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育儿三十九个误区
误区一:母乳喂养不如喂奶粉
有人认为母乳喂养不如喂奶粉,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母乳中含有婴儿出生后的4~6个月内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适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还有人体所需的乳糖和水分、铁质与维生素类等,且含有适量的盐、钙和磷等矿物质,这些都是其他代乳品无法替代的。
  母乳喂养不但有益于婴儿的神经发育和智力发育,而且可使婴儿少患腹泻、呼吸道感染(感冒、肺炎)及中耳感染等常见传染病。清洁无菌的健康母乳,本身就含有一般传染病的抗体,而这恰恰是任何代乳品都不具备的。调查表明,不采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的腹泻发病和死亡几率,要比那些用纯母乳喂养的婴儿高15~25倍。
  此外,母乳有助于脂肪消化,而母乳的鲜度、适宜的温度和随时可供的特点,也是代乳品所望尘莫及的。
  

误区二:初乳不能喝
有的产妇认为初乳是“灰奶”,不让婴儿吸吮,事实上初乳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因此年轻的妈妈千万不要浪费自己的初乳。
  母乳按时间与成分可分为三种,产后1?5天为初乳,6?10天为过渡乳,15天?15个月为成熟乳。初乳量较少,颜色淡黄,主要是由于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所致。初乳含脂肪少,富含新生儿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锌和多种微量元素等,还含有大量免疫物质,可增强新生儿的免疫力,提高新生儿抗御疾病的能力,以保护新生儿免受病毒感染。这就是用母乳喂养的孩子在出生后6个月内很少得病的原因。因此,初乳对新生儿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应该一滴也不浪费地喂给新生儿。
  

误区三:产后开奶晚
有些家长在婴儿出生后12小时甚至4天后才开始喂母乳。儿科专家认为,新生儿降生后半个小时内就应吸吮母亲的奶头,尽早刺激母亲催乳反射和排乳反射,促使乳汁早分泌、多分泌。若产后开奶迟,容易导致母乳喂养失败。产后早开奶有利于产妇子宫收缩,减少阴道流血,可以使产妇尽快恢复健康。
  

误区四:产后让宝宝过频吮吸乳头
分娩后最初几天内,婴儿吮吸乳头次数越多,泌乳就越早,分泌量就越多,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充分睡眠和良好休息是早开奶、多泌乳的基础。不定时、不定量、按需哺乳是新提倡的母乳喂养方法,分娩后最初三天内,可以每天让宝宝吮吸乳头10次左右,每次约15分钟,须保证初产妇每天有6~8小时的充分睡眠。如果让宝宝一开始就过频吮吸乳头,不但影响休息,也很可能导致乳头水肿、皲裂、疼痛,影响以后顺利泌乳和哺乳。母亲良好的休息更有利于乳腺细胞泌乳。产妇若疲劳过度、纳差,体质虚弱,极易产生乳腺导管平滑肌痉挛,排乳受阻,引起少乳、闭乳,从而影响母婴健康。
 

误区五:开奶前用糖水喂宝宝
有些妈妈在开奶前先给孩子喂糖水,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正常婴儿在出生时,体内已贮存了足够的水分,足可维持到母亲正常分泌乳汁。如果在母亲来奶之前给孩子喂糖水,糖水比母乳甜,孩子一旦喝惯了糖水,将会影响母乳喂养。
  

误区六:哺乳前后不清洗乳头
哺乳期妈妈在哺乳前后应清洗乳头,保持乳头清洁,以免让婴儿食入细菌,也有利于预防急性乳腺炎。乳腺炎是哺乳期妈妈常见的一种病症,轻者不能给婴儿正常喂奶,重者要手术治疗。哺乳期妈妈一定要注意早期预防急性乳腺炎。
  

误区七:哺乳时不注意卫生保健
哺乳时应注意卫生保健,避免因积乳、外伤、乳儿咬破乳头等引起乳房部的急性炎症;哺乳期妈妈应避免接触苯、铅、汞、有机磷等有毒物质及X线、同位素等各种放射性物质,慎用或不用各种药物。
  

误区八:严格定时给宝宝喂奶
一些年轻夫妇严格按照每隔3小时给婴儿喂奶1次的方法喂哺婴儿,事实上多数儿科医生主张采用非限制性喂奶法或按需哺乳法,即每当婴儿啼哭或母亲觉得应该喂哺的时候,即可抱起婴儿喂奶。婴儿刚开始时可能吃奶次数很多,时间也无规律,但一般经过一段时间便会形成一定的规律。
  

误区九:每次喂奶时间过长
每次喂奶时,时间不宜过长,防止乳头破损或皲裂。若乳头破损,可涂鱼肝油铋剂,喂奶前要将药剂擦净。也可在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头上。皲裂严重时需暂停喂奶,用手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将奶吸出,伤口愈合后再喂奶。
  

误区十:常让宝宝只吃一侧乳房的乳汁
有些新妈妈常常出现一只乳房奶水充足,而另一只较少的情况。妈妈也习惯让宝宝先吃奶胀的一侧乳房,可是当宝宝吃完这一侧乳房时,基本已经饱了,不再吃另一侧乳房。长期如此,妈妈奶胀的一侧乳房因为经常受到吸吮的刺激,分泌的乳汁越来越多,而奶水不足的一侧由于得不到刺激,分泌的乳汁就会越来越少。
  如果让宝宝长期只吃一侧乳房的乳汁,时间长了,会造成偏头、斜颈、斜视,甚至宝宝的小脸蛋也会一边大一边小,后脑勺一边凸一边凹,这对宝宝的健康十分不利。正确的方法是,每次哺乳时,先让宝宝吸吮奶少的一侧,这时因为宝宝饥饿感强,吸吮力大,对乳房刺激强,奶少的那一侧乳房泌乳就会逐渐增多。慢慢地,妈妈两侧乳房的泌乳功能就会一样强。
  

误区十一:用奶嘴吃奶
在宝宝未习惯吮吸母乳前,很多家长用奶瓶喂宝宝吃奶,以为宝宝吮吸奶嘴比吮吸母乳省力。但是如果宝宝习惯了奶嘴,就会拒绝吮吸妈妈的乳头。因此,在宝宝未习惯吮吸母乳前,不要随意用奶嘴喂宝宝,更不应使用安慰奶嘴。
  

误区十二:两次喂奶之间加喂水
母乳内含有婴儿所需的水分,如果婴儿看上去口渴,就应让其吸吮母乳,这不仅能使婴儿得到所需的水和营养物质,而且可以刺激母乳分泌。因此,在婴儿4个月之前,用纯母乳喂养时,就不必喂水,除非大热天出汗多或服用药物(如磺胺类药)时才需喂水。
  

误区十三:怕母乳太稀而改用牛奶喂养宝宝
母乳看上去稀稀的,没有牛奶那样浓稠,有些家长就以为牛奶比母乳营养丰富,就放弃母乳喂养,改喂牛奶。事实上,母乳喂养对宝宝有很多好处,母乳中含有抵抗多种疾病的抗体,实践证明用母乳喂养的宝宝少生病;母乳与牛奶相比,所含营养更全面、更丰富、更合理,母乳喂养的宝宝比较健康;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更容易消化吸收,且吸收率最高。对妈妈来说,母乳喂养更方便、更省钱,不用消毒,且温度适宜;采用母乳喂养的妈妈身体恢复较快,并不易患上乳腺疾病。因此,建议家长尽量坚持母乳喂养,而不要改用牛奶。
  

误区十四:宝宝喝奶粉易便秘,只用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至少要让宝宝吃满6个月。但是,单纯母乳喂养也并非越长越好,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乳的质和量会渐渐无法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这时应该考虑给宝宝断奶而选用代乳品。
  配方奶粉目前是最佳衔接母乳的食品,它把牛奶加工、配制后,使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和相互间的比例尽可能地接近母乳。有些家长认为宝宝喝奶粉易上火,会引致大便干燥甚至便秘,这是错误的认识。
  研究发现,粪便的硬度和粪便中的不溶物质有很大的关联,此不溶物质主要来自肠道中不能吸收的棕榈酸和硬脂酸结合钙质形成的钙皂。因此,如果婴幼儿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棕榈油酸和硬脂酸(皆属长链饱和脂肪酸),排便会较硬,引起热气。
  有些家长给宝宝喝新鲜牛奶,或喂宝宝含有棕榈油、全脂奶粉或乳脂等成分的婴幼儿奶粉,进食后其中的长链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就容易在肠道内与钙质结合,形成难以吸收的不溶性钙皂,使大便变硬,排便困难。尤其是夏季和夏秋之交,天气炎热,宝宝流失水分较多,便秘、热气很多见,妈妈也最担心宝宝上火,所以建议看清楚食物的成分,选择不含棕榈油、全脂奶粉和乳脂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误区十五:哺乳时未将乳汁排空
哺乳时,应尽量将乳汁排空,每次哺乳若婴儿不能完全将乳汁吸完,则应用吸奶器将其吸净,避免乳汁瘀积,否则易引起细菌感染而致急性乳腺炎。
  

误区十六:哺乳期妈妈情绪不良
哺乳期妈妈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心情愉快,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避免因各种精神刺激及不良情绪的影响,使乳汁分泌及排泄不畅。
  

误区十七:生气时给宝宝喂奶
实验表明,人在生气时体内可产生毒素,此种毒素可使水变成紫色,且有沉淀。因此,妈妈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给婴儿喂奶,以免婴儿吸入带有毒素的奶汁而中毒。
  

误区十八:哺乳期妇女常用烟酒、咖啡、可乐
哺乳期妇女应远离烟、酒、咖啡、可乐等刺激食物,最好不要常用。这些食品对婴儿的身体危害极大,会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误区十九:常着浓妆给宝宝喂奶
母亲身体的气味对宝宝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可激发宝宝愉悦的进餐情绪,即使刚出生的婴儿,也能将头转向母亲气味的方向寻找奶头。母亲的体味有助于婴儿吸吮乳汁,如果妈妈经常浓妆艳抹地给宝宝喂奶,陌生的化妆品气味掩盖了熟悉的母亲体味,会使宝宝难以适应,从而导致情绪低落,食欲变差而妨碍发育。
  

误区二十:哺乳期妇女常穿化纤内衣
化纤内衣的最大危害在于其纤维会脱落,容易堵塞乳腺管,造成无奶的恶果。研究人员从部分无奶母亲的乳汁中找到了大量的茧丝状物,这些茧丝状物是因乳房在内衣或乳罩内做圆周运动时脱落而侵入乳腺管的。因此,处在哺乳期的母亲不要穿化纤内衣,也不要佩戴化纤类乳罩,应佩戴柔软的棉布乳罩。
  

误区二十一:喂奶期不戴乳罩
因哺乳期乳房肥大,受重力的作用容易下垂,用乳罩能起到一定的固定、托起的作用,从而防止乳房发生下垂;用棉布乳罩是因为可以防止化纤织品的纤维尘粒进入乳腺导管,避免由此导致的乳汁分泌、排泄障碍。
  

误区二十二:穿工作服或外套给婴儿喂奶
在医护、实验室工作的妈妈如果穿着工作服喂奶,就会给宝宝招来麻烦,因为工作服上往往带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病毒、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所以,妈妈无论怎么忙,也要先脱下工作服或外套,洗净双手后再给宝宝喂奶。
  

误区二十三:运动后马上给婴儿喂奶
人在运动中体内会产生乳酸,乳酸潴留于血液中使乳汁变味,宝宝就会不爱吃。据测试,一般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即可产生此种现象。故肩负哺乳重任的妈妈,只宜从事一些温和运动,运动结束后先休息一会再喂奶。
  

误区二十四:躺着给婴儿喂奶
宝宝的胃呈水平位置,躺喂易导致宝宝吐奶。正确的方法是妈妈坐着抱好宝宝,另一只手以拇指和食指轻轻夹着乳头喂哺,以防乳头堵住宝宝鼻孔,或因奶汁太急而引起婴儿呛咳或吐奶。
  

误区二十五:给宝宝喂奶时逗笑
宝宝吃奶时若因逗引而发笑,可使喉部的声门打开,吸入的奶汁可能误入气管,轻者呛奶,重者可诱发吸入性肺炎。
  

误区二十六:宝宝一哭闹就喂奶
新生儿哭闹往往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饥饿、疼痛、患病等,可根据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仔细区分。新生儿饥饿的哭声往往是平缓的,哺乳后哭声即止。如果喂哺却不吸奶,仍然哭闹不止,就得找原因。如果是尿布湿了,更换尿布后哭声即止。如果婴儿躯体某部有刺激性疼痛,哭声往往比较剧烈、持久,也较烦躁。这时应该解开衣服进行全面的检查,观察全身皮肤,特别注意外耳道有无耳疖等。如果哭声如同尖叫,称为脑性尖叫,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以,新生儿哭闹的原因不一定是饥饿,还要注意有无异常情况发生。
  

误区二十七:过早添加辅食
乳母只要正确喂哺,在4?6个月内基本可以满足婴儿的全部需要。如果过早给婴儿添加牛奶或谷类食品,婴儿吸吮母乳次数就会减少,从而使母乳分泌减少,如果婴儿进食过多牛奶或谷类食品,还会加重婴儿胃肠负担,造成消化不良、腹泻或超重,影响婴儿健康。
  

误区二十八:过早停止母乳喂养
市面上可供选择的优质代乳品种类繁多。家长应该了解,再好的代乳品也达不到母乳中所含营养的比例标准。母乳含有多种免疫成分,是宝宝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提倡母乳喂养4?6个月,不宜过早停止母乳喂养。
  

误区二十九:哺乳时间超过1年
哺乳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1年,一般以6~10个月为宜,避免乳母因哺乳时间过长而引起卵巢功能抑制,造成乳腺过度萎缩退化,且性欲减低。
  

