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季养生之道——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黄帝内经
四季养生之道——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黄帝内经

今年春天发过一春季养生贴,就是来自黄帝内经的。黄帝内经对人体技能和养生之道的阐述,精确入微,字字珠玑。可惜文字古涩,即使直译成白话文,如果不加注释,仍是极难读懂。

内经第二篇就人体如何应四季的变化来调神养生,做了很精辟的叙说,极力推荐大家一读。

现在正值夏天最热的时候,很多人热的心烦气躁,巴不得钻进冷气房吹个凉快。却不知道夏天是阳气生而长(zhang3声)极的季节,人要顺应夏天,不要厌烦烈日,要让自己的志意放宽,阳气才得以长极而外泄。夏季是养阳的季节,不把阳养好,秋冬再怎么进补都无济于事了。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此篇言顺于四时之气,调摄精神,亦上医治未病也。


  春三月,此谓发陈,春阳上升,发育庶物,陈其姿容,故曰发陈也。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言天地万物一于生发。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欲阳气升发同于春气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予,与同。恐伤天地之各,故亦顺时而为政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天道发生,人事应之,故曰应。是之谓养其生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长,上声。逆,谓反其升发之令也。肝象木,王于春,肝气既伤,则夏火为木之子,无以受气,故病生于夏而为寒变。四时之气,春生夏长。逆春伤肝,故少气以奉于夏长之令也。

解释一下,万物的阳气遵循着春生夏长(zhang),秋收冬藏的规则。人体的阴阳自然也不例外。春天的三个月,是启陈发新的季节,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人要顺应天地万物,晚睡早起,让体内的阳气顺应春天的气息一起发出来,早上在庭院里宽缓地散步,以运动生阳之气;头发披下来,行动要和缓,头发披下来,是疏通肝木之气,肝属木,是春的脏象,肝木的性质就是要疏达,不能郁结。

春是生的季节,人顺应天地的法则,对天地万物要采取生而勿杀,予而勿夺的态度,因而君子不杀刚苏醒的幼虫,不折刚长出来的嫩芽。

以上就是顺应春气,养生之道。如果违背春气的规律,则伤肝(肝属木,主宰春天),木伤害了,便不能生火,夏月是火令,木不能生火,夏天就发生寒病了。

如果大家有看大长今,一定还记得长今学医时,师傅教医女们,春天要在野外披散头发,赤脚步行,并且进行调息,就是这个道理了:)



  夏三月,此谓蕃秀,蕃,音烦。物生以长,故蕃茂而华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至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故言天地气交。阳气施化,阴气坚成,故言万物华实也。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夜卧早起,缓阳气也。无厌无怒,宽志意也。缓阳气则物化,宽志意则气泄。物化则华英成秀,气泄则肤腠宣通,时令发扬,故所爱顺阳而在外也。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长,上声。夏气养长,人道应之。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音皆。逆,谓失其养长之令也。心象火,王于夏,失其令则心伤。至秋金王而令而清肃,火气不得宣发,外与之争,金胜则寒,火胜则热,是为痎疟夜发谓之痎昼发谓之疟,义详《疟论》。夏令主长,秋令主收。既失其长,何以能收?故云奉收者少。冬至水胜,火为所克,故冬至重病。

夏季万物生长至极,天地气交(阴气上升,阳气下降,夏季雷雨闪电多),万物开花结实。因此人要晚一点睡觉,早一点起来,不要对烈日感到厌烦,不要因为天气炎热而生怒,志意放宽,气就能得到宣泄,皮肤腠理就宣通,以顺应夏天的阳气在外。这是顺应夏天,养‘长’(zhang3声)之道,让阳气得以长到极。逆此道,则伤心,秋天发痎疟,无阳气可‘收’,到冬至就重病了。



  秋三月,此谓容平,万物华实已成,容状平定也。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天气以急风声切也。地气以明,物色清也。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所以避寒露,早起所以平秋容。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志安宁则不顺杀伐生,所以缓秋刑也。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皆所以顺秋金收敛清肃之令也。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气收,故养收以应之。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逆,谓失其养收之令也。肺象金,王于秋,肺气即伤,则冬水为金之子,无以受气,不能闭藏,故病发于冬而飧泄,谓食不化而泄出,少气以奉冬藏之令也。

秋天万物的果实已经成熟,精华蕴藏在种子里,这就是‘收’,天气急,秋风迅猛,地气明,到处景色清朗。人要早睡早起,鸡啼就该起床了,早睡可以避晚上的寒露,早起所以平秋容,让自己的志意安宁,让秋天的刑杀之气得以和缓。收敛自己的神气,这样肺气才得以清肃,以顺应秋天,阳气得以‘收’,逆此道就会伤肺,冬天发生飱泄,无法闭藏阳气。

  冬三月,此谓闭藏,草木凋,蛰虫去,阳气伏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坼,拆同。天地闭塞,不欲烦扰以泄阳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避寒气也。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皆所以法象冬藏之令也。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亟,音器。去寒就温,恐伤寒也。冬令宜藏不宜泄,故戒人无泄皮肤,使气亟夺。亟,数也。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此冬气之应,人法象之以为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逆,谓失其闭藏之令也。肾象水,王于冬,肾气既伤,春木为水之子,无以受气,故为痿厥。痿者,肝木主筋,筋失其养而手足痿弱也。厥,无阳逆冷也。木主升生,肝木病,故曰奉生者少。

