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少年的回家之路
塞尚 《穿红背心的少年》

16岁的女孩问我:

“能不能让我妈妈少一点焦虑,做自己的事情,别把眼睛和嘴巴长在我身上,她太累了,我不想每次周末回家就和她吵架,现在只有刷手机可以让我们保留一点和平”。
几天以后,在家长学堂上见到这位女孩的妈妈,她见我第一句话就问:“我是某某的妈妈,孩子在青少年训练营玩手机吗?”我说:“玩手机”,这位妈妈很不安地说:

“那怎么投入的参加课程,我们就是想她来训练营寻找自己人生的方向,马上要高三,在学校什么状况也只能听老师说说,其他一概不知道,回家就玩手机!不和我说话,我想知道她在学校过得好不好?我想和她聊点什么,她就戴上耳机看手机。”
每次的青少年成长训练营里,这类型的问题很多,往往都是一个现象: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声音。

父母总想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想和他们说会儿话,父母的焦灼、期待,还混杂着自己的社会生存之忧,聊着聊着就会奔向了学习的议题。

青少年的耳朵已经被父母谈论学习的话题磨出了茧,显然也承受不起父母的操心。这时候,手机就这样成为了天然的屏障,隔开了原本想相互关心的初心,家庭开始进入无沟通的冷暴力。

原本带着“甜蜜的亲子关系”,怎么到了青春期说翻脸就翻脸呢?


孩子越大,聊天的区间越小

发展心理学家一直以更大的框架关注着青少年的不同的阶段。

青春期可以细分为青春期早期11~14岁,青春期中期15~18岁,以及青春期晚期18~21岁。

其中青少年的中晚期可能会与下一个家庭生命周期重叠,即孩子们离开家庭出去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阶段,也是父母们进入中年危机的阶段。这其实是一种警示,青少年是一种无法仅仅用年龄决定的阶段。
青少年通常在15或16岁离开家庭寄宿读书,当然也有许多青少年,即使过了21岁依旧和家人同住。这些形式都无法阻挡青少年更多地离开家庭投入学校(微社会)与准备进入社会的步伐。

无论父母是否愿意,养大的孩子就是会离家,心在外面,朋友圈子也在外面,谈论的话题越来越不在一个节奏里,学习慢慢会成为唯一可以彼此听懂的言语,同时也会变得寡淡无趣。
父母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担忧,总是想在仅有的聊天区域里,快速表达正确的三观。而青少年可能想聊球星,当季款的球鞋,火爆的游戏,男女生之间的八卦,老师的糗事,谁搞残了谁,还有一些白日梦,最粗的话……

这些会毁了父母的三观,会耽误学习,会变成“不良少年”吗?
当然不是,这些会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加健康,这时的青少年活在当下的关系里,在人际关系里找乐趣,找属于自己的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的方向,找自己的样子,只有青少年把自己交到鲜活的人际关系里,他才能慢慢多一点知道自己是谁,未来想要干什么。

这个时候的青少年,需要更多、更广的声音与自己对话,不仅仅是与学习的对话。
能去找寻自己的青少年,学习总是顺带做了的事情。一个人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情绪,有自己的体验,才能真的长大。

作为父母,广纳言才能谋思路,需要学会放下自己的主观想法,比如:

“不是孩子喜欢玩手机,手机只是孩子为了少与父母吵架,而竖起的保护关系的盾牌。”


我们一样也不一样
从发展视角下关注青少年的家庭,大体会产生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强调冲突而另外一种观点则是强调两代人之间的相似之处。
第一种观点表达的是人到中年的父母与他们正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对于未来发展的目标不一致。

一方面青少年的好斗性和性冲动在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父母的体力和精力逐渐减弱。中年母亲进入绝经期的时间,基本上就是儿女进入青春期发育的时间。

同时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越发困难,在饮食问题上矛盾尤为突出,青少年大都喜欢高热高糖的食物,因为他们的身体代谢旺盛,他们的情绪需要甜食为他们排忧解愁,而这些则都是父母眼里的不健康垃圾食品。
此外,青少年与父母对于时间及死亡所保持的观点也截然相反。

青少年通常觉得他们拥有的时间可以是无穷无尽的。然而他们的父母对于死亡的概念与感受,则经常受到冲击,因为他们的父母或许亡故,以及人到中年对时间有限而产生的焦虑感。

这种强调两代人之间的冲突观点是青少年暴风骤雨期设想的中心,漫布在青少年的家庭中,在对话里听到最多的话语就是:“我和你不一样”
另一种发展观点则是父母与青少年同时面对着相似的问题。

诸如荷尔蒙爆发,协调彼此之间关系的挑战,突出的身份认同问题,在家庭当中话语权的领地。

例如青少年也会去想,当我进入到下一个生命阶段。我将选择让自己成为与童年阶段一样的人吗?或者成为与父母一样的人吗?