误区三十:断奶过晚
断奶过晚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延长母乳喂养期可为婴儿提供丰富的营养,预防因断奶、食品的污染和配方不合理引起的腹泻等疾病及营养不良。事实并非如此,哺乳期过长会导致小儿营养不良,也会使孩子失去了学习探索新事物的机会。实验表明,哺乳时间过长的幼儿不愿再多吃别的食物。一般来说,哺乳时间以6?10个月为宜。
  

误区三十一:在夏季给宝宝断奶
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单靠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宝宝发育的需要,因此从4个月开始,应当有计划地增加辅食。当辅食增至一定程度后,再继续喂母乳就会影响宝宝进食其他食品,此时就该为宝宝断奶了。给宝宝断奶必须早做准备,逐渐为宝宝增加辅食,并减少哺乳次数,最后完全停喂母乳。有些母亲事先不加辅食,想断奶时就突然停喂,甚至采取往奶头上抹辣椒等强制手法,结果使孩子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能正常饮食,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断奶最理想的时间是在宝宝10~12个月时,若赶上炎夏季节,可推迟到秋凉季节。因为夏季气候湿热,适合细菌生长繁殖,小儿极易患腹泻等消化道传染病,这时给小儿断奶是不适宜的。
  

误区三十二:喂奶期妈妈食谱不当
喂奶母亲要讲究食谱的科学性。
  一不可单一光吃素,因为宝宝发育所必需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皆以荤食为多,如果吃素势必导致乳汁的营养质量降低。
  二不宜大量吃味精,味精对成人是安全的,但其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可渗入乳汁而进入宝宝体内,容易导致宝宝锌元素缺乏,从而妨碍宝宝的身体及智能发育。
  三不宜大量饮用麦乳精,因为麦乳精有回奶的作用,如大量食用有可能会造成宝宝缺粮。
  

误区三十三:哺乳期妈妈感冒就不能给孩子喂奶
如果哺乳期妈妈感冒了,但并没有发烧,就仍可以给孩子喂奶,但由于接触孩子太近,可在戴口罩的情况下喂奶。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自身带有一定的免疫力,不用过分担心会将感冒传给孩子而不敢喂奶。妈妈应多喝水,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服用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等药物,同时最好有人帮助照看孩子,尽量让自己能有充足的时间休息。
  如果妈妈感冒并伴有高烧,不能很好地进食,十分不适,就应到医院就诊,医生常常会给予输液,必要时给予对乳汁影响不大的抗生素。高烧期间,妈妈可暂停母乳喂养1~2日,停止喂养期间,还要经常把乳汁吸出,以保证能够继续泌乳。
  

误区一:奶量充足就不必添加辅食
母乳喂养的婴儿,一般从4~6个月开始就该添加辅食了。所谓辅食,是指母乳以外的其他食品。有些妈妈在这个时期分泌的奶量仍很充足,孩子吃都吃不完,觉得没有必要添加辅食,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这个时期,即使提供的奶量比较充足,但乳汁所含的营养素已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了。一旦过了这个时期仍未开始添加辅食,不但会导致婴儿营养不良,还容易使婴儿出现“恋乳”现象,对断奶造成困难。
  

误区二:宝宝6个月以内一直喝流质食品
在宝宝4?6个月期间,需要补充一些非乳类的食物,不能只喝果汁、菜汁等液体食物,还要进食米粉、果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以及软饭、烂面、小块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因为在此时给宝宝补充食物,与母乳喂养同样重要。
  添加可掌握以下原则:
  1.逐渐由1种食物添加到多种,不能在1?2天内加2?3种,以免宝宝消化不良或对食物过敏。
  2.添加过程中,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过敏症状,应停止喂这种食物,待恢复正常后,再从少量重新开始。如果仍出现过敏,应暂不使用,并向医护人员咨询。
  3.宝宝患病或天气炎热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误区三:喂养宝宝只用软食,不用硬食
有很多父母认为,宝宝咀嚼能力不强,只给宝宝喂一些稀饭、面汤、米粉之类口感软的食物,其实这是不对的。
  其主要原因如下:
  1.一是软食营养不足:并非宝宝不能吃这些软质食物,只是软质食物水分多,能量低,含铁、锌、钙等营养素较少。宝宝的胃容量只有250毫升左右,如果吃的都是这些软质食物,那么所摄入的营养成分必定达不到需求。像这样辅食过稀、过软、太简单、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是造成我国婴幼儿营养不良症的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2.二是咀嚼硬食有好处:咀嚼能促进面部肌肉运动,这种运动可以加速头面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流量,使脑细胞获得充分的氧气和养分供应,让宝宝大脑的反应更加灵敏;勤咀嚼还有助于视力发育。常吃软食的宝宝视力要差一些,而常吃硬食则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弱视等眼疾的发生;此外,高度的咀嚼功能是预防错牙和畸形牙最自然有效的方法之一。
  3.三是有助于颌骨与牙龈的正常发育:宝宝出生后4个月,颌骨与牙龈就已经发育到了一定的程度,已经足以咀嚼半固体食物了。乳牙萌出后,宝宝的咀嚼能力会进一步增强,此时应相应地增加食物的硬度,让宝宝多练习咀嚼,这样有利于牙齿、颌骨的正常发育。
  因此,专家指出,宝宝应该从6个月开始逐步添加辅食的数量、硬度和品种。6个月的宝宝应适量吃些泥状和半固体食物,12个月的宝宝就可以吃一般家庭的普通食物了。同时,要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辅食喂养的次数,6?8个月每日喂辅食2?3次,9?11个月每日3?4次,12?23个月在两餐之间可增加有营养的零食,如水果、带花生酱的饼干等,每日1?2次。
  专家指点:
  6?8月龄是宝宝学习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要经常给宝宝吃一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如馒头、面包干等,之后可逐渐增加水果、胡萝卜、豆类、土豆、玉米等,还可以尝试着吃一些肉、鱼、蛋等动物性食物。这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既可以帮助宝宝补充丰富的能量及营养元素,又能锻炼宝宝在日常生活中的咀嚼能力,对宝宝非常重要。
  

误区四:以汤代食喂养宝宝
很多人以为,熬汤时,食材的营养全都在汤里面了,所以经常以汤代食来喂养宝宝,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用瘦肉炖出来的汤几乎就像水一样,里面仅含有5%?10%的营养,反倒是瘦肉里面还有90%?95%的营养。除非把鸡、甲鱼烧得呈糊状,喝糊状的汤才会有营养。
  很多家长希望给孩子补钙,于是经常煲骨头汤给孩子喝。实际上,即使经过长时间高温煲煮,骨头里所含的钙质也不容易溶解到汤内。所以,提醒家长大家在煲骨头汤时要加入一些酸类蔬果,如西红柿等,可使骨头中的钙较多地分解出来。
  

误区五:用高浓度糖水喂养宝宝
有些人在婴儿刚出生后就用高浓度糖水喂养,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这样容易使宝宝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甚至会出现腹泻,会导致营养不良,还会使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病率增加。
  因为高浓度的糖水会损伤肠黏膜,糖发酵后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肠腔充气,肠壁不同程度积气,使肠黏膜与肌肉层出现坏死,严重者还会引起肠穿孔。临床可见腹涨、呕吐,大便先为水样便,后会出现血便。
  

误区六:喂宝宝咀嚼过的食物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的肠胃功能还不成熟,给宝宝喂食咀嚼过的食物更易于消化吸收。人体口腔本身就是一个多菌的环境,给婴幼儿喂养咀嚼过的食物,易将成人口腔中的细菌传给婴幼儿。为避免病菌传染,给宝宝喂食时可喂易于咀嚼消化的食物,最好不要喂宝宝咀嚼过的食物。
  

误区七:宝宝吃得越多越健康
在喂宝宝时,如果一次或多次超量喂食,会造成婴儿胃肠道负担过重,以致食物在胃肠内消化吸收出现障碍,很容易引起过食性腹泻。过量喂养不但不会促进体格发育,反而可能削弱消化功能。婴儿喂养要注意总量摄入,更重要的是注意营养均衡。
  

误区八:用牛奶加米汤喂宝宝
目前,许多家长在牛奶中掺些米汤、米糊或糕干粉给孩子吃。要知道,这种吃法是很不科学的。有人做过实验,将牛奶与米汤混合后分别置于各种温度下,结果维生素A损失的程度很惊人。食品学记载,维生素A不宜与淀粉混合。孩子如果长期摄入维生素A不足,会导致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喂养孩子最好把牛奶、奶粉与米汤或糕干粉分开来吃。
  

误区九:牛奶与鸡蛋一起煮好喂宝宝
有些家长喜欢把牛奶和鸡蛋煮在一起让孩子吃,这样虽然在操作上是方便了些,但是从营养角度考虑是不科学的。如果牛奶和鸡蛋一起煮,最后牛奶煮沸了而鸡蛋还没有熟,没熟的鸡蛋对人体是有害的。从卫生角度讲,半生不熟的鸡蛋中存着各种致病细菌,如沙门菌、大肠杆菌等,这些细菌吃到肚子里就有可能发生急性胃肠炎。
  将牛奶与鸡蛋一起煮时,如果要把鸡蛋完全煮熟,必须煮沸后再烧几分钟,但牛奶煮沸后很容易溢出锅外,所以要十分小心。另外,煮得时间过长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在锅底或锅边。因此,不论从营养保健的角度看,还是从卫生角度看,牛奶与鸡蛋都不宜一起煮。
  

误区十:新鲜牛奶比奶粉好
新鲜牛奶因为酪蛋白含量较高,挥发性脂肪酸多,易引起肠道过敏、消化不良。家长应避免直接用鲜奶喂养宝宝。若担心宝宝喝奶粉上火,可选用精制植物油的配方奶。
  

误区十一:用鲜奶代替配方奶粉喂养宝宝
对宝宝来说,除母乳外的其他乳汁,如牛乳、羊乳等,都有一定的缺陷,如牛乳蛋白质中的酪蛋白太高,不利于宝宝消化;牛乳中蛋白质、钙、钠、钾等的高含量与宝宝未成熟的肾脏能力不相适应。因此,对于2岁以内的宝宝,最好选用配方奶粉,尽量不用鲜奶。
  

误区十二:鲜牛奶高温加热后喂给宝宝
鲜牛奶必须加热消毒才能给小儿饮用,但加热时间要短,温度要低一些。因为加热到沸腾时,其中有些营养成分就会被破坏,如乳糖被焦化,分解成乳酸和甲酸。牛奶的沸腾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对营养成分的破坏就越大。煮鲜牛奶理想的温度在75℃左右,这时可见牛奶表面有小的波动,用文火煮20秒钟左右就能达到消毒的目的,营养成分的损失也最少。如果婴儿消化吸收不好,就应该延长牛奶煮沸时间,使牛奶中脂肪球变得细小,有利于消化。
  

误区十三:把煮好的牛奶存放在保温瓶里
有的婴儿晚上要喝牛奶,年轻父母为图省事,临睡前就将牛奶煮开放入保温瓶,半夜倒出给婴儿喝。这种做法是不对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温瓶中的温度逐渐下降,待下降到某一温度时,保温瓶里空气中的一些杂菌便会进入温度适宜的牛奶中繁殖。牛奶富含蛋白质和糖,最适合细菌生长,细菌在牛奶中约20分钟繁殖一次,3~4小时之后,保温瓶中的牛奶就开始变质。这时牛奶外观无明显改变,口感异味也不明显,家长不易察觉。而用这种奶喂婴儿往往会引起婴儿肠道感染,出现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甚至食物中毒。因此,牛奶应随煮随吃,奶粉即冲即喝,不可留到下一顿。
  

误区十四:宝宝喝奶粉容易上火
在城市里,有很多时尚妈妈母乳不足,婴儿需要补充奶类食品。很多家长认为,喝奶粉容易上火,会引致大便干燥。但是,最近科学研究发现,影响宝宝钙质吸收、大便干燥的原因是奶粉中添加的棕榈油与钙质结合,形成钙皂;新鲜牛奶富含酪蛋白,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也很多,易引起宝宝肠道过敏、消化不良。配方奶改进了各种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添加了某些母乳中的营养素,使之更容易消化吸收。
  

误区十五:给宝宝吃鸡蛋清
6个月以内的婴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肠壁的通透性较高,鸡蛋清中的蛋白为白蛋白,分子小,可以经肠壁直接进入小婴儿的血液之中。这种异体蛋白为抗原,可使婴儿体内产生抗体,再次接触这种异体蛋白时,则出现过敏反应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过敏性肠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因此,不宜给宝宝吃鸡蛋清。
  

误区十六:用鸡蛋代替宝宝主食
主食一般指米饭和面食,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所需的主要基础原料,每天人体所需总热能的50%?60%都来自于碳水化合物。
  与鸡蛋和大鱼大肉相比,米饭和面食不但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含有其他食物不可代替的营养物质。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米饭、面食等谷物类食品是合理膳食的基础。
  蛋类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如果将鸡蛋作为主食,过多食用,就会导致蛋白质过量摄入,不但营养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而且还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肠胃病、口臭、舌苔增厚等现象,增加体内的氨类毒副产物,加重肝肾负担,增加钙的排出量,最终影响身体健康。而对于胃肠功能差、消化酶少的小宝宝来说,更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专家指点:
  虽然鸡蛋营养丰富,但不可作为主食过多食用,一般来说,1?岁的婴儿最好只吃蛋黄,且每天不宜超过1个;年龄稍大的幼儿可以每天吃两个鸡蛋。每天必须让宝宝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说要让宝宝吃一些米饭和面食,这样才能给宝宝提供充足的热量来源。
  

误区十七:长期用豆奶喂养宝宝
豆奶制品主要是以豆类为原料制成的,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微量元素,还含有多种维生素。豆奶中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植物蛋白质,含铅量较多,婴儿如果长期只用豆奶,会使婴儿体内含铅量增多,影响婴儿大脑细胞发育。
  调查发现,长期喝豆奶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生殖系统疾病的风险系数较大。因此,在喂养婴儿时,不要长期只用豆奶。特别是4个月以下的宝宝,更不宜单独喂养豆奶,只可作为补充食品。还是喂养母乳最佳;其次为配方奶粉。
  

