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触觉不足的影响

触觉不足的影响()

 

        人类和其它动物比较起来, 有两个特别「不自然」的身体结构, 一是头重脚轻, 却能直立行走; 二是皮薄毛少, 却能在各种气候生存。这是上天优宠人类, 对人类的恩赐, 在人类的细胞基因里埋藏许多智慧种子---生命本能, 只要能够顺应生命自然生长规律, 身体就能长得健康, 生命自然常感快乐。但是, 「顺应生命自然成长规律」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专业范畴, 一般父母已经不易习得, 因此, 现代的小孩能够「顺应生命自然成长规律」成长的,经很少、很少了。

 

        剖腹产即是逆反生命自然成长规律的现代文明现象之一, 早期时兴剖腹产的流行观念是: 剖腹产能够减少生产过程的痛苦, 产妇恢复身材快速, 婴儿的出生可以选择良辰吉日。后来, 当大家普遍知道剖腹产会造成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缺陷时, 无奈各种因素仍然使许多孩子无法顺产, 例如: 父母基因潜藏的健康危机, 导致胎儿发育不良; 母亲体质不佳, 导致孕期无法充分运动, 造成胎儿胎位转换不顺利; 孕妇营养不足, 临盆时体力不足; 生产过程中突发的紧急意外等等。

 

        剖腹产使孩子丧失生命中第一个触觉学习, 而且顺产的触觉力度和对身体产生的深层影响在往后的生命里是没有机会再得到同等经验的弥补的, 因此, 剖腹产的孩子应该在0-6岁期间大量弥补触觉刺激, 以减少孩子因为触觉不足产生对外界环境的种种不适, 造成自身身体的干扰导致学习无法专注。顺产的孩子虽然身体基础相对而言较剖腹产的孩子好一些, 但是, 若在0-6岁期间没有好好全面、充足地给予各种感官刺激, 包括触觉刺激, 促进其感觉统合的发展, 那么, 同样会产生因为触觉不足而形成的各种身体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局限。

 

        到底什么是触觉不足?  触觉不足的行为表现为何?  对孩子的生命发展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 触觉不足的意思是指因为触觉刺激不足造成触觉神经体系所负责的身体功能失常, 例如: 触觉防御过当或者反应不足, 严重者会造成脑神经抑制困难, 早年发生脑神经衰弱现象。

 

        在幼儿时期甚至到成年之后, 人们因为触觉不足可能发生的行为表现略举如下:

 

1.      容易养成触觉依赖, 例如: 睡觉喜欢咬被角、抓妈妈的手或抱某个布偶或毛毯()

2.      喜欢咬指甲、吸吮大拇指或咬衣领、袖口、铅笔头或咬嘴唇;

3.      被剪指甲、掏耳朵或剪头发时, 容易紧张或抗拒;

4.      在家或熟悉的环境中, 与家人或熟人一起互动时, 话特别多, 但又常常言不及义;

5.      在家和在外面判若两人: 活泼与安静; 好动与斯文; 大胆与害羞; 粗暴与礼貌

6.      容易发脾气, 尤其对最亲近的人特别粗暴, 做错事常常强词夺理;

7.      固执, 以自我为中心, 不容易与人合作;

8.      对某些材质物品不敢触碰, 例如: 绒毛类、湿泥巴或颜料, 容易有洁癖;

9.      情绪转换困难, 高兴会高兴很久, 伤心或生气也会很久, 显得有理讲不通或特别不成熟;

10.  对突发状况应变能力差, 例如: 面对突然有人急冲上来或突然生气大吼, 或坐上原本以为稳定的旋转椅而椅子却突然转动时, 会身体僵硬、脑袋一片空白, 顿时不知所措;

11.  爱打人、咬人, 行住坐卧动作特别大, 也容易有特别多不必要的动作;

12.  喜欢用力摔东西或推东西, 使其发出巨大声响或产生较壮观的物体散落的情景;

13.  喜欢依偎在父母怀里, 在父母身上磨蹭, 即使个头已经长高了, 仍然像个小小孩;

14.  讨厌进入人多或类似封闭的空间, 例如: 电梯、教室、隧道之类;

15.  对轻微的碰伤或刮伤会抱怨很久, 例如: 碰触他的力度不大, 孩子却反应很疼, 或轻微破皮小伤, 过了很久还会喊疼;

16.  挑食、偏食, 对没有尝试过的食物抗拒, 对喜欢吃的食物不知节制, 容易对某些食物过敏;

17.  对改变很难适应, 生活中的任何改变都可能使触觉不足的人烦躁不安, 例如: 家具摆设的位置改变, 孩子可能因此产生几天的紧张情绪;

18.  对陌生环境安全感建立缓慢, 例如: 生病请假, 在孩子恢复健康后, 仍会找许多借口不想上学, 上学后会重新出现新入学时的紧张、哭闹的状态;

