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文阅读策略例说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里的“具体”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指示代词的含义和文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②能辨析文中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③能够把握词语在本文的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含义。④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解答这类题目时,“在文中”即语境是关键所在,词不离句是理解词语的基本原则。找出的含义一定要代入语境中进行检验。

   ①对于具有“指代”特点的词语的理解,应该先找出该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者段落,一般应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理清指代对象的位置和范围,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和内容,然后可以将答案代入原文,看是否恰当。

    ②则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具体来说,即“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③要注意词语本身具有的含义,要能准确理解。同时要注意词语的特殊性:即运用了该词语的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色彩义(褒贬互换)。找出之后,一定要代入原文中进行检验。

④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注意“四联系”,即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态度感情、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

08北京《碧云寺的秋色》18.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结属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回答下面问题。②作者使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2分)

答:我被突变的秋色“惊醒”,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碧云寺的秋色》19.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第一问: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并结合古人的创作,传达了作者对审美体验和社会生活关系的理解。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

第二问:在艺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

《麦天》17.文中最后说夏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  (6分)

4、“鲜亮”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滋味”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

《秋光里的黄金树》3.结合原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6分)

①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中“童话”的含义。②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3.1喻指拥有众多鸟兽的茂密而美丽的森林,表达了作者对森林变成荒原的忧虑。

 2)对想象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可笑的。

(二)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的难懂的句子。

   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

   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1、关于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三注意、三想到):

   三注意”是指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

   三想到”,一些句子的含义有时比较深奥,需要想到其特殊性,即“三想到”:“一想到”是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如果是比喻,则应该找到本句中的本体,是说明生动形象的本体的什么特点呢,还是化抽象为具体来说明什么道理;如果是象征,则应先找出其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其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二想到”是其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三想到”是一些文中的重要语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这时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必要的丧失》1、“必要”是说“丧失”并非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是人生必需的。(2分)“丧失”是指人应该有所舍弃,即舍弃那些功利的欲望。(2分)而舍弃本身也是一种获得,在心中留下唯一、单纯、永恒、执著的精神追求,以达到安详、平和、宁静与超然的人生境地。(2分)

《回望雁门》13.①本文第⑦段中的“我向雁门深深作揖,壮美与惨烈已然远逝,我们用真诚打磨它的锈蚀,总能闻到岁月的芬芳”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答:(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战争已然远逝的庆幸,同时也告诉人们:只要我们用超越军事的正确心态拭去雁门关的战争尘埃,雁门关必将展示它更伟大的历史价值。

《提琴》12.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复杂的心理?(6分)

1)他的双手微微颤抖,可他的语调却异常平静。

2)父亲一面回答,一面避开了我的目光。

答:(1)因被迫卖掉祖传珍宝的痛苦无奈;为能以这把提琴帮助妹妹一家渡过难关而欣慰。

2)父亲估计到‘我’知道了真相,既赞许‘我’的作法,又为‘我’知道真相,过早地承担家庭的责任而感到无奈和不忍。

    2、关于句子的作用,应该注意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思考:思想内容上与结构上

①联系本句的含义。②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③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度、感情。④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回望雁门》13.本文第⑦段中的“我向雁门深深作揖,壮美与惨烈已然远逝,我们用真诚打磨它的锈蚀,总能闻到岁月的芬芳”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分)

13.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对第二次游览雁门关,表现其军事要塞的壮美与惨烈进行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自然转入第三次游览雁门关,表现其辉煌成就。

《温软的稻草》13.文章写故乡“温软的稻草”,而从第三段文字却主要写了稻子的丰姿和农人收割稻子的热闹场景,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4分)

 答:①内容上,描写故乡的美丽画面,以收割情景表现乡村生活的热闹、丰富和诗意。(2分)

②结构上,为后文续写稻草的种种温软作映衬铺垫。(2分)