误区十八:长期用麦乳精喂养宝宝
麦乳精由麦芽糖、乳制品、麦精、可可等加工制成,一般每100克麦乳精含蛋白质6~8克,仅是奶粉的1/3,鸡蛋的1/2,而且这些蛋白质有1/4是来自可可粉和麦精中的植物性蛋白质。植物性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比动物性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低。宝宝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这是麦乳精所不能满足的。此外,麦乳精所含的脂肪较少,所以吃麦乳精也不能满足热能供给的要求。如果用麦乳精来喂养婴儿,孩子只会越来越瘦,还容易得病。因此,不宜把麦乳精当成婴幼儿的主要食品。
  

误区十九:过早喂婴儿米糊
有些老年人说,“钱做胆、米做力”,总觉得米饭的营养价值高。其实,过早喂米糊,易造成宝宝营养不足,尤其是蛋白质供给不足,而且婴儿对淀粉类的消化能力差,会导致因蛋白质营养不良而出现虚胖,或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所以,最好还是等孩子4个月以后才开始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且要慢慢加量。
  

误区二十:只让宝宝吃素食
有的家长害怕婴幼儿肥胖,便从小只让其吃素食,不吃或很少吃荤。有些处于哺乳期的妈妈希望保持自己的体型,也只吃素食。这些做法都是不当的,都不利于孩子生长发育。
  维生素B12存在于各种荤食中,是制造血红细胞的必需原料,如果只让婴幼儿吃素食,或者哺乳期的母亲只吃素食,就会使婴幼儿缺乏维生素B12,引起营养不良症,婴幼儿就会长得较为矮小,体重较轻。因此,对婴幼儿及给婴幼儿哺乳的母亲来说,营养均衡,荤素搭配最好。
  

误区二十一:喂宝宝的食物过甜
有些年轻的父母在给婴儿冲泡奶粉时,喜欢把奶粉冲得浓浓的,并在奶粉中放入大量的白糖,让奶甜甜的,认为这样孩子既能吃得多、吃得饱,营养成分也高。
  其实,婴儿饮过浓过甜的奶汁是有害的。奶粉冲得过浓,容易引起婴儿脑部缺血、抽筋及昏迷,脑部缺血严重者还会影响智力发育。此外,奶粉中放糖多,还会影响婴儿对奶粉中钙质的吸收,而钙质是促进婴儿骨骼和牙齿生长发育的重要成分。所以,婴儿不宜饮用过浓过甜的奶粉。
  

误区二十二:喂宝宝的食物过咸
食盐,即钠、氯元素化合物。婴儿肾脏发育还不成熟,排钠能力非常弱,食盐过多会损伤肾脏,使体内钠离子增多,会造成钾离子随尿排出过多,从而引起婴儿心脏肌肉衰弱。另外,食盐过多容易患高血压。因此,婴儿不宜饮食过咸。
  

误区二十三:喂宝宝的动物油过多
婴幼儿长期食用过量的动物脂肪会影响钙的吸收,并可造成成年后血脂与血中胆固醇不正常,导致心血管疾病。
  营养学家认为,植物性脂肪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婴幼儿神经发育、髓鞘形成所必需的物质。因此,在喂哺婴幼儿时,不宜多吃动物油,应以增加植物性脂肪为主。
  

误区二十四:经常让宝宝吃洋快餐
洋快餐的口味及就餐环境吸引了许多宝宝,家长也觉得那里卫生比较有保证,不但吃了饭,宝宝还可以开心地玩一阵。但是经常吃洋快餐确实对健康不利,家长应意识到这一点。
  洋快餐被营养学家们认定为高热量、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三高食品”,被称为“垃圾食品”。专家发现,汉堡包含有氧化胆固醇,它能损伤冠状动脉,加速其硬化,诱发心脏病。美国农业部已经向全国中小学生建议少吃汉堡包。
  

误区二十五:让宝宝多吃菠菜
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不宜让宝宝过多食用。草酸在人体内会与钙和锌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和排出体外,影响钙和锌在肠道的吸收,容易引起宝宝缺钙、缺锌,导致骨骼、牙齿发育不良,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误区二十六:用水果代替蔬菜喂养宝宝
婴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水果和蔬菜都富含多种维生素,有助于增强宝宝对疾病的抵抗力,是宝宝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水果具有生食方便、宝宝爱吃的特点,所以有些父母误认为水果可以代替蔬菜,特别是对于不爱吃蔬菜的宝宝,总是拼命让其吃水果。其实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因为水果与蔬菜不能互相替代。
  从营养学角度看,水果所含的营养远远比不上蔬菜。以苹果和青菜为例,两者的钙含量比例为1∶8,铁含量为1∶10,胡萝卜素含量为1∶25,由此可见,在一天的饮食计划中,绿叶蔬菜是必不可少的。水果中的纤维素很少,维生素C的含量也少,糖分较多;而蔬菜中矿物质、纤维素及维生素C的成分都比水果多,糖分含量少。宝宝适当吃水果对身体有好处,但如果摄入过多,会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容易导致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
  据专家介绍,有些宝宝对水果中所含的果糖吸收不好,会从肾脏排出。从水果的特性看,有些水果吃多了会影响健康,比如橘子吃多了容易"上火",导致大便干燥;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荔枝吃太多,会出现四肢冰冷无力,多汗、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水果、蔬菜两类食物只能互相补充,不可偏废,更不可互相取代。
  专家指点:
  将蔬菜和水果的合理摄入比例定为3∶1,最多不超过3∶2,也就是说,蔬菜的摄入量应该多于水果。因此,一定要从小培养宝宝的蔬菜情结,尤其是对黄绿色蔬菜的喜爱。对于那些不喜欢吃蔬菜的宝宝,妈妈一定要多动脑筋,变化蔬菜的烹煮方式,激发宝宝对蔬菜的兴趣。
  

误区二十七:让宝宝吃反季节和不熟的水果
家长喜欢让宝宝多吃水果,但要慎吃那些反季节和不熟的水果。现在的反季节水果和时令水果,不少都使用了催熟剂和农药,吃时一定要洗净、去皮,否则孩子吃了就容易引起腹泻。如冬季吃西瓜,怕坏就放入冰箱里,西瓜性偏凉,小孩应慎吃。小孩因吃水果不当而造成腹痛、腹泻的人数很多。所以,慎给小孩吃反季节水果和不熟的水果。
  

误区二十八:让宝宝吃太多水果
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果父母选择一些新鲜熟透的水果适量喂哺婴儿,对婴儿的成长发育是有好处的。但是,过食水果也会有许多坏处,甚至因此而致病。如果短时间内喂大量水果,可造成小儿体内血糖水平大起大落,使小儿出现疲乏困倦等不舒服的感觉。而且,过多的糖分会在肝脏内转为脂肪,使小儿容易发胖。因此,父母在喂哺水果时要适可而止,不宜过量。
  

误区二十九:让宝宝多吃香蕉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吃香蕉,家长也觉得香蕉既富有营养,又甜美可口,便放任孩子大量食用香蕉。但是,近年来药理学家们研究发现,多吃香蕉对婴幼儿健康不利。香蕉含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摄入过多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所以,婴幼儿不宜多吃。
  

误区三十:让幼儿空腹吃橘子
小儿在饭前和空腹时不宜吃橘子。因为小儿的胃壁比较娇嫩,如果胃中没有其他食物,橘子吃进胃里后,橘子的有机酸会刺激胃黏膜,使胃部感到不适,长期如此,会形成胃病。
  

误区三十一:让宝宝吃蛋黄补血
蛋黄中的含铁量虽不低,但由于蛋黄中的铁与磷酸盐结合后,使吸收率大大降低。所以,吃蛋黄既不能预防宝宝贫血,又不能治疗缺铁性贫血。
  

误区三十二:让宝宝过多吃动物肝肾
不少家长认为,动物肝肾是小儿的营养佳品,经常给孩子吃,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危害。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动物肝肾中的有毒物质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含量比肌肉中要高好几倍。肝组织具有通透性高的特点,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质都能进入肝脏。另外,肾和肝组织还含有特殊结合蛋白,与毒物亲和能力较高,能把血中已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夺过来。如肝肾组织含有的金属蛋白与镉、汞、铅等毒物有较强的亲和力,它使这些毒物长期储存在肝肾组织细胞内。因此,不宜给小儿多吃动物肝肾。
  

误区三十三:用饮料替代白开水喂养宝宝
当前,碳酸饮料、果汁、果冻等已经成为都市宝宝消费的主流,有的宝宝一天不喝饮料就不行,一方面是喜欢那种酸酸甜甜的口味,另一方面是很多父母错误的认识,使得不少宝宝从一两岁开始就养成了偏爱饮料的习惯。
  市场上的常见饮料可分为三种:
  一是碳酸饮料:碳酸饮料由糖、香精、色素加水制成,其中有些饮料中还含有咖啡因,喝起来口感清爽甜美,很适合宝宝的口味。但如果宝宝喝多了碳酸饮料,不仅会让宝宝摄入糖分太多,而且碳酸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宝宝机体的内环境有不利影响,同时也因饱胀感而影响食欲。宝宝喝过多的碳酸饮料,还会造成宝宝体内的钙流失。研究表明,在偏爱碳酸饮料的宝宝中,约有六成因缺钙而影响正常发育。特别是可乐型饮料,磷含量过高,过量饮用会导致体内钙、磷比例失调,造成发育迟缓。
  二是营养型饮料:因为营养型饮料中加入果汁、牛奶等而备受父母欢迎,很多父母认为营养型饮料既能满足宝宝食欲,又可以补充营养,所以让宝宝多喝营养型饮料。其实这些饮料中营养素的含量比天然食品要低很多,营养价值并不高,而且大多数添加了防腐剂、稳定剂和香精、糖精等对宝宝无益的物质,宝宝不宜多喝。
  三是滋补型饮料:因为滋补型饮料中加了花粉、蜂王浆或补益类中草药(如枸杞、人参、桂圆等)的营养品,对健康的宝宝来说,不但没有必要,而且还会影响正常饮食中各种营养素的吸收。有些滋补型饮料含有激素成分,喝多了会导致宝宝性早熟等严重后果,应严格限制宝宝饮用。
  事实上,适宜宝宝喝的最经济实用的饮料莫过于白开水了。白开水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着十分理想的生理活性,不但能及时清除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更能提高人体的耐受能力和抗病能力,使人体不易产生疲劳感。
  专家指点:
  对于3岁以内的小宝宝来说,最好不要喝饮料,补水也要“少量多餐”,每次饮水应控制在100毫升左右,每天的补水量以1500毫升为宜。除了要提醒宝宝喝水外,也可以让宝宝吃一些含水量较大的蔬菜、瓜果等食物,换个花样给宝宝补充机体所需的水分。
  

误区三十四:让宝宝多喝果汁
果汁的特点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较多,口感好,因此宝宝乐于接受,但最大的缺点是它缺乏蛋白质和脂肪。如果宝宝喝很多果汁,占满了胃的空间,使正餐摄入减少,而正餐(如母乳或牛奶)才有宝宝所需的蛋白质、脂肪,长期如此会破坏宝宝体内的营养平衡,导致发育迟缓的恶果。宝宝年龄越小,这种恶果越易发生。
  

误区三十五:让宝宝常喝酸奶
酸牛奶是儿童喜爱的一种营养饮料。它是用鲜牛奶或脱脂牛奶为原料,经消毒灭菌后,用纯培养的乳酸菌发酵而制成的,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奶制品。酸牛奶中的蛋白质由于受到乳酸的作用形成微细的凝乳,变得更容易消化吸收。乳酸菌在人体肠道中还能合成人体必需的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和叶酸等。
  酸牛奶虽是一种有助于消化的健康饮料,但不可随意用酸牛奶喂养婴幼儿,因为酸牛奶中含钙量少,对于生长发育需要大量钙元素的婴幼儿不利。酸牛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能抑制很多肠道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消化功能。尤其是婴幼儿在患胃肠炎时,如果给他们喂酸牛奶,还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胃肠炎。
  

误区三十六:让宝宝常饮凉茶
在我国的南方,特别是广东地区,很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喝凉茶,凉茶会损伤胃肠道、黏膜,造成消化吸收障碍,容易造成营养不良;有些中药成分会导致有G6PD缺乏的孩子发生溶血症,严重的还威胁生命。因此,不宜让宝宝常喝凉茶。
  

误区三十七:给宝宝喂食蜂蜜
蜂蜜不仅是甜美的食品,而且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和维生素C、维生素K、维生素B2、维生素B6,以及多种有机酸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等。由于蜂蜜有这么多的优点,许多年轻的父母喜欢在喂小儿的牛奶中加入蜂蜜,以加强小儿营养。实际上,1周岁以下的婴儿是不宜食用蜂蜜及花粉类制品的。
  在百花盛开之时,蜜蜂难免会采集一些有毒的蜜腺和花粉,若正好是用有致病作用的花粉酿制的蜂蜜,就会使人中毒。婴儿抵抗力极低,更易出现中毒反应。在外界的土壤和灰尘中,存在一种被称为“肉毒杆菌”的细菌,而蜜蜂常常又把带菌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使蜂蜜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极微量的肉毒杆菌毒素都会使婴儿引起中毒反应,其症状与破伤风相似。
  专家指点:
  为防患于未然,使婴幼儿能健康成长,对1周岁以内的婴儿,不应喂食含有蜂蜜的食品。
  

误区三十八:让宝宝多吃奶糖
人的一生要长两次牙,第一次长的是乳牙,第二次长的是恒牙。一般来说,小孩到两周岁时20个乳牙就长全了。乳牙的骨质比恒牙脆弱得多,最怕酸性物质的腐蚀。奶糖就是酸性物质,并且极易黏附于牙齿上或牙缝中,导致婴幼儿乳牙疏松、脱钙,从而形成龋齿。另外,吃糖过多会降低食欲,造成婴幼儿营养缺乏,因而危害很大。
  

