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冰火两重天!

原创 梳子姐 燕梳时评 2023-09-05 11:09 发表于江苏收录于合集#只为苍生说人话89个

本文音频,请点击收听燕梳时评4分钟 

作者 | 梳子姐

进入九月份,各类学校陆续开学,校园里重又热闹沸腾起来。

今年,济南市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小学一年级招收了40多个班,在去年32个班的基础上增加了10个班级,放学的时候校门口蔚为大观,这厢孩子已经接到家了,后面的孩子还没出校门。

这届小学生是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人口出生达到高峰的一年,当年出生人口达到1883万,相应入学人数也达到了峰值。杭州、广州、北京、青岛等多地均发出小学学位预警,杭州市预计学龄新生15万人左右,青岛市则达到16.99万名,济南市为12.6万人。

与大城市里小学生浩浩泱泱相比,一些农村学校则呈现出另外景象。

湖南邵阳一所乡村学校,一年级只有一个班,班里只有3名新生,孩子们认真在坐在桌子上,老师打趣地说要从中选出一个人当班长。


湖北一所乡村小学举行升旗仪式,老师缓缓把国旗升起来,四个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唱着国歌,让人既感动又辛酸。

广东湛江一所乡村学校,开学报到一年级只有一个孩子,整个学校共有7名学生,其他孩子都到城里读书了。

梳子姐202392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县城小学不愁招生,乡镇中心小学生源萎缩,村办小学几近消失,是当前乡村教育的基本现状。

1999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上映,讲述了偏远农村儿童辍学打工的故事,现在儿童辍学问题得到很大程度解决,但能够留在农村读书上学的也越来越少。

一方面,农村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是突破身份阶层的唯一途径,所以对下一代教育抱有很大期待,同时也不惜代价地付出包括时间、金钱在内的各种成本。

另一方面,城市化城镇化加速扩张,年轻群体离开乡村、离开土地早就形成一种趋势,买房进城、结婚进城、上学进城,土地对人的束缚力越来越小。

最近二十多年的社会变迁日新月异,农村人选择进城是时代大潮裹胁的结果,更是他们追求更高品质生活、更充分社会保障的内驱力使然。

城市繁荣,此长彼消,相应带来的是乡村凋零与空虚。

年轻人都没有了,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这是一个极难破的局。

前些日子,很多部门联合发个方案,倡导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军人退役等群体回乡养老,建设乡村。

这个提议充满着理想化的复古主义色彩,告老还乡、卸甲归田、回报桑梓是农业社会千百年形成的传统,可是早就在现代化进程中被打的稀碎。

别的不说,就是签字发文件那些部门的领导们,他们退休后能否带头到乡村去扎根创业,就算他们有这种情怀,配偶和子女是否会支持?

日常习惯、社交圈子、公共保障,决定人生活的圆心和半径。

不排除个别有情怀的人、秉着落叶归根的执念回到乡村,但是指望他们振兴乡村是极不现实的。逻辑很简单,所有区域化振兴都需要以年轻人群支撑为前提,都是市场化主导的结果。

从人口分布和经济活力来看,乡村的空虚和衰落是一种必然,无须为此焦虑和悲情。

随着乡村变得宁静,回归的还有生态环境的优化,以及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的再次优化配置。

我们现在要做的或许并不是怎样强行把城市里的资源生搬硬套配置到乡村,让所有乡村必须振兴起来,恰恰相反是如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搞好社会公共保障,让进入城市的年轻人得到宜居宜业的机会,而不是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只能做游走于城市和乡村之间漂泊不定的打工人。

大多数趋于空虚的乡村,只会慢慢凋零而不可能振兴,最终剩下耕耘一辈子日渐蹒跚的老人,他们才是最大的软肋。

我们在现代化道路上行走了四十年,创造出了不起的成就,也付出许多显性隐性的代价。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象征着城市的新生,而这些新生活力又孕育成长于乡村的襁褓。

很多人倒数三代全部都是农村来的,可是谁又都不可能回到农村去了。

这是割裂,也是涅槃;是乡愁,也是执念;是情怀,也是无奈。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再回首,故园萦梦。

当时代的车轮辗过一切,除了平静地承受,我们别无选择。

End - 

   只为苍生说人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村民宿是个啥?
贺雪峰:村庄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李实:城乡要素市场化改革是解决城乡二元分割的重要出路
新一轮“返乡潮”背后的城乡互动逻辑
2022年起宅基地确权、申请、继承都要按照新规办,还有最新规定
劳动力“逃离”城市背后的城乡互动逻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