冬天是阳气闭藏的季节。草木凋谢,种子埋藏在冰雪之下,植物凋谢,动物冬眠,地面的一切生机都看不到了,水面也结冰了,这就是‘藏’。人要早点睡觉,晚点起来,比等到太阳升起来了才起来。人的志意也要像冬眠那样,好像伏匿起来,注意保温,不要外露皮肤,把阳气泻出去。这是顺应冬天,养‘藏’(cang 2声)之道。逆此道就会伤肾,影响春天阳气的生长。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此下八节,言天以例人也。天气,阳气也。言天惟阳气清净,则众曜光明。以人论之,人身之阳气清净,则亦聪明而神慧矣。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之悬象于上,悠久而不下者何哉?藏其阳德,运而不止,故悠久而不下也。在人之身,能纯全其阳,则亦可以长生而不坏矣。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空,孔同。天所以藏德者,为其欲隐大明,故大明见则小明灭,大明之德,不可不藏,天若自明,则日月之明隐矣。所喻者何?言人之真阳不可泄露,当清净法道以保天真。苟真阳泄露,则虚邪入于空窍,而失其精明矣。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塞,入声,阳气闭塞,山泽为之不通。地气冒明,七曜为之敝障。以人论之,九窍不通,阳气闭塞也;五官失用,地气冒明也。皆所以明邪害空窍之意。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云雾精洁,则白露降。若早夜云雾不清洁,则旦日白露不降。人身膻中之气犹云雾也。膻中气化,则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若膻中之气不化,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失降下之令,犹之白露不降矣。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阴阳二气,贵乎交通。若交通之气不能表扬于外,则万物之命无所施受,无所施受则名木先应而多死。喻之于人,阴阳交通,自内达表,是行升生之令,百骸受气而荣。反是者则为皮瘁、毛落、爪枯、齿槁,犹名木多死耳。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菀,于远切。恶气,上文邪害空窍,闭寒冒明之气也。不发,不散去也。风雨不节,上下交通不表是也。白露不下,亦上文所云者。菀槁,陈积枯槁也。言害物之邪气不去,生物之雨露不时,则枯槁之草木不得敷荣。以人言之,邪气不去,正气不生,则形体之枯瘁,亦不得以滋长而荣养也。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数,音朔。风,阳气。雨,阴气。未央,未久也。言阴阳失于冲和,其害如此。以人论之,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内外阴阳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久亦绝灭矣。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从之,谓顺阴阳四时而不逆也。无奇病,谓无寒变、痎疟、飧泄、痿厥之类也。万物不失,谓如春时生而勿杀,夏时使华英成秀,秋时缓于秋刑,冬时若伏若匿,万物得所而无失也。生气不竭,谓生长收藏各得其养,其机生生不息也。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少阳不得升生之令,则内郁而变病。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长,上声。太阳不得养长①之令,则心气内虚,而无火之症生矣。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太阴失其养收之令,则肺气不清而病焦满,肺胀是也。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少阴失其养藏之令,则肾也独沉,令人膝(月行)重是也。

注:①养长,宏道堂本,程刻本俱作“长养”。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时序运行,生育万物。万物各因其时受气以生,是四时阴阳为万物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因四时之序以调神,是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木火受气于春夏,金水受气于秋冬,是谓从其根以养之也。从,顺也。从其根,谓不伐其生生之机也。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万物生于春,长于夏,圣人应时以养生养长,是谓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谓失四时阴阳之道。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苛,疴同。得道,得养生之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佩,与悖同,古通用。圣人心合于道,故勤而行之,愚者性守于迷,故与道违悖也。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反顺,反常也。为逆,行逆也。内格,内性拒格于天道也。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二句古语,结言四气调神乃圣人未病之治,未乱之防。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已病不及治,已乱不及图,故喻言之,申明四气调神这当先务也。

最后内经告诉我们,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所以圣人教导大家,春夏两季养自己的阳气,秋冬两季养自己的阴气,跟世间万物一样,沉浮于生长之门。逆了根,就等于伤了本,损害了元真。所以四时阴阳,是万物的始终,死生的根本,逆道而行人体就害病,灾害就兴起,顺应天道,疾病就无处可生,这就叫‘道’。圣人顺‘道’而行,愚人背道而行。顺‘道’就生,逆‘道’就死,顺‘道’就平顺,逆‘道’就祸乱。因此圣人不去治已经生病的,而在未病之前就着手治理,在祸乱之前就去治理,而不治理已经祸乱的。病起了,才用药石,祸乱已经形成了才去治理,就好像口渴了才去打井,打仗了才来铸造兵器,为时已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黄帝内经》教你四季如何养生
《黄帝内经》第三部养生篇 第十集 不治已病治未病
摄养为本总论[灵素节注类编]
黄帝内经 素问 四季调神大论 原文 个人翻译及看法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