误区三十九:让宝宝多吃泡泡糖
泡泡糖的主要成分是橡胶和增塑剂。橡胶里加了硫化促进剂、防老剂等添加剂,均有一定毒性,吃多了会蓄积中毒。增塑剂虽然毒性低,但它的代谢产物苯酚在消化道吸收会对身体有害。另一方面,有的儿童在吃泡泡糖的时候,嚼一会儿,吐出来玩一会儿,这种极不卫生的吃法容易导致儿童患寄生虫病和肠道传染病。因此,幼儿不宜多吃泡泡糖。
  

误区四十:让宝宝多吃巧克力
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糖和使精神系统兴奋的类似咖啡因的物质,它味道香甜,孩子都喜爱吃。其实婴幼儿不宜多吃巧克力。
  因为巧克力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如果宝宝过多食用巧克力,不容易消化吸收,在胃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会导致胃肠内反酸涨气而引起腹痛;会产生饱腹感,因而降低食欲,无法正常进餐,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进餐习惯,使宝宝无法得到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如肉、蛋类、蔬菜、水果等食物是巧克力无法代替的。
  如果婴幼儿过多食用巧克力,巧克力中类似咖啡因的物质会使他们兴奋,容易出现哭闹、多动、不易入睡等问题。所以,婴幼儿不宜多吃巧克力。
  

误区四十一:让宝宝多食用果冻
果冻、水果冻主要是采用海藻酸钠、琼脂、明胶、卡拉胶等增稠剂,再加入少量人工合成的香精、甜味剂、酸味剂、人工着色剂等原料配制加工而成。这些物质虽然来源于海藻和其他陆生植物,但是在提取生产过程中,要经过酸、碱、漂白等工艺处理,其原有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大部分都已消失。因此,果冻并不像新鲜水果那样,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其他营养成分。果冻含有的海藻酸钠、琼脂和明胶等物质都属于膳食纤维,不易被消化吸收;果冻还含有甜蜜素、糖精钠等,如果过量摄入这些物质,将会对人体产生直接危害,尤其是糖精钠短时间内过量摄入,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容易酿成急性大出血;果冻中的香精、甜味剂、酸味剂、人工着色剂等对人体无任何益处,经常食用对胃、肠和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另外,有报道屡屡发生幼儿因吞食果冻窒息而亡的事件。
  因此,不可经常给宝宝吃果冻,以免造成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影响宝宝健康生长。
  

误区四十二:让宝宝多吃罐头
在加工罐头食品时,都要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由于小儿发育尚未成熟,身体各组织对化学物质的反应及解毒功能都低,因此食用罐头会加重脏器的解毒排泄负担,甚至会因某些化学物质的积蓄而引起慢性中毒。
  

误区四十三:让宝宝多吃含有人工合成色素的食品
现在的儿童食品有多种多样的颜色,其中有些颜色是化学合成的,添加了人工合成色素。人工合成色素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可引起多种过敏症。近年来,一些科学家研究认为,小儿多动症与人工合成色素有关。某些人工合成色素作用到神经介质,影响到冲动传导,从而导致一系列多动症症状。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对人工合成色素的使用规定十分严格,强调婴幼儿代乳食品不得使用人工合成色素。
  

误区四十四:让宝宝吃太多甜食
给孩子吃适量的甜食,不仅给机体提供一定的热能,还可给孩子带来快乐。但是吃过多的甜食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以下不良影响:
  甜食过多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甜食极易饱肚,但并没有很多营养,孩子吃甜食过多,会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造成营养缺乏。
  孩子多吃甜食会引起龋齿。吃完甜食后往往有部分食物残留在口腔中,容易被口腔中的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物质,使牙齿结构遭到破坏而发生龋齿。
  长期吃甜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小儿吃多了甜食,感觉饱胀,反而吃不进营养丰富的食物,实际上又处于半饥饿状态,长此以往会造成营养不良。
  甜食过多会引起肥胖。如果吃甜食过多,多余的糖分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会使孩子发胖。
  

误区四十五:让宝宝多吃保健品
许多家长怕饮食中的营养成分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常常会买些营养品或补品给宝宝吃,如西洋参、白木耳、桂圆、蜂乳等,认为这些食品是补药,会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其实,这些营养补品的营养价值并不高,更有些补品还含有激素,有引起儿童性早熟的可能。
  也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宝宝缺这缺那而给宝宝恶补,如给宝宝吃了鱼肝油,同时又吃多种维生素,吃了钙粉又吃多种矿物质的增补剂,造成某种营养素摄入过多或营养素之间的比例失调,对宝宝身体发育十分不利。
  因此,在吃任何保健品之前要先了解宝宝身体的状况,如通过静脉血测定体内矿物质的情况,的确是某种元素缺乏再给予补充,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其实,药补不如食补,只要保持平衡的膳食,就能保证基本营养平衡。
  

误区四十六:让宝宝过多服用维生素
婴幼儿服用维生素过多,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产生中毒。
  维生素A中毒症
  如果儿童大量进食猪肝、鱼肝、浓缩鱼肝油,就可引起急性或慢性维生素A中毒。中毒症状是骨痛、皮肤黏膜改变、颅内压升高等。
  维生素D中毒症
  一些父母怕孩子得佝偻病,常给孩子多服鱼肝油等含维生素D的药剂,这样容易引起中毒。维生素D中毒的症状是食欲不振、消瘦、尿频(但尿量不多)、低热、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表现为精神抑制、运动失调。
  其他维生素中毒症
  过量服用维生素C、E、K也可出现不良反应。大量长期服用维生素C可出现草酸结晶尿,有尿频、血尿,甚至尿闭等严重反应。
  总之,服用维生素不可过量,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否则会适则其反。
  

误区四十七:让宝宝过量食用胡萝卜素
如果幼儿过多饮用胡萝卜或西红柿做成的蔬菜果汁,都有可能引起胡萝卜血症,使面部和手部皮肤变成橙黄色,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稳定、烦燥不安,甚至睡眠不踏实的症状,还伴有夜惊、啼哭、说梦话等现象。
  

误区四十八:让婴儿过量服用鱼肝油
鱼肝油含有维生素A、D,可以预防小儿佝偻病,所以有的家长把鱼肝油当成补品,认为既然是补品,多吃没有关系,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发热、嗜睡、呕吐等急性中毒症状,慢性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脱毛、脱发、瘙痒、四肢疼痛。因此,婴儿不宜过量服用鱼肝油。
  

误区四十九:让婴儿食用人参补养
人参是一种滋补强壮药物,唯有虚损才宜进补,所以健康无病的婴儿切不可滥用。中医学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阴常不足,阳常有余”。通俗来说,婴儿的分化发育尚未完善,特别是离母体不久的新生儿,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都尚未健全,新陈代谢却极为旺盛,有大量的代谢产物要从尿中排泄,若灌服参汤,会对其他脏腑尤其内分泌系统的正常活动产生干扰,而且代谢增高与尿量减少同时出现,体内许多废物排不出去。此外,幼儿心腑在功能尚未健全的时候受到人参中强心苷的刺激,必然会遭到损害。
  所以,中医学有“少不服参”之说,生机勃勃的纯阳之体,本身的免疫力已经足够强,不必再服用人参进补,否则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误区五十:用葡萄糖代替白糖喂养宝宝
只要婴幼儿食欲正常,就不会缺乏葡萄糖。这是因为,各种食物中的淀粉和所含的糖分,在体内均可转化为葡萄糖,所以不宜多用葡萄糖,更不可用它来代替白糖。如果常用葡萄糖代替其他糖类,肠道中的双糖酶和消化酶就会失去作用,使胃肠懒惰起来,时间长了就会造成消化酶分泌功能低下,消化功能减退,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误区五十一:孩子哭闹时喂食物
孩子有时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为了制止孩子哭闹,有不少家长以为是孩子饥饿,就给孩子喂食物、糖果或糖水,有的甚至往孩子嘴里塞奶嘴,这样的做法将会对孩子造成极大的危害。因孩子在哭闹时咽喉气道通畅,这时如果喂食,食物容易顺着气流被吸进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肺气肿等疾病。因此,在婴幼儿哭闹时不可喂食物。
  

误区五十二:孩子进食时含饭
有的小儿吃饭时爱把饭菜含在口中,不嚼也不吞咽,俗称“含饭”。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婴幼儿期,最大可达6岁,多见于女孩,以家长喂饭者为多见。发生原因是家长没有从小让小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按时添加辅食,小儿没有机会训练咀嚼功能。这样的小儿常因吃饭过慢过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素,营养状况差,甚至出现某种营养素缺乏的症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家长只能耐心地教育,慢慢训练,可让孩子与其他小儿同时进餐,模仿其他小儿的咀嚼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进行矫正。
  

误区五十三:孩子挑食
挑食常常发生在幼儿期。具体表现是:小儿对自己喜欢吃的食品毫无节制地多吃,对不喜欢吃的食品吃得很少,甚至宁愿饿一顿或饿一天也不吃。这是一种不良习惯。有的小儿有肉时就多吃饭,无肉就吃得很少,这样饥一顿饱一顿,很容易损伤胃肠道,日久会引起厌食,同时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
  要想纠正幼儿挑食的不良习惯,首先要给幼儿讲清道理,注意膳食的多样化,每餐荤素食搭配,采用混合膳食。营养素供给齐全,可防止小儿挑食。对小儿喜欢吃的东西,应有所节制,不可过多食用。
  

误区五十四:孩子吃饭前喝太多水
餐前孩子多为空腹状态,如果在这时过量饮水,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
  ◆餐前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致使消化能力降低,在炎热的夏季容易引起腹泻、呕吐等症。
  ◆餐前大量饮水会降低胃酸的杀菌能力,使孩子易受病菌、寄生虫卵的侵袭。
  ◆短时间内饮水过量可能使胃部扩张,甚至出现胃下垂。
  ◆大量饮水,尤其是喝汽水、冷饮,会使食欲减退,妨碍进食。
  因此,孩子在餐前不宜大量饮水。
  

误区五十五:孩子暴饮暴食
许多家庭平时因为工作忙,饮食较马虎,到节假日则大吃大喝一番,这样暴饮暴食对成人是不利的,对幼儿更加有害。
  暴饮暴食会突然加重消化道的负担,容易产生消化功能紊乱,引起急性胃肠炎,幼儿的消化功能很难恢复正常,长期下去会导致营养不良。暴饮暴食还可能会引起急性胰腺炎,即进食1~2小时内发生腹痛、呕吐、疼痛性休克、血和尿的淀粉酶升高,重症可危及生命,故对此应多加注意,千万不要暴饮暴食。
  

误区五十六:在孩子进食时与孩子逗乐
为了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一起玩耍。与孩子玩耍逗乐时切不可过分,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甚至还会发生意外,尤其是在孩子进食时不宜逗乐。
  在孩子进食时逗乐是非常危险的事,不仅会影响小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形成,还可能令小儿将食物吸入气管。小婴儿误把奶液吸入气管,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大孩子如把花生米、瓜米仁呛入气管,会引起窒息等。
  在生活中,有的家长把黄豆、五香豆向上一抛,再张开嘴去接,表演给孩子看,孩子如果照此模仿,食物会误入气管,引起严重后果。
  

误区一:孩子发烧就用抗生素、解热止痛药
现在有不少家长一见小孩生病就紧张,动不动就用抗生素,希望能把病立即压下去,如小儿安等。专家提醒家长,小儿安的主要成分是磺胺,而磺胺只对细菌感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有效,而对病毒无能为力。长期服用磺胺等消炎药,会因抑制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而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出现鼻出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灰色综合征。
  需要强调的是,小孩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等意外。
  

误区二:迷信新药、贵药
家长带孩子看病,要求医生开最好的药,认为价格便宜的药肯定不是好药。据医生说,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专家提醒家长,治疗效果与药品价格不一定总成正比。既便宜又对症的药才是好药。新药等于好药的看法是错误的。从安全有效的角度看,老药是经过长期使用证明确有疗效,对于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人们也知道得更多些。
  

误区三:给婴幼儿用药过量
婴幼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倘若用药过量,会引起药物积蓄中毒。若是服用酸、碱类药物,比较容易发生酸血症或碱血症;若过多服用利尿剂,则容易产生低钾低钠;若过多使用抗生素,则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婴幼儿在用药时要特别慎重。
  

误区四:给孩子用成人药
有些家长认为,只要将成人药剂量减少,即可给孩子服用,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小儿的肝、肾等脏器发育尚不完善,酶系统也未建立,解毒、排泄功能很弱,若用药不当,极易造成不良反应,甚至致残、致死。
  不宜小儿服用的常用成人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四环素类药物:可影响小儿骨骼正常生长,且易沉积在牙组织中,使牙釉质发育不良,牙色发黄,故8岁以下小儿禁用。
  ◆链霉素、庆大霉素:这些药品均能引起听神经与肾脏损害,尤其对婴幼儿的听力损害严重,可能形成永久性耳聋。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可引起小儿关节病变,并影响其软骨生长发育,故18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不易使用。
  ◆去痛片(索米痛片)、安乃近、安痛定等药:小儿服用这些药物易使粒细胞下降,也有导致过敏、虚脱等副作用。
  ◆硼酸软膏、可的松软膏等外用药:小儿的皮肤又薄又嫩,血管也很丰富,对外用药的吸收量极大,有可能引起严重反应。
  除以上几种药物外,不适合儿童应用的药物还有很多,故小儿患病后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切勿使用成人药,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误区五:用果汁饮料给孩子送服药物
很多孩子在患病时怕服药,于是家长便哄着孩子用果汁饮料代替开水服药,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要知道在各种果汁饮料中,都含有维生素C和果酸,使酸性物质容易使各种药物提前分解或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内的吸收,会影响药物的疗效;有的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会加强副作用,对人体产生不利因素。所以,给孩子服药不宜用果汁饮料送服。
  

