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十五章:人体科学中的奥秘

第十五章:人体科学中的奥秘

神奇并不违反自然,它违反的只是我们对自然的了解。


——古斯都
  
  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人体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终于在中国建立,这标志着中医、气功、特异功能这些传统文化,也和其它事业一样,已经摆脱了蒙受压抑的困难处境,摘去了“玄学”、“迷信”一类的帽子,走到了科学发展的前沿。尽管人们至今还不能用任何现代科学理论确切地解释这些现象,但科学的发展不断证实了人体特异功能的真实可靠性。已有的物理学手段和规律在这些事实面前所显示的无能为力,已经显明地预示着一场更伟大的物理学革命即将诞生。


  自然界有很多末解之谜,科学和哲学都在探索它,在这个过程中,坚持这些现象服从自然规律是科学和哲学的出发点。尽管当时我们还不清楚这个规则,但我们坚信,总能找到一条普遍的规则能合理地解释这些现象,事实上,也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使我们科学的进步成为可能。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目前这个号称“新世纪”的社会中,由于科学发展上的畸形,诸诸多多的伪科学悄然地冒出来,迷惑着公众的思想,以致于真正的科学被挤到一边。我们可以随便到那家书店去看一看,就可以看到关于科学的书通常是归在“秘学”类下的,与天文学相伴的是占星术,与心理学共生的有超心理学,以及众多没边没沿的科幻小说,什么外星人的绑架,不明飞行物等等,由此可见,自然规律仍游离在自然科学的大门之外,我们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许多哲学家都预言,人类只要认识了自己,也就认识了世界。这样的理由是简单的,因为这些哲学家都相信,自然界是统一的,世界万物都和人一样遵循着同一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理解了我们自身存在与发展的规律,那么整个世界运动与发展的规律就呈现在我们面前。然而,人类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事物,这使它只愿意相信那些满足人类虚荣心的思想,而不愿意将人及它的意志归于自然规律之下,这样一来,人们在认识自然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将自身超越于自然规律之外或否定自然规律的存在,有了这些时髦观念的阻碍,真正的自然规律就永远游离在我们的思维之外,人们认识自然的道路就困难重重。今天这种情况是有目共睹的,尽管人类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推动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可在精神领域和社会领域这样重要的领域内,特别是在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上,我们却很少进步,甚至出现令人遗憾的倒退。这些明显的矛盾,不仅使人产生虚无、空洞和令人厌恶的感觉,而且严重地阻碍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人体特异功能现象是由来已久的,可恰恰在今天一出现,立刻遭到了机械唯物主义者和西方科学代表们的大加杀伐。这样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机械唯物主义者唯恐自己被唯心主义所玷污,丧失阶级立场,于是变着法地搬出一些经典,引用现代科学的一些理论,对特异功能横加指责;而一些西方科学的代表们,总是津津乐道于科学已取得的辉煌成就,不敢或不能走出传统的俗套,去面对新的挑战。然而有思辩能力的科学家都知道,我们整个现代科学就建立在对人类自身的一无所知的基础之上,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在越来越多的不可理解的有关人体的现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之后,许多科学家已经醒悟过来:我们的科学之所以举步艰难,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

  众所周知,自然的统一性是科学的经验方法和哲学的思辩方法共通的认识,同样也是科学和哲学研究的总方法论原则。按照这个原则,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它最朴素的统一形式——混沌而不可分的物质,自然界的一切物质运动都由一个最朴素的规则所支配,把这个原则融进现代科学的发展,自然规则的形象就清晰可见了,它无形无象、无所不在,但却统一在组成宇宙的每一个系统对外在世界的反抗之中,当我们的认识达到这一步的时候,人体科学的奥秘已经迎刃而解了。

  在传统文化中,东西方先哲都曾指出了普遍存在于自然的一种无形无象、无所不在的力量,现代人多不理解。其实,如果你领悟到了自然界的统一性,那么你就会明白,宇宙空间的物质不仅是统一的,而且是连续的,统一的物质就是在相互紧张的压迫与反抗中存在的,因此,万物都是充满生命力的,反抗外在世界的变化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本性。在西方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以太观曾表达了科学家们对自然统一性和连续性的信仰,但这种科学观念不久便被汹涌而来的那种追求绝对自由的洪流所淹没,这一方面说明了科学家们对哲学的一知半解,另一方面却说明了西方以太观的局限,即把以太看作是宇宙空间死寂的填充物。与此不同的是在东方,先哲们都倾向于把“气”看作是自然统一性和连续性的象征,这里的气不再是死寂的,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物质和能量的统一体。正是这种彻底的一元论思想贯穿始终,才使中国传统文化辉煌而耀眼。而在西方,科学家们却始终摆脱不了“以人为自然主体”的二元论思想的诱惑,统一的物质世界也被机械地分为非物质的能量和物质的实体两部分,这虽然给了人们更多天真的幻想,但科学却因此举步艰难。

