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词漫话(十五)柳永对词艺术形式的发展


                                         费秉勋


           在对宋词的发展方面, 柳永可算得一个功臣。 

       首先,是确立了慢词的形式和基本写法。他的词集《乐章集》中百分之七十是慢词。清人毛先舒《填词名解》说:“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自五十八字始至九十字止为中调,九十一以外者,俱为长调。”慢词形式的创制,是和他对词作内容的开拓分不开的。像他写羁旅行役、写城市繁华的内容,都是小令所难于完成的。他的写景既能雄放开阔,又能细腻具体,有点有染,开合起伏,巨细交错,能疏能密,有时铺排写来,可以写得很充分。这类慢词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用“领格字”,一个字统领好几句,可以尽情铺写。这样在词中既可抒情,也可写景,也可叙事和发议论。


       其次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段的发展。小令的情景交融有时主要为景语,景中有情;有时主要为情语,情中有景柳永词中的景语、情语也都是情景交融的,但他的景语和情语可以各自独立开来写得很充分,景语可以写得更开阔,更具体,更鲜明;情可以抒得更痛快,更自由,更畅达。写景如《倾杯》:“鹜落霜州,雁横烟渚,分明画出秋色。暮雨乍歇,小楫夜泊,宿苇村山驿。何人月下临风处,起一声羌笛?离愁万绪,闻暗草,切切蛩吟如织。”直是一篇《秋色赋》。叙事如《婆罗门令》:“昨宵里,恁和衣睡;今宵里,又恁和衣睡,小饮归来初更过,醉醺醺。”

       柳词的语言,无论在语法上还是词汇上,都进一步语体化。这是他向民间词学习的结果,也和他注意词是嘴唱的耳听的文学这一点是分不开的,所以他的词最为下层市民、歌妓所欢迎,甚至在西北边陲的西夏地区,也是“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他的有些词,可以说是白话词,语言如食哀家梨,到口即消。如《忆帝京》:“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柳屯田《乐章集》为辞家正体之一,又为金元已还乐语所自出。”这就是说,金元杂剧中的唱词,很有些像柳 永的词。元杂剧曲辞的抒情特点,充分、饱满、酣畅、淋漓,明白如话,一听就懂,是从柳永词中吸收了一定的艺术经验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一首唐诗宋词(附集字帖、朗读)宋柳永《雨霖铃》
李煜与宋朝宋词[散文] [六].
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14)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
第二章·宋词发展的承袭期及其代表作品选讲
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