19.  容易出现突发的激烈情绪, 即使过后自身感到歉意, 但仍不可避免地重复发生;

20.  某些场合对声音特别敏感, 一点点小小声响或者特别的声音都可能造成触觉不足的人的不安和烦躁;

21.  对自己的事物很敏感, 不喜欢别人谈论自己, 不论是褒扬或批评, 特意举例或随口提到, 常用较激烈的方式阻止他人谈论自己的言行;

22.  对于计划或结果的改变很难忍受, 幼儿时期对此类情况常会要求「重来」或「复原」;

23.  对衣服布料特别挑剔, 喜欢穿宽松的衣服, 不冷也喜欢穿长袖衣服;

24.  喜欢跟人讲话却不喜欢和人有身体接触;

25.  害怕独处或特别怕黑, 在公共场合老担心有人从后面推碰到他;

26.  对大的声响异常害怕和恐惧, 例如: 打雷声、机器声、鞭炮声等;

27.  看电视或听故事容易动情, 即使已经重复看过或听过, 对剧情已经熟悉并知道故事结局, 当再次观看或聆听时, 仍然会重复出现哭泣、感伤或兴奋的情绪;

28.  当被要求做某些事情时, 刚开始会出现情绪反应、拖拉、故意没听到等躲避心理, 但当进入状, 又很容易「上瘾, 不乐意停止该事情的继续进行, 例如: 要求小孩洗澡, 触觉不足的孩子刚开始会找很多理由来延后这件事, 但当洗得舒服了, 又很难让他离开澡盆。

 

以上多为触觉敏感的行为表现, 有些严重敏感的孩子连与人眼神对视、日常的洗脸、洗头都会哭个不停, 从小就表现出特别胆小、怕生、爱哭闹的特质, 到了两三岁以后, 磨蹭、拖拉行为越来越明显而频繁, 但当父母或其它人对其催促时, 又容易感受到压力, 不但不会因为他人的催促而快速配合完成工作, 反而会因为紧张而使速度更慢、更不容易专注, 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或者因为吃饭不专注、吞咽缓慢等问题, 演变成亲子每天都要忧愁面对的, 这些情况若不从感觉统合训练下手帮助孩子, 家长对这样的小孩是爱莫能助, 而小孩本身也会成长得很辛苦!

 

触觉不足除了容易显现出触觉敏感现象外, 有时也会有触觉迟钝的现象, 而敏感和迟钝有可能在同一个人身上发生。

 

触觉迟钝的行为表现有:

 

1.      幼儿时期(出生到六岁)打针不大哭、摔跤不觉得疼;

2.      轻微的碰触, 孩子察觉不到, 例如: 有小昆虫爬上身体时, 不知驱赶;

3.      喜欢到处碰、触摸个不停, 容易打翻或挥落桌上的物品;

4.      顽固偏执, 一直坚持自己的方式做事, 没有调整的灵活性;

5.      不怕陌生环境或人多的地方, 胆子特别大, 没有安全意识;

6.      看到孩子多或觉得好玩的地方容易兴奋、尖叫;

7.      只能注意到眼前看得见的极小范围环境的状态, 对身边其它人事物的情况无法感受到而有所反应, 例如: 只能看着掉落半路的冰淇淋专注地伤心, 无法注意到往来车辆对自己本身可能造成的危险;

8.      感觉滞留过久, 反应却缓慢, 容易有情绪突然转换的情况发生, 例如: 突然为了三天前损坏的玩具吵个不停;

9.      不停地走动、玩弄手上的物品或搬动玩具或家具;

10.  看似不修边幅, 对很多事情都无所谓, 其实是感觉不到哪里不妥或不舒适;

11.  会自己打自己的头, 严重时会用头或身体撞墙壁或故意摔跤, 爱在地上打滚;

12.  胃口不错, 甚至食不知量, 但容易消化不良;

13.  容易坚持某个固定姿势或固定的方法或程序, 即使身体劳累或方法失效也不知变换()

14.  对环境变化的信息察觉或整合能力不足, 常有后知后觉的「恍然大悟」现象发生, 严重者则常常「不知不觉」, 对于事件的结果常感莫名其妙。  

 

        触觉严重不足者, 容易产生自闭倾向, 也容易被误认为自闭患者; 当孩子自我弥补时, 容易被误认为过动, 也容易因此干扰他人, 遭受他人排斥。但是, 触觉的弥补并不是单纯的皮肤按摩或抚触(仅适用6个月内的婴儿), 必须随着年龄的增长, 配合其它神经系统的发展状况, 调整触觉弥补的内容和深度, 否则难以最大程度消弥因为触觉不足产生的各种行为表现, 这便是感觉统合训练的专业诉求。所以, 专业的感觉统合课程其价值在于: 通过专业的测评、观察, 设计针对性强、个别化的感统训练方案, 指导家长成为真正的感觉统合训练教师, 而专业教师则应该成为家长的指导教练。如此才能亲师密切合作, 抢在孩子成长优势期内, 快速调整孩子的感统状况, 让孩子的身心状态有机会从健康跨到优秀的范围。