  中医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博大精深是令人惊讶的,甚至直到现在,人们对它的了解还是微不足道的。中医的基础之一就是无所不在的气的观念,如扁鹊的《难经》中说“气者,人之根本也”,《庄子·知北游》中也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但气的本质是什么?现代科学始终拿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些人根据“外气”的性质提出了“内气是一种电磁波”的假说,有些人则根据气功现象认为“内气是带电的胶体微粒集合体”,还有的人根据对生物电中的研究认为“内气是生物电”等等,不管怎么说,这些假说都轻视了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原则——自然界的统一性,因此也注定了它不可能完全解释实验现象。从统一性来把握气的观念,气无疑是具有生命力的统一物质,它无形无象、无所不在地充溢于宇宙的每一个角落。统一的物质本身是充满能量的,由它组成的万事万物也都是充满生命力的,尽管我们很难从这些多种多样的事物身上看到。但从思辩的哲学我们可以知道,每一个事物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的变化中存在的,这不仅仅包括人和生物,而且包括组成生物的每一个系统、组织、器官、细胞、甚至于组成它的每一个分子和原子,这些事物都是充满生命力的,它们都是在对外在世界的反抗中获得了它们运动的能量。人是由众多这样的生命系统组成的,因此,能量是无所不在的,气也不是指某一种能量,而是泛指一切对生物活动有推动作用的能量。

  人是一个生命系统,而且是众多生命系统的组合,这对现代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在传统的观念中,原子显然是没有生命的,而生物是由众多这样的原子组成的,别具一格地具有生命,无疑说明了生物的与众不同,特别是人的与众不同,这样就证明了人们长久以来的信仰,人是世界的精灵、万物的主宰。不过,科学是无情的,当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就可以明白,万物都具有生命,只不过是非线性联系方式的不同造就了大相倾庭的生命形式。对宇宙这个巨大的生命系统来说,引力波是由原子之间的竞争引起的,它通过连续在宇宙空间的混沌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普遍联系着宇宙的每个组成部分,从而使宇宙的每一个星系、星体和组成它们的每一个原子、分子紧密结合起来;电磁波是另一种特殊的非线性联系方式,它同样依赖空间中连续的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不过,电磁能量传递过程中的有序形式是与众不同的,它是一种涡漩的结构,也可以称为一个短命的粒子,就是这种特殊的横波使大量分子和原子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有序的生命系统;生物也不是靠什么无中生有的生命力存在的,它和宇宙中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一样,遵从着朴素的生命规则,不过是连续的水环境中一种特殊的非线性联系方式造就的。

  每一类生命系统必对应着一种特殊的非线性联系渠道,与生物对应的是水,我们应该感谢上天的垂涟,是它给地球造成了一个特殊的水环境,使生物的进化成为可能。因为有了这一特殊的非线性联系方式,有机物就可以组织起来,共同反抗外在自然环境的压迫,从而出现了丰富多样的生物形式。在现代科学研究中,许多科学家仅仅把水分子看作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化合物,却忽视了水对生物生命活动的重大影响,结果造成了生命力的佯谬。不过,令我们惊奇的是,在东方传统的科学中,生物的这种整体性联系方式很早就被认识了,没有水就没有生物,对于生物而言,内在普遍联系的物质基础是生物内部连续的水环境,这一点很早就体现在东方传统的中医和气功理论之中,经络学说就是描述这种非线性联系方式的一种唯象理论。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等相互关系的传统理论,它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也是气功学的核心理论之一,经络系统是人体“气血经历之路”,它有“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重要作用,但经络的本质是什么?现代科学一直道不出个所以然。其实,它的本质早在形形色色的中医理论和气功理论中表现出来了,它不是别的,它指的就是人体这种普遍联系的基础——连续的水环境。如《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经,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经四布
,五行并行”。又如在《钟吕传道集》中讲经络中的能量运输时也说:“人身之中,阴多阳少,言水之处甚众,车则取意搬运,河乃主象于多阴,故此河车,不行于地,而行于水,自下而上,或前或后??。”结合现代科学对水的研究,我们很容易知道经络的真正含义。

  经络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经络包括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淋巴系统和一些重要的肌肉间隙;广义的经络可以认为“全身无处不经络”,因为能量都是通过连续的水环境中的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周期递进来传送的。如在神经冲动的去极化和超极化反应中,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同样是由自由氢质子在体液环境中的数量控制的,这是由于Na离子、K离子、Ca离子等这一类无机粒子周围包络着一个有序水层,这使这些离子体积较大,以致很难跨膜通透,只有当体液环境中的自由氢质子数量达到足以破坏这些包络在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时,离子才能突发地摆脱束缚而内外流通,并对外产生神经冲动。不过,氢质子很难通过神经管道和血液管道壁,这是能量在这些维束管道中快速传递的基础。生物电就是以氢质子的周期递进为基础、通过组织和离散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进行的。需要指出的是,通常中医书上描述的经络仅仅是指没有维束管道的肌肉间隙或半通透性质的淋巴系统的混合体,因为只有在这里,能量才能通过氢质子的渗透大量向周围组织扩散,从而出现经络感传现象,而神经和血管则不然,由于氢质子很难穿透这些管道,因此,它也不可能产生所谓的经络传感。不过从经络的本质来说,许多根据外感所定义的经络路线是不完备的,这是因为神经、血管、淋巴、以及众多体液循环的通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通过聚集在穴位处的微细神经网、血管网、以及各种体液循环通道普遍联系着。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神经、血管和淋巴是经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许多科学家习惯于用分而析之的还原论方法来研究经络,当他们相当然地把神经、血管、淋巴排除在外以后,就不可能真正发现经络的实质,因为科学观察的水平还不足以观察到氢质子的运动,所以,我们不仅要通过实验来认识生物,更重要的还是对各种实验现象的思辩。人体的体液循环是自成网络的,尽管一部分在管道中,一部分在组织间隙中,但它们的联系都是相当紧密的。解剖学的观察可以证实,“经络”和神经、血管、淋巴有许多交汇点,它们通过各自的渗透网络平衡各系统中的能量。在中医学中,这些交汇点也叫腧穴,它们
是各条经脉、气血、聚合、出入、流注的处所。或者说,人体中的能量平衡都是通过这些交汇处丰富多样的神经未梢、神经丛和神经束、以及丰富多样的血管网和淋巴网相互渗透进行的,每一个局部的反应信息都在这里快速地通过多种形式传遍全身各处。

