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生态课堂让教育回归本真(一)

生态课堂让教育回归本真

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左起:校长袁闽湘、副校长李宇、副校长陈健敏)

教师培训会议

环境幽雅的校园

本报于2012年11月26日刊登了《白云模式:区域课改的“生态样本”》一文,记录了广州市白云区教育人以实际行动和智慧打造南方课改高地的心路历程。在这个成功的区域课改“生态样本”中,有一所跻身于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的区域骨干高中,却勇于反思和追问,主动靠改革寻找出路,从变化中寻找希望,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奏响了一曲南粤教育界“生态教育”变革的最强音。

课堂兴,则教育兴;课堂解放,则教育生产力解放;课堂生动,则教育文化生动。

“而什么样的课堂才能实现充分挖掘每个孩子最大潜能的教育目标?”

一种展现了“自主、平等、生态、发展”课改理念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为这个跨越世纪的追问提供了新时代的注解:课前学生先做、独学,课中群学、展示、质疑,教师点评、点拨、讲解,课后学生再做再学进行反思巩固的突破。

一场自觉自发与高屋建瓴紧密结合的“生态”创新教学实验,让广州市第八十中学这所已经跻身于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优秀中学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使生命活力在自主课堂中劲舞飞扬……

生态思想:关注生命的成长

课桌的摆放不再是沿袭千年的学生面对老师,而是学生桌对桌,面对面;教室里除了讲台上的黑板外,后墙上还有一块更大的黑板,黑板也不再是老师的附属物,变成了学生的舞台;老师在课堂上一般只讲8分钟,其余32分钟都交给学生之间讨论、同学讲解展示、点评;上课的时候,学生或坐或站或走,谈笑风生……

没有了“正襟危坐”,没有了“满堂灌”,没有了“死记硬背”,这就是我们在广州市第八十中学课堂上看到的情景——“生态课堂”逐渐取代了传统课堂。

事实上,自从生态教育思想引领着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教育系列下的三个校区的老师和学生们都觉得自己一天天地发生着变化。在“生态课堂”中,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老师们学会了尊重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认知和思维发展规律,每个学生也在课堂里尝试成功、感受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从而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生态教育有着以人为本的管理观,构建和谐融通的人际关系与彼此信任、相互依存的动态结构,为学生创建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和人文条件,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有着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既关注学生当下的知识储备、技能与能力,更重视帮助学生形成终身需要的学习能力、创新潜质、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个性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让他们的生命活力飞扬。

生态思想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传统的教学就是逆“天”而行,把学生这一鲜活的生命当作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感受,只是一味地强灌硬注,学生学习缺乏内在动力。教育家乌申斯基则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

在广州八十中学的教育团队看来,学校的教育,就应该是关注孩子的生命本真、符合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生态教育。

所谓生态教育就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系统思考教育问题,在优化的教育外部生态环境下实现教育内涵的科学、全面、协调发展和不断创新,从而为师生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最合适的道路,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时光倒流,2007年7月,带着教育局领导的信任,怀揣着教改思变的理想,袁闽湘激情满怀、雄心勃勃地来到广州市第八十中学这个有着江南美景的雅致校园,开始了他艰辛求索的校长之旅……

“没有反思就没有成功”,袁闽湘一路走来都在不停地反思,并且从中汲取营养。他深思和探索的落脚点是教育的最基本问题: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掘孩子最大的潜能?怎样才能让孩子在人生的起点,就可以拥有把握幸福人生的可能?

作为教育工作者,袁闽湘一直有这样的认识:基础教育12年,不仅仅是孩子12年的学习时间,更是一个人生命的一辈子;高中3年教育,不仅仅要在高考成绩上拼出一方灿烂的天空,更要在培养有可持续发展的学生方面有大作为。

可当时的任务却是要实现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要向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迈进,要实现学校的发展腾飞。广州市第八十中学这艘教育之船究竟驶向何方?