 

        最后要特别提醒读者的是, 氛围属于触觉刺激的一种, 平时与孩子互动时, 要注意给孩子原则一致、互相尊重、张弛有度的氛围感受。长期过度严格或过度放纵都会造成孩子的触觉惯性反应, 形成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 而原则不定或模糊不清, 则容易造成孩子无所适从, 长期下来将形成触觉敏感与触觉迟钝的两极发展。

触觉不足的影响()

 

        一个人的性格是建立在六岁之前, 三层感觉统合---

          第一层:生存能力的统合;

          第二层:视、听和语言的统合;

          第三层:肌肉协调能力和运动企划能力的统合---顺利发展的情况下, 在六岁左右顺利完成第四层感情、情操、情绪、价值观等的统合而形成。

 

        如果前面三层统合不顺利, 那么第四层的统合也难以顺利完成, 在人生之后的数十年则难逃身体智能开发不足的影响, 不但不能和谐地与自己相处, 还会因此无法与人、与环境和谐地相处, 严重影响生命的舒展与成长。

 

        严重的触觉不足不但会造成孩子自我认知不足性格形成缓慢 三岁前影响右脑直觉式吸收学习能力 三岁后影响左脑理解力和左右脑合作产生的创造力的发展 青少年之后, 在不当压力下, 更容易因为自我价值肯定不足而做出自残、轻生或对他人冷酷无情的行为。

 

      造成触觉不足的原因, 除了剖腹产之外, 其它还有:

 

    长时间把孩子独自放在婴儿车里;

    过早使用学步车, 用学步车限制婴幼儿的活动范围和行为动作;

    主要照顾者性格沉默、寡言, 或忙于家务, 鲜少与婴幼儿互动

    主要照顾者为保护孩子身体免于碰撞、受伤, 经常抱住孩子, 不让孩子自由活动

 

        孩子因缺少足够的人际互动学习, 例如:声音、语言的听说刺激与模仿; 眼球转动与观察的练习; 情绪和身体的逗弄与反应体验; 不同的身体气味与怀抱姿势力度的感受; 父母或家人多元的情绪氛围感受, 也缺乏对外界物质环境的接触和感受, 造成上篇内文提到的种种触觉防御、触觉反应不足或触觉弥补的行为。

 

        另外, 都市发展与小家庭的盛行, 造成:

 

    家中活动空间狭小、成员稀少;

    户外婴幼儿活动场地缺乏、自然环境不足;

    强烈的声光刺激, 造成婴幼儿感官的不适与自我保护;

    家长的过度溺爱与代劳, 剥夺了孩子感觉学习的机会, 会造成孩子触觉不足, 而产生学龄阶段的能力不足。

 

        孩子触觉不足的行为表现在幼儿时期常常被家长忽略或误解, 以「遗传」、 「年纪小, 不懂事」 或「不听话」来定义, 而不知从生理角度来解析和帮助孩子, 往往因此而错过最佳的感觉统合训练或调整时期(六岁前都是生理优势期, 但三岁前优于三岁后, 十二岁之后则很难改善身体的感觉统合状态。)

 

        到了孩子开始上学时, 逐渐显露出身体能力的不足和强烈的身体自我治疗行为, 例如:

 

    上课爱讲话, 喜欢抢答、插嘴;

    学习不专注, 爱抖脚或踢同学的椅子, 上课常常记不住老师说的话;

    喜欢做危险动作, 例如:爬窗、翻墙、在桌椅间跳上跳下、抛接不该丢掷的物品(如扫把)

    做作业粗心或没耐心, 老是忘东忘西;

    爱跟同学吵架或打闹, 喜欢跟人勾肩搭背;

    常破坏文具或簿本, 即使因为破坏文具而弄伤自己也不在意;

    喜欢玩弄自己的生殖器, 过早关注两性生理问题, 常故意碰触异性同学的身体;

    孤僻、不合群, 常常表示讨厌同学、讨厌上学, 体质也比较虚弱;

    喜欢制造噪音、大叫或出怪声, 常会夸张地大笑、或常作夸大的表情和声音;

    动作粗鲁, 喜欢把书本、文具、钥匙或其它物品用力摔在桌上, 关门也很大声;

    与老师说话时, 眼睛无法专注看着老师, 表情很不自在

    上台时特别紧张, 容易结巴, 甚至说不出话, 常左顾右盼咬指甲、拧衣角、摇晃身体;

    一到考试就紧张到难以入眠、手心出汗, 甚至跑厕所、拉肚子等等

 

这些行为不但影响其学习成效, 还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小小年纪就可能因为感统失调造成的心理紊乱, 而倍尝身心不和谐的痛苦和有苦难言的无奈。

 