  生物学家一直惊奇于生物信息的传递,因为不论信号从中枢发出或者向中枢传递信息,也不论是痛刺激或是触刺激所引起的,或者是连接大脑各个部分的,在体内的所有神经中的这些信号实质上是一致的,你也分辩不出一个神经冲动的照片记录是哪一种生物的。事实上,这正是非线性联系的特色:通过一种媒介,传递不同的信息,信息之间的区别不是定性的,而是定量的。在生物学上,科学家一直还喜欢用定性的方法去分析生物信息,这使他们机械地把大脑分成几个不同的机能专化区,如听觉区、运动区、视觉区、躯体感觉区等,还把它们一一和耳朵、四肢、眼睛、皮肤等对应起来,结果造成了特异感知的不可理解。从非线性联系的基础来看,人体的一切器官都是从量上去区分信息的,它不管这个信息是来自哪里,只要它从量上达到了某个区反应的范围,它都会产生同样的动作。因此机械地把大脑各区域和各种感觉渠道对应起来是没有意义的,在这里,只要某个信息的作用达到了某一区域的兴奋范围,无论这个信息是来自视觉的、听觉的、内在的,都能在某一个机能专化区引起反应。幻肢痛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例子。

  人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这表现在连续的水环境把各个子系统与整体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人体的每一个运动都是整体性的。因此,任何疾病都是整体性的疾病,不能仅理解为局部细胞的疾病,尽管我们可以将人体内各部分按其能量流注次序分若干个系,如脏腑系统、经络系统、运动系统等等。但系与系之间、同系各部分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而且它们都是受整体制约的,在整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意识行为,在生理活动及病理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尽管如此,它仍从属于整体,是在整体意志的主宰下进行运动的,任何系统决不能凌驾于整体之上,它也只有在整体中才具有系统的意义。

  与中医学这种独特的整体观相对应,中医提出了有关疾病发生发展的观点,即“整体制约论”,这一发病理论与西医的“局部定位论”原则上显著不同。“整体制约论”认为,疾病是人体因疾病原因和条件的作用而发生的一个复杂的“正”、“邪”相争的矛盾过程,这时机体内部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紊乱,一方面导致了维持健康所必须的生理活动紊乱,另一方面引起了人体抵抗致病原因和条件的一系列防御性反应。中医的医疗方法也是与众不同的,它根据经络学说中各系统之间的能量流注次序对症下药,“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从而重新恢复整体上能量的平衡。

  西医是一个与中医截然不同的医疗体系,它习惯于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直接方法来达到医疗的效果。特别显明的是,西医对待恶化的系统疾病多采用“器官移植”的方法来治疗,而中医则强调调整各部分机能来自我恢复,甚至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来彻底地达到目的,这是西方医学所望尘莫及的。比较东西方两种医疗体系,应该说是各有所长的,甚至能够互补达到更好的效果。不过,目前的中西医结合仍是举步艰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现代科学至今认识不到人与自然变化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生物内部整体性的联系方式——连续的水环境中的氢质子周期递进。

  从我国宝贵医学中可以知道,“人与天地相应”,这一点早已得到了科学的证明,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也必然相应地产生生理上的适应或病理上的反应,如太阳光照的强弱,地球的周期运转,宇宙线自身的变化,太阳黑子的活动,气象的变化,以及地磁、地热等外来刺激,都能在生物体内引起一定的反应,诸如体温、脉搏、血压、血糖、基础代谢,以及激素的分泌、酶活性的增减等等,均要受到自然界周期节律的影响。

  人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不仅与外在世界有物质交换,同时也有能量交换。这里的物质通常是指有形的,在人体主要表现为饮食与呼吸,而能量交换则是通过连续的物质空间进行的,人们通常是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的。在现代科学中,不少科学家倾向于用他们的实证论观点否定人与自然之间的普遍联系,即用仪器探测不到的就不存在,不过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他们害怕或者不愿自己的灵魂受到自然的制约,正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人们普遍地把饮食和呼吸作为人与自然联系的唯一方式。其实,略懂哲学的人就知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在反抗无限广大的自然变化中存在的,饮食和呼吸只是用来获取人体所必需的化学物质,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而组成人体的各个子系统协同一致地对外在世界的反抗才是人生命真正的动力。

  自然是变化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的不对称变化中存在的,因此,我们内在的生理活动和外在世界的变化中存在着朴素的对应性。在我们所依赖的生存空间,存在着多种层次的物质运动,尽管有时我们感觉不到,但它的客观实在性是可以预见得到的。空间中密布着连续的统一物质,它们都是在相互压迫中紧张地运动着。由于地球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混沌物质在它的内部被组织成密度较大的原子,缩小了物质的占有空间,以致于空间中出现了物质的不对称运动,引力现象就是由于这种物质的不对称压迫引起的。

