命的规则,每一个事物都是在反抗
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因此,它的变化和外在世界的变化是全息对应的,不存在任何一个不依赖外在世界的
变化而独立存在的事物。

  自然界的生命形式是丰富多样的,这不仅包括每一个生物,而且还包括组成它们的分子、原子以及每一个
星体、星系和整个宇宙,这些生命的存在都不是天赋的,它们都有着一个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过
程。显然这个过程不是超脱于自然之外的,因为这些变化都对应着一个物质和能量的不对称运动过程,无中生
有地在物质量上和能量上的增加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物质世界的本质是不对称
的,尽管我们可能观察不到这些微观物质的运动,但它的客观实在性是可想而知的。

  自然界是一个秩序存在的整体,这种秩序就体现组成宇宙的每一个系统都存在一个中心和秩序井然的层次
。不论是巨大的宇宙漩涡、星系漩涡,还是微观的原子漩涡、量子漩涡,它们的物质分布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这表现在漩涡中心的物质密度都是极大的,而随着远离中心的距离增加物质密度不断变小。不对称分布的物质
只可能是在不对称运动中存在,从万有引力的方向我们可以猜知,混沌的统一物质总是趋向物质的漩涡中心,
当然,也只有这样,每一个事物才能够成长壮大。

  我们知道,生物都有一种自组织功能,正是这种功能使无序的物质不断被组织成生物的一部分,生物由此
不断成长壮大,新陈代谢就是对生物这种按照自身的意志对新要素的产生进行优选、对旧要素进行淘汰的一种
形象描述。自然界的道理是相通的,在非生物界,每一个秩序存在的系统也同样具有这种自组织功能,它们都
能够不断地把混沌的物质组织成有序结构,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由于有序结构物质密度较大,而混沌的物质
相对密度较小,因此,当混沌物质不断被组织成有序结构的同时,物质空间的占有量缩小了,而周围的混沌物
质就会在紧张的相互作用之下趋向于这个空间,于是,引力现象就产生了。

  地球是一个生命系统,虽然我们从表面上看不出它的新陈代谢,但从理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地球本身
也是有自组织功能的,它通过内部空间物质的层次相错将混沌物质不断组织成原子,同时又通过原子之间的生
存竞争导致的能量周期突发向外耗散它的能量。由于物质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它的相空间被压缩,很自然地
就对周围物质产生了一种向中心的吸引力。不过,这个吸引力显然不是产生于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之间,而是
由生命系统的组织创造出一个低势点,迫使空间中紧张运动的物质向它的中心不对称运动的结果。由此可见,
万有引力不是天赋的,它都是通过自身对周围物质的不断组织产生的,宇宙空间的星系、星体就是通过这种充
满生命力的运动对内保持着自身的秩序,对外吸引着众多星体,从而保证了整体宇宙的秩序。

  每一类生命都对应着一种特殊的非线性联系方式。对宇宙整体而言,组成它的每一个星系、星体都是通过
引力波普遍联系起来的。引力波是由原子之间的竞争引起的,由于大量原子不断在星体内部产生,同时又有大
量原子在激烈的生存竞争灭亡,它们内在的潜能突发引起了连续在宇宙空间的统一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引力
能量就是通过这种周期性的能量递进把每一个原子同整体宇宙的发展普遍联系起来,保持了整体上的步调一致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宇宙就是一个在不断反抗无限的宇宙空间变化中存在的巨大整体,由于引力波是极快的
,联系着整体宇宙,因此,宇宙空间都存在着一种动量势上的对称,光速不变实验所验证的就是这种动量势上
的平衡,而不是指物质在空间分布上和运动状态上的对称。爱因斯坦出于对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坚信,混淆了这
种概念,结果导致了他理论的不实在性。

  爱因斯坦是深深相信电磁场和引力场的统一性的,在完成了关于引力的伟大论文之后,爱因斯坦把他所有
的科学精力投入到了统一场论的寻求之中。显然,爱因斯坦并没有意识到电磁场和引力场只能统一在系统之中
,更没有想到每一个能量场中的物质的不对称分布,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他把对称和弯曲强加给每一个能量场
,同时也把空间和时间凌驾于物质之上,虽然爱因斯坦在我们的时间观念中引发了一场革命,但他对时间的认
识仍是畸形的。

  从艾米*诺特尔提出她的著名定理开始,人们已经知道,能量守恒和时间对称的对应。能量是某一系统相
对于某一参照系而言的,时间也毫不例外,它的意义也应该体现某一系统相对于某一个参照空间的运动状态。
在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只提出了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对应,却忽视了时间和某一具体事物的对应。显明的例子就
是摆钟的走时快慢,它不仅和引力场强度对应,而且还和系统的固有性质--摆长对应,因此,时间体现的是
某一系统相对于某一空间的反应,单调地强调时间和空间的对应是没有意义的。

