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就业拉动 灵活多样 全面育人

    新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是一个只有33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这里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这里先后走出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和四十三位将军,曾为共和国的诞生献出了5.5万优秀儿女。由于交通的闭塞、战争的创伤、观念的陈旧,使新县一度被戏称为河南的“西藏”,并以“三个不过一”闻名全省。83年,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一个亿,7700万;财政收入不到一千万,980万;农民人均收入不到100元,86元。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县基础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每年有几百人考入大中专院校,但真正能返回新县、建设家乡的却廖廖无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新县职业高中应运而生,肩负起了为当地培养致富能手、带领农民脱贫致富领路人等中初级实用技术人才、以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任。但是,建校伊始我们就受到生源严重不足的困扰,尽管学校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但收效甚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经过我们新职人几年的苦苦探索和思考,终于在办学思想和育人方式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办学思想定位 就业拉动


    职业教育是教育与职业沟通的桥梁,是就业与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调制器;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毕业生安置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既能体现办学的效益,更能牵制职业教育的发展,甚至兴衰。所以我们把毕业生安置放入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把“就业就是效益”、“学生有作为、我们才有发展”这一观念贯穿整个学校工作之中。为此,我们成立了“人才交流中心”的就业指导机构,启动了毕业生安置工程。曾几何,我们的老师手把手帮助毕业生办起一个个致富项目;曾几何,我们老师栉风沐雨、星夜兼程为毕业生养殖场解决凝难杂症;曾几何我们的老师南上北下、东奔西走为毕业生联系就业岗位;曾几何,我们的老师拿出微薄的工资,为毕业生实习垫支路费、生活费……。随着一届届毕业生的安置、一批批学生的就业和一个个“致富能手”、“致富带头人”、“科技专业户”、“小老板”、“业务骨干”的诞生,我们职高“红”了,我们职高“大”了,我们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了,我们学校学生爆满了。我校毕业生连续五年就业率达100%;去年我们计划招生800人,仅第一志愿就报了2100多人。


    育人方式选择 灵活多样


    多样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它面对的是多样性的学生和多样性的职业岗位,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找到理想的工作,绝对不是淘汰性和选拔性的普通教育模式所能达到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立足当地,面向市场,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围绕“就业”这一主题,走灵活多样的办学之路。
    一、专业设置市场化 是提高就业率的前提
    市场的需求、学生的志向、家长的愿望是职业学校办学的出发点,所以,在专业设置上,要以“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立足本地,研究自然试刺氐悖嫦蚴谐。治霾到峁棺呦颍⒖蒲У淖ㄒ堤逑怠=昀矗颐墙艚粑葡匚⑾卣岢龅摹靶颂镒闶场⑿松礁幻瘢斯で肯亍本梅⒄拐铰裕哂氲钡鼐媒ㄉ璺⒄瓜嘟岷稀⒂胫е迪嘟岷稀⒂牍歉善笠迪嘟岷系摹叭岷稀钡缆罚⑵鹨粤止罚┠廖歉桑耘嘌缯蚱笠倒芾砣瞬藕团┐蹇萍既瞬盼勘甑淖ㄒ堤逑怠0阎种病⒀场⒘止⑴┐寰霉芾怼⒌缒圆苹岬燃父鲎ㄒ底魑は咦ㄒ岛腿纷ㄒ担糇ゲ环拧;箍枇朔安眉簟⒒纭⒈龉莘瘛⒔ㄖ⒙糜巍⑴脞俊⒁衾帧⒚朗酢⒂锥逃让嫦蚴谐〉亩滔叩淖ㄒ担逊竦胤骄媒ㄉ枳魑颐堑陌煅ё谥迹〉昧肆己玫木眯б婧蜕缁嵝б妗M保颐歉菅U猩鸵蛋旃姨峁┑娜瞬判枨笤げ獗ǜ妫欢细脑炖献ㄒ担蟮匦伦ㄒ担匀瞬攀谐∥枷颍⑵鹗屎稀傲⒆惚镜亍⒚嫦蚴谐 ⅰ谰茫筛搿黄鹧钡亩ㄒ堤逑怠<攘⒆愕钡兀⒐歉勺ㄒ担嘌钡鼐媒ㄉ璺竦摹坝谰门啤奔际跞瞬牛指莸谌捣⒄辜熬衬谕饫臀袷谐”浠男枰笆笨琛坝薄弊ㄒ担咽谐〉男枨笞魑耙笛5淖非蟆?BR>    二、办学形式多样化 是提高就业率的根本
    职业教育多样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过去不少职校仍沿用传统的普通教育办学模式,这种融“教堂式”、“填鸭式”、“守株待兔式”为一体的单一办学形式是不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如此“守株待兔”,实际上是“坐以待毙”!要想求得发展,必须主动出击,寻求突破口,多形式,多样化办学。为此,我们在办学形式上实行“长班与短班相结合,固定办班与流动办班相结合,单独办班与联合办班相结合”的多样化办学之路。
    “长短结合”即是在办好全日制学历教育班的同时,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开办各种实用技术短训班和就业培训班,短班针对性强,见效快,培养成本低易被学生和学生家长接受。以“长”求稳,以“短”促活。我们先后开办了家电维修、微机应用、食用菌栽培、淡水养殖、板栗、银杏栽培、茶园管理等实用技术培训班31期,培养实用人才2200多人。短训班学员结业后,用所学技术从事工农业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95年食用菌短训班结业的王雷同学,回家后从事蘑菇生产,年获纯利1.5万元,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周围20多个村民组,200余农户种植蘑菇,户户都增加了经济收入,出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喜人局面。
    “流动办学”即是针对农村实际,根据季节时令,定期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山坡园林,成校农家。采取讲座与操作相结合的形式,给农民传授实用技术,可达到立竿见影之功效。这种办学既强化了职业学校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功能,提高了办学效益,又吸引了一大批“三后”生来校继续深造。91年以来,我们通过流动办学推广实用技术27项,培训农民4100多人次,无偿帮助群众修剪果树16400多株,板栗整枝3600多亩,进行家禽家畜防疫53600多头(只),直接为群众创经济效益800多万元,创社会产值5100余万元,吸引“三后”生来校学习200多人。