  地球内部的原子也是在竞争中存在的,不时有大量原子在竞争中灭亡并释放它内在巨大的潜能,引力波就是由这种周期灭亡的原子所引起,通过连续在空间中的物质周期性地组织与离散,向无限的宇宙空间耗散着它的能量。人是一个可称重的实体,但这个重量不是天赋的,而是来自于空间中物质不对称运动的压迫。统一的物质是极小的,它可以自由地穿越组成我们躯体的每一个原子的绝大部分空间,我们的称重质量就是充溢在每一个原子核周围的统一物质不对称压迫的结果。


  电磁波是我们的生存空间最普遍的一种非线性联系方式,它的物质基础同样是连续在空间中的统一物质,与引力波不同的是,它的聚合状态是涡漩的有序形式,这使它有时看起来象一个粒子,不过它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粒子,而是在周期性地有序和无序的变换中存在的。电磁波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产生于连续物质的相互错动之中,特别是原子空间物质的层次相错之中,并由引力波所调制而出现的一种物质的特殊运动状态。原子是在反抗不对称运动的引力空间中存在的,而且是在不断地旋转中耗散着反抗的能量,显然,原子的旋转方向不可能是随机的,与受力最大的引力方向对应,原子主要是以引力方向为轴旋转的,因此,它耗散的能量有一定旋向,正是这种能量的不对称耗散,使我们的生存空间出现了一个旋转场,地磁偏角就是由这种能量场造成的一种特殊现象。

  在空间之中,分子和原子是较大的物质层次,这也是我们当代科学研究最透彻的一个层次,声波就是由这些相对连续的分子或原子周期离散和组织传送的。分子的种类是极多的,但在我们生存空间却仅仅局限于一些密度较小的气态分子和原子。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生命系统,它是在反抗更大范围的太阳系空间中存在的,由于内部的新陈代谢,大量的原子或分子从内部产生,并不断在相互压迫之中把一些密度小的分子挤向物质密度较小的空间。一般情况下,分子或原子的密度是随着远离地心越来越小的,这使得空间中的实体都受到一种向上的浮力。人作为这个空间的一个实体,很自然地受到向上和向下的两类物质的作用,因此,人的体重决定于引力和空气浮力的合力。

  经过我们分析,一个充满生命力、紧张的空间出现了,人就是在反抗众多物质层次压迫之下存在的一个生命系统。我们的生命不是孤立的,因为组成我们躯体的每一个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都是一些生机盎然的生命,它们的存在和人类一样,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的不对称运动中存在。相对而言,原子反抗的是不对称的引力空间,引力波把组成我们躯体的每一个原子和整体宇宙的发展联系起来;分子集合反抗的是不对称的电磁空间,电磁波则把一些原子组织起来构成了生物大分子,并把这些生物大分子同周围星体的运动联系起来;细胞是在反抗不对称的体液空间中存在的,氢质子在连续水环境中的周期递进把我们躯体的每一个细胞联系起来。尽管层次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引力波的产生机理来看,它来源于质子或中子质量能的爆发,电磁波是由引力波调制而成的,它们在基本能量上可以相互转化。水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极性分子,它的一个基本特性之一就是电荷的不对称性,这使它可以通过旋转、振动强烈地吸收电磁波(电磁波短暂的有序状态是涡漩形式),因此,人体内在反抗性的物质活动可以影响外在空间的电磁性质。

  人类是宇宙的一个子系统,由于它是在反抗周围物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因此,它的变化与自然整体的变化是全息对应的,不存在任何一个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生物。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一部分科学家在突飞猛进的科技成就面前迷惑了,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大自然的束缚;还有一部分科学家受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他们喜欢定性地把物质和意识分开,结果意识的反作用得不到科学的认识。事实上,正是这两种反常对立的观念阻碍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科学的观察和谨慎的思辩告诉我们,人类是自然无限小的一部分,它不可能改变自然整体的发展意志,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只能受大自然随意摆布,相反,人是一种在反抗大自然变化中存在的生物整体,它可以通过这种反抗性的物质活动影响大自然的变化,尽管这是有限的。

  在人体中,大脑是人体的信息处理中心,这集中表现在全身各处的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等都不断地把自身对周围环境的反抗信息通过连续的物质环境传向大脑,在这里,各信息之间首先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优选出一个主导信息,并由它强迫其它各信息和它同步运动,从而达到了整体上的统一。人体的意识活动就是以它为主导的信息在大脑的集中反映,同时也是这个信息反馈到人体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的协同反应的表现。

  在大多数人的感觉中,意识显然是自由的,因为意识通常是变换不定的,人们也不知道这个信息从那里来。然而当我们明白了意识的物质性以后就会知道,作为一种内在的物质活动,没有外在世界的变化作用是不可思议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人体是一个以心脏为中心反抗周围物质世界压迫的生物整体,反抗能量的产生是人体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这主要是因为大脑的活动能量是以心脏为中心的自主神经系统提供的,所以某一个信息竞争出来主导意识活动并不是单纯依赖于信息的强弱,更重要的是决定于大脑的能量环境,与这种能量相合拍的信息就会得到优先加强,并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主导信息决定整体的运动,而那些与心脏能量不合拍的信息不得不随着主导信息的节拍而运动。如视觉信息一般都是较为强大的,但我们也经常出现视而不见的现象,这就是由于视觉信息没有得到大脑能量环境的支持,以致于它没有优先竞争出来的缘故。由此可见,意识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来源于外在世界变化的信息在大脑中的竞争,这里的竞争不是无序的,大脑是按照整体的意志对信息进行优选的。