  物理世界是统一的,这不仅是指世界在物质上的统一,而且是指物质运动在规律上的统一,物理学所要揭
示的就是这种统一在物质世界的终极规律。爱因斯坦是深深体会到自然界这种统一性的,他的相对性原理就概
括了这一深刻的思想。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爱因斯坦并没有认识对称的物质世界背后的不对称,这促使他只
能从对称的角度去理解世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爱因斯坦崇尚对称,但他理解的对称却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显然法拉弟那充满紧张与生命力的弯曲力线影响了他。在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中,与电磁场类似的引力场中
的弯曲力线显明地体现了他对自然力统一性的坚信。物质世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力就统一在每一个系
统对外在物质世界不对称运动的反抗之中。虽然不同的物质空间造就了不同的非线性联系方式和大相倾庭的自
然力,但存在的本质却都是一样的,都是这些系统在对外在世界的反抗中表现出来的,时间就体现了某一系统
对某一运动空间的反抗历程。

  空间是不对称的,每一个物体对不同的空间反抗程度也是不同的,时间尺度亦不同。在能量密度较大的空
间,由于外在压迫力较大,物体的形体尺度将被压缩,物体内部运动也将变慢,时间尺度变长;而到了能量密
度较小的空间,物体尺度显然就要扩张,物体内部的运动也将加快,时间尺度变短。空间中充满着紧张运动的
物质,如果相对于空间运动,在运动方向上,由于物体受到的压迫力增大,物体在长度上将要收缩,物体内部
的运动将要变慢,时间尺度变长。这样相对论中的时间多重性在物体的相对运动上被客观地解释,而不必非把
时间和空间纠缠在一起。

  空间不空,而是充满着紧张运动的物质,因此空间本身就是物质的一种紧张状态,不过这里的物质运动较
为混沌而已,与此相比,物体则是一些更有秩序的存在,这集中表现在它空间中物质分布是井然有序的,越靠
近中心,物质的密度越大,能量越大;越远离中心,物质密度越小,能量越小。物体的空间是有限而无边的,
其中的物质也是连续变化的,并不断在运动中存在。空间中的物质都是在紧张的相互压迫与反抗中存在的,空
间的意义就在于反映了这种物质的紧张状态。

  反抗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也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因为没有反抗,就没有物体的有序形态,我们也看不
见、摸不着它,更不用称谓它物体了。物体的存在都不是天赋的,而是有一个成长、发展、壮大、灭亡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由物体所反抗的环境决定的。自然是残酷的,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有限的反抗范围,当环境变化
在事物有限的反抗范围之内,物体就能在与它的作用中相对稳定存在,一旦自然变化超过了这个范围,物体就
会发生突变,从而变成另一种性质的事物或沦于混沌。

  物体的存在不是永恒的,而是有生有灭,有始有终,时间就体现物体反抗自然变化的过程,因此,时间是
和每一个具体事物分不开的,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时间尺度的反抗历程,物体在,时间在;物体亡,时间亡;
时间伴随着每一个物体的生旺死绝的过程。因此时间是和每一个物体共同产生的,在这个物体产生之前谈论时
间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说,我们不能假设时间在宇宙之前就存在,而是宇宙和时间的开始有同一个起点。从那
一时刻起,伴随着宇宙发展的时间便开始流动了,不过这个时间并不会长流不息,它仍将随着宇宙的消亡而消
亡。

  宇宙是一个发展中的巨系统,它和自然界的其它事物一样,有一个产生、发展、壮大、衰退、灭亡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发展是不对称的。最初的宇宙是由于它反抗环境的无限产生的,并因这个环境的无限而加速发展
,有限与无限是相对的,当宇宙发展到一定程度,无限的环境由于宇宙的发展而变得有限,于是,组成宇宙的
各个和系统之间就会产生激烈的生存竞争,结果是优胜劣汰,大量系统在竞争中灭亡,从而导致了环境的无限
,这样,宇宙又开始加速发展起来。宇宙就是这样一个在涨驰振荡中不断发展的巨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宇宙
大钟的时间尺度也是周期变化的,时快时慢。随着宇宙的这种周期性变化,宇宙空间的其它事物也不断地在对
宇宙整体变化的反抗中同步变化。不过,由于组成宇宙的各个子系统的层次不同,时间尺度也各不相同。