机缘巧合,2007年,袁闽湘跟随广州市白云区教育考察团奔赴全国新课程改革实验名校访问学习,他深切感受到一所好学校生命力与活力的源泉,那就是课堂教学的高效;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渠道,是课堂。袁闽湘在深思熟虑后,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多次召开行政会讨论,酝酿课堂教学改革。

2009年11月,学校领导班子决定在教育系列下的三个校区分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确定首先在高一年级中实施,然后逐步在高二、高三年级乃至初中、小学推行。

一场率先在广州市普通高中,特别是覆盖高三年级的课堂教学改革就这样在众多议论和巨大压力中迈开了前行的步伐。

从此开始,这位外表温文尔雅、内心却无比强大的校长,有着质朴的低调,坚定的勇敢,冷静的执著,凭着他的胆识与智慧、悟性与真诚,在新课改的征途中带领着八十中人一路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创新先锋之路。

从2009年11月至今,广州市第八十中学人走在课改的征程上,孜孜不倦地探索,洒下过辛劳的汗水,流淌过苦涩的泪水,就是没有怀疑过改革的方向,没有动摇过改革的信念,学校的“生态教育,自主课堂”也在众多怀疑和观望中经历了从理念、模式到思想的突围发展巨变。

在不断探索、实践、反思、再实践中,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生态教育以“开放、主动、多元、和谐、依存、可持续”的6个关键词呈现着渐走渐成熟的特质。

开放。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系统只有开放,才能吐故纳新,增强内部生命活力。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所有工作都以生态教育思想为统领,教育、教学、交际等活动触及、遍及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每一个人、每一项活动,在教育实践中实现师生、学校共生共长。

主动。生态教育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内在需要,打破等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部署,或者等待下级教师开发的既定思维,通过行政力度与科研合力,由学校到教师、由面到点、由表至里、由浅入深地实施、渗透,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反思总结。

多元。生态教育强调在真实的现实环境、实际教育问题环境中获得体验和生长,以“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为特征的生态主题值周班活动,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生态课堂”,以“自我创造、自我发展”为班级核心价值观的生态班级文化,以“榜样示范、民主平等、和谐生态”形成的生态心理教育,以“绿色、雅致、人文、和谐”主题建构生态校园环境,形成了学校生态文化的多元性。

和谐。生态教育下的学校管理和谐,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课堂上教与学和谐,学科之间平衡和谐,课内与课外协调和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统一和谐,最终实现“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统一,“师生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达到教育的和谐发展。

依存。师生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中相互依存,生因师引导而进步成长,师因生促进而不断提高,校因师生努力而得以发展,师生因校而得以可持续发展,生命得到丰富。

可持续。生态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全方位考虑人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开发人的潜能。

踏遍青山人未老,袁闽湘校长与八十中学在前行中,立足生态教育,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把学生作为能动学习的主体,以课堂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把课堂看作师生生命发展的重要舞台,以自主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想,重视生成的课程资源,提高教育效益,探索思考生态教育的文化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引领教育回归生命本真的航道。

“全”而制胜

湖南省桃源八中的王用杰校长曾于2011年9月带领一行24人,赴广州八十中学考察学习,希望从集体备课的模式、导学案的编排、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小组评价的公平性、合作展示后的课堂检测等诸多方面取得“真经”。

“改革不仅需要很大的勇气还会面对很多困难,也要适应客观环境,形式不是课堂的最终追求,但必须坚守理想。”王用杰说,在八十中可以看到,课改要取得成功,靠的就是“坚守理想”的团队,一支思想统一、步调协调、踏实干事的团队。

桃源八中的郭光昭老师进一步举例说,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一位女老师,是图书管理员,她和我探讨的问题是:图书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该发挥哪些作用。虽然考察过很多学校,但没有一个学校的老师像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老师这样对课改充满热情,没有一个学校的老师能有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老师思考问题这么深。”

无疑,在广州市第八十中学和谐的校园氛围里,孕育的正是这样一支积极向上的战斗团队。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课改正是全体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集体努力的结果。”袁闽湘用“三全”总结说,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课改绝不是一蹴而就: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校区每个年级“全面推进”,所有教师“全员参与”,课前、课中、课后实施“全程管理”。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课改实践正是从到课改名校实地考察、参观访问、听课听报告、与师生交流、自我总结反思开始的。

其时,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教育系列下的高中部正在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中部在探索“精英教育”,小学在探索“特色化学校”之路。这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和成果的震撼,使教师们充分认识到改革之路即将清晰。

“我们的课堂为什么学生不活跃,没有生机和活力?”“我们的课堂为什么感觉学生如此吃力?”“我们的课后作业为什么那么多?”“为什么我们的教师学历水平比人家高、教学经验也比人家丰富,比较人家的课堂却有那么大的差距?”……

