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届年轻人,连恋爱都不亲自谈了?


说不清从何时起,在年轻人中间刮起一股“嗑CP”的风。

意思是,支持自己很喜欢的荧屏或小说里的情侣;简单说,喜欢看别人谈恋爱。

他们显得比当事人更兴奋:

“救命!太好嗑了!妈耶,他们好幸福,我也好幸福!”

“我可以单身,但我喜欢的CP,必须马上给我原地结婚!”

更有甚者,“到了到了!终于在一起了!快把我杀了给他们助助兴!”这段承包了我和编辑妹子至少一周的笑点。

笑归笑,如此“CP幸福吾宁死”的沉浸,仔细想来,是由衷的。

爱到极致是“赴死”?

弗洛伊德说:恋人往往在充满爱意和亲密的交合之后酣然入睡,就像婴儿被乳汁和母亲的爱填满之后的样子,这不需要理由。

从象征层面来理解,睡眠也相当于一场小型死亡。

当我们在爱中完全被满足以后,就需要撤出来,让关系沉寂一段时间;或者说,带着充满的能量去忙点自己的事情。

我有一位女性好友,在结束了十几年的痛苦婚姻后,终于遇到了真爱;看她朋友圈里晒出的照片,状态光彩照人。

东航空难第二天,公司派她出差,上飞机前,她更新了动态,我点赞。

然后她私信我说:“你知道吗?即使今天飞机掉下来我也没什么怕的,因为此生再无遗憾”。

她的话让我有些动容。身处爱中的人,死亡不再是损失和消逝,而是爱已到极致。这种全然被满足的体验,让人无所畏惧。

所以,爱到顶点的时刻,多少跟“死”是有点关系的。不同的是,这个死,是自然健康的律动,还是欲留住永恒而不能。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经典代表作《失乐园》,如史诗般的磅礴气势描绘了一对婚外情男女在灵与肉当中的苦苦挣扎,结局是俩人在旅馆里相拥服毒自杀。

他们在遗书中写道:“原谅我们最后的我行我素吧,务请把我们合葬一处”。

很多年前读小说的时候,只觉得男女主人公勇敢的那么不现实;如今看来,双双赴死,不仅仅是在世俗与伦理下的自我惩罚,更是对留住完美永恒的爱的见诸行动。

在别人的故事里,满足自恋

部分当代年轻人的恋爱观似乎呈这样一种趋势:不亲自,不轻易。这种“谨慎”的态度下,隐藏的是对完美关系的幻想和留恋。

追剧时:啊啊啊我也想谈甜甜的恋爱!真的有人搭讪时:你谁啊?别过来!

这样的自相矛盾,生动展现了从恋爱神仙掉落到人间的真实过程。

看到某个对一群二十几岁年轻人的采访视频:

  • 一个女孩子说:“恋爱太麻烦了,还是自己比较随意一点”;

  • 另一个说:“两个人封闭在一起,思想和眼界都不会进步,没法实现跨越”;

  • 还有人表示:“别人说爱情是单纯的,但实际并不是,恋爱就要花钱花时间,否则就是无稽之谈”。

以上妨碍谈恋爱的理由,在意识层面上都成立。但在内心深处,却是相似的逻辑:一旦进入关系,别人并不能如我所愿的那样,围着我转。

为了回避这种痛苦,但还是需要自我为中心的感觉,那不如看别人谈更好。

有人这样形容嗑CP时候的感受:身心会被一种松弛、自在的能量包围。其实这就是我们久违的、胎儿时期在母亲子宫内拥有过的完美全能体验。

我们经常讲要自我成长啊,人格发展啊,取得社会成就等等,这些事情如何实现呢?