  宇宙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这表现在引力波通过连续的物质空间把组成宇宙的每一个原子同发展的宇宙
紧密联系起来。原子都是在反抗周围运动物质的压迫中存在的,原子之间的竞争和协同形成了引力波,即不断
有原子在竞争中沦于无序,并释放其内在巨大的潜能,能量就通过连续在宇宙的混沌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流通
于自然之间,从而保证了宇宙各个子系统之间动量势上的平衡。因此,宇宙整体的发展和组成宇宙的每一个系
统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尽管它们的发展过程有加速度,但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统一的时间序列,即按照
宇宙大钟的时间序列区分一系列事件发生的次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时间的认识是杂乱无章的,有的是指宇宙的时间,有的是指人的时间,更多的是指
钟表的时间,总之,没有一个统一的对象,这种情况使人们对时间的看法也大不相同。不过在所有对时间的认
识中,有一点还是统一的,这就是人们认识的时间总是和自然变化分不开的,而且这些变化是客观存在的,  
 这使大多数认识到,时间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一般说来,人们对时间的认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就是
类比两个系统在变化上的不同而感知的。每一个系统的存在都有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但由于其产生的环境和
存在环境不同,造成了多种多样的事物在宇宙时间上变化的差异,如生物时间和非生物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使
人们明显地体验到时间的流动。另一方面就是我们自身对时间的体验,随着自然的变化,我们内在的各部分也
产生了相应的反抗性变化,这种变化明显区别于外在事物的变化,有时可能使我们产生错觉,认为时间变快或
变慢了。如对人实验表明,如果人的体温升高,他们就会过低估计事件之间的时间。这一切都说明,时间不仅
和自然变化有密切关系,而且和我们所认识的具体事物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在认识时间的时候,首先要确
定这个时间是相对于哪一个系统而言的,通常人们多是相对于宇宙这个巨系统而言的,它有一个起点,也有一
个终点,这与它所反抗的无限宇宙背景分不开的,时间就体现了整个有限宇宙的反抗的历程。由于宇宙的寿命
是极长的,这使许多人产生了误解,认为时间是无始无终的,不过更多的原因,恐怕还是人们希望永恒的宇宙
和时间,这样人们才能安闲地享受自然,丝毫不必担心人类的未来。

  在现代科学中,许多科学家都认识到了自然是在不断变化中存在的事实,但他们大多数拒不承认自然变化
的客观实在性。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科学家认识自然的法定--实验仪器并没有探测到自然界物质的不对称运
动,出于观察不到即不存在的理由,科学家们否定了自然界的连续性,从而把对称作为描述空间和时间的终极
标准。在这样的基础上,现代物理学尽管看起来富丽堂皇,但它只能描述一些超脱自然的孤立系统,而对那些
发展的自然秩序却是毫无手段的。通过哲学的思辩我们知道,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是由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
如果你承认自然进化的物质性,空间中充满着不对称运动的物质是必然的。特别注意的是,我们的感官和实验
仪器不是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的,它们都因其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反抗而与自然的发展同步,因此,我们很难从
这些方面认识到自然的本质。

  至今,还有不少科学家迷信于仪器探测的表象,因为他们相信,表的走时是客观的,只要是用最好的钟,
不管谁去测量,这个时间都是一样的。实际上,早在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就指出钟表系统的时间尺度不是绝对
不变的,不管是精密的原子钟,还是机械钟、生物钟,都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变慢,随着能量场强度的不同而
伸缩。显然,把时钟作为判断同时性的根据并不客观,因为组成万物的原子都是一些生命系统,它们都会由于
运动状态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其时间尺度,所以,把时间的概念和表的计量关系纠缠在一起是没有意义的。

  在自然界中,每一个存在的事物都可以看作一个时钟,从它产生的一开始,这个时钟就滴滴答答地开始了
它艰难的反抗历程,大自然是无情的,每一个事物也都有一个有限的反抗范围,一旦自然变化超过了这个范围
,这个事物就会发生突变,走向灭亡,当然这个时钟也随着事物的灭亡而永恒地停止了运动。人也是一个普通
的时钟,不过这个时钟组成极为复杂,因为它把极大量的原子时钟联系起来组成了细胞这个时钟,又把细胞通
过连续的水环境联系起来组成了我们整个躯体的时钟。由于生物特殊的非线性联系方式,这使它和大自然中水
的潮汐效应影响最大,次之为地球的自转周期,我国的传统历法就是一个主要以月亮周期为时间尺度的变化表
,它更贴进了对生物运动的描述。

  人类是一种智慧的生命,它的智慧不在于改天换地,而在于用先天的感知和后天的记忆综合起来,掌握自
然变化的规律,并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达到一定的目的,如人通过主观能动性改变它的时钟就是一个极有意义
的实践,在中国,这种实践早已流行于社会的发展之中,并为传统文化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如气功学就是是通
过自组织改变人体内环境,提高人体抗病免疫能力的一门科学。

  不管怎么说,自然规律是改变不了的,人只能顺应,因此,生命总是短暂的,自然界也不存在一个永恒的
生命。不过,生命虽短,历史却永恒,只要你有一个顽强的历史,创造和感知就会永存于自然之间。我们,人
生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捕捉自然变化的每一瞬间,去感知每一个生命的顽强,创造自身的顽强,并把这种顽强带
给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牛顿物理学是正确的而爱因斯坦相对论是错误的? 冷眼热风正错篇
时间真的存在吗?
量子纠缠的具体机制之十四:量子空间拓扑态相对论一一一量子态内时空的发现
“统一场论”是什么?转载
时间随R而变的方程
爱因斯坦凭什么那么出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