《碧云寺的秋色》 20.文章结属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过去”与“现在”在时间、年代、社会制度上是不同的、对立的,古人与今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辨证统一的关系。

(三)理解概括某些段落的的内容与作用。

    第一个方面:内容上:

    1、注意抓中心句与结构句(承上启下句、总结上文句)

    2、以句为单位,分别进行概括与归纳;采用移用改造法或者分层归纳法进行概括内容,注意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把信息区分开来,然后再把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提炼出所需要的信息。

    3、注意表达的语言:

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何时何地,何对象干了(记叙)什么事情

描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特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第二个方面:结构上:

    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

    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与前文照应(呼应),使结构严谨。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               

(四)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

对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必须进行整体阅读。

1、研究标题与头尾。

    2、注意文章的中心句。

    3、分别概括每段的大意,然后进行归纳与整合。

4、注意侧重点:以记人为主的文章,要侧重抓人物形象的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文章,要侧重分析事件所蕴含的本质意义。

11.本文是围绕三次游历雁门关展开的。请简析作者三次游历的不同感受。(6分)

11.(6分)(1)第一次,写深秋的雁门关,其寂寥落寞给自己的莫名感动;(2)第二次,写初秋的雁门关,其曾经的战争的悲壮惨烈带给了作者深深的历史反思;(3)第三次,写盛夏的雁门关,其祥和、平静以及对民族融合和南北通衢的历史作用,作者给与了热情地肯定。(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08浙江卷《乌米》21.形象: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表达技巧重点题型

    文章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现内容的。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解题思路:(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下: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2000年《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6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①将长城拟人化:A. 便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情。②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二、叙述方式

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感动是一种养分》3、本文23两段在写作上运用了什么方法?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①运用了铺叙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细小美丽的事物,呼应了上文“常常”“无法言说的感动” ,也为下文“仅仅是事物的一粒元素”蓄势,②就全文来看,使感动的原因落在实处。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秋日的灯盏》)文中第3段有哪些表达特色?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选取山村秋收后一家人围聚炉火和谷仓的典型场景进行描写。运用比喻、对比(虚实结合)等表达技巧。渲染了温馨、喜悦、满足、实在的氛围。揭示出希望不落空才会快乐的道理。

回归课本: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象,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

对比  排比  欲扬先抑  “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我依然爱它,依然在心底想着它。

通过特定的典型场景描写|融情于景,选取故乡月夜小径小羊犁头等典型风物,并运用联想深刻而独特地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温暖的稻草》14.根据文中内容,从表现手法及效果等方面赏析下面一句话。②老牛蹲卧于闭风的墙角,不紧不慢地咀嚼着储满阳光的稻草。

 答:(2)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农村生活的温馨、宁静、平和。

《雨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8分)

答:①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②再叙事,讲了老人与小男孩在雨天的故事;③最后抒情,表现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4分。(或:通过议论,揭示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的对应关系;通过记叙,记叙老人、孩子和狗的雨中写意图(故事);通过抒情,抒发对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读童话》3.“如同一只老鼠峭啮了大量搬进洞里的杂粮五谷、破皮鞋烂网套,然而牙依然没磨短,只是变得更讨厌,更鬼鬼祟祟,更自私。”试分析这句话的表达特色。

[答案]作者使用了将人比鼠的比拟/拟物手法,形象生动而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一些读书人自我封闭、不加选择地进行大量阅读,不仅没有提升思想,反而变得面目更加丑陋,令人生厌,表达出对这类读书人的鄙视厌恶之感。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江南无雪》12.清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6)

12.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地描写雪中典型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和宁静。

《草丛》12.结合表达特色,说说你对“在天空的飞舞,被马匹的亲吻,对村庄的凝望,都是它们分外的事”这句话的理解。答:运用拟人与排比,形象地启示读者:渴求水分与阳光是草丛最本质的生命追求,为此它们可以忘却艰难,淡然面对一切。