   东西方文化的一个巨大的差异就是对待意识问题上,西方人习惯于将意识超越于自然之外,结果出现了诸如“灵魂”之类的无中生有的生命力。而东方人很早就强调了心—脑对应是意识产生的根本原因,这里的心代替了以心脏为中心的自主神经系统的主导作用,脑代替了以大脑为中心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反馈作用,从而把意识放在了整体性的物质活动之上。因为意识有了产生和活动的物质性基础,所以意识在人体的反作用很早就得到了科学的认识,这里最显明的应用就是在东方的中医学和气功学上,东方人早已经知道意识在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中的主导作用。如中医学和气功学都着重强调利用意识的反馈作用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在诸多信仰机械唯物主义的国度里,一提到特异功能,许多人总觉得它是洪水猛兽,因为它彻底地击垮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某些信仰,最典型的就是定性区分的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这里的意识已开始作为一种物质运动反作用于自然界。事实上,如果人们真正掌握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这里的佯谬是不难揭穿的。唯物辩证法的基础就是自然界的物质性,很自然地,把意识现象归结为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唯物主义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这样,物质和意识的统一性便可以得以认识。从彻底的一元论思想来看,物质和意识不是定性的,它们都
是对物质世界运动的一种描述。不过,物质描述的是在运动中存在的外在世界,而意识描述的是与无限广大的自然相对抗的人体内在的物质活动。由于人的这种反抗活动相对于宏大的自然力量是极其渺小的,因此,体现意识的这种人体内在整体性的物质活动与无限广大的自然的变化是全息对应的,不存在任何一个自由的意识。当然,这里并不否定意识的反作用,尽管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他仍能通过人对自然的认识能动地反作用于自然。

  人体的特异现象是很多的,如非视觉观察,遥感与遥视,外气治疗,特异致动等。如果人们客观地、不抱成见地和不轻信去看待这种或那种特异现象,你就会相信,特异功能并没有违背物质世界最普遍的规则,它只是违背了我们长久以来思维定式。很久以来,人们一直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作为人体所有获得信息的通道,事实上这是不完备的,因为不仅人整体上是反抗自然变化中存在,而且组成我们躯体的每一个原子、分子、细胞等都是在反抗自然变化中存在的,所以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组成我们躯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称得上一个感受器,它们都可以在对自然变化的反抗中获得能量和信息。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依赖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传递的信息由于维束管道的作用,传递到大脑中时信号较强,这使它有更多的机会在大脑众多信息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主宰人的整个意识活动,而其它渠道同样的信息却由于强度较弱不可避免地在竞争中失败,这就给人们造成了一种感觉,人体的其它部位不能感知大自然信息。然而在事实上,人体的感应信息的渠道是无所不在的。

  在所有特异现象中,最简单、最常见的就是非视觉观察。具有这一类功能的人可以用耳、鼻、手、腋下等部位“看字”,不理解的人常把此误以为“耳朵能听字、以鼻会嗅文”,其实,耳膜和鼻膜是不会感知光波的,感知光波的只不过是耳杂和鼻子附近的一些穴位特化区。解剖学可以证实,在每一个穴位处都有着丰富而多样的神经末梢、神经丛和神经束,这些神经网络和视觉、听觉等处的神经没有什么两样。不过,在一般情况下,每处的神经网络在解剖学和生理学性质上均已特化,只能对自然界某一区域的能量形式起反应。例如,我们耳中的神经网络只能对约20—20000HZ的限定频带宽度起反应。在此反应之外,声波不能引起反应。同样,我们的视觉不能感受红外线和紫外线,因为那些波长的光不能激活视网膜中的感受器,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实验表明,作过视网膜手术的人可以增加它的感知范围,如能看见紫外线,显然这不能说明眼具有特异功能。

  正常的人识字认物,是眼中一种特殊的感光细胞感受物体光线的反应,而特异人则是通过其局部某穴位处的感光细胞产生的。两者反应到大脑的渠道是不同的,普通的视觉是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的,而非视觉观察则是由穴位处的神经网络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反馈到大脑的,由于这些信息较弱,具有这一类特异功能的人不得不通过不断的反馈集中思考这些信息,一旦非视觉信息传递到大脑,就会得到优先加强,当这个信息在众多信息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时候,以这个信息为主导的意识便通过连续的水环境渗透到全身各处,主宰着全身各处的运动,这里包括眼的活动。非视觉观察就是这种意识反馈到视觉中所产生的“看到”的感觉。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这种“特异”现象是随处可见的,如人在睡觉作梦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看到”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此时眼显然没有感知到这些信息。

  非视觉观察可以透过纸、玻璃、木板等“看见”里面的字或物。如果这一类功能进一步加强,就可以具有透视功能,这是一种不依赖任何仪器透视人体的功能,这就颇像X光可以透过人的皮肉而看见人的骨骼和某些内脏一样。显然,这说明人体不仅有感知信息的功能,而且还有定向发射电磁波的功能。普通的人眼是不可能具有这些功能的,根据具有透视功能者的反馈,我们可以猜知,这是一个位于头额部的穴位处的神经网络的发射和接收造成的。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二郎神”具有这种功能,在今天,真实的生活中同样出现了具有这种功能的人,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任何特异功能的出现都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非视觉观察是通过穴位处的神经网络对被观察的事物所发出的电磁波感知所引起的一种意识行为,透视则是通过穴位处的神经网络发射和吸收产生的一种意识行为,这些行为其实理解起来是不难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到人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和人体内在与外在的普遍联系。有了这些知识,我们就可以理性地还原整个特异功能的产生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告诉我们,特异功能本质上并不特异,只是科学还没有达到帮助我们认识这种特殊现象的地步,但特异功能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