        凯伦即是因为感统失调, 未被及时帮助而辛苦长大的女孩。 凯伦是顺产出生的, 但一满月即被送到褓母家照顾。 因为家里经营海产店, 生意忙碌, 父母一个月才去探望她一次, 所以对褓母的专业素养和孩子的变化都观察不仔细, 只觉得孩子虽然过于安静, 但还算健康, 与褓母交流起来也没什么特别障碍, 就这样给固定的褓母带, 直到五岁。

 

        在凯伦三岁的时候, 褓母家来了一个褓母亲戚的宝宝, 父母去探望凯伦时, 发现未满周岁的小宝宝竟然比凯伦来得活泼、有活力;在凯伦四岁多的时候, 妈妈更在褓母家看见褓母把两个孩子放在同一个婴儿车里, 而凯伦宛如那小她两岁的宝宝的玩具一般, 任他拉扯头发、咬人、打人、拿玩具丢她、踩在她身上蹬、跳, 凯伦竟然没有什么反应经过几次探望验证:褓母对凯伦毫无爱心付出! 好几次, 妈妈在离开褓母家之后, 眼泪就漱漱直流, 后来把情形告诉爸爸之后(刚开始对爸爸隐瞒, 不敢直说), 两人决定把凯伦带回家。

 

        回家之后的凯伦, 顿时因为环境丰富而活泼起来, 家人(父母、外婆及两个大她四到六岁的哥哥)的疼爱迅速打开她的心灵, 心灵的放松因而启动了身体感觉统合的机制, 凯伦一下子成为家中、海产店熟客和邻居们目光的焦点和最常关注、谈话的主题。 因为生命重要的前四到五年, 凯伦的身体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开发, 而生命自我完善的本能促使凯伦在爱充足的环境之下, 一股作气地全面爆发自我感觉弥补的行为。

 

        凯伦非常喜欢跟人说话, 于是她口齿不清、字句结巴、词汇稀少、组织错乱的语言能力迅速成为大家的笑料和娱乐; 她喜欢穿梭在热闹的海产店大厅之间, 随意挤进客人的桌边, 爬上爬下, 用手触碰食物, 好奇地问着各种幼稚的问题; 她还喜欢逗弄别人, 故意打人、用东西砸人, 然后笑瞇瞇地跑走, 希望有人与她玩追逐游戏。

 

        那时的凯伦简直像刘姥姥逛大观园一样, 到处探索, 有一次还沿路探索, 跑到离家很远的地方, 在一个小区球场找不到路回家, 但凯伦因为触觉不足, 无法推演后果而没有哭(其实是不知该怎么反应), 也不会寻求别人的协助, 是外婆在生意空档出来寻获的。 最令邻居啧啧非议的是, 凯伦对家人很「粗暴」, 在海产店结束一天的生意(通常是半夜两点钟左右), 父母正在收拾桌面, 打扫卫生, 清洗锅具时, 凯伦常因为爸爸在锅碗瓢盆匡当作响的当下, 没注意听到她说话而摔盘子、掀桌子, 甚至搧爸爸耳光!

 

        凯伦父母看着这个没长大的孩子, 生活跟着海产店作息而日夜颠倒, 担心马上要上小学的她无法适应学校的作息规律, 于是把凯伦送进了幼儿园。在幼儿园的凯伦, 表现和在家完全不同, 她安静而且害羞, 但会在没人看见的地方偷偷做着破坏环境的「坏事」, 例如:在墙壁上乱涂鸦、摘花、拔菜、拿笔刻画桌面、撕坏张贴在公布栏上的作品、拿别人的东西从楼上往楼下扔或拿尖锐物戳中小班孩子的身体。一旦被老师发现而找来问话时, 她永远都是低头不语, 一脸无辜, 对老师的劝导和约定完全点头接受, 但实际上并没有停止过这些不合规矩的行为。

 

        在静态活动的学习上, 凯伦上课不是动个不停、干扰同学, 就是发呆, 然后在课堂上睡着;学写字的时候, 她常常全身用力, 甚至把铅笔弄断, 把簿子写破;做创意活动时, 凯伦对别人的创作都感到新奇、有趣, 常常发出愉快的笑声, 但轮到她来创作时, 不论是语言、美术或肢体动作, 她永远只有一句话: 「我不会, 语气失望、无力, 令人心疼、鼻酸。

 

        上了小学之后, 凯伦的心智逐渐成熟, 面对对人际交往的因果關係不理解、同学的取笑和排斥、师长对她要求分数提高的压力, 她慢慢察觉到自己和同学相较起来, 明显「笨」很多

 

      小学二年级开始, 她变得越来越安静, 上课时已经不再干扰同学了, 而是一坐下就开始直接培养睡觉的情绪。安亲班老师问凯伦「在班上的好朋友是谁」, 她说 :「我没有朋友, 小朋友都不跟我玩。」一副故做坚强的无所谓 