五、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散文的结构方式:  总分总式、对比式,逐层深入式、层层铺垫式、一线穿珠式、片断组合式《晚秋初冬》《祖国山川颂》具有跳跃性,自由、灵活,空白处给人余地想象。

《过滩谣》13.“我”伯父和纤夫们在过险滩时迸发出的《过滩谣》这层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

答:(1)结构上:①点明题意,强化主旨;②凝重、深沉的号子声是对“我”的强烈呼唤,为下文写“我”的灵魂受到强烈冲激作铺垫。

2)内容上:③渲染悲愤、悲壮的氛围,起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④抒发对遇难纤帮同伙别样的致哀之情;⑤突出艰险时刻用力一致、凝聚人心的作用;⑥表达纤夫坚强的生活信念。

2008年湖北卷《雾》第19题:本文以雾为线索展开,请具体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

〔解析〕解答这道题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各段的内容,尤其是能体现作者对雾的思想情感变化的词句,在此基础上就能概括出作者的行文思路。如文章写作者对雾情感变化的句子: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把握了这些,文章的结构和思路也就十分清晰了。

答:①作者开篇说“不喜欢”雾。②来到加德满都后,作者开始“喜欢”“欣赏”“赞美”加德满都的雾景。③雾引发了作者的理性思考。④作者最终“陶醉”在雾境的幻象之中。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时间怎样行走》15.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6分)

15.①童年时代感受到人的生活和快乐受时间的支配;②青少年时代有冷落时间到感受时间无处不在;③成年以后由感受时间隐藏在生活里到领悟时间引领生命。

《朦胧的敬意》17. 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①②段总写作者对死人的不同心理感受。③-⑩段分写:其中③-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灵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时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儿童如诗》3.文章第③段引用诗人牛汉的故事,第⑥段中又提到格非小说中的几句话,作者用这两个例子有什么用意?(6)

【解析】分析作者选材的用意,须结合文章主旨进行分析。

答:意在指出成人世界和儿童世界的对立,即实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对立。(3)我们需要用孩子的世界点燃成人世界的诗意,从而脱离那种现实功利的、纯粹理性的、实用真理性的生存状态。(3)(意思相近即可。)

《焰火的变奏》

答:17、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这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8、题目

4、文章标题是“鱼,飘在空中”,请探究这个标题的表达作用。

答:①运用比拟,把鱼从水中跃起,摹拟成风筝飘在空中,表现母亲像城市里的一条漏网之鱼,为了生活而漂浮在像空中一样的城市里;我像一条鱼,将要离开母亲,走出农村,在广阔的空中漂流,开始新的生活。 ②以此形象作为线索贯串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14。以“像秋冬的黄叶一样飘零”为标题,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明女书正在逐渐遗落和消亡,难以长久流传;

(2)突出体现了作者对女书命运的无奈和感伤,(或怀想和惋惜)(2)

《秋日的灯盏》

答: “秋日的灯盏”在文中是指浆果、稻穗、作品等秋天的果实或劳动的结晶。(2分)

“灯盏”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为秋天的果实、劳动的结晶给人们的感受与灯盏一样,能发出光和热,给人温暖,让人心里踏实,使人充满喜悦、看到希望,二者有相似点。(3分)生动形象,富有诗意。(1分)

六、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七、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2008年安徽卷第16题: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解析〕这是一道具有开放性的题目。该题中已经明确地提示了考生要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鉴赏,可从修辞、表现手法、语言形式等方面来加以把握,因而很容易看出其中拟人的修辞、对比的表现手法及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美。答题时修辞与表现手法容易解答,而语言的形式美往往容易忽略。

答: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出与日落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③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八、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雨韵》4.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

答:第一问(4分):①雨韵是人生四季的各种音韵旋律;②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或:雨韵是使记忆成为浪漫抒情和感伤的咏叹的音韵);③雨韵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乐章。意思答对即可。

八、特殊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取景器里的人》11(3)节和第(6)节分别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技巧,请选择一小节分析其主要表达技巧及作用。(6)