管理团队把“问题”罗列出来,让老师们去诊断、反思。

可教师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操的指导,改革的步履迈得艰难。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果断地采取了“请进来”的方式,邀请课改专家与名师在周末对教育系列下的3个校区的全体教师进行了大容量、高强度、快节奏的培训。专家们通过理论讲座、专题报告等形势,与老师共同备课、分析课例与评课等方式,让老师们从理论与实践上对课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课改路上的先行者给了广州市第八十中学前行的信心。广州市第八十中学采取内引外联、加强反思的培训方式,先组织教师走出去,分批到课改名校参观学习;再邀请专家和名师对师生进行集中培训和指导,亲自上示范课,给老师解疑答惑;然后针对学习的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大容量、高强度、快节奏的培训和反思,擦亮了广州市第八十中学人模糊的双眼,推动了课改之初踌躇的步伐,打开了师生封闭的天窗,让大家明确了课改前行的方向。

经过几个月的探索,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课堂渐渐显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老师开始有意识“让位”,学生在羞怯、犹豫中尝试迈开脚步,合作交流、板书展示、对抗质疑。

可是在改革中怎么更好地规范课堂教学,让“生态课堂”呈现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特色?

在探索、改进、思考与实践中,结合学校的实际,建立了适合校情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同时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评价机制,建立起了“以学定教”的课堂评价体系。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主张三条原则:第一条,预习是关键,展示是提升,反馈是保障;第二条,独学重于对学,对学重于群学,群学重于教师讲;第三条,处理好小展示与大展示的关系,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把学案预设的部分权还给学生。教师编制学案,必须“留白”,让学生补充学案,或修改学案,在教师编制的学案的框架内,学生编制出适合学生自己学习的学案。教师少设问题,学生多思,鼓励学生生成自己的问题。

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导学案编写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高效课堂学习小组评价制度》、《高效课堂学习评价制度》、《班级文化建设构思方案》相继出台,“大同杯”高效课堂教学大赛、教育年会拉开帷幕,“六课研修”制度让95%的教师对模式了熟于心。

经过4个多月的课改实践,在综合考虑生源情况、培养目标、课堂教学时间、教学效果等因素的基础上,尝试建立适合校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小学部的“生态体验”课堂教学模式、初中部的“生态互助”教学模式,高中部的“生态自主”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是广州市第八十中学课改实现突破的重要标志。

此后的3年,教师们对课堂教学模式已经烂熟于心,运用纯熟。

“入木三分找差距,精益求精谋发展。”为进一步反思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把问题当课题”,又一次内引外联,邀请专家提炼,加大校本研讨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探讨课堂教学模式的形与神,提炼课改文化的精神,反思时间过程中管理层和实践层的得与失,进一步深化“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2012年3月,学校组成课堂教学改革骨干团队,分两批近60人赴湖北和山东课改名校学习,教师们对照改革实践碰到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向专家垂询请教,并召开研讨会进行了深入探讨,共撰写了60多篇考察报告和学习反思。

一个在生态教育理念下形成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就这样在广州市第八十中学这块绿色的热土上、在摸索和实践中渐渐成型,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破茧而出,化蛹成蝶,翩翩而飞。

自主管理

我们在八十中走访中,每次都看到在门口站岗的有学生,在饭堂做义工的是学生,负责卫生管理、早读管理的也都是学生。

这是学生们在“值周”。

学校的值周班涉及的领域包括学生的一切常规管理。如门口站岗,宿舍管理,两操检查,卫生反馈,早读、晚自修巡查,饭堂和图书馆做义工,就餐管理及其他大小型活动组织策划等。

主题值周以班为单位,每班轮值一周。在值周干部、团委学生会、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负责对全校学生的学习纪律、日常习惯、宿舍管理、清洁卫生、劳动生活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与监督,承担一周内临时性的服务工作,并把检查结果上报相应的部门,负责张榜公布校园风纪表。

除此以外,还围绕教育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进行宣传,并在周五学校行政会议上进行值周汇报。“值周班”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制定值周方案,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挖掘主题,策划、组织主题活动;主持周一升旗仪式并做主题发言;周二到周五利用广播操后的时间做主题发言及当天值日情况反馈;周五在学校行政会议上用PPT作专题汇报。

值周班管理的形式是:每天课间操向全校师生汇报存在的问题,并发出倡议。每天的课间操后,值周班长向全校师生总结前一天的工作,表扬校园中的好人好事,批评不良行为,并就值周主题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书或进行主题演讲。