误区六:给孩子捏鼻喂药
有些孩子不爱吃药,家长就捏着孩子的鼻子强行喂药。这样药物就有可能呛进气管,甚至造成窒息,严重的还会死亡;尤其是患肺炎的孩子被药水呛着以后,会大大加重原来的病情。所以父母应采取诱导劝说的方法使小儿自觉服药。不要直接给婴幼儿喂药片或药丸,应将药片或药丸研成粉末,放入糖水或米汤内,用小匙从口角处慢慢喂服,绝对不要捏着孩子的鼻子强行喂药。
  

误区七:让婴儿躺着吃药
婴儿病了,做父母的总是细心护理和照顾,甚至连吃药也要婴儿躺在床上吃,唯恐惊动了孩子。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对孩子的病情无益,而且更有害。
  躺着吃药,药容易滞留在食管里,刺激并损伤食管内壁,有时还会延缓药物的吸收,影响治疗效果。那么,婴儿吃药时采用哪种姿势最理想呢?最好是母亲抱着婴儿或让婴儿坐着吃药。服药后要喝一定量的温开水。如果孩子病重,不能采用这两种姿势服药,父母要把婴儿的头部和上身托起,然后喂药。
  

误区八:婴儿服药前喂奶
婴儿患病时,在服药前后不宜喂奶,使患儿处在半饥饿状态,以防止服药时出现恶心、呕吐,同时也便于将药咽下。婴儿服药后也不要马上给婴儿喂奶,以免发生恶心、呕吐。婴儿将药咽下后,可继续喂糖水或白开水20~30毫升,将口腔及食管内积存的药物送入胃内。
  

误区九:吃中药无害
不少家长对西药比较排斥,认为西药副作用太大,中药才是无害的。孩子一有个头疼脑热、感冒发烧,就喜欢给孩子服用六神丸。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以前遇到这种毛病的时候吃六神丸,效果好,价格便宜,还是中药,给小孩子吃肯定也不错。此外,牛黄镇惊丸、包龙丸、回春丹等儿科中成药轮番上阵,有病中药治,没病中药补。
  专家提醒家长,中药既然是药,必然也有副作用。如六神丸的成分包括牛黄、冰片、蟾蜍、珍珠、雄黄等。其中蟾蜍含有与强心甙结构相似的蟾蜍毒素,应用不当易导致心律失常;雄黄主要含有硫化盐成分。幼儿处于发育阶段,心、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若长期服用六神丸,很容易造成这些器官的功能损害。
  

误区十:吃中药乱加糖
从中医观点来看,糖也是一味药。白糖属于凉性,可以去火;红糖属于暖性,可以祛寒。在民间流传的药方中,用白糖煮茶水用以祛火;用红糖煮生姜、葱头水用以祛寒、治感冒等。所以,凉性药物可加白糖,热性药物可加红糖,不会影响药效。如果随便加糖则可能影响药效。家长不妨在医生开方时,询问一下能否加糖。有些药物虽然苦,但苦味起着一定药理作用。如瓜蒂散是一种苦味催吐剂,以苦味刺激舌头上的味觉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呕吐,如果加糖服用就有可能使药物失去药效,所以这类药不宜加糖服用。中药的化学成分很复杂,其中蛋白质、鞣质等成分可与红糖中的铁、钙等杂质相互作用,使药效有所改变。所以,吃中药不宜乱加糖。
  

误区十一:盲目服用驱虫药
几乎95%的幼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等。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面黄肌瘦、食欲不振,未经检查便认为孩子患有肠道寄生虫病,盲目服驱虫药,又不见虫体排出,又让孩子继续服用驱虫药,以致影响了孩子的健康。
  专家提醒家长,驱虫药有很多种,有的对多种寄生虫有效,有的仅对一种寄生虫有效。常用的驱虫药有哌嗪(驱蛔灵)、噻嘧啶(抗虫灵)、左旋咪唑、甲苯咪唑、苦楝皮、乌梅、使君子等,这些药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驱蛔灵虽然毒性低,但常服或过量都可引起头晕、头痛、呕吐及肝功损害,苦楝皮苦寒败胃,过量还可引起中毒死亡。因此,任何一种驱虫药,都不宜经常服用。
  

误区十二:滥用丙种球蛋白
有不少家长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小孩抵抗力稍差一些就要到医院打丙种球蛋白,认为这样可增强抵抗力,少生病。
  专家提醒家长,丙种球蛋白的主要用途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并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
  

误区十三:滥用链霉素
有些孩子伤风感冒之后,打了链霉素针或庆大霉素针,结果感冒好了,耳朵却聋了,造成了终身的遗憾。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损害听神经,造成小孩的双耳神经性耳聋。虽然在耳聋之前发生耳鸣,及时停药可以避免,但由于小孩还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加上耳聋是逐渐加重,所以很容易被家长疏忽,等到发现小孩耳聋时为时已晚。
  

误区十四:滥用速效感冒丸
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速效感冒丸含有的咖啡因可引起惊厥,含有的扑热息痛在体内的代谢产物能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载氧功能,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严重损害婴幼儿的肝功能。
  
误区十五:婴儿腹泻乱服止泻药
婴儿腹泻时,有些家长急于给婴儿服用止泻药和消化药,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有一种腹泻叫婴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稀薄,每日4~6次,多者可达10余次,常在喂奶后排便。腹泻的婴儿精神愉快,反应良好,食欲正常,睡眠安稳,体重增加,大便化验无异常。如果属于这种情况的腹泻,家长急着给婴儿服药,不但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对小儿的身体不利。
  如果人工喂养的婴儿出现腹泻,也不能随便用止泻药,因为腹泻是一种症状,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人体通过排便可以把肠道内的微生物和毒素排出体外,有利于病因的消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腹泻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如用了止泻药,会使肠蠕动减少,细菌、毒素在体内吸收增加,容易引起中毒。
  针对婴儿腹泻,要采取对症疗法,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就应积极予以治疗;如果属于婴儿生理性腹泻,就不必用药。
  

误区十六:婴儿腹泻时禁食
过去,对于腹泻的小儿,原则上只喂少量米汤,严重腹泻者应禁食。目前,对患有腹泻病的婴儿不主张禁食,而应该继续喂他吃东西。正在发育的婴幼儿因频频腹泻而丧失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正急需补充,如果禁食,会加重婴幼儿水分和营养的缺失,胃肠道功能也不能得到很快的恢复。长期禁食还会发生营养不良。因此,婴儿腹泻不宜禁食。
  

误区十七:乱用外用药
幼儿的皮肤发育尚未健全,外用药物特别容易穿透皮肤侵入幼儿体内。如果用药过量,常会发生中毒,如由于衣物接触樟脑球引起的贫血、由新霉素软膏引起的耳聋、由皮质激素类软膏引起的浮肿、由硫酸阿托品滴眼引起的超高热血蛋症、由硼酸软膏引起的呕吐及肾损害、由水杨酸软膏引起的呕吐与呼吸急促、由酒精溶液湿敷引起的嗜睡、由薄荷脑擦剂引起的呼吸困难、由红汞软膏引起的汞中毒、由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剂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皮炎等。因此,幼儿不宜随便乱用外用药。
  

误区十八:给婴儿用滴鼻净
滴鼻净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急性、慢性鼻炎和鼻塞的常用药物,其对黏膜血管有强烈而持久的收缩作用,故可使血压升高,且有代偿性心动过缓,有类似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可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和回盲括约肌,从而引起排尿困难及腹痛。婴幼儿鼻黏膜血管丰富,滴药后易被吸收,如滴药过多,药液自鼻腔入口腔至消化道吸收,从而引起中毒。中毒后会出现嗜睡、抽泣样呼吸、面色发绀、出冷汗、四肢发冷、心动过缓、体温过低、尿少和腹痛等症状。如婴幼儿受凉,出现鼻塞等症状,可选用%~1%麻黄素或麻黄素呋喃西林溶液滴鼻。
  

误区十九:给婴儿滴氯霉素眼药水
氯霉素眼药水对防止沙眼、红眼病有理想的疗效,是眼科常用滴眼剂。婴幼儿如果长期滴用氯霉素眼药水,会引起不良后果。氯霉素眼药水杀菌能力很强,还具有刺激性,会对婴幼儿娇嫩的造血组织形成损坏。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药物很快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进行性贫血、反复出血及继发性感染等,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婴幼儿不宜使用氯霉素眼药水。
  

误区二十:随意给婴儿洒用爽身粉
爽身粉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婴儿健康。爽身粉含有滑石粉,如果婴儿少量吸入,尚可由气管的自卫功能排除,若吸入过多,滑石粉会将气管表层的分泌物吸干,破坏气管纤毛的功能,甚至导致气管阻塞。一旦发生问题,只能使用类固醇药物来减轻症状,目前尚无对此有效的治疗方法。
  为了避免爽身粉造成上述问题,家长在使用爽身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时,在远离婴儿的地方,将适量的爽身粉小心倒在手上,然后慢慢涂抹在婴儿身上,注意不要使爽身粉满天飞。
  ◆使用后,要及时将盒盖盖紧,妥善收藏,不要让婴儿当成玩具去玩。
  ◆不要让大一点的孩子模仿大人的做法去给婴儿扑撒爽身粉,以免发生意外。
  ◆给婴儿扑粉时,不宜用粉过多。
  

误区二十一:把喉片当糖果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吃糖果会长蛀牙,尽量不让孩子吃。为了对付小孩子哭闹,很多家长会给孩子吃喉片,由于很多喉片吃起来香甜可口,又清凉舒适,小孩子自然喜欢吃,家长也认为喉片非糖果,消炎又好吃,何乐而不为?结果时间一长,发现孩子口腔炎症不断!
  专家提醒家长,喉片是一种常用的消炎润喉药物,不是糖果,对咽喉炎、扁桃体炎、鹅口疮及口臭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由于喉片的辅料中加入了适量的蔗糖、桉叶油等物质,入口后既香甜可口,又清凉舒适,如果将其作为糖果给小儿食用,结果往往成为新的致病隐患。如薄荷喉片可收缩黏膜血管,削弱黏膜的抗病能力,导致口腔溃疡发生;碘喉片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刺激性与腐蚀性相当大;草珊瑚含片则可使口腔发干。特别是在口腔没有炎症的情况下,这些喉片中的抗菌成分会杀死口腔中的有益菌,致使有害菌乘机作乱而引起炎症。
  

误区二十二:让婴儿多喝止咳糖浆
小儿止咳糖浆是人们熟悉的一种家庭常备药,由于此药味甜,小儿喜欢喝,一些年轻的父母认为小儿止咳糖浆能止咳又无毒,多喝点好得快,常常过量地给小儿喝。这种做法对孩子是非常有害的。
  小儿止咳糖浆的主要成分是盐酸麻黄素、氯化铵、苯巴比妥和桔梗浸渍膏等药物。如果过多服用小儿止咳糖浆,会出现盐酸麻黄素的不良反应,如头昏、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还可出现大脑兴奋,如烦躁和失眠等;苯巴比妥的不良反应是头昏、无力、困倦、恶心和呕吐等;氯化铵服用过量可产生酸中毒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小儿服用止咳糖浆不宜过多,应遵照医嘱按规定的剂量服用。
  

误区二十三:不注意新生儿身上的怪味
有些新生儿身上散发出一些奇怪的味道,如烂白菜味、脚汗味、猫尿味等。而年轻的父母对这些怪味的来源认识不清,往往忽视婴儿身上的怪味。其实,若这些怪味是从婴儿身上散发出来的,便是婴儿患有某些先天性代谢疾病的信号。
  先天性代谢疾病与遗传有关,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某些酶或结构蛋白的缺陷,使体内氨基酸或有机酸代谢发生障碍,产生异常代谢产物,堆积在新生儿身体内,并通过汗、尿排出,散发出各种怪味。例如,枫糖尿症患儿可散发出枫糖味、烧焦糖味或咖啡味;苯酮尿症患儿可散发出耗子尿味;蛋氨酸吸收不良症患儿可散发出啤酒花烘炉气味;高蛋氨酸症患儿可散发出煮白菜味或腐败黄油味;焦谷氨酸血症患儿可散发出汗脚味。这些代谢病最后都会导致小儿发育障碍及痴呆。
  代谢病的发病率虽然不高,但危害严重,一旦延误,便难以挽回。所以父母不要忽视新生儿身上的怪味,发现怪味后应立即求医检查,对症治疗。
  

误区二十四:不注意新生儿无尿
绝大多数的新生儿要到出生后1天半才开始有尿,实际上1天半无尿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一方面是由于新生儿肾脏发育不成熟,肾小球滤过率按体表面积计算仅为成年人的1/4~1/2,不能一下排出较多的尿;另一方面,体内的水分通过呼吸和皮肤散发很多,出生后摄入水又太少,身体因此而严重缺水,尿自然就少,短时间内不排尿是正常现象。
  但是,新生儿无尿的时间如果超过两天,补充5%葡萄糖液后还不排尿,就要提高警惕,可能是肾及泌尿系统有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误区二十五:不注意新生儿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感冒的一种表现。感冒虽然是常见疾病,但发生在新生儿身上就比较严重。新生儿鼻腔短小,黏膜血管丰富,没有鼻毛,且抵抗力差,细菌可侵入肺泡而患肺炎,也可因高热而抽风,严重时还会合并其他疾病。
  新生儿感冒与室内通风不好、气候突变、冷热不调等因素有关,更主要的是因接触人过多受病毒传染。大人在新生儿室内聊天、吸烟和抚摸新生儿是新生儿患感冒和其他疾病的祸根。
  为防止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必须保证小儿室内清洁卫生,通风换气良好,减少小儿与他人的接触,给孩子穿适宜的衣服,以调节体温。
  