(6)主要运用了反衬(衬托)的表现手法。(1)作者以美丽的花墙反衬垃圾桶旁拾荒的妇女,(2)逼真地刻画了贫富悬殊的现实状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现状的担忧。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雅舍》(2)作者极力描绘“雅舍”之“陋”,缺点之多,用了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为后文写雅舍之“雅”和自己对“雅舍”的喜爱蓄势,突出文章淡泊恬淡的主旨的作用。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桃花鱼》4、作者写桃花鱼的用意是什么?请对本文的表达特色作简要评价。(6)

答(1)用意:借桃花鱼的生存需求暗示人要有高贵精神,同时呼吁滋养高贵精神的人文环境。

2)表达特色: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含蓄。(2分)评价:①这样写提升了素材的意义,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②这样写显得比较晦涩,可读性不强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故乡》12、文章第③段描写了故乡的风物,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答:选取故乡最具代表性的风景、人情等细节;运用了化静为动(如:它无声地泻落在乌黑的屋瓦……)以动衬静(如:月夜的笛声是好的……,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蛙声……)联想,由笛声想到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融情于景(借家乡典型风物如月亮、屋瓦、霉墙等抒发对家乡的思念)、融情于事(借对父亲的回忆表达对家乡的思念)等表达方式,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见上《故乡》12

表现手法的作用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 / 扬抑在变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 / 对比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 /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 /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景物//场景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题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九、议论文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2、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举例论证,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5、引用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6、引申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层层剖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精彩深刻。

重要答题技巧提醒

1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15.①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作铺垫,说明阳光是有情感有生命的东西,可以带给我们美好而奇妙的感觉。(结构角度分析)②赋予阳光以诗意般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内容角度分析);③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中心角度分析)。④神聚形散,化实为虚。(写法角度分析)

《故乡》14、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作者对“农民”、“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请根据全文探究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对故乡怀有深深的眷念之情;②对农民生活的贫困充满同情;③对故乡的未来深感担忧;④对农民们为改变命运的行动而感到高兴;⑤对农民们不能享受到都市文明感到困惑;⑥对自己不能有效地帮助农民而感到沮丧和无奈

 3用术语 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4要转换:形象转换抽象,具体转换概括,得出简明的结论。

《山峦》这些年轻的女性,这些在乳母的童谣里和庄园的玫瑰花丛中长大的女性,这些曾在宫廷的盛大舞会上流光溢彩的女性,这些从降生之日起,就被血缘免除了饥馑、忧患和苦难的女性。歌剧院中不曾演过,恶梦中也不曾见过,那些属于旷古和别一世界的悲剧,突然集中在一个流血的日子里,利刃一样直刺入体内。生活因此断裂。狂泻的泪水,突然就把她们冲到春季的彼岸了。

2.根据本文第四段的内容,概括“这些年轻的女性”的身世。

2、①出身高贵    ②童年幸福    ③生活优裕    ④突然间遭受厄运和苦难
5
综合探究

14.文章结尾说“又一次告别雁门,我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请结合全文探究为什么第三次回望雁门关“我心里”会“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6分)

答:(1)前两次回望,雁门关给作者的是许多未尽之意和因战争印迹带来的强烈的悲悯与反思;第三次回望,作者终于认识到了雁门关正确的历史发展定位,交流沟通替代了战争,开放替代了封锁,民族融合和南北通衢终于称为了民族发展的主旋律,作者心里的沉重终于释然。(4分)

2)前两次在雁门关,寒冷寂寥的环境和了解的战争惨烈无法让作者心情平静,而第三次雁门关的平静和祥和给作者的平静心理提供了外部基础。(2分)

 

 

《乌米》“我”的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语文阅读——记叙文
语段阅读题答题方法及套路(太全了)
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类型归纳
小学语文总复习-句子练习(缩句、病句、反问句、修辞)
专题之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模式卡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