本质上就是带着原始自恋来到真实人间以后,在与养育者的互动中,逐渐放弃绝对完美,在现实中学习立足。

真实的恋爱,一定会伴随着失落;谈恋爱并不能一直满足我们孩子般的需求,而是通过恋爱,觉察和克服更多的早期自恋,来到成人世界。

同时可以理解的是,当一个人对自身的能力不太确定甚至有些自卑的时候,可能也不会选择投入恋爱。

正如埃里克森描述的成人期亲密与孤独之间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自我认同的青年人,才敢于冒险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并且能够接受关系中要求的牺牲和妥协。

我与美好不配

在我认识的年轻女孩当中,小M就很喜欢嗑CP。某天我开玩笑问她:“你是不是怕自己亲自谈恋爱,把对方给毁了啊?”

她瞪圆了眼睛的表情:“你怎么知道?”我哈哈一乐回她:“我瞎说的呗。”

她紧跟着:“不是,你这样说我很有感觉。因为我看到两个很好的人在一起,就觉得应该让美好与美好相配,而我会破坏美好,我不配。”

担心破坏美好的关系、有不配得感,在潜意识的另一面,可能隐藏的是敌意和攻击性,然后自恋性地以为,这些具有破坏力量的部分会将对方毁灭。

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看,围观别人的美好,自己不进入关系,是在努力维护住内心中好客体的形象。

在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在没有内化出一个整合的、令自己喜忧参半的客体之前,对于分辨好坏,必须泾渭分明。

只有确信好客体不被污染掉,才能在幼儿心理上抵御被坏的部分侵袭。

还有一种我个人的直觉解释是:由于父母在心理上的界限不清,比如常常催婚,这可能导致子女的心理界限同样模糊。

每当嗑到一对幸福的CP,意味着在潜意识中就可以拿去跟父母交差了,最后自己顺利脱身。

如果界限清晰是什么样子呢?就是现实中将父母的介入当作参考,何时谈恋爱,究竟婚不婚,大体上是由自己决定并负责的。

父母的共情过度

对于只嗑CP不恋爱,小M向我和盘托出剩余的感受。

她说:“好像是看到别人谈恋爱开心,加深了自己的自恋和孤独;我很享受这种别人不懂的孤独的幸福。”

在我看来,这种孤独的享受,是在寻求一种独特。

只看别人恋爱,自己不谈,已经是一种独特;别人都觉得恋爱幸福时,我觉得孤独更幸福,这就更独特了。

在亲子关系中,未被父母共情过的孩子总有遗憾;但同样,被父母过度共情的孩子,也是麻烦。

比如说,有人感觉自己从小到大在父母面前总是透明的,总被安排好一切“拎着走”,房间随意被闯入,自己没有作为主体的支配权等等。

其实,这一切会让孩子很害怕,也很绝望。于是,追求独特,成为这个人的精神动力。

该谈恋爱就是不谈,就会遭到父母及周围人的各种猜测、质疑,这恰好满足了一个孩子想要保有秘密、主导权、不被洞穿的心理需求。

谈恋爱,还是要亲自来

相爱恒久远,是每个人的内在渴望。不能像吃饭、上厕所一样亲自上场,而是通过看别人谈恋爱达到自我满足,还是有点隔靴搔痒。

如果你是因为创伤,那更建议去谈。

所有在早年关系中受的伤,终究还是要再放入关系中去修复。从心理经济的角度考虑,如果只是为了回避痛苦而错过美好,毕竟不划算。

去年5月有一部高分韩剧《Move to Heaven:我是遗物整理师》播出,《南方周末》对原著作者金玺别进行了采访。

见证过太多的死亡现场,金玺别感慨:“有一个因为几小时联系不到我就会担心我的人,有一个可以分享共同回忆的人,有会为我们生命结束而伤心难过的人;这样的人生就会是很好的结局。真正留下来的,不是金钱、房子、名声,而是曾经深爱过谁,以及被深爱过的记忆。”

所以,或早或晚,亲自去谈一场恋爱吧。结不结婚的,再说。


作者: 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编辑 | 花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育率持续降低的背后,是数千万被捧杀剩女的执念:我值得更好的
马勒关于0~3岁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论
自体关系心理学导论一:什么是自体关系
李孟潮谈青春期的认同转换|家长老师咨询师均适读
当我们说一个人“懒”,到底在说什么?
对“自体”的再认识:一种自体关系心理学的视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