 

        小学六年下来, 凯伦总是因为无法完成作业、无法准时上课而常常说谎; 成绩一直是班上倒数前三名; 言行反应永远「笨」到让人啼笑皆非, 而一直都是班「鼎鼎有名」的学生 初中开始, 她校外「同病相怜」的朋友越来越多, 于是, 开始逃学、翘家。现在, 凯伦23岁了, 没有完成高中学业, 还在朋友关系中不断寻找「触觉依赖」和「触觉弥补」, 对「自己」还在认识和理解过程中。  

 

         一个因为感统失调而无法正常发挥身体智能的孩子, 在青少年之后, 如果没有「贵人」令其明白身心状况形成的原因, 并疏导其因长期积压的挫败和不平心理, 或者自己借由足够的语文能力, 阅读相关书籍来「自我教育、自我松绑」, 那么, 长大成人之后, 常常容易自造「地狱」, 陷自身于苦海之中而无法自拔。 在我们身边, 甚至是我们自身, 都可以看见不少因触觉不足而产生频繁的、不自觉的、不可控情绪转换困难, 例如:动不动就恼羞成怒、常常固执成见、老是疑心重重、常常抑郁寡欢、永远紧张兮兮、一直自我为中心

 

        所以, 身体智能是一切智慧的基础, 感觉统合是身体智能开发的关键!但要提醒各位读者的是:只有在爱与尊重的氛围之下, 才能开启身体智能的统合机制。爱不足, 生命感受不到被尊重, 再灵巧的身体动作或行为反应都是属于机械式练习得来的, 这样的练习就无法同时促进大脑的发展, 造就灵活的脑部运作能力, 也无法帮助孩子从健康到优秀。然而, 何谓「爱」? 我常说:有能力的爱才是爱, 反之, 都是害!所谓「有能力的爱」是指: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未来能力的爱, 而非宠爱、溺爱与错爱。「尊重」, 则是在安全、合理的规范内给予最大的自由。

 

    所以, 爱孩子, 当身为父母的专业不足(专业不在此), 请及早寻求专业的协助, 这就是爱!而在帮助孩子做感觉统合训练的同时, 请一起做好良好习惯的培养、健康性格的塑造, 因为这是孩子0-6岁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要素 

  

触觉不足的影响()

   

    「性格决定命运」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人生定律, 因为好性格可以替自己创造生命的贵人, 为自己铺设平顺、幸运的未来。 然而, 好性格如何培养?  有几分命定?  有几分人为?

   

    其实, 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只有两样:一是先天体质, 以先天承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为基础, 后天母亲怀胎时期的饮食作息为发展关键; 二是先天气质, 以精神胚胎原始内涵和特质为基础, 母亲怀孕期间子宫内外环境为发展关键。而这两样先天的体质和气质都受后天环境的影响, 都是可以靠后天环境来改变的。

 

    如上一篇「触觉不足的影响()」所提到, 感觉统合的第四层发展状况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基础, 如果前面三层感觉统合不顺利, 尤其是2~3岁开始的第三层肌肉协调能力与运动企划能力的统合没有充分发展, 孩子后续探索环境及挑战自我的勇气将大受打击, 同时影响到日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而第四层的统合也因为第三层统合不完全, 跟着无法顺利进行和完成, 孩子因此容易对自我产生怀疑、对外环境互动无所适从, 进而造成性格扭曲。而第四层的感觉统合就在六岁左右结束, 孩子在六岁左右有了性格的雏形, 这正印验老一辈人讲的「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的谚语。

 

    因此, 我们可以知道: 性格的发展建立在身体智能的发展基础上, 身体智能有被开发完全, 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掌控能力就强; 因为对自己身体的掌控能力强而自信心就高; 因为有高度的自信而产生探索环境、挑战自我的勇气; 因为勇于探索环境、挑战自我, 所以身心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成长, 于是, 一个健康、快乐、自信又高能的孩子如是被养成。

 

    那么, 到底触觉发展良好和触觉发展不足的人平常的行为表现差异为何?  下面我们假设在无特殊因素(强力的观念灌输、频繁的行为重复或强大的环境压力)影响之下, 用几个事例来说明触觉发展良好及触觉发展不足的对比情况:

 

一、情绪反应方面:

 

1.      遇到挫折时,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可以平心面对, 越挫越勇; 触觉敏感的人容易烦躁不安, 对人发怒, 日后耿耿于怀; 触觉迟钝的人则会因为理不清道理而容易长期陷入混沌的负面情绪之中, 或者因为不明白挫折的原因或记忆不深刻而日后仍然重蹈覆辙。

 

2.      在重要场合需要有所表现时,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可以自信、开朗、专注当下; 触觉敏感的人容易预想太多, 临场紧张程度相当高, 常有手心冒汗、频繁吞咽口水或努力调整呼吸的现象; 触觉迟钝的人紧张情绪下则容易反应不足, 误解或漏失许多信息, 有些人会有脑筋空白的现象出现。

