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BE美学」盛行:唯有悲剧才是永恒之美?


BE美学,仿佛是近年来才流行的,但其实源远流长。

BE,顾名思义就是bad ending,一个拥有坏结局的故事,在当今语境下,更多地指影视剧的故事。

从古至今,坏结局的故事很多,之前我们把它们叫做悲剧。而在网络时代,它们拥有了一个新的名字,BE。

BE的用法更广,比如有全员BE,意思是整个故事几乎全员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还有时候会说,我嗑的cp BE了,意思是可能这个故事中其他人有圆满的结局,但我喜欢的那一对没有在一起,或者一方甚至双方死了。

比如《红楼梦》就可以称得上全员BE,而《梁祝》,则更多的是这一对cp BE了。

与BE相对应的是HE,,happy ending ,圆满结局。

看上去人们应该更喜欢HE,因为一切如愿。但是在喜欢BE 美学的人看来,HE 只是当时感慨感慨真好啊,而BE才可以让人念念不忘,嗑生嗑死。

与以前爽剧大行其道不同的是,近年来,“BE美学”的电视剧一部接着一部:《东宫》、《如懿传》、《鹤唳华亭》、《周生如故》……

记得《鹤唳华亭》播出时,这部全员BE的虐剧当时并没有显得有多“火”,而与此同时,一部叫《庆余年》的大爽剧成为当时的影视热点,几乎街谈巷议。

然而,两年以来,《鹤唳华亭》的剧粉们对该剧念念不忘,豆瓣小组内讨论的热度居高不下,B站的相关剪辑的弹幕中“某某年了我还在鹤的坑底”之类的弹幕比比皆是。

近期,一部新近播出的古偶剧《且试天下》更是致(抄)敬(袭)了《鹤唳华亭》相关剧情,人设以及运镜,再度引得一波又一波BE美学爱好者跌入鹤的坑底,一边emo,一边刷剧刷得欲罢不能。

BE美学的长尾效应,再一次得到展现:也许它不是当时最火的,但一定是占据你记忆最深的,你也许会爱死它,也许会恨死它,但你几乎无法对它无感。

究竟,BE美学有什么魅力?看上去在违反人类趋乐避苦的天性,却好像在暗暗顺应另一种天性?

果然,人性是复杂的,快乐原则并不能囊括所有。



《倚天屠龙记》中殷离咬了张无忌一口,说这样你就不会忘记我了。

这就是BE美学的最佳注脚。

让人痛,是让人记住的最佳方式,因为人们在痛的体验中可以更深刻更鲜活地感觉到自己存在,活着。在这种状态下,经历的相关人和事,当然是不会被忘记的。

人从一出生,就是和痛感链接的:母亲的阵痛,胎儿被产道挤压的,被接生的人拖拽的痛,痛,是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初始标记。

也可以说,痛,是分离,而分离,才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开始。

快乐顺遂是一种融合的状态,就像在子宫里,无忧无虑,应有尽有,无分你我。

只有一旦开始痛了,才能意识到自己与别人是不同的存在;一旦开始痛了,才有一种投身于生命洪流中的感觉。

而虐剧中的痛,BE故事中的痛,因为是在艺术的范畴中,可以更加极致,更加酣畅。

在这样的故事里,我们能够体验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的极致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

这是一种强刺激,在这样的强刺激中,寻找到一种极致地活着的体验。



如此说来,似乎BE美学爱好者,是渴望这样极致地活着的,但这也许只是事情的一面,另一面,他们可能同样也惧怕真的如此投入地活着。

BE的痛,来自于丧失,也来自于挫折。

《鹤唳华亭》的主要故事线是不受父亲宠爱的太子失败的一生:他不断丧失自己的所爱:亲人,爱人,老师……

在和女主的爱情线上,他也不断失去与女主真正走近的机会,最后虽然在一起,但仍然免不了因为政治斗争而不得不赴死,不得不与女主以及腹中的孩子分离的结局。

在政治理想上,他信奉的不为作为皇帝的父亲所容,在一次次斗争中,虽然他不断挣扎浮沉,不断努力去想要平衡自己和父亲以及舅舅的需求,但最后仍然不得不以失败告终。

这样的痛苦,如果存在于真实生活中,大概谁都不要成为这个倒霉太子,这非人的生活谁要过?

但如果存在于文艺作品中,感觉就完全不同了,首先,它可以共情观众自己类似的情感体验。

被父母偏心冷落的时刻,被父母工具化的时刻,在很多人心中,都是刻骨铭心的伤,还有那些人生中那些爱而不得,那些终究无法挽回的一次又一次的失去,哪一个剧中极致的虐心桥段不曾是现实中创痛的影子?

在剧情中释放的滂沱眼泪,看起来是为剧中人而流,其实,是为自己而流。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它能让你安全地体验这种痛苦而不至于遭受任何现实的困境。

在现实中,如果你要体验极致的感觉,你可能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比如爱上一个危险的人,你也许万劫不复,尝试一些你非常想做但可能结果渺茫的事,也许你虚掷青春和金钱。

而在BE故事里,这个矛盾不复存在:在虚构的故事中,情感是真实的,而现实则与此无关,我们可以投入地一次又一次为主人公哭泣,然而走出故事后,我们自己的至亲,我们的亲密关系,我们的工作,毫发无损。

那些所有渴望有着强烈痛感带来的激情又不敢真正让自己被现实毒打的人们,都来成为BE美学的爱好者吧!



当然,BE美学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必须“美”。

这满足了自恋的需要,《许三观卖血记》《活着》之类,BE也是BE的,但好像和BE美学没啥关系。

在BE美学的各大代表作中,摄影美术服化道,无一不精美,《鹤唳华亭》更是被称为近几年古装剧审美的天花板。

而在《周生如故》中,时宜跳楼的片段,一袭红衣的时宜在漫天白雪中从楼上一跃而下,既悲且美,可谓把BE美学死死拿捏住了。

BE美学的故事中,主角必须是“美强惨”的,不美不强,不足以满足观众自恋,BE也显得没那么有价值感。

BE美学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古代,民国,甚至是架空,在这样虚化的背景中,现实的沉重被再一次剥离。

因为不接近现实,才不会让观众真正被带入到现实化的苦难中,才能在梦一般的情境中尽情品味痛苦。

切近现实的痛苦,总是锐利的,也总让人感觉到不堪,而审美中的痛苦,虽然同样能刺痛人心,但它最好的是巧妙地保护了观众的自恋:

代入主人公,我是美的。
代入主人公,我不必真正在现实中感受到被挫败,感受到失去。

既渴望又害怕极致地活着的矛盾,在某个层面上得到了完美解决。

在所有的防御方式中,创造艺术作品的“升华”是最成熟的方式之一,那么欣赏艺术作品,其实也是一种“半创造”式的升华。

在这样的和BE美学的艺术作品的互动中,现实中难以被表达的情感得到了释放,现实中未被满足的愿望也得到了抚慰。

只要不影响生活,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被虐得死去活来撕心裂肺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是在这样的为别人的故事欲仙欲死的时候,也许可以回望一下自己的内心:

在每天波澜不惊,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掩藏了多少激情澎湃的,对更饱满人生的向往?


作者 | 李文瑶 编辑 | 花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鹤唳华亭》热播,领略宋代美学
极致BE美学:有情人难成眷属,谁是你的意难平?
流量之后,谁来关心新编古装剧的美学进化论
什么是觉醒?
三岛由纪夫《禁色》杂想
【阿简荐书】《小说稗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