误区二十六:不注意新生儿哭闹
新生儿哭闹往往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饥饿、疼痛、患病等,可根据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仔细区分。新生儿饥饿的哭声往往是平缓的,哺乳后哭声即止。如果喂哺却不吸奶,仍然哭闹不止,就得找原因。如果是尿布湿了,更换尿布后哭声即止。如果婴儿躯体某部有刺激性疼痛,哭声往往比较剧烈、持久,也较烦躁。这时应该解开衣服进行全面的检查,观察全身皮肤,特别注意外耳道有无耳疖等。如果哭声如同尖叫,称为脑性尖叫,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以,新生儿哭闹的原因不一定是饥饿,还要注意有无异常情况发生。
  

误区二十七:不注意婴儿呼吸异常
小儿呼吸异常是某种疾病产生的一种症状表现,它反映的疾病往往比较危重,万万不可忽视。
  较常见的小儿呼吸异常有呼吸急促、呼吸深慢、呼吸节律不整和呼吸困难(鼻翼扇动、胸骨上凹、肋间隙和剑突下窝吸气时凹陷)等。若呼吸急促,持续时间每分钟超过70次,多为呼吸系统感染所致;若呼吸缓慢,持续时间每分钟15~20次,为呼吸衰竭的表现,提示病情严重而危险;若呼吸增快,还有鼻翼扇动和“三凹”症状,说明孩子呼吸困难,继续发展会出现皮肤颜色变暗,口周紫绀,甚至出现呻吟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这表明病情正在进一步恶化,要立即去医院检查,否则有生命危险。
  

误区二十八:不注意为肺炎患儿多喂水
肺炎患儿因发热而容易造成脱水,不能单靠静脉补液。因此,要注意多给肺炎患儿喂水,以弥补机体脱失的水分。
  

误区二十九:不注意为肺炎患儿补充营养
当新生儿患肺炎后,多出现拒乳、拒食现象,因此要注意为患儿补充营养,保证摄入足够的热能及蛋白质等。如果患儿极度虚弱,还要给予增强小儿机体抵抗力的物质,如输些血浆等。
  

误区三十:用大黄为新生儿排胎粪
民间有用大黄喂哺新生儿,帮助排胎粪的做法,这种做法对新生儿是非常有害的。正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2小时内会自然排出胎粪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胎粪是由胎儿期的肠道分泌物、胆汁及胎儿咽下的羊水中的胎儿皮脂等形成,呈暗绿色,质黏稠而均匀,无臭味。新生儿肠道内是无菌的,胃肠道黏膜娇嫩,防御功能差,而大黄属于泻药,如给刚出生的婴儿喂哺大黄,必然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腹泻、腹胀及腹痛。另外,喂哺大黄时可将细菌带进胃肠道,引起肠道感染。所以,要讲究科学,不要按民间旧习用大黄喂哺新生儿。
  

误区三十一:随意治疗婴儿流口水
口水就是唾液,唾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帮助消化食物,并能中和口腔中细菌产生的酸。如果缺乏唾液,易发生口疮、龋齿等疾病。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太发达,口水分泌得较少,到5个月后,唾液分泌开始增多。婴儿口底较浅,又不会节制口腔内的口水,加之吞咽功能较差,所以常常有口水流出口腔。当婴儿从卧位转换成坐位或站立位时,口水也流出来。婴儿5~6个月以后,开始出牙时对三叉神经的刺激或食物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流出口腔。这些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些现象会慢慢消除,一般无需治疗,切忌乱投医。
  如果孩子平时很少流口水,突然口水增多,就应去医院检查。
  

误区三十二:婴儿生病时多做X线透视
婴儿抵抗力较差,感冒、咳嗽、发烧是常见病,在诊断时应尽量避免用X线透视,防止不必要的X线损害。
  研究表明,做一次X线透视检查,放射线对幼儿的影响相当于30次X线摄片,婴幼儿过多应用X线透视检查,白血病的发生率会增高。
  专家指点:
  对于婴幼儿疾病,能用常规检查方法能做出诊断的,就不要用X线透视检查,以防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损害。
  

误区三十三:婴儿患湿疹时用肥皂和热水洗澡
◆ 婴儿患湿疹时不宜用肥皂和热水洗澡。碱和热水的刺激会加重婴儿湿疹的症状。正确的方法是:有较厚的痂时,可用植物油泡软轻轻涂抹;渗液较多时,可用3%的硼酸水冷湿敷。黄水减少后可用肤氢松等药膏。
  

误区一:入睡前摇晃宝宝
当宝宝哭闹或睡眠不安时,一些年轻的妈妈便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殊不知这种做法对宝宝十分有害,尤其是对十个月内的小宝宝更加危险。因为摇晃动作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容易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征,发生脑震荡、颅内出血。轻者发生癫病、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出现脑水肿或脑疝而死亡。如果眼睛里的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
  

误区二:陪着宝宝睡
从宝宝一出生,就应积极鼓励他独自入睡,并养成习惯。即使是新生儿,也不应与妈妈同睡一个被窝。妈妈熟睡后,稍不注意就可能压在小宝宝身上,造成窒息死亡。一项调查资料证实了这一点,即让婴儿独自睡觉,可降低60%的突然死亡率。另外,妈妈长期陪睡,宝宝会出现一种恋母心理,到了幼儿园甚至上小学的年龄,与妈妈分离还会很困难,由此宝宝日后容易患学校恐怖症、考试紧张症,对宝宝的身心发展不利。
  一般从1岁开始培养孩子独睡的习惯,此年龄段的宝宝入睡较快,已经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意识。利用这些特点鼓励宝宝独睡,宝宝较易接受。
  

误区三:搂着宝宝睡
不少妈妈担心宝宝在睡眠中发生意外,常常搂着宝宝睡觉。其实,这样做恰恰增加了发生意外的机会;搂着睡会使宝宝难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吸入的多是被子里的污秽空气,容易生病;可能使宝宝养成醒来就吃奶的坏习惯,不易形成定时喂养,从而妨碍宝宝的食欲与消化功能;限制了宝宝睡眠时的自由活动,难以舒展身体,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如果妈妈睡得过熟,不小心奶头堵塞了宝宝的鼻孔,还可能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误区四:让宝宝睡在大人中间
许多年轻父母在睡觉时总喜欢让孩子睡在中间,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 在人体中,脑组织的耗氧量非常大。一般情况下,孩子越小,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比例也越大。孩子睡在大人中间,就会使孩子处于一个极度缺氧而二氧化碳浓度非常高的环境里,使孩子出现睡觉不稳、做噩梦及半夜哭闹等现象,直接妨碍了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误区五: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
有些年轻妈妈为了哄婴儿睡觉,常常把乳头放在婴儿嘴里,让婴儿边吃奶边睡觉,结果,往往婴儿睡着了,嘴里还含着乳头,这种做法是不当的。
  婴儿鼻腔狭窄,睡觉时常常口鼻同时呼吸,含乳头睡觉将有碍口腔呼吸。另外,若母亲睡着了,乳房易把孩子口鼻同时堵住,会造成婴儿窒息。经常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还容易使母亲的乳头开裂,并且容易养成婴儿离开乳头就睡不着觉的坏习惯。因此,从小时候起,就不要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
  

误区六:让宝宝俯睡
研究发现,婴儿猝死综合征与睡眠姿势有关,特别是颜面朝下俯睡最具危险性。原因在于小婴儿一般不会自己翻身,并且不能主动避开口鼻前的障碍物,因而呼吸道在受阻时,只能吸收到很少的空气而缺氧;加上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当胃蠕动、胃内压增高时,食物就会反流,阻塞本已十分狭窄的呼吸道,造成婴儿猝死。
  据专家调查,宝宝最安全的睡姿是仰睡,此种睡姿可使其呼吸道畅通无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婴儿猝死。据统计,在美国自从推广了仰睡法后,曾居高不下的婴儿猝死综合征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从每年死亡约5000人下降到不足3000人,值得妈妈们借鉴。
  

误区七:让宝宝蒙头睡
在冬春气温较低的季节,妈妈为让宝宝暖和,常将宝宝头部蒙在棉被下,这样做有两大危害:被窝湿度较高,宝宝代谢旺盛,容易诱发闷热综合征,可致宝宝大汗淋漓,甚至发生虚脱,还容易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宝宝睡觉时,应将头部露在被子外面,以防发生不测。
  

误区八:让宝宝裸睡
夏天气温高,一些妈妈便将宝宝衣裤脱光,让宝宝光着小身子睡觉,以求凉爽。然而小宝宝体温调节功能差,容易使身体受凉,特别是腹部一旦受凉,可使肠蠕动增强,导致腹泻发生。所以,即使炎夏也不可裸睡,胸腹部最好盖一层薄薄的衣被,或带上小肚兜。
  

误区九:宝宝的床铺得太软
许多人喜欢将婴幼儿的床铺得很软,觉得只有这样睡觉才舒服暖和。实际上,睡软床虽舒服,但也有许多缺点。
  在软床上睡觉,尤其是仰卧睡时,增加了脊柱的生理歪曲度,使脊柱附近的韧带和关节负担过重,时间长了,容易引起腰部不适和疼痛。床铺过软也容易养成蒙被睡觉的习惯,时间一长,被窝里的氧气越来越少,造成缺氧,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此外,由于婴幼儿骨骼硬度小,容易弯曲变形,长期在软床上侧睡,很容易造成脊柱侧突畸形。因此,婴幼儿不宜睡软床。
  

误区十:宝宝的枕头过高或过低
新生儿的脊柱为直线形,人在平躺时背和脑都是在一个平面上,而且婴儿的头几乎与肩宽相等,平躺和侧躺都很自然。为了防止吐奶,婴儿上半身可略垫高1厘米。当婴儿长到3~4个月的时候,颈部脊柱开始向前弯曲,睡觉时可枕1厘米左右高度的枕头,长到7~8个月的时候开始学坐,婴儿此时胸部脊柱开始向后弯曲,肩也发育增宽,睡觉时应枕3厘米左右高的枕头。枕头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孩子睡眠,常枕高枕头容易形成驼背。枕头应以荞麦皮、芦花等作为装填物,不可过硬。如果能用绿豆衣、泡过水后晒干的茶叶和草决明等中药材等混合装填枕心,不仅软硬合适,还有防暑明目的作用。
  

误区十一:让宝宝睡在电热毯上
为给宝宝保暖,相当多的家庭购买了电热毯。殊不知,电热毯加热速度较快,温度也较高,会使宝宝身体丧失水份,引起轻度脱水而影响健康。因此,宝宝不宜使用电热毯。若实在需要用电热毯,则须掌握正确方法,即睡前通电预热,待宝宝上床后及时切断电源,切忌通宵不断电。使用过程中,如果宝宝出现了哭声嘶哑、烦躁不安等表现,说明身体可能脱水,马上给宝宝多喝些白开水,通常就会平静下来,很快恢复正常。
  

误区十二:宝宝的睡眠姿势固定不变
新生儿从早到晚几乎都处在睡眠或半睡眠状态,采取什么样的睡姿更有利于健康,这个问题非常重要。睡姿是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新生儿的睡姿不宜固定不变,应经常变换体位,更换睡眠姿势。
  新生儿出生后仍会保持胎内姿势,四肢仍屈曲,为使在产道咽进的水和黏液流出,生后24小时以内要采取低侧卧位。侧卧位睡眠既对重要器官无过分的压迫,又利于肌肉放松,万一婴儿溢乳也不致呛入气管,是一种应该提倡的小儿睡眠姿势。但是新生儿的头颅骨缝还未完全闭合,如果始终或经常向一个方向睡,可能会引起头颅变形。例如长期仰卧会使孩子头型扁平,长期侧卧会使孩子头型歪偏,这都影响外观仪表。正确的做法是经常为宝宝翻身,变换体位,更换睡眠姿势。吃奶后不要仰卧,要侧卧,以减少吐奶。左右侧卧时注意不要把小儿耳廓压向前方,否则耳廓经常受折叠也易变形。
  

误区十三:宝宝睡觉时开着灯
有些年轻妈妈为了方便夜间喂奶、换尿布,往往将卧室里的灯通宵开着,这对宝宝健康有不利影响。医学研究表明,婴儿在通宵开灯的环境中睡眠,可导致睡眠不良,睡眠时间缩短,进而减慢发育速度。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卧室内通宵亮着灯,势必改变了人体适应的昼明夜暗的自然规律,从而影响宝宝正常的新陈代谢,危害生长发育。
  以视力发育为例,据英国学者报告:睡觉时居室内开着小灯的孩子有30%成了近视眼,而灯火通明的孩子近视眼的发生率则高达55%。
  

误区十四:让宝宝睡在空调房中
夏天天热时,有些年轻父母怕孩子受热,让孩子睡在装有空调的房间里。医学专家提醒家长,小儿是不宜睡空调房的。
  婴幼儿呼吸道的发育尚未完善,生理功能尚未健全,在空调间睡觉很容易受冷而致病。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全,对冷较敏感,容易受凉感冒。空调房间空气不新鲜,负氧离子数量明显减少,阳离子过多,病原微生物易孳生繁殖,常可侵犯婴幼儿而使其致病。
  

误区一:宝宝生活的环境太嘈杂
婴幼儿的成长需要一个安静而舒适的生活环境,嘈杂的环境和噪音对婴幼儿的正常发育有极大的危害。
  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健全,长期受噪音刺激会使脑细胞受到损害,影响大脑发育,使孩子的智能、语言、识别、判断和反应能力的发育受到阻碍,从而成为低能儿。噪音还影响婴儿的睡眠,造成生长激素和其他有助于生长的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减少,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个子长不高。噪音还会使小儿的食欲下降,消化功能降低,导致营养不良。噪音刺激交感神经,使之紧张,并损害听力,形成“噪音性耳聋”。
  总之,嘈杂的环境和噪音对婴幼儿的健康极为不利。因此,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使孩子更聪明、更活泼。
  