 

3.      受到委屈时,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可以良好控制情绪, 保持冷静, 理性沟通; 触觉敏感的人容易出现暴怒、动手打人或摔东西的现象, 事后则容易转为深埋的心理伤痕, 不容易再对人提起; 触觉迟钝的人则先是暗自伤心、哭泣和郁闷, 后是找机会一吐为快。

 

4.      受到惊吓时,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惊吓程度不会太高, 情绪可以很快因为自我观察而了解事实状况, 然后很快平稳下来; 触觉敏感的人惊吓程度会很高, 久久无法平复那种紧张害怕的感觉, 即使已经清楚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仍无法克制身体的紧张和发抖; 触觉迟钝的人有时会搞不清楚状况, 不大会被吓到, 但一旦受到惊吓, 那种紧张害怕的感觉也会滞留一段较长的时间, 甚至会扩散到生活中的其它情境。

 

5.      遇到开心的事时,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脸上会挂着笑容, 面露喜悦; 触觉敏感的人会刻意压抑开心的感觉, 不是很熟的人通常不会察觉到异常; 触觉迟钝的人会眉飞色舞, 兴奋时间较长, 而且逢人就说一遍他觉得开心的事。

 

二、学习能力表现方面:

 

1.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不论学什么都能专注而且坚持, 学习效率也是比较高的, 同时,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展示或表现自己的「会」或「不会」, 并且可以就事论事地客观认知「会」与「不会」是单件事物短暂时间点的现象, 不影响一个人的总体价值、整体形象和未来发展。在遇到较大的学习困难时,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能够很理智地分析自我和外在环境条件, 调整学习方法或重新选择和发展学习重点或方向。

 

2.      触觉敏感的人通常都很聪敏, 只要肯学习, 学习成绩都很不错, 但是容易因为学习成绩产生骄傲或自卑心态。触觉敏感的人平时不会积极主动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 但内心经常与人暗中较劲, 遇到问题时, 常倾向自己想办法解决, 而不轻易向人(尤其是同学)讨教或暴露自己的不足。 平时工作上或上学期间会很努力维持自己良好的形象, 自尊心和好胜心都比较强, 若在学习上遇到比较大的挫折, 常常因为承受不了他人的「闲言闲语」或异样眼光与自身对自我打击的双重压力而容易自暴自弃, 半途而废。所以触觉敏感的人比较容易有两极化的表现: 「努力做到最好」或是「放弃」。    

 

3.      触觉迟钝的人通常理解力和观察力都比较弱, 只能对少数的事物专注或理解, 所以常有偏科现象; 或因为无法「一心二用」, 所以常常无法同时兼顾工作主体或学习主体及其周边事物的完成。因为大脑网络连结状况不如触觉敏感的人紧密和复杂, 触觉迟钝的人常常需要透过大量的信息做全盘的融会贯通之后, 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状态, 所以通常都比较「大器晚成」。触觉迟钝的人经常出现「专注凝视」地走神或脑筋转不过来的情况, 因此常常被误认为是「专注投入」而产生更进一步的互动, 又因有更进一步的互动才会了解到触觉迟钝的人因为生理造成的「表里不一」, 常常让与之交往的人感到讶异。

  

三、人际交往及其它方面:

 

1.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进退有节, 亲疏分明, 能够给人明确的交往信息, 人际关系常能形成轻松、明朗的氛围, 因此不论是工作或生活上的任何「冲突」,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总能客观分析并勇敢表达实际状况, 因而容易取得他人的理解和认同, 并能获得他人的体谅和协助, 比较不会因为个人或他人的不良情绪而严重影响事务的进展。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比较能够顺利地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 因为他们的身体智能与智力发展

   顺利, 因此在设定目标时就能有清楚的「自知之明」和对各项环境因素的客观认识, 所以可以比

   较准确地规划、平稳地「按部就班」履行计划。

 

       在男女交往上, 对于失败的感情经验,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比较能够冷静、真诚、勇敢面对,

   事后 也比较能快速恢复正常心情。因为触觉发展良好, 对人事物感受能力比较敏锐、客观,

   常能够角色互换地为对方着想, 所以常能公平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不容易有成见或因为外在人

   事物的干扰而滞留于某种情绪当中, 所以触觉发展良好的人不但性格不温不火, 心胸开阔,

   且他们总能维持比他人更稳定、畅通和快速的前进力量, 常能有清晰的思考能力和因信息整合

   快速而产生的创造力。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也比较能够有健康、强壮的体格, 他们因为触觉网络遍布全身而能使各