父母也会想,我的孩子长大了会和我一样吗?他以后做父母会像我这样养孩子吗?
以上任何一种发展性的观点立场,即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以及两代人之间的共同性都是有效的。

这两种观点,都需要家庭成员去了解关于这个阶段的意义,需要去了解家庭对于青春期阶段理解的差异性。同时这两种观点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均认可:父母与青少年彼此之间会相互影响。
艾瑞克森在其《青少年的挑战》一书中写道:

“在青少年阶段,孩童时代所依仗的东西开始缓缓转变,生活的意义不再仅仅是由长辈们言传身教给年轻人,无论是个人经验还是集体经验,青少年自己通过他们的反应和行为来告诉长辈,长辈们所代表的生活以及呈现给青年们的生活是否有意义。青少年也要给自己蓄积力量并以此证明自己,并且参与到问题中,将之更新,使其焕发新生,或者革新和反叛。”
当父母尝试把青少年的困境当作家庭的困境一起思考,一起讨论,总是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例如,在青少年成长训练营的家长学堂,家长们都在强调孩子们没有学习动力,不知道为什么读书,其实这也是青少年自己问自己最多的问题。

我开启了小组讨论模式,先来谈谈自己青少年时期为什么读书,再来聊聊咱们自己工作的意义。

有人想着过去的自己在笑,有人在哭,有人紧缩眉头,有人感叹太不一样了,有人说好难。自己也没有想清楚,咋叫孩子找意义?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每个人的思绪都不一样。

然而一样的是青少年家庭的孩子与父母在一样的冲突与困境中相遇,青少年心里才有了支撑,父母眼里才有了孩子本身的样子。

青春期心理的分离才能健康的回家

以精神分析流派为主的理论及临床观察,总是离不开青春期依恋与分离的议题。

青少年是一个人在生命阶段的特殊时期,无论从身体,思想还是心理上都是高峰发展时期。

他们一脚离开儿童期,一脚要踏上成年人之路,在这个跨步中,就是青春期,他们既保留了孩童对父母的依恋,有时候会如孩童一般想要回到父母的怀抱,显得自己很无力,想获得更多的支持。

而另一部分他们让自己变得像一个成年人,想要去显示自己的想法,想要去行动,想要去冒险,想要去表达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想变得很强壮。
同时精神分析学派认为青少年在获取亲密关系之前,必须要从家庭离开,“切断”与父母的联系,才能够形成最好的身份认同,个体只有在离家之后才会长大。

而这些理念都在很多的文化故事当中被精心的详述过,在这些故事当中总是有一些不一样类型的男孩或者女孩,他们学习本领,结交同伴,克服困难,离开自己的家庭,和同伴一起去做一些冒险的事情,然后获得成功,成为英雄,再次迎接亲人们的赞美。
这是一条青少年完成自我身份认同的路,谁也不可能替他们去走,必须得他们自己走过,每个青少年都需要在路上去学习如何保持依赖着去独立。

就如同成年人的世界,既能独立思考又可信任与他人合作。同时,这也很考验父母是否可以在孩子离家后,保有自己的亲密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是唯一的依恋。

父母都需要思考,孩子长大以后,自己的生活,与伴侣的关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许这样的思考,能帮助父母们不那么恐慌失去,不那么焦虑未来,也不那么伤感分离,这样的父母,正在协助孩子走上他自己的英雄之路。
我记得开篇写的这对母女,她们再相见时,坐在一起低声说话,女孩的头靠着妈妈的肩,女孩一直没有拿出手机,我猜这次一定没有谈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级教师写给家长的第一封信
爱唠叨的父母教不出好孩子
为什么那么多傻X父母,他们的孩子却很优秀
“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向周杰伦学习
不信就试试:吵架------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传统孝道与现代家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