误区二:宝宝生活的环境没有声响
有的家长知道婴儿不能在嘈杂的环境和噪音中生活,于是便把婴儿放在了无声无响的环境中,这样做同样对婴儿的健康成长不利。
  心理学家认为,适量的环境刺激会提高新生儿视觉、触觉和听觉的灵敏性,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原始的生理反射,还会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条件反射,从而使新生儿的动作越来越复杂和高级,最终具备完善的生活能力。
  同时,适度的、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不仅可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也会使孩子的大脑本身更发达。所以,当孩子出生后,父母应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要把孩子放在嘈杂的环境中,也不要放在无声无响的环境中,在小婴儿的房间里可张贴些美丽的图画,悬挂各种颜色鲜艳的气球,放些柔和、轻快的抒情音乐,玩一些带响的玩具。母亲还要和孩子经常交谈,经常抚摸和拥抱孩子,并要经常给小婴儿做被动的运动,积极为小婴儿创造丰富的视、听、触觉环境,使宝宝健康成长。
  

误区三:宝宝的生活环境有烟尘
据调查,婴儿在进食时,如果家长在室内吸烟,烟雾在空气中缭绕,婴儿往往发出阵发性尖声啼哭,同时双拳紧握,双膝屈曲,颜面发红等,这些症状是胃肠道痉挛引起的。统计结果发现,如婴儿双亲每人每天吸1~10支烟,婴儿发生腹绞痛者占45%;双亲每人每天吸11~20支烟,婴儿发生腹绞痛者为69%;双亲每人每天吸烟达20支以上时,婴儿患腹绞痛可达91%。
  婴儿的嗅觉、味觉都比成人敏感,在婴儿进食时,香烟烟雾的异味可刺激婴儿的迷走神经,导致婴儿胃肠道发生痉挛性收缩,使婴儿产生剧痛,发出尖声啼哭。
  为了宝宝的身心健康,父母及家人不要吸烟,一定要为婴儿创造一个舒适、清新、安全的生活环境,况且大人吸烟对自身也没有益处。
  

误区四:在宝宝居室摆放花卉
有些花卉除了花粉致病外,某些部位也含有毒素。例如:仙人掌的汁有毒,被扎破皮肤会发炎;夹竹桃的枝叶含有夹竹甙,误食以后会很快中毒;丁香、茉莉花有强烈的香味,会引起过敏反应等。因此,婴儿居室不宜摆放花卉。
  

误区五:不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
婴儿缺水往往不太被重视,因为许多家长都以为婴如鱼得水所吃的母乳或牛奶水分已经足够,不会缺水。另外,婴儿即使口渴了,也不会用言语或动作表示。要知道,婴儿的新陈代谢旺盛,水的需要量比成人多得多,一般成年人每天需水量为每千克体重需30~40毫升,而婴儿每天每千克体重需100~160毫升。另外,婴儿的肾脏功能尚不成熟,排出体外的废物需大量的水分才能溶解。此外,婴儿出汗较多。因此,稍不注意补充水分就会引起体内水分不足,造成缺水。婴儿如果缺水,轻者可引起睡眠不安、烦躁、哭闹;重者可出现发烧、昏睡。因此,年轻父母要随时注意给婴儿补充水分。
  

误区六:把宝宝裹成“蜡烛包”
新生儿一出生,人们习惯用被子或布单将其包得紧紧的,除脑袋以外,手、脚、躯干都紧紧地包在里面,外面还要用带子捆住。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好的。
  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四肢呈屈曲状态,出生后这种姿势还要维持一段时间,如果突然用包裹、捆绑的方法去改变这种姿势,会给婴儿带来很大的不适应,强制婴儿伸髋、伸膝,关节四周的韧带和肌肉都不能适应,影响了孩子的活动和生长发育,极容易造成孩子腋下、腹股沟、臀部等处的皮肤溃烂。另外,有一部分新生儿在胎内髋关节发育得不好,用“蜡烛包”还会造成髋关节脱位,这种病无痛苦,往往早期很少发现,只有当孩子开始独立走路时,才发现步态异常,但治疗起来已经比较麻烦了。因此,要废除传统的包裹方法,使新生儿保持自然体位。
  

误区七:给宝宝穿戴太多
有的家长认为婴儿比大人怕冷,怕孩子受凉,虽然天气已经暖和了,到了大人已穿单衣的季节,却还给婴儿穿着毛衣,外面用小被子包得严严实实,冬天还未到就及早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戴上了棉帽。其实这样做并不好。
  给婴儿穿戴过多,盖被过厚,容易引起婴儿闷热综合征。一方面可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缺氧,另一方面可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由于婴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当体内大量失水后可致脱水热,体温可高达40℃,这些情况均可造成小儿神经系统及内脏器官的损害,表现为大汗淋漓、高热、神志不清、双眼凝视、拒食、惊厥、面色青灰、皮肤干燥、大便稀薄而恶臭,严重时可导致婴儿死亡。
  

误区八:宝宝衣服质地太硬
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汗腺发育不良,排尿次数多,生长发育快,因此,新生儿的衣物最好用质地柔软、透气性能好、吸水性强的棉织品布料。衣服要宽大,能使四肢活动不受限制,设计要简单,不带纽扣,穿脱方便,最好选用无领无扣的“和尚衣”。带子在胸前打结,避免皮肤受压、摩擦。衣服的颜色宜浅不宜深,深色染料褪色会刺激皮肤。
  衣服的接缝处应朝外穿。内衣要多准备一些,便于洗换。夏季穿一件内衣即可,天冷时需加外衣。外衣可选用加厚棉毛衫或者棉绒衫。不要给新生儿穿毛线衫,因毛线衫上的毛会刺激皮肤,使新生儿感到不舒服。冬天可穿无领斜襟棉袄。新生儿不需穿裤子,因会经常尿湿,可用尿布裤。
  

误区九:让幼女穿开裆裤
幼女体内雌激素极少,外阴皮肤抵抗力也很弱,阴道上皮薄,酸度低,容易引起感染,尤其在穿开裆裤时,更容易引起外阴及阴道感染,导致外阴痒痛、小###溃烂,从而发生粘连,使幼女排尿困难。因此,幼女最好在1岁以后,有了控制大小便的能力时改穿闭裆裤,不应再穿开裆裤
  

误区十:让宝宝隔着玻璃晒太阳
佝偻病又叫“软骨病”,是由于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D及钙磷物质引起的。如果喂养不当,日光照射不足,幼儿易患此病。幼儿体内的维生素D除来自食物外,主要接受紫外线照射而得。人体皮肤含有7-脱氢胆固醇,只有通过紫外线的照射,才能转化为维生素D。因此,经常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的好方法。
  专家指点:
  紫外线是不能透过玻璃的,不能让孩子隔着玻璃晒太阳,要尽量让孩子的皮肤直接与阳光接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误区十一:不让宝宝穿袜子
婴儿不会走路,可以不穿鞋,但要穿袜子,原因有以下几点:
  婴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产热能力较小,而散热能力较大。当环境温度略低时,小婴儿的末梢循环就不好,摸他的小脚凉凉的,如果给婴儿穿上袜子,可以起一定的保暖作用,避免着凉,孩子也觉得舒服。
  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他的运动能力也长了不少,特别是下肢活动增加很多,或手舞足蹈,或乱踢乱蹬。这样损伤皮肤、脚趾的机会也就增多了,有的小儿甚至磨破了足跟部位的皮肤,穿上袜子就可以减少这些损伤的发生。
  随着婴儿一天天长大,皮肤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一些脏东西如尘土等有害物质就可以通过小儿娇嫩的皮肤侵袭身体,增加感染的机会,穿上袜子就可起到清洁卫生的作用,还可防止蚊虫的叮咬。
  一定要给婴儿选择透气性能好、柔软的棉袜。袜子大小要合适,袜子要经常洗换。
  

误区十二:用纱巾给宝宝蒙面
有些家长在冬季怕寒风把小儿吹病,或怕风沙迷了其眼睛,便常用尼龙纱巾蒙在小儿面上,并把头部包扎严实。殊不知,这样做会妨碍小儿的正常呼吸。
  大脑虽然只占体重的百分之几,但是它需要的氧气却很多。小儿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脑部需要的氧气更多些。纱巾虽然薄而透明,但透气性很差,用尼龙纱巾包住头面口鼻之后,影响小儿的呼吸,由于氧气不足,小儿容易出现头晕目眩、面色青紫、哭闹不安等现象。因此,不宜用纱巾给小儿蒙面。
  

误区十三:让宝宝穿金戴银
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如今手腕上戴着银手镯,脚腕上戴着银铃铛,脖子上套着金项圈、长命锁等金银饰品的婴幼儿多起来了。儿科专家认为,这股风气不宜提倡。
  金属本身对皮肤就有刺激,一些大人戴金银首饰都会过敏,何况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幼儿。常戴手镯、项圈,容易产生湿疹。婴幼儿戴饰物还有不安全的因素,如果婴幼儿咬下铃铛吞下去,家长都不知道,这是很危险的。夏天气温高时容易出汗,婴幼儿佩戴饰物易长痱子,产生不适感,出现哭闹、烦躁现象等。所以,不提倡给婴幼儿佩戴金银饰物。
  

误区十四:新买的婴儿装不洗就穿
新买的衣服看上去干净,但到我们手里之前,从下料、剪裁、缝制、包装、运输直至批发到各商场售货点,需要经过许多环节,而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致病菌污染,或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而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又常常是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婴幼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皮肤十分娇嫩,抵御能力差,尤其新生儿皮肤角化层薄,表皮又缺乏溶菌素,如果不将新买的衣服中残留的有害物质——甲醛清洗干净,吸附在衣料表面的甲醛可直接刺激婴儿皮肤,从而致病。新衣服中释放出的甲醛还可直接刺激肌体而引起咳嗽。现已证明,甲醛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新买来的服装应充分洗涤后再给婴幼儿穿,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和卫生。
  

误区十五:宝宝衣服用洗衣粉洗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钠,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对人体中的淀粉酶、胃蛋白酶的活性有着很强的抑制作用,容易引起人体中毒。如洗涤不净,衣物上残留的烷基苯磺酸钠会给婴儿造成危害。因此,婴儿衣服不宜用洗衣粉洗。
  

误区十六:不注意宝宝腹部保暖
新生儿出生以后,肠胃就在不停地蠕动着,当腹部受到寒冷的刺激时,肠蠕动就会加快,内脏肌肉呈阵发性强烈收缩,因而发生阵发性腹痛。新生儿则表现为一阵阵哭啼,进食减少,腹泻便稀,便中常常有奶瓣。由于寒冷的刺激,男孩易发生提睾肌痉挛,使睾丸缩到腹股沟或腹腔内,即人们常说的“走肾”,这时婴儿腹部疼痛转剧,表现为烦躁啼哭不止。
  因此,不要忽视对新生儿平时腹部的保暖,即使是夏天,也应防止新生儿腹部受凉,不要让宝宝光着身子睡觉和玩耍,应用单层三角巾护腹,在农村穿兜肚就是很好的护腹办法,冬天应用棉围裙护腹。
  
误区十七:用衣服代替被子
冬天,有些家长怕孩子受凉,往往让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衣睡觉,认为这样既可以保暖,又可以预防小儿蹬被后着凉感冒。这种做法对小儿的健康十分不利。
  小儿睡觉时多穿衣服,不仅妨碍了小儿全身肌肉的松弛,还会影响小儿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容易让小儿做噩梦,小儿醒来时大汗淋漓、恐惧、胸闷等。由于睡觉时穿得太多,醒来后又不及时穿衣,反而会引起感冒。
  正确的做法是:小儿在睡觉时,衣服尽量少穿,一般穿一件内衣和一条短裤,如果有条件可穿睡衣。被子厚薄也要适中。如果要防止小儿蹬被,家长可以自行设计一个睡袋。这样的话,您的宝宝一定会睡得又香又甜。
  

误区十八:用塑料薄膜做婴儿尿布
塑料薄膜不透气,用它来包裹婴儿会直接影响婴儿皮肤的正常功能,体内废料的排出、汗液的分泌、体温的调节、二氧化碳的呼出等都将受阻。塑料薄膜时间一长就老化,将刺激婴儿皮肤发红、疼痛,一旦细菌侵入,发生感染、溃烂,还会引起败血症,并危及生命。
  

误区十九:用卫生纸代替婴儿尿布
受各种一次性用品的启发,越来越多的母亲用卫生纸代替尿布给新生儿垫屁股,她们认为这样做既可避免反复洗刷尿布的麻烦,又可防止病菌的感染,却不知这样做给新生儿带来了莫大的痛苦。
  到目前为止,人们所用的各种保健或药物卫生纸,不管工艺制作多么精细,都不能完全清除纸中残存的烧碱等碱性物质,也不能完全除去纸中的漂白剂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虽然浓度不高,对成人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对皮薄、肉嫩的新生儿来说,腐蚀或刺激作用就不可忽视了。据医院接诊调查,他们接诊的由卫生纸引起的皮肤病婴儿患者不在少数,有些患病婴儿的肛门周围以及外阴局部皮肤鲜红,甚至溃烂,整日哭闹不安。为此,奉劝年轻的父母,不要再给你的宝宝用卫生纸当尿布垫屁股了。
  

误区二十:不给新生儿洗澡
不给新生儿洗澡的习惯在一些地方很普遍。他们认为,给新生儿洗澡会使孩子着凉受风、得病。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新生儿皮肤娇嫩,防御机能差,刚出生时全身皮肤覆盖有一层胎脂,易分解为低级脂肪酸刺激皮肤而发生炎症。一旦皮肤受损,细菌便乘虚而入,导致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因此,清洁皮肤是新生儿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件事,而清洁皮肤的最好办法是洗澡。
  经常洗澡不仅能保持新生儿的皮肤清洁,而且可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进食欲,有益睡眠及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洗澡是除母乳喂养之外,又一个增强母子亲情的好机会。更重要的是趁洗澡时,可以全面观察小宝宝全身情况,有利于及早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一般新生儿生后1~2天就可以洗澡,洗澡时间最好安排在吃奶以前。吃完奶后小儿容易睡觉,即使不睡,吃奶后洗澡易使小儿吐奶,引起不适。
  