   种营养和能量均匀分布身体每一部位, 所以不论是皮肤的防御能力、内脏的消化、运行、吸收

   等功能或各机体组成成份的新陈代谢, 都能有良好的状态。因此, 触觉发展良好的人能够因为身

   体健康而精神轻松, 能够因为信息辨别准确而自信地应对一切事物, 从传统眼光来看, 他们就

   是所谓的「有福之人」, 人缘好, 身体棒, 提得起, 也放得下, 聪明而且有智慧, 能专注当下地有

   所为、有所不为。然而, 从身心发展的轨迹来看, 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孩子拥有一个触觉发展良好

   的身体, 心灵鲜少受到身体的干扰而散乱; 精力不因常需处理身体的杂讯而过度耗费, 所以能

   常保清醒和理智, 因此影响了孩子的行为反应和心理状态, 进而感染周边人事物的互动氛围,

   造就了自己祥和安康的人生。

 

2.          触觉敏感的人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容易呈现两极表现, 对于在意的人会努力表现好的一面, 也会努力对对方好; 对于不在乎的人则容易显露轻视或漠视的神情, 比较「爱憎分明」。 因为触觉敏感的人平时对外界容易起戒心, 安全感建立缓慢, 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即使常年下来已经习惯而不觉得累, 但身体能量仍然消耗很多, 所以在放松的情况下, 常常与平时判若两人, 例如平时礼貌周到, 跟家人却很容易争吵、动作粗暴; 平时姿势端正, 在家却坐没坐相; 平时饮食节制, 跟熟人聚餐却暴饮暴食; 在外谨慎稳重, 在家活泼好动等。也因为他们的身体一直忙于分别感觉信息, 所以触觉敏感的人比较容易有比较心理, 因此长期下来, 有些人就变得看人看事「神准」;  有些人就变得多疑、分别心重。

 

           触觉敏感的人因为头脑反应灵敏, 很早就能被发现其才能, 但是因为身心无法放松, 中年

   以后若压力较大时, 比较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例如躁郁症、密闭空间恐惧症、自闭症或强迫症。 

   触觉敏感的人因为容易紧张, 比较常患肠胃或心脏疾病, 他们也比较喜欢气味或香味较浓郁的

   食物, 用这种比较强烈的感觉刺激来确定身体的存在感, 因此, 触觉敏感的人常常能成为美食

   专家, 但也容易一不小心就出现过胖或过瘦的营养不良现象。

 

           触觉敏感的人有的比较喜欢独处, 因为这是难得的轻松时刻, 所以比较容易养成夜猫子的

   习惯, 长期下来容易影响健康; 有的感觉上比较会依赖某个人或某种情境, 所以对感觉依赖者

   会出现比较强的控制欲, 对感觉依赖的情境(例如: 网吧、酒吧、民歌餐厅…)容易陷入沉迷状

   态。他们也比较容易对某种刺激性事物养成深度依赖的嗜好, 例如: 激烈的网络游戏、喝过量或

   过浓的咖啡、大声听重金属乐、过度纵欲、开快车等。

 

           在男女交往上, 对于失败的感情经验, 触觉敏感的人比较容易回忆起之前的旧情, 对曾经

   的不愉快常常耿耿于怀。触觉敏感的人常常能准确又快速地推演事物的来龙去脉, 预见事物未

   来的进展, 但却因为触觉敏感造成的不适, 常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或动力主动去承担某种责

   任、完成某件事务, 所以容易让人有「眼高手低」、「说得多, 做得少」的印象。这种触觉敏感

 来的不适也让触觉敏感的人在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时, 常常表现得保守、谨慎、犹豫不决、没有

   自信但又有些傲气, 与人互动总是小心翼翼, 诸多猜疑, 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 容易给人

   胆小、害羞、完美主义者或神经质的印象。

 

      

           触觉敏感的人对于自己形象的要求也常有两极反应, 有的人容易非常爱面子, 凡事要求自

   己站在人群中一定要能被关注到; 有的人容易以逆反的心态做出放荡不羁或反社会常规的行为,

   对他人的言论和观感完全不理会。触觉敏感的人容易像惊弓之鸟, 他们在适应环境上比一般人

   费力, 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 常常有苦难言, 而且容易被贴上「不可亲近」的标签, 无形中造成

   他人的误解而丧失许多与人合作的机会。严重的触觉敏感容易造成脑神经抑制困难, 变得脑压

   过高, 容易过度兴奋、过度恐惧或过度愤怒, 长期下来也会造成脑神经衰弱, 影响睡眠, 影响健

   , 然后进入生理困扰影响心理健康的恶性循环。

  

3.          触觉迟钝的人和触觉敏感的人有很大的差异, 他们感觉和反应都比较迟钝, 大脑对信息的接收也比较单一, 因此理解力和观察力都比触觉敏感的人弱很多。触觉迟钝的人因为对环境和氛围的细节与异常察觉力比较弱, 常常无法即时而且正确地理解事物的整体面貌, 所以常有「后知后觉」的情况发生。同样的, 当他们在思考或学习事物的时候, 也因为对环境和氛围的细节与异常察觉力比较弱, 所以比较不容易被外界干扰和左右(察觉不到), 容易一路到底的专注和坚持, 常给人心思单纯和意志坚定的印象; 但也容易发生「慢半拍」、「不能记取教训」、「状况外」和「不知变通」的现象。   

