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衡阳日报
编者按:这是最近一次教育部门的座谈会上,一个曾是留守儿童的女大学毕业生的讲话发言稿。相信很多人读后,都会流下既心疼又欣慰的眼泪。莫欺少年穷,有朝一日济众生啊!我市分管教育的领导希望媒体能多宣传这样的当代青年。

  ■谢晴晴                 

  我1996年出生在衡阳县渣江镇新锦村,外婆家在隔壁村,都是贫瘠的紫色页岩地区,有名的干旱走廊。特殊的地理条件,村民大多贫困。从我记事起,父母亲就与当地绝大多数青壮年一样,长年在外打工,因为爷爷奶奶年迈多病,我寄养在外婆家,一直到读小学。一边干农活,一边读书。这个群体,现在有个官方表述:叫做留守儿童。我,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这是时代的缩影,是一代人的烙印。更是一个沉重又无法回避的现实话题。如果说,我的成长经历是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写照,那么,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就是留守儿童群体特殊的成长案例,假如能够给各位提供一点点的参考价值,我就倍感荣幸了。

  与绝大多数孩子不一样,我的童年是在快乐与辛酸中成长起来的。贫困的农家,生活的压力和对未来的焦虑,使家里充满紧张压抑的气氛。小孩子是特别敏感的,尤其感到心惊胆颤。三岁起我就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外公是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乡贤,在村里了当了28年村干部,当了近20年村支部书记。同时他也是我的启蒙老师,自我能开口说话时,就教我唐诗宋词,教我写字。外公写得一笔好字,尤其是钢笔及毛笔字,每逢过年外公都会写对联去街上卖。2001年我读幼儿班他就教我如何握笔,哪怕我只是在涂鸦。每天,外公再忙也会安排时间陪我一起感受学习的氛围。外公去乡政府和村里开会,有时候也会带着我。在路上,在田野,在有月光的庭院,在火炉旁,外公给我讲当地的风土人情,讲传说故事,讲那些流传至今的名人轶事,告诉我什么是诚实正直,什么是勇敢坚强,什么是责任担当,什么是宽容善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撒播下阳光。

  与外公在一起的时光是最有收获、最有意义且最难忘的。外公给我留下的这些精神财富,是我人生最宝贵的珍藏。可这样快乐的时光很快一去不复返。8岁那年,外公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记得我还是读二年级,一开始看到外公躺在那里,以为他只是睡着了。看外婆在那哭得声嘶力歇,我还推着外婆说,你干嘛哭呀?你不要打扰外公睡觉。后来摸着外公渐渐僵硬冰凉的身体,我才真的意识到疼爱我呵护我教导我的外公,从此不再醒来。现在,一想起外公,我就无法自抑,久久不能平息。人的一生,塑造价值观是在孩提阶段。那些朴素的道理,潜移默化融入了血液,融入了骨髓,让人受益终身。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有多少人能够体会贫困家庭孩子心里暗淡的一面。那时候,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最严厉。我是第一胎,女孩子无疑没有给家庭带来欢声笑语。长辈们生活在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习俗中,我不受待见是可以理解的。外公作为村支书,自然有深刻的体会,因此特别疼我。但对于紧张的家庭关系,他也只能尽力而为,却又无能为力。6岁那年9月,我踏着朝阳,满怀憧憬与希望,与其他小伙伴往梦想已久的学校走去,从此开始我的求学路。开学第一堂课,第一次见老师与同学,自然兴奋不已,可第二节课铃声刚响,我就见到窗外有一双手在招唤我,一脸焦急。懵懂的我不知什么事,急急忙忙跟着满奶奶一阵小跑回到家,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母亲哭喊着要离家出走,被几个邻居紧紧拉住,奶奶跪地磕头拜天。原来,满奶奶到学校把我叫回家来,是想让我留住我的妈妈,保全一个完整的家。见到这一幕,我只会边哭边喊:妈妈,你别走!妈妈,你别走!在泥沙地上打滚的我,还是没能留住她,当时我爸不在家,直到深夜我爸才带回我妈。从那天起,我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担惊受怕中,害怕老师叫我:去你外婆家吧!害怕邻居通知我:晴晴,回奶奶家吧。9岁那年,盼望已久的弟弟出生了,个个欢喜。我本以为有了弟弟后,生活不再孤单,恐惧感也会从此消除,然而,弟弟刚出生就时常哭闹。加之婆媳关系不那么融洽,妈妈一个人也难以顾及,从此,照顾弟弟以及家务就压在我稚嫩的肩上。几个月后,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又来到外婆家。虽然家庭矛盾避开了,但照看弟弟及帮做家务还是一如既往。令我最煎熬的是,一到晚上,当我打开书本准备写家庭作业时,婴儿尖利的哭闹声就响起来了,我就知道作业无法继续写了,弟弟只要我抱着他才止住哭闹,我那时也是个孩子呀,根本抱不起的,但在母亲呵斥下,我惊慌失措,战战兢兢,学大人用童谣哄他睡觉,在房间里转悠。这样“快乐”而又充实的生活,一晃就是一年半。我11岁那年,妹妹降临了,从此又多了一份责任,弟弟虽能牵着走了,但妹妹又需要我来抱了。这个暑假回家,外婆家那边一个老奶奶还拉着我的手说:晴晴你还记得不?手里牵一个,肩上背一个,还要去喂猪。几年眨眼过去,弟妹也上学了,这时辅导弟妹学习又成了我的日常工作,也开始作为半劳力到田里土边干活。