    “联合办学”是利用社会资源兴办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联办原则不但可弥补目前农村职校办学经费不足、实习条件较差、师资力量欠缺的问题,还能增强学校吸引力、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以及拓宽改造专业设置。我们先后与县市直行政部门、厂矿企业、高等院校及国内、外劳务输出公司联合举办各类培训班105期,学员达5100人。特别是93年以来,我们充分利用我县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的优势,与县劳务公司合作,成立了新县劳务就业培训中心。先后联办涉外劳务培训班64期,培训学员3100多人。学员毕业后,通过县劳务公司安排到境外就业。目前,我校培训结业的学生出境从事劳务的有1700余人,占全县劳务输出人数的80%。分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埃及、以色列、科威特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收1000多万美元,全县人均增收近300元,劳务输出已成为新县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为适应我县对外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外方对劳务人员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我们不仅扩大了培训规模,而且相应地增加了培训内容,除对外派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外,还增加了军训、外语等培训内容,以增强劳务人员的纪律观念和国外适应能力。1996年,新加坡政府在新县招收150名建筑工人,在参加新加坡政府在南京组织的文化和技术考试中,我校培训的毕业生合格率达96%。这批毕业生出国后,由于技术好,业务精,深受雇主的欢迎,点名再招新县人和新县职高培训的毕业生。他们为新县和新县职业高中争得了荣誉,拓展了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也激发了在校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积极性。由于我校培训的劳务人员技术过硬,纪律严明,适应能力强,近几年对外输出劳务的规模不断扩大,仅2000年,就输出涉外劳务人员825人,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涉外劳务人员的输出 ,给我校毕业生找到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涉外劳务人员回国后带回了新的思想观念、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1997年,从阿联酋回国的建筑工人张成东,利用自己创造的收入和学习的技术及其管理经验,创办了新联建筑公司,目前该公司有固定资产200万元,解决就业人员100多人。从日本回国的蔬菜工人康传友,搞起了10亩大棚蔬菜,年纯收入在10万以上。他们都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学历学制弹性化 是提高就业率的重要手段
    职业教育不但要服务于市场,而且还要服从于市场的变化。从业岗位的蜕变周期缩短以及职业流动的日趋频繁,给传统的职业教育学制模式提出了挑战。所以,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学制固定、教材一统的模式,突出实用的特点。学历教育班在学制上采取宜长则长、宜短则短的弹性化办学形式,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宜长,技能性较强的专业宜短。所以,三年四年不为长,一年两年不为短,关键是针对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层次,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长、学习目标,注重实践,保证质量。如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等专业在校时间两年即可,宾馆服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同时,学校根据学生个人实际,允许部分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或提前离校在工作岗位上继续修业,即把学历教育时间“延伸”到学生离校后,把课堂“扩大”到学生的工作岗位。93级养殖班学生王森林,家住深山区的陡山河乡,父亲早逝,家里有母子三人过日子,妹妹也在上中学,高二下期因经济困难,学校同意其暂停学业并帮助他回家建起了土鸡养殖场。由于自已辛勤劳作和教师的科学指导,当年就收入1000多元,第二年纯利润达3000元。97年返回学校继续学习,现在已是我县闻名的土鸡养殖专业户。弹性学制使学生“学习、实践、创收”并举,缩短成才周期,节约学习成本,提高技术技能,增强创业意识,关键是容易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商机和抢占炙手可热的从业岗位。
    四、实践教学技能化 是提高就业率的保证
    学生只有学得好,才能输得出。作为职业学校,就是要培养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技术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关键环节,是解决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十分注意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加大学校实验、实习设施建设。先后建起了实验楼、科技楼和51000平方米的种养实习基地。并且利用当地优势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五个,以扩大学生视野,增强实战能力。为了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我们经常开展专业技能考核、技术能手评比、专业技术大比武等活动,以活动促教学。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校做到“四个一”,即学好一门专业课,参加一个课外活动小组,搞好一个家庭实验项目,掌握一项实用技术。为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真正达到一专多能,我们对毕业生实行“三证”齐发的办法。即学生要想拿到毕业证,必须首先拿到专业技能合格证和至少一项实用技术的结业证,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增强了就业的适应能力。94级林果班学生林颖同学,入校后参加了银杏科研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自已家的地里培育了1.5亩银杏苗并全部嫁接,价值超万元,成为当时在校的“准万元户”学生。
    五、培养目标立体化 是提高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使其实现不同的职业理想,就必须“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构建体现个性化培养目标的教育体系。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而且参差不齐,学习动力和成功欲望不强,如果教育方法不当,措施不力,会使大部分学生中途退学。为此我们积极开展“成功教育”实验,在课程设置上做到“加强文化课,调整专业课,突出活动课”,以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在教学组织上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变现有的固定“行政管理班”为动态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对不同层次的班级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现有的智能基础上,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上推行“低起点、小台阶、多活动、多鼓励”的模式,使学生在不断成功中重树自信;在考试方式上推行“减少考试、增加考查、规范考核、探索学分制”的改革,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自主发展、形成特长创造条件,使其达到一专多能、合格加特长,既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也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同时也训练出熟练的技术工人,形成层次化、立体化的培养目标。
    六、招生就业一体化 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