  人体是一个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有序整体,外在世界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人体最终都是物质世界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尽管它可以通过反抗性的物质活动改变我们周围的环境,但这是极其有限的,它不可能超越无限的宇宙空间去改天换地。在由来已久的一种特异现象中,人类似乎可以超距地获得远在千里之外事物的信息,并反作用于这个事物。但在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找出任何一种有效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这种现象,因为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告诉我们,任何信息的传递都需要一种媒介,但我们又不可能在特异功能者和被测者长距离的空间内找到这样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显然这种现象也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么这是否意谓着人就不能获得远距离以外的信息呢?答案是令人深思的,这就是人完全有可能获得这些信息。这是由于人是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因此,人的运动变化和大自然的变化是一一对应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自然变化的规律以及在反抗这种变化中存在的事物的特征,那么,我们就可以预言这个事物在反抗自然变化中的各种适应性变化。显然,这只是一种逻辑推理,而不是一种特异功能。不过,在已知的特异现象中,确实存在这么一种遥感的特异功能。具有这种功能的人,可以不考虑空间距离上的障碍,仅仅通过对某一个人点滴信息的获得而迅速掌握这个人的信息,这不是一种占卜的方法,而是一种“易者不占”的高级境界。这里的功能人根本用不着计算,他仅仅通过体感就可以获得这些信息。因为如果我们相信每一个人和外在世界变化的对应性,那么我们同样也应该相信,如果功能人通过意识反馈使自己和被测人的信息同步,即意识上使自己成为被测人,那么,他自己对外在世界变化的反应就是近似的被测人的反应。在这类超距的特异现象中,特异功能者不是通过对被测人信息的感知获得被测人的信息的,而是根据自己对自然变化的朴素反应得到的。

  现在,有对思维传感实验的观察可以证实,在进行思维传感联系的过程中,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在生理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例如有节奏一样的心跳和相同的脑电流。这就说明这类特异功能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奇迹,而是有它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有这一类特异功能的人,基本上可以不借助于通讯工具,不借助于眼睛和耳朵,仅仅凭借被测人的点滴信息,如一张照片或亲属的叙述,就可以通过意识反馈使自己与被测人同步,轻易地通过体感获得远在千里之外的被测人的信息,真可谓“不出户而知天下”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所谓的特异功能也是随处可见的,它主要表现在亲属关系比较密切的两个人身上,如科学家的观察可以证实,母亲和孩子之间存在着生物纽带。这是无可争议的,在医院里,母亲和孩子是分开住的,但它们是不会完全隔开的,每当孩子哭时,母亲马上会显出不安,或当孩子疼痛时,母亲就会有恐惧感。然而她并不能感觉出她的孩子在那儿。自发的思维传感往往还出现在一个家庭的成员之间,恋人之间和年轻的朋友之间,特别是在同卵双胞胎之间最明显,尽管两个人可能相隔很远,但两者的行为具有惊人的一致性。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证实,信息同步的人对自然变化的感应是一样的。

  在所有特异现象中,特异致动可以说是最令人吃惊的了,它可以“超距作用”于体外的物体,并使之移动,甚至使物体穿过固体屏障,而这两者都丝毫无损。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使物体发生移动,特异功能者和物体之间必有连续物质的相互作用。今天这种连续的物质作用已经被我们认识到了,它就是弥漫于地球浅层空间的空气分子。由于这些分子是在紧张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的,因此,当它们在人体特定能量作用下局部就会在反抗周围分子的压迫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有秩序的暂态结构。不过,这个结构本身并不稳定,它很快就会离散开来并向外释放它内聚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又会重新使周围空间中的分子局部组织起来,以此类推,人体的生物辐射能量就会通过这种连续的物质作用于体外的物体。

  在大多数人的感觉里,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如果过滤了分子和原子就是“真空”了。其实不然,原子也是一种生命,它的存在同样依赖于更深层物质的相互作用,如果没有这种连续物质的紧张作用,那么原子内聚的巨大能量就会释放出来。显然,原子本身秩序的存在就说明了原子也是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它也有着自身独特的新陈代谢,尽管我们可能看不到它与外在世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但理性的反思就知道,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容置疑的。

  每一个原子都是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它必须和生物一样不断耗散自身的反抗能量才能够秩序存在,这种向外释放的能量就是电磁波。原子既然是一种生命,它自然不会象通常我们想像的那样彼此自觉地吸引起来,从而成为一个有秩序的整体,整体的秩序是在各个局部共同反抗同一个对象――外在世界的变化中产生的。不过,就大多数物体而言,它对外并不表现出明显的电磁性,原因就在于这个整体虽然局部的分子有序地组织起来,我们称之为磁畴,但从整体上来说这些磁畴也是无序的,因此,它向外释放的能量也没有多少方向性。不过,也有这样一些物体,整体上几乎所有原子都是按照统一的秩序组织起来的,从而对外表现出较强的电磁性,如磁铁。