  印象最深是刚开始学栽油菜,看大人如何把秧苗栽下去。凭着自己手脚伶俐,很快就栽完了一片。但几天后,移栽的油菜苗大多蔫了。原来我图快,没掌握要领,菜苗种在肥料上,烧坏了。只能补种。挨了骂,长了见识,后来种菜又快又好,自己也有小小的成就感。

  最辛苦的事是收稻谷,炎天水热,汗流浃背,我跟着大人在泥泞中割禾抱禾,有的田泥很深,连脚都拔不出来,差不多是连滚带爬,才供得上递给大人打稻子。有次我顶岗站到打稻机上,因人小个矮,力量不够,被打稻机滚筒带往前倾,差一点点就把双手绞进去了。现在想来,还心有余悸。

  最尴尬的事,是挑粪。那时我才十三岁。因为外公去世早,外婆一个人要种好几亩田,非常辛苦。我想减轻外婆的负担,就提出由我来挑粪到田里去。外婆迟疑一下,说:你奈得何不?也就让我去做了。结果腰直不起来,头往前倾,双手乱抓,失去平衡,歪歪扭扭的,在上坡时人仰桶翻,十分狼狈。至今还被外婆和邻居们作为笑谈,不时提起。

  最有成就感也最自豪的事,是捞鱼烘鱼卖鱼。我无师自通,用网筛到小河堰头到鱼塘边捞小鱼。我是手到擒来,收获满满,让外婆家那些小伙伴们羡慕到眼红。我听说小干鱼值钱,就向一位老奶奶拜师学烘鱼干,现在还被那些老人称赞我的手艺好。那时烧的是柴火,烟雾缭绕,火候难以把握,一般人不是鱼粘锅底,就是把鱼烧得焦黑。我烘的鱼干完整又焦黄。积存一定分量后,我和外婆挑到石头桥赶场去卖,颇受欢迎,总是一售而空,还有顾客预约。

  还有割青蒿也蛮有意思。那时有专收青蒿的店铺,乡里刮起了疯狂的抢割青蒿风。因为是野生的,加之我们家乡是紫色页岩土质,适宜青蒿生长,到处可见。我发动弟弟妹妹一起,四处抢割。我作了分工,妹妹小,专门负责去看哪里有青蒿,发现了就跑来告诉我。我和弟弟负责割。三姐弟眼尖手快,比村里大人们还割得多。我们看到堆成小山的青蒿,特别高兴,忍不住向其他小朋友炫耀,还引起小小的斗嘴争吵。     

  童年一些事现在回头来看,真是充满传奇色彩。简直怀疑那是自己所为。记得读六年级的时候,弟弟把外婆家的钥匙扔塘里面了,而且就唯一的一个钥匙。因为,找不到钥匙,回不了家,害怕被骂,那天,我硬是一个人从下午淋完菜后,在水里泡了近四个小时,双手在水里摸来摸去,最后还是没有找到。我只好找邻居借了楼梯,爬到屋顶,从一个小窗口下去,把门打开。虽然冒着生命危险在水塘里寻找了几个小时,但钥匙最终没找到,原来期待被大人心疼几句或者表扬勇敢吧,结果却被骂得很惨。现在看到防溺水成了热门话题,我就会想起自己在水塘中又惊又怕的一幕。