误区二十一:给宝宝洗澡过勤
婴儿皮肤角质层软而薄,血管丰富,吸收能力非常强,如果洗澡次数过多,或洗澡时使用药皂及碱性强的肥皂,会因皮肤表面油脂去除而降低皮肤防御功能。因此,给婴儿洗澡不宜过多。
  

误区二十二:不注意给宝宝剪指甲
有人认为婴儿的指甲不能剪,剪了会伤“元气”。有的父母看到婴儿的手小小的,皮肤也很娇嫩,也怕剪指甲伤到孩子,所以也不给孩子剪指甲,任其长得长长的,这样对小儿的健康很不利。
  婴儿的手整天东摸西摸闲不住,容易沾上细菌,特别是指甲缝,简直是细菌、微生物及病毒藏身的大本营。婴儿又总是爱吸吮自己的手指,这样细菌就很容易被吃到肚子里去,从而引起腹泻或患寄生虫病。如果小儿指甲长了,还容易抓伤自己娇嫩的皮肤,手上的细菌也会乘机而入,引起炎症。所以,家长要经常给小宝宝剪指甲。
  给婴儿剪指甲时,注意不要剪得太短,以免损伤皮肤引起感染和影响小儿正常的活动。如怕损伤小儿手指,可在小儿睡觉或吃奶时剪。剪下来的指甲屑应清除干净,防止遗落在衣被内划伤小儿的皮肤。
  

误区二十三:不注意清除宝宝头垢
新出生的婴儿头顶上往往都有一片黑色的硬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头垢。在农村不少人认为,这种出生时留下的头垢对婴儿的囟门有保护作用,因而要长时间保留它,不用洗掉,要等到它自然脱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实际上,保留头垢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头垢是头皮上的分泌物和灰尘积累的结果,它不但不能起到保护囟门的作用,相反,还会影响头皮的生长和发育,影响头皮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因此,婴儿的头垢不宜久留,应及时把它清洗掉。
  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皮肤非常嫩弱,头垢所在的位置又非常关键,给婴儿洗头垢时应格外小心。
  爱心提示:
  清洗婴儿头垢的最好方法是先用植物油将头垢浸软,再用肥皂、温水慢慢清洗,千万不可硬揭硬抠。
  

误区二十四:给宝宝剃光头
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将来头发长得好,在婴儿时就剃光孩子的头发。这样做对孩子的健康十分不利。
  婴儿头发的好坏与孩子的健康和父母的遗传有很大关系。婴儿剃不剃头对以后头发的生长没有直接的关系,婴儿的头发最好不剃。婴儿皮肤薄嫩,理发中又不懂得与大人配合,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外伤。婴儿头皮受伤后,由于对疾病抵抗力较低,皮肤黏膜的自卫能力较弱,解毒能力又不强,常常使细菌侵入头皮,引起头皮发炎或毛囊炎,不仅影响头发生长,还会影响头皮健康,如果处理不当,后果将非常严重。如果细菌进入血管,可经眼内静脉传播到脑静脉,从而导致颅内感染,引起脑膜炎、脑脓肿,有时还可引起血栓静脉炎和脓毒败血症等疾病。所以,最好不要给婴儿剃光头,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误区二十五:异物进入宝宝眼内用手揉
如果有灰尘等异物进入婴儿眼内,千万不要用手揉,也不要让孩子自己揉搓,更不要用嘴吹,最好的方法是滴几滴眼药水,刺激眼睛流泪,从而将异物冲出来。如果异物仍未出来,可用消毒棉签轻轻拭出,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以防损伤眼睛。如果异物嵌入角膜,用棉签蘸拭不动时,不要用力擦,也不要用手硬取,以免损伤角膜造成感染,应立即带小儿去医院,请医生帮助取出。
  

误区二十六:给宝宝擦拭口腔
胎儿出生后,舌头表面有一层较厚的舌苔,人们常用手指包上白布,给孩子擦口腔和舌苔。因布质硬,又没有消毒,会把细嫩的口腔黏膜擦伤,病菌就会乘虚而入,易发生口腔炎。
  

误区二十七:给宝宝挑马牙
有些人把刚出生的婴儿牙肉上的一些小白点称为“马牙”,还有些人叫它“鬼牙”,认为它是不祥之兆,要用针挑破,或用布给擦掉。结果,将新生儿口腔黏膜弄破,往往会引起发炎,甚至引起败血症。有人认为不挑马牙会妨碍以后出牙,这毫无科学根据。新生儿牙龈或上腭会出现绿豆大小的白色圆形颗粒,数目不等,比较硬,实际上这不是牙,是造牙的一种角化物,是黏膜上皮细胞堆积成珠所致,过几周会自行脱落。
  

误区二十八:给宝宝剪眼睫毛
有些年轻的妈妈为了使自己的宝宝漂亮些,总喜欢把自己宝宝的眼睫毛剪掉,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自己的宝宝眼睫毛长得长。其实,一根眼睫毛的寿命大约只有90天,给孩子剪眼睫毛,是不会永久使眼睫毛长得长的。眼睫毛具有保护眼睛的作用,可以防止灰尘等直接进入眼内。眼睫毛剪掉后,就失去了保护作用,灰尘等容易侵蚀眼睛,从而引起各种眼疾病。
  

误区二十九:给宝宝拍照用闪光灯
年轻的父母都喜欢给小宝贝拍照,如满月留念、百日纪念、周岁留影等。由于婴儿幼小,不便外出拍照,大多在室内用闪光灯拍照。这样拍照会损害婴儿的眼睛。
  初生婴儿眼球尚未发育成熟,非常怕光。如果用闪光灯对准婴儿拍照,强烈的光束会刺激婴儿的眼睛,哪怕是1/50秒的电子闪光灯,也会损伤婴儿眼球中对光异常敏感的视网膜。闪光灯距离越近,其伤害程度越严重。所以,应避免用闪光灯给婴儿拍照。
  

误区三十:让宝宝吹风扇
在炎热的夏天,有些年轻妈妈为给孩子消暑,用电风扇给婴幼儿吹风,这样做对孩子健康是不利的。
  与成年人不同,婴儿的皮肤娇嫩,毛细血管非常丰富,体温调节中枢发育还不完善,调节功能差,而电扇风源集中,风力较大,风吹到的部位毛细血管收缩,汗水蒸发较快;吹不到的部位毛细血管继续扩张,汗毛孔仍然敞开向外散发,这就使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中枢失去平衡,易引起感冒、头痛、发热、咳嗽等病症。因此,不要用电扇给婴儿吹风。
  如果天气太热,婴儿出汗很多,可用干毛巾擦汗,或用温水洗澡,皮下血管遇热扩张,身体内的热量便可散发。也可用扇子轻轻扇一扇,这样的风比较温和,婴儿容易接受。
  

误区三十一:抱着宝宝看电视
有些年轻的妈妈经常抱着婴儿看电视,这样做对婴儿的健康非常有害。
  电视机荧光屏在高能电子束撞击下会产生X线,尤其彩电,产生的射线更多。据科学测知,与成年人相比,婴儿对X线敏感得多。婴儿如果经常受到X线的照射,会引起厌食症,并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影响智力发育。所以,抱着婴儿看电视是不当的,应尽量避免。
  

误区三十二:不让宝宝用手抓食品
婴儿过了6个月后,手的动作越来越灵活,不管什么东西,只要能抓到就喜欢放到嘴里,有些家长担心婴儿吃进不干净的东西,就阻止婴儿这样做。家长的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婴儿能将东西送到嘴里,意味着他已为日后独立进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禁止婴儿用手抓东西吃,可能会打击他日后学习独立进食的积极性。家长应从积极的方面采取措施,把婴儿的手洗干净,周围放一些伸手可得的食品,如小饼干、鲜虾条、水果片等,让他抓着吃,不仅可以训练他用手的技能,还能摩擦牙床,以缓解长牙时牙床的刺痛,同时能让婴儿体会到独立进食的乐趣。
  

误区三十三:让宝宝经常吮指
婴幼儿吮指时会吃进各种寄生虫卵、病菌,还会使婴幼儿失去大量唾液,使胃黏膜抵抗能力受影响,时间长了会患小儿溃疡病。婴儿常习惯吸吮一侧的拇指,使同侧上牙向外、下牙向中间移动而相互错位。所以,父母应想方设法让小儿改掉吮指的不良习惯。
  

误区三十四:不让宝宝正常啼哭
现代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宝宝,有些年轻的父母生怕孩子会哭坏身体,所以不让孩子哭一声。殊不知,完全不让孩子啼哭对婴儿的健康反而不利。
  婴儿期啼哭是全身性的健康运动。婴儿啼哭时,呼吸系统运动量增大,增加了肺活量,还可促进婴儿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一般来说,婴儿啼哭会本能地调节,哭到一定程度觉得累了,就会自然停止。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婴儿饥饿时也会啼哭,这时应哺乳或喂食物;有的婴儿撒尿拉屎也会啼哭,这时就应立即换尿布。如果不是以上原因,而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啼哭,就应及时诊治。如果婴儿哭得厉害或哭得时间过长,则应将婴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使之安静下来。
  

误区三十五:让宝宝过分大笑
如果笑声连续不断,可造成人的瞬间缺氧、窒息、脑贫血,从而损伤大脑,或养成痴笑、口吃等不良习惯。过分张口会引起下颌关节脱臼;进食时大笑,会引起吸入性肺炎;睡前如果大笑,则会影响睡眠。因此,逗婴幼儿不宜让其过分大笑。
  

误区三十六:让宝宝坐太久
当婴儿刚刚学会坐的时候,大人往往希望让婴儿多坐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让婴儿久坐是不当的。
  婴儿骨骼钙质少,胶质多,骨质软,可塑性大,而肌肉又娇弱无力,久坐容易引起孩子脊柱变形;会因肛门肌肉松弛而引起脱肛;胸腔受压而直接影响心脏等内脏的发育;会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误区三十七:不让宝宝学爬
婴儿6个月以后就开始学爬,但有的父母不让婴儿学爬,主要是担心摔坏婴儿,弄脏衣服。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爬是婴儿运动发育的一个阶段,孩子学会爬行,四肢的运动功能和全身的协调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通过爬行拓宽了视野,对外界事物接触得更多,有利于促进感知觉的发育,进而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发展。一般来讲,会爬的孩子运动协调能力和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比不会爬的同龄孩子好得多。
  医学专家研究表明,爬得越好,走得就越好,学说话也越快,学东西和看、读的能力也越强。有些儿童出现阅读困难,多是因婴幼儿时期缺乏爬的环境和训练引起的。
  专家指点:
  应提倡让孩子在自然发育过程中学习爬行,不可因为怕脏、怕摔而让孩子失去爬的机会。
  

误区三十八:让宝宝过早坐立走
有的年轻父母总想过早地让孩子坐、立、走,这样对婴幼儿的生长和发育是不利的。刚出生的新生儿脊柱是很直的。新生儿在3个月时会抬头,脊柱出现第一个弯曲;6个月时会坐,脊柱出现第二个弯曲;12个月时会站立行走,脊柱出现第三个弯曲。这些弯曲便构成了正常的生理曲线。婴儿过早被扶坐,会引起驼背,即探肩;过早被扶站,会引起臀部后突,即撅腚;过早行走,会引起下肢畸形,出现罗圈腿。婴幼儿的骨骼中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容易变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如果过早地学走路,身体的重量全部由两腿支持,重心部位落到脚掌心上,时间长了,容易把腿压弯,还容易形成扁平足。因此,婴幼儿不宜过早坐、立、行走。
  

误区三十九:长时间抱着宝宝
把孩子经常抱在手上,这对孩子的正常发育有很大危害。婴儿的骨骼发育非常快,可塑性很强,经常抱着孩子会使孩子的肢体活动量减少,血液流通受阻,影响各种物质的输送,严重妨碍骨骼肌肉的发育。常抱孩子走路还容易使孩子大脑受到震动,加上强烈的光线、色彩和噪音等刺激,使孩子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心肺负担加重,身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导致疾病发生。另外,婴儿的胃呈水平位,如果喂奶后立即抱起,则会引起吐奶。因此,婴儿不宜久抱。
  

误区四十:喜欢高抛宝宝
有些家长喜欢把婴儿抛起来逗乐,这样做会对孩子的发育带来不良影响。
  由于头部受外界强烈晃动,婴儿易患小儿惊厥,这种病多发生于1岁内的婴儿,因为此时期的婴儿神经脆弱,对外界刺激缺乏调节能力。另外,这个时期的孩子头部比较重,颈部肌肉又比较脆弱,如果强烈晃动或高高抛起,就容易使幼儿头部受到震动,轻则发生惊厥,重则引起脑震荡。
  

误区四十一:喜欢拧捏宝宝脸蛋
许多父母在逗孩子玩时,在婴幼儿的脸蛋上拧捏;有时父母在给孩子喂药时,由于孩子不愿吃而用手捏嘴。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婴幼儿的腮腺和腮腺管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挤伤,会造成流口水、口腔黏膜炎等疾病。因此,不宜拧捏婴幼儿的脸蛋。
  

误区四十二:拍打宝宝后脑和后背
后脑和脊椎骨的椎管内有中枢神经和脊髓神经。如果用力拍打孩子的后脑及后背部,则会产生压强和震动,很容易使孩子的中枢神经受到损害。因此,不宜拍打孩子的后脑和后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婴幼儿营养和喂养常见的15个误区
新生儿自己睡婴儿床还是和宝妈一起睡? 看看专家怎么说
最初的呵护,母乳喂养知多少?
母乳6个月后营养全无?这几个误区必须科普了
24个育儿误区,全是老经验,坑娃没商量,你还在犯吗?
花钱买不到的婴幼儿喂养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