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季防燥有讲究

秋季防燥有讲究


本报记者 刘伟
    中秋是气候转换分界点,中秋过后,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也加大。对此,中医专家提醒,人体此时容易感受外邪而发生疾病。秋天气候干燥,“燥盛则干”,容易伤耗津液,出现一系列的以干燥为主的症状:如口、舌、鼻、唇、咽喉、皮肤干燥,甚至出现干咳、便秘等功能失调的表现。

秋季防燥,调理好饮食起居
    据石家庄市中医院中医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主任晏青介绍,秋燥症主要靠预防,秋季防燥的一些方法包括:
    ▲饮食调养
    中医理论认为,秋与五脏的“肺”、五色的“白”密切相关,“燥则润之”,白色食物入肺,能滋阴润肺,立秋后适量多吃白色食物对滋养肺部有益,如雪梨、白萝卜、百合等。另外,平时要注意多饮水,多补充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应少吃或不吃生冷和辛辣甘肥的食物。
    ▲起居调摄
    秋季气候转凉,尤其是入夜之后,此时不宜在户外乘凉太久,以免感受风寒外邪。人们只有起居有常才能与大自然相适应,保障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情志调节
    秋季肃杀之气当令,人很容易受到自然界变化的影响,产生悲愁伤感的情绪,因此,秋季情志的调节主要是保养神志、收敛神气。保持神志的安宁,能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
    ▲运动养生
    秋季锻炼时应多饮水,因人而异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如登高爬山、散步、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等,循序渐进,增强体质,提高御“燥”的能力。

秋分之后,多出现“凉燥”
    秋分已过,秋分与寒露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在起居、运动、防病等各方面还应注意哪些养生细节?对此,晏青提醒,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人们在养生中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状态。
    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同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
    运动方面,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秋分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还必须注意三防:防受凉感冒,防运动损伤,防运动过度。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不宜多吃。
    秋分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此外,应注意添衣护脚安度秋分。秋分重在恰当保温,特别要注意让脚保暖,别让脚部仍处于夏天中——— 光脚穿凉鞋,这样很容易着凉,引起肠胃不适,甚至由此招来感冒。除了白天让脚暖和外,晚上回来用热水泡一会儿脚也很不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因时养生
国医大师讲体质---气虚体质,气短(第五讲)!
做好春季养生保健,奠定全年健康基础
气虚体质调理指南
平和体质人养生建议
起居养生与运动保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