  2009年,我读初中了。先在衡阳县鼓峰中学读两年,后来转到官埠中学。鼓峰中学离家有二十五华里。住校。周五下午放学回家。那时家里经济困难,大人给我每周十元零用钱。常常到周末已身无分文,只能走路回去。我不知道抄小路赶近道,只能沿着公路走到渣江,再沿渣溪公路绕一大圈回家。口干舌燥,精疲力尽。回到家来,大门紧锁,我知道爷爷奶奶在田土间忙碌,把书包搁在窗台上,又跑去帮忙干活。那是真的又渴又饿又累,哪会不盼望有人表示一下心疼?但父母远在千里之外,爷爷奶奶因为生活的艰辛,心也粗糙了,基本上不会准备好饭菜和其他吃的等我周末放假回来就吃。那时,也没觉得自己可怜吧,也不会对父母和爷爷奶奶有什么不满。反而想的是,我家人口多,底子薄,要过好日子,大人们辛苦挣钱,我们做子女的不但没为大人分担什么,还在加重家里负担。在心里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为父母和爷爷奶奶争气,让家里将来好起来。

  我的高中是在衡东二中读的。这是一段相对快乐的时光。虽然学习紧张,但环境明显改善了。因为我舅舅是这所学校的数学老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婆也住到舅舅家来了。在这里我不需要放学回家干农活,也不用在周五又饿又累走路回家。当然得趁假期回家。从学校走路到杨林坐车到衡东县城,再转车到衡阳市,再转车到西渡或渣江。然后租摩托车或走路回家。读高中有舅舅可以答疑解惑,心里踏实。加之也长大了,有了对人生对未来的一些思考。因此高中期间,我能潜心学习。这期间也有人生第一次经历生死考验。那是高一下期,外婆在校园种的瓜菜生机勃勃,急需搭棚了。放月假时,外婆和我一起到离学校十多里的四方山去砍竹枝。山下山腰的南竹下面没有竹枝,必须爬到山顶才行。外婆和我从荆棘中穿行,好不容易各砍了一捆竹枝,跌跌撞撞往山下拖,外婆意外失足从一处山崖上滚了下去,吓得我尖叫起来,连滚带爬把外婆拖上来,祖孙俩正歇息时,我猛然发现前方有一头野兽一摇一摆往山坡下走,天呐,竟然是一头野猪。我惊恐地指给外婆看,觉得死到临头了。外婆镇定些,拉着我躲到山溪下面的涵洞中,祈祷山神保佑我们平安。这时有山民骑摩托车载着两个人刚好停下来,我们战战兢兢爬出来,告诉他们惊险的一幕,这几位猎户大喜,原来他们正在寻找野猪呢。我和外婆又拖着竹枝,跋涉十多里回到学校。舅舅发现我脸上满是划痕,一再追问,外婆才说出遇险的事。惊奇的是,我舅舅几年前,与四位同事骑摩托车上山,也是在这个地方路遇一头野猪,受惊翻下山坡,当场晕死过去。

  高中三年就这样过去了。我顺利考入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父亲曾劝说我和村里其他女孩子一样放弃读书,早点去打工,我坚决不同意。现在我考取了大学,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是对于我来说,已经尽力了,凝聚了我的心血,承载着我的梦想,我绝不能放弃。父亲委婉说起,谁家的孩子早就打工赚钱了,谁家的孩子全部靠自己打工赚的学费生活费。我明白,父亲很辛苦,也很艰难。这么多年,他一直在佛山打工,靠辛勤的体力劳动换来家里的正常生活所需。夫妻长期分居两地,父子父女一年仅见一面。他其实心里很苦,很难过。我们三姐弟是他人生全部的希望和精神寄托。他之所以希望我能够放弃读大学早点去打工赚钱,其实也是为我好。作为一个初中都未毕业的农民工,他在生活底层观察感受这个社会,认为穷人家的孩子,没有社会资源,没有靠山,读了大学又能怎么样呢?他不相信读大学能够改变我的命运,更不可能改变家庭甚至家族的命运,最终也是加入打工一族罢了。何况他与我一直没有共同生活过,并不了解也不能理解我的追求。在与我信息交流中,我能够感受到他浓浓的父爱,也能够感受到他深深的担忧。还有他生活重压之下深深的无奈。我的母亲同样也是在流水线上度过她的青春年华。日复一日,枯燥单调的重复劳动,一点点消磨了她曾经的耐心和温情。对于我们这些逐渐长大的孩子,她已经陌生。难以心平气和沟通,也难以融洽沟通。时空距离造成的心灵隔膜,是悲哀的,是必然的,也是残酷的。作为他们的孩子,我们深深懂得,父母亲是我们生命的源头,但不是我们命运的船头。海阔天空,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飞翔,去冒险拼搏。改变命运实现梦想,得靠我们自己。我在心里发誓:我长大了,我能行的!我不能给父母亲增加负担。一定要靠自己来筹集学费和生活费。给父母一个安慰,也给自己一种压力,一种成长的动力。