 

           触觉迟钝的人因为比较抓不准与人交往应该保持的距离, 也无法注意到太宽范围的信息或

   太多的细节, 容易显得亲疏不分, 缺乏安全意识, 或做事欠缺周详的考虑, 加上比较容易有意识

   冲动, 想法也比较简单、幼稚, 所以个性上显得比较天真、乐观、粗枝大叶和「无厘头」, 他们

   比较容易在短时间内和陌生人打成一片, 常给人亲切、热情的印象, 但有时也容易受骗或处于危

   险之中而不自知。

      

           触觉迟钝的人对自身的身心压力比较察觉不到, 所以常常长时间维持一个费力的姿势或流

   , 或者持续一项工作很久而不知道要休息, 因为不能及时察觉到自己的「浪费力气」来改变姿

   势、程序或转换活动, 所以很容易出现肌肉、筋骨僵硬的现象, 如果工作性质属于案头工作多者,

   还容易因为长时间没有活动身体而影响脾胃功能。触觉迟钝的人由于神经网络分布不足, 能量

   和养份缺乏充分的运输管道和推送的动能, 比较常见先天体质虚弱的现象, 若未加以注意和调

   , 身体比较容易提早衰老而出现慢性疾病。

 

           触觉迟钝的人比较容易出现「工作狂」的现象(工作时得到触觉弥补之后, 会越做越起劲,

   还不容易觉得累), 属于「一不做, 二不休」的状态, 又因为他们也比较察觉不到他人的身心变

   , 所以常常以自己的状态和标准来要求他人, 如果是上司角色, 就比较容易遭下属埋怨。在男

   女交往上, 对于失败的感情经验, 触觉迟钝的人和与之交往的人, 常常会互相觉得自己有「受

   骗」的感觉, 因为触觉不足的人总是在较强烈刺激后才能更仔细地审视人事物的变化和差异,

   此后期对对方的感觉和初期的印象和认知常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自觉似乎受骗了; 然而与触觉

   迟钝的人交往者, 初期可能不觉得触觉迟钝的人有什么「异常」, 交往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惊觉他

   们其实不像表面那么「成熟、稳重」和「灵光」, 因此也会感觉好像受骗了。

 

    感觉统合的六大基本感官: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前庭觉, 对应着佛家讲的身体的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各感官所接收的信息对应着佛家讲的外界的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如果我们可以把身体的感觉统合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 那么身体对所有信息的接收和辨别便能快速、准确而且清晰, 这样, 我们的脑就不容易因为信息辨识不清或处理不力, 而在我们的人生路上产生太多的「猜忌」、「迷恋」、「愤怒」、「恐惧」、「悲哀」、「傲慢」等影响前进的情绪, 如此, 幼童时期, 身体就能成为我们很好的学习工具; 成年之后, 身体就能成为我们提高性灵层次的助力和媒介。

 

        当我们不小心错过了幼儿时期(0-6)感统训练的最佳优势期, 以及儿童时期(7-12)最关键的调整期, 那么, 「修心」将是最后能够调整个人感统状态的机会和途径。藉由成熟的心智、正确的观念和坚定的信念,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意志()修练到非常强大而且平和、稳定, 再藉由强大稳定的意志()来抑制生理反应和改变生理状态。

 

        然而, 一个人要能静下来专注且坚持地「修心」, 这个功课其执行的环境条件要比0-12岁时, 单纯的训练感觉统合能力, 同时培养好习惯和好性格, 要来得复杂而且苛刻, 想要「修练有成」的机率远不如年幼时的感觉统合训练来得高。 因为, 以感觉统合训练来培养好性格、锻炼聪明和智慧, 此是「顺修」; 而成年后以「修心」达到修正性格、提炼智慧, 这是「逆修」, 顺逆之间, ()力大小相差数十倍!   这也是我个人多年来一直以「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为信念和目标的原因, 因为, 身体智能是一切智慧的基础, 而感觉统合是开发身体智能的关键!  0-6岁是生命最重要的智力开发时期, 也是奠定悟性(智慧)基础的关键时期, 因为此期间生命的生理优势独一无二

 

    最后, 愿与各位有缘的读者一起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让我们一起体悟并看见彼此之是个「生命共同体」的道理和事实, 今日我们帮孩子一把, 明日孩子就帮我们打造一个「敬老尊贤」、「老有所终」的社会, 彼此互为生命中的贵人!

 

                                                        触觉不足的影响  全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童感统失调的表现及训练方法
感统训练
感觉统合失调和感统训练
孩子刚上学不会交朋友?大多数父母都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不让宝宝“感觉失灵”
关注“感觉统合失调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