    现代人习惯于用吸引力和排斥力来描述电磁现象,实质上这只是表象而已。原子之间本性上是不存在吸引力,吸引力的产生是以它们释放的电磁波相互激励使连续在空间中的物质更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前提的。有了局部物质的组织,周围物质中的物质便会在彼此紧张的相互作用之中向局部不对称运动,吸引力只是空间中的物体随着混沌物质的不对称移动的产生的运动趋势表象。同理,电磁波是依赖混沌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进行传递的一种能量,当这种能量促使局部这些有序的暂态结构离散的时候,局部物质空间就会随着能量的释放向外膨胀,排斥力就是物体随着空间中连续物质的不对称移动产生运动趋势的表象。由此可见,电磁力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是稳定不变的,它是随着局部物质的组织情况而变化的。

  生物辐射是一种依赖连续在空间中的空气分子周期组织与离散进行传递的能量。当这种能量作用于宏观物体时,局部的分子就会被迫随着这种辐射产生周期组织与离散,这就颇像液态的水一样。电磁性是通过局部的分子有序的组织表现出来的,如果这里分子间本来有组织的结构变成了不稳定的状态,电磁力自然在这里就失效了。当生物辐射停止作用以后,局部的原子就会重新在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组织起来,并表现出它应有的电磁性。不过,局部原子的组织与先前的组织结构有可能不同,这主要取决于这些原子反抗的环境,如果这种环境与先前的相同,那么原子的组织就会重新与先前一样,如果这种环境与先前不同,那么原子之间就会重组,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现象。

  意念断物是特异功能中的一种表现,这是一种不用手直接接触目标物,也不使用工具,只以人体的一种特殊的功能,而致使目标物弯曲、断裂的现象。更人称奇的是,这种破碎和断裂具有可复原性,即再通过意念使之重新恢复原状。在我们刚刚听到这一说法时,一般人往往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式的夸大传说,然而这却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事实。原因就在于生物辐射可以使组成目标物的原子进入一种特殊的有序与无序的交替状态,之后,通过改变它重组的环境使之发生变化的。显然,意念断物与我们普通的折断是有所不同的,这种弯曲、断物是原子之间重新有机的组织,被作用的地方没有任何机械作用的痕迹。同样,断物的结合也是原子之间一种自然组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对此相接的钢针表面进行观察可以证实,其结合部除了一些正常的龟裂之外,没有发现可觉察的焊合痕迹。

  理解了特异辐射的本质,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由此引起的原子之间组织结构的变化。但如果说特异辐射还可以使花蕾开放、催种子发芽,甚至使炸熟的花生发芽,许多人就又会猜疑起来。实际上这仍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我们知道,生物的成长发育与外在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通过外在空间的电磁场变化影响其内部连续水环境的功能状态产生的,因为这种状态直接影响着生物整体内部物质的运输和能量的传递。特异辐射是由连续在人体内部的水分子周期组织与离散引起和发生的,因此,当这种辐射作用于生物体以后,不仅可以促使生物整体内部普遍联系的恢复,而且还可以促使整体的功能状态发生改变,从而使生物成长发育。

  一种特殊的非线性联系方式必对应一种特殊的力学现象。相对于生物辐射这种特殊的非线性联系方式,它又是如何在空间中产生力学现象的呢?自然力是统一的,它就统一在连续物质周期性的组织与离散之上,局部物质的组织可以使这个局部对外表现出吸引现象,而局部物质的离散则可以使这个局部对外表现出排斥现象。显然,意念移物是通过生物辐射引起局部分子的组织或离散为基础的。空间中的分子是连续的,而且它们也是在紧张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的,生物辐射就是一种依赖空气分子周期组织与离散进行传递的一种能量,当它促使局部的分子组织成更大的分子集团的时候,它相空间的压缩就会迫使周围的分子向它不对称移动,特异致动就是由改变局部空间分子的组织状态而引起的一种物体在空间位置上的不对称运动。

  人体特异功能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能力,就是它能使物体穿过固体屏障,一些科学家还通过可行的实验记录了样品从密闭容器中被移出时与器壁相互镶嵌的现象,所以这类现象被称为“突破空间障碍”或“透壁”。在这种现象中,物体既互相穿过,又没有解体,也无任何证据表明电磁信息和核力失效。更有试验表明,生命体在经历穿透以后,生命力不受影响。这几乎超出所有人的想像,以致一开始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不可能是真的。

  针对这种几乎是不可思议的现象,许多科学家研究最多的就是样品与器壁相互镶嵌时物体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这种状态不是一般的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等,因而是一种不同于物质通常状态的特殊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具有宏观尺度。实际上,这种状态其实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状态,而是一种类液态。我们知道,水在固态时是极其有序的晶体,而在气态时则是极其无序的混沌状态,到了液态,水分子处于一种介于有序与无序之间的特殊状态,即水分子在周期性地组织与离散中存在的,特异辐射所引起的就是这种原子的周期组织与离散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由原子局部有序地组织起来而产生的电磁力消失了,透壁的物品自然可以像穿过水一样透过器壁。显然,按照这种理解,透过器壁的样品本身结构并不会改变,因为它是整体透过器壁的,而器壁在经历了不稳定的状态后重新恢复了稳定状态。