    着眼就业安置,搞好招生宣传,系统念好“招、留、输”三字经,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出路。“招”要招得来,“留”要留得住,“输”要输得出,形成一条龙、一体化。
    1、成立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具体负责招生宣传、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跟踪服务工作。校长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负总责,指派一名副校长专抓此项工作,就业指导办公室不靠不挂,独立办公,有专职工作人员,有办公地点和办公制度。
    2、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既宣传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更要宣传往届毕业生的创业事迹和辉煌成就,我们将优秀毕业生的成功事迹进行整理归类,编写成《群英荟萃》一书,在初中学生中广泛散发,并组织优秀毕业生报告团到有关初中毕业班巡回演讲,引导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正确选择自已理想的专业,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
    3、开展创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解决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学校帮助学生寻找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而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是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WTO的加入,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就业出现了多元化,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有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因此,近年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以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就业观念、就业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教育。一是邀请优秀毕业生和成功企业家到校为学生作报告,现身说教,用他们的创业历程去教育和激励在校学生发奋学习,立志创业。还经常组织学生参观专业户、示范户的生产基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如我校87届毕业生施宏斌,毕业后,承包了千斤乡黄庄水库的部分水域,从事特种养殖和淡水养殖。年产值达35万元,年纯收处达13万元。我们多次组织学生到他承包的养殖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学生参观后,得到启发,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目前,我校已有134名毕业生承包了有关乡镇、村、组的水库、池塘、荒山从事淡水养殖和林果业开发,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吸引了大批应届毕业生到他们那里就业。二是开设职业道德课和就业指导课,教育学生树立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观念,弘扬艰苦创业、敬业乐业的精神。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贡献,只要能创造社会财富,就是很有意义的,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4、建立人才供求“信息库”,走“订单”办学之路。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我们每年都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市场调查,获取人才市场需求信息,与有关企业签订用人合同,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设置专业和确定招生对象,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人才,我们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经用人单位考核合格后,依据合同安排到用人单位就业。近年来,在涉外劳务输出培训方面,我们通过县劳务公司与新加坡立希公司、日本静岗经友会、韩国助立发公司等国外公司建立劳务培训关系,与北京燕兴公司、中建总公司和几家省级劳务公司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我们还为河南羚锐集团、河南安太集团、新县宾馆等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经销人员、宾馆服务人员。同时,我们还将本校毕业生的专业、兴趣、爱好、就业趋向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建立“毕业生档案信息库”,利用信阳茶叶节及各地举办的人才交流会等宣传媒体广泛对外宣传,让外界了解我校毕业生情况,与用人单位签订供求合同,为毕业生寻找就业门路。
    5、认真做好已上岗和输出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服务,把他们扶上马、送一程。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免费提供再次返校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如我校91届毕业生王大亮,回家后从事竹荪种植,由于技术问题,种植失败,造成5万元经济损失。我们得知这一情况,立即派专业课教师帮助查找失败原因,进行技术指导,不仅帮助他解决了技术问题,挽回了损失,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激发了他创大业干大事的雄心壮志。
几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毕业生就业安置这一主线,坚持灵活多样的办学思想,走出了一条农村职业教育的特色之路,取得了较好的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校以来,共为社会培养了9800多名毕(结)业生和各类实用技术人才,其中有1200多人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深造,270多人成为各类专业户,19人任科技副乡(镇)长,186人成为村干部和农民技术员,有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人分别获得省科技改进奖和科技进步奖,12人次获市科技进步和推广奖,5人获“专业技术优秀人才”称号。绝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和行业骨干,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年创产值1.5亿多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表彰和奖励。1989年被省政府授予“职业教育先进集体”,1991年被原国家教委命名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1998年被原省教委、省人事厅授予“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00年又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瞧瞧XTL的这个手势和他左手上的戒指
2008:我看中职教育的“喜”与“忧”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国家中职政策导向(二)——中职和技工学校的区别
乡镇中学中长远发展规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