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篇概况所有经络穴位,不同经脉上的穴位对病症的用法思考(建议收藏)
经益国学”,回复“秘方
可获得治疗咽炎特效秘方


本文已由经益中医学院「专业审稿团」审核

人体有那么多的穴位——360多个!那么,今天小编就把身体上的穴位全部总结在一起了。

还给大家放了经络动态图供参考,还有各个穴位对应病症,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学习的思路。

大家可以收藏起来,需要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时间长了就记住啦~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个经络的穴位和相关病症吧~

任脉

脉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为人体经脉之一,属于奇经八脉,有”阴脉之海“之称。

此经主要有调节阴经气血、调节月经的作用,主要治疗经脉循行部位的相关病症。

任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毛部,经阴阜,沿腹部正中线向上经过关元等穴,到达咽喉部,再上行到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交会于督脉之龈交穴,再分别通过鼻翼两旁,上至眼眶下,交于足阳明经。

督脉

按照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篇第六十》 ,督脉起于长强穴、止于龈交穴,单29穴,新增印堂穴归于督脉。

督脉虚衰可表现为头昏头重,眩晕,健忘,耳鸣耳聋,腰脊酸软,佝楼形俯,舌淡,脉细弱。

督脉阳虚可表现为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少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舌淡,脉虚弱。

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简称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共四十四穴,原穴为丘墟穴,络穴为光明穴,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他能治疗发热病。

主要证候寒热,口苦,胁痛,偏头痛,外眼角痛,颈及锁骨上窝肿痛,腋下淋巴结肿大,股、膝、小腿外侧疼痛及第四足趾运动障碍。

主治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症,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足厥阴肝经,流注时辰为清晨一至三点,即丑时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

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阴经之一,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上接足厥阴肝经于肺内,下接手阳明大肠经于食指。经脉分布于胸前、上肢内侧前、拇指桡侧。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分布于外部。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喉、胸、肺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治疗咳喘常用中府、太渊、鱼际;治疗咯血常用孔最、太渊;治疗咽喉痛常用少商、鱼际;治疗热病常用尺泽;治疗头项痛常用列缺

手阳明大肠

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阳经之一,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上接手太阴肺经于食指,下接足阳明胃经于鼻旁。本经首穴是商阳,末穴是迎香,左右各20穴。

经腧穴主要治疗头面、五官、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治疗热病常用商阳、合谷、曲池;治疗头面五官疾病常用合谷;治疗胃肠病常用合谷、曲池;治疗咽喉病可用商阳、合谷;治疗肩臂痛常用合谷、曲池、手三里、臂臑和肩髃;治疗鼻疾常以合谷、迎香为主。针刺天鼎、扶突应注意角度与深度。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胃经。足阳明胃经分布在身体的正面,从眼部下边的承泣穴开始向下走,一直到脚部的厉兑穴,贯穿全身,在人体经络当中是分支最多的一条经络。

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主治概要: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

手少阴心经

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阴经之一,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上接足太阴脾经于心中,下接手太阳小肠经于小指。经脉分布于腋下、上肢内侧后缘、掌中及手小指桡侧。本经首穴是极泉,末穴是少冲。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治疗心脏病常用极泉、阴郄、神门;神志病常用神门、少冲;舌咽病用通里、阴郄;血证常用阴郄;上肢内侧后缘痛、麻可用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针刺极泉时应避开腋动脉。

手太阳小肠经

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阳经之一,与手少阴心经相表里,上接手少阴心经于小指,下接足太阳膀胱经于目内眦。本经首穴是少泽,末穴是听宫,左右各19穴。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治疗头项痛常用后溪、养老、支正、天窗、天容;治疗耳病常用听宫、后溪、前谷;治疗目疾常用后溪、养老;齿痛常用听宫、颧髎;咽喉痛可用少泽、前谷、天窗、天容;乳房病常用少泽、天宗;急性腰痛常用后溪、养老;肩臂背部疼痛常用后溪、养老、支正、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等。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过额部,交于督脉直至巅顶。首穴睛明,末穴至阴。

本经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简称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共27穴,左右合54穴。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足少阴肾经,流注时辰为下午五至七点,即酉时。若小孩身体不好,在三至五岁时,父母可轻轻指压其脊骨两侧,从头椎至腰椎,能引导虚热下降。肾阳不足,水肿病会加强于肾经。肾脏强者才能长寿。

手厥阴心包经

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阴经之一,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上接足少阴肾经于胸中,下接手少阳三焦经于无名指。本经首穴是天池,末穴是中冲,左右各9穴。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心、胸、胃、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治疗心、胸、胃病常用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和大陵;治疗神志病常用间使、劳宫、中冲;内关有宣通三焦,醒脑开窍,行气止痛的功效;天池以治疗胸胁痛、心肺病为主,应注意针刺角度与深度。

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阳经之一,与手厥阴心包经相表里,上接手厥阴心包经于无名指,下接足少阳胆经于目外眦。经脉分布于上肢外侧中间、肩颈和头面。本经首穴是关冲,末穴是丝竹空,左右各23穴。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侧头、耳、目、咽喉、胸胁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治疗目疾常用丝竹空、液门、关冲;治疗耳疾常用耳门、翳风、中渚、外关、液门;治疗咽喉病常用关冲、液门、阳池;治疗偏头痛常用丝竹空、角孙、外关、天井。治疗热病常用关冲、中渚、外关、支沟。翳风有疏风通络的功效,长于治疗耳、口、齿、面颊病;支沟有泻热通便的功效;中渚、阳池能治消渴。

我是经益小夫子,爱好中医,立志于传播中医文化,如果你在学习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给我留言哦,什么问题都可以呢!给我加个星标,每天都不会错过我的分享好文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腧穴主治有规律
人体经络穴位系统知识
手少阴心经经穴
经络(四):腧穴(穴位)—1
经络穴位常识
肺经穴位歌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