  现在已经有不少的实验事实可以证实这一点。如样品处于“异态”时,其机械运动、生命过程等似乎仍在进行,并没有停止,被作为试样的机械表在转运过程中“丢失”了几十分钟,当其再现时,与实验现场的对照表走时仍然一致。这些实验事实说明,样品的组织状态并没有在转运的过程中发生变化,否则,生命在经历了穿透之后怎么能够还活着呢?那么,被转运的物体为什么在周期性的能量作用下没有和器壁一样进入那种类液态呢?从特异功能态产生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知道,人转运物体的时候,必须集中精力思考被转运物体的移动,
而丝毫没有考虑到要穿透的这种器壁是什么东西。可以想像,就是这种特殊的机制使辐射出的能量保护了被转运的物体,而器壁却经历了一个短暂的痛苦状态――即原子周期性的组织与离散。

  任何特异功能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它基本上在身体内部都有一定的物质反应。如在特异功能者做“外气”或“特异致动”实验时,功能者都会感到头昏、两眼模糊、口干舌燥、心跳加快、恶心呕吐,收功后特别疲乏,想喝水。显然,这是因为内环境中的氢质子被吸收的能量大量激发出来,引起整个躯体的新陈代谢加速,许多组织被分解所造成的,此时,人体必须马上休息,来恢复被消耗的体力,否则就会引起功能衰退,甚至导致疾病的产生。

  特异现象有很多种类,但总的来说都是通过意识的反馈作用,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有利于某个信息的竞争机制,于是,尽管这个信息可能很弱小,但可以在大脑环境的不断激励之下,使它优先竞争出来,主宰人的意识活动。意识活动是人整体意志的一种反应,每当一个意识产生,都会在这里上升为整体意志被执行到全身各处。当然,人与外在世界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有一个能量场在沟通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变化,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空间上同样有一个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的物体同样是受意识控制的。因此,人完全可以通过人与自然物质和能量之间的交换获得外界信息,并在外在空间引起一定的物质反应。由此可见,特异功能并不特异,关键在于人能否通过外在信息的不断反馈加强某一方面的意识,特异功能也是人人先天具备的,只不过是后天大量社会因素的干扰阻碍了人们对大脑中某种信息的控制能力。

  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人的“特异功能”并不象人们所传说的那样神奇无边,它有一定的作用范围,尽管这种范围随着人的不同而不同,但这种范围都是极其有限的,它不可能超距地作用于距离很远以外的东西。如许多人可能会吹嘘自己的功力,表象上做出一些举动,使远在千里之外的东西发生变化,但本质上这种变化不是由功能人的超距作用而引起的,而是功能人本身能够预言这种变化,在那里故弄玄虚罢了。

  在已知的特异现象中,有一种先天的、而不受“意识”支配的特异现象,这是由于人体具有潜在的对某个信息的优先加强的能力,但他却不能根据中枢神经系统联系的感官主动地去加强这方面的意识,只有在他内在不可控制的自主神经系统的激励下才会产生。不过,自主神经系统并不是绝对不可调控的,人是一种积极的主体,它总是能够通过对外在世界变化的反抗来调整它的状态。如人可以通过诱导使一些幼儿获得某些简单的特异功能,还可以通过气功锻炼获得这方面的功能。这一切均可表明,特异功能本身并不特异,关键在于我们还不能把握它的存在。

  已知人体整个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也称自主神经系统),虽然两类神经系统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对应着人类的两种生活--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两类神经基本上也有一定的分工。一般而言,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联系的是躯体与外感,它是通过后天的适应性训练得到的;自主神经系统则不然,它从人生命的一开始便朴素地联系着人与自然。但由于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处于各种心理的、生理的、社会的刺激之中,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便要处理各种外界刺激,致使干扰了先天的组织,影响了整体的机能。气功学就在于通过意识的反馈训练,解除中枢神经系统对局部组织的控制,使整个躯体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之下,自然地通过反抗外在世界的变化组织起来,从而达到内在整体能量的一种平衡。

  气功学有三调之说,即调身、调心、调意。但从学习和锻炼的过程来说,三调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人们通过意识反馈训练,使人真正能集中于一念,排除外界的干扰,从而达到一种整体上的协调。现代科学的研究已经证实了,气功态就是大脑的一种特殊功能状态,从气功态的脑电流变化可以看出,气功状态既不同于觉醒、安静状态,也有异于睡眠、催眠状态。气功入静时的大脑并不是完全的抑制过程,而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抑制过程,是一种高度有序化的激活状态。通过这种状态,人可以摆脱各种外界因素对身体局部的干扰,使整体各局部的能量能够有序地周流于全身,从而恢复人的正常生理状态。

  人是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因此,世界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内在的自我和外在的世界,这两个部分首先是矛盾的,之后才有可能出现统一性,这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产生都是在局部之间竞争的结果,每一个人的完整都依赖于人体的各个局部协同一致地对外在世界的反抗,在这种对立中,人的力量是极其渺小的,它只能顺应整个外在世界的变化并做为整个世界的一部分才能够存在,这就要求每一个人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使自己不断地与外在世界的变化相平衡。我想,气功学的意义就在于避免诸多社会因素对人体局部的影响,使意识能够专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阴阳五行理论解析生命场——揭开人类未解之谜
中医现代化的路线图!
用新科学推导出中医理论,太令人震惊了!
认识宇宙本质,认识人类自我
哲学家眼中的人体科学(三)
人体由原子构成,为什么能产生意识?科学家:破解这个难题将永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