凡参加值周的同学,都会在值周结束后写下值周感言。随后,学校会在校园网上公布,并在下周的各班班会上分享。这些感言,于是成为了珍贵的教育素材,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广州市第八十中学将这种形式称之为“感动师生,化育灵魂”。

我们看到了高二(10)班在担任值周班时所发现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学校部分男生在宿舍后门偷买早餐;师生车辆乱放;宿舍供水和水质存在部分问题;饭堂卫生和菜式学生们不满意;建议在课室安装纱窗防蚊虫;建议在高一及高三年级教学楼附近增设厕所。认真倾听值周班代表汇报后,袁闽湘当即组织行政进行了研究,布置落实值周班提出的建议。

袁闽湘告诉我们,学校管理的核心一切围绕着“把学校管理权全面交给学生”,其突出表现就是“值周班制度”。以“做最好的自己”为核心理念的值周班管理制度,是广州市第八十中学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主动发展”的德育实践模式下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工作上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德育形式。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在引导、唤醒、发现、欣赏中关注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从自身内部产生一种自觉、自控、自信、自如的力量。

袁闽湘说,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学生自主管理,采用的是“四级管理,层层推进”的管理方式:学校层面实施主题值周班制度,级组层面实施班组合作管理和学生自管会制度,班级层面实施小组合作管理,小组层面为行政小组管理和学科小组管理两线并行的方式。人人都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特点,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管理工作的艰辛,品尝管理成功和生命成长的喜悦。

随着课改的推进,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力度,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广州市第八十中学对管理模式逐步进行了改革:2007年把“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改为“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理顺了各种关系,明确了管理思路;2010年在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的同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力度,增强部门服务意识,将原来的“四处”整合成两个研究中心(德育研究中心,教学研究中心)和两个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将一线教师纳入教育教学管理队伍。

教学研究中心下设“教学检查小组”、“教学培训小组”、“教学研究小组”,德育研究中心下设“班级指导小组”、“常规管理小组”、“学生自主管理小组”,各小组成员都来自一线骨干教师。

“人人都是主人,人人参与管理。目前高中、初中、小学各校区已形成一切根植于课堂、服务于课堂的研究型管理机构。”袁闽湘说。

重塑课堂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刘宇璇、张咏君、黄家茹……这10位同学的导学案完成得特别好,完成得最好的是第四组,15分。”这是高一语文教师刘绍仙在《项链》课堂上所讲的第一句话。

之后,刘老师则继续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名篇《项链》。我们之前接触过他的哪些作品?”

而在另一个班级,同学们分组围坐,和悦而期待。前后黑板被分割成几个板块,上面写有颇有意思的小组名称如“神马”、“特步”等。同学们高声诵读《归园田居》,自信而投入。围绕“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三个问题,教师和学生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同学们直立起身讨论,活泼热烈;小组代表或在黑板上奋笔疾书,或高举手臂大声发表见解。老师准确点评,并及时打分,掌声不时响起。

在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整个课堂就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孩子们自在而开心;整个课堂也是一个展示的舞台,孩子们勇敢地表现自我。

传统课堂教学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索,学生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慧,摧残人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和民主意识,忽视教育最根本的宗旨——人性的培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也提出了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学校的教育,就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态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安全、人文、和谐的环境中成长,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展,生命得到激扬,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教育系列的“生态课堂”就体现了生态的特点。

“生态课堂”就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老师的指引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自我建构、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包括目标引领、自主学习;创设情境、启发思考;合作探究、协作交流;精讲点拨、引申拓展;梳理归纳、巩固提升等环节。

“生态课堂”把课堂的学习权还给学生,把学生的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创新。让每个学生在“生态课堂”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获取考试高分的能力,这也是学校对新时代教育价值的追求。

在3年风雨无阻、披荆前行的历程中,八十中学认识到,生态课堂模式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较高,对学生要进行学习动机的激发、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运用,有时也存在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不一致的矛盾,要求在实践初期需要对师生进行理念和系统的课堂操作规范培训,并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引领。

3年来,在生态教育理念下的“生态课堂”里,广州市第八十中学的学生变得愿学、乐学,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的兴趣,解决了学生中存在的厌学、逃学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云模式:区域课改的“生态”样本
教育的本质: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广州:以智慧教育破解教育难题
我丁中举办第七届生命课堂教学公开展示活动
优化课堂结构 构建优质高效的“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一场教学观摩活动 缘何5万观众在线观摩——“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广东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