  高考前我就联系了亲戚,约定高考一结束,就去深圳打暑假工。到了深圳,因为是打暑假工的,所以一些大工厂都不愿意招我,临时找了一家小商店做销售员,最后找了一个小工厂打了57天的暑假工。因为英语不错吧,工余帮老板写邮件,计件付费,整个暑假我赚了6700元,解决了第一年的学费。还第一次给家里的长辈们和弟弟妹妹都买了礼物,心里十分快乐。

  从大一下学期开始,除了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外,课余时间我就做兼职和家教。还坚持每次社会实践活动都尽量参加,如:扶贫、去养老院或孤儿院等。大学四年,寒暑假都在做家教辅导,解决学费问题。还负担弟弟妹妹的学习费用,甚至爷爷奶奶的一些开支。在校期间,我担任过学生会负责人,班长,摄影协会会长,书法协会、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积极组织开展活动,还作为吉首大学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交流活动唯一志愿者,获得普林斯顿大学40天暑假交流活动毕业证。

  大学期间让我真正受到震撼,完成从一个学生向当代青年转变的是一次社会考察。记得当时我担任班长,对毕业后的规划有些雄心壮志吧。也就想趁假期到边远地区考察,以拓展视野,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因此,2017年2月28日,我选择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齐乐乡,在那与独龙族的孩子有了零距离接触。我教他们学英语,教他们唱歌,讲外面的世界。之前我不相信这个时代,还有一个地方一年到头吃不到肉,一家人连出门的衣服都短缺。而这里的人们并不觉得自己苦,并没有感到谁亏欠自己。他们乐观、开朗、善良、真诚。我很快融入了他们,与他们一起干活,一起吃住。我回来后,给老乡们邮寄生活用品及吃的,给孩子们寄去学习用品。我忘不了那4000米高原上茅草盖的木板房,忘不了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人和孩子,忘不了他们脸上典型的高原红,忘不了拥别时真诚的热泪……我在想啊,我的童年少年虽然困苦,没有城里孩子那样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甚至过早承担起生活的担子。但比起独龙族的孩子们,我那些经历又算得了什么?我感到自己其实是幸运的。我体验了许多同龄人体会不到的人生滋味。那些点点滴滴,丰富了我人生的正能量。

  尽管人在吉首大学读书,但我一直没放松辅导弟弟妹妹学业,特别是在教育与引导弟弟妹妹好学上进方面,我从不懈怠,也不敢懈怠。今年暑假期间,我先回到渣江乡下老家,整整二十多天,帮助照顾病瘫在床且痴呆的爷爷,帮助奶奶收割地里的土产。安顿好老人后,一方面忙于求职的各类考试,每天还要完成三个学生的家教,还要辅导弟弟妹妹及表弟表妹的学习,还要承担全家的三餐、卫生及洗衣服等家务。要说不辛苦,那是假的。确实辛苦,很辛苦。每天都得5点半就起来,晚上从来没有在12点前休息过,从来就没有午休这个词。往往家教赶回家时,浑身都是汗淋淋的。摩托车出租司机都感觉到了,问我:你这妹子啊,年纪轻轻的,这样辛苦为什么呢?我真的不好回答。我没有刻意去这样辛苦。我只是觉得我不能浪费时间,我没有资格去享受父母辛苦赚钱给予的轻松。每个人都希望有更好的未来,都追求着幸福。但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未来是拼搏出来的。尤其是我们这些留守儿童群体,更应该自强不息,传承祖祖辈辈勤劳品德、担当精神,为父母亲减轻负担,让社会增添信心,让我们这一代融汇到时代洪流中,担负起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我们这代人应有的担当。

  每个时代都有新旧体制转型,碰撞出的大潮澎湃。留守儿童群体是时代大潮中的一朵浪花。无数的浪花汇聚成壮阔的波涛,推动着历史前行。我本人的经历是平淡无奇的,但放在大时代背景下来剖析,就有了特殊的意义。研究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对社会对时代对国家发展进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我刚投入衡云中学,就能感到留守儿童群体的特点很明显,很值得研究。更想通过自身经历和体会,来引导激励学生,帮助00后学生勇于面对命运的挑战,通过自身努力,赢得未来。也希望引起所有老师尤其是90后老师们的重视,一起来探索创新学生管理教育方式方法。这样,小小的我,就能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给外出打工母亲的一封信
傻 子 妈 妈 || 冯晓娟
【女人故事】 我的妈妈不见了
母亲
真实故事:外公身上发生的一桩离奇往事
HELLO,小鱼儿,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