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程万军:张太师倒了,拥趸们为何不反

  本人主讲的电视系列节目最新书稿选十四

  程万军:张太师倒了,拥趸们为何不反

  太师太傅、内阁首辅张居正死后不久即遭清算,20岁的万历皇帝对张居正实施抄家,张府遭到灭顶之灾。

  

  我们回顾历史,像张居正这样的情况,在西汉强臣霍光身后也发生过。霍光死后,霍家遭清算。霍光的儿子大司马霍禹,霍光的侄孙尚书霍山决定冒死一搏。他们想干掉汉宣帝,然后由霍禹做皇帝。然而,汉宣帝防备充分,将霍家及其余党一网打尽。

  虽然霍家倒了,但在皇帝整他们时,霍家没有坐以待毙,毕竟是反抗了。而万历不是汉宣帝,是个庸碌之辈。他整张居正,张家为何不反?若他们反了,有没有胜算?

  且看张居正儿子们在大难临头时的表现。

  张居正有6个儿子,长子敬修,进士及第授礼部主事;次子嗣修,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三子懋修,状元及第;四子简修,锦衣卫指挥同知;五子允修,尚宝司司丞,只有六子静修年纪尚幼未授职司。

  张家被抄时,因为审讯者严刑拷打,大儿张敬修留下绝命书,愤慨自杀,绝命书里,有对皇帝的悲愤,还有对时任首辅张四维等、这些落井下石小人的辛辣讽刺。这封信写得是催人泪下。但是,也就仅此而已了,连纸上谈兵都没有。张居正的长子就这样自尽了,之后,次子和三子被充军;老四被削职为民;老五、老六隐居逃难。

  面对皇帝的冤枉,他们没有反抗,更休提造反。

  那么,张居正的朝中同盟拥趸们呢?

  那些昔日围着张居正转的大臣,要么一言不发,要么反戈一击。

  张居正的铁杆盟友冯宝,很快就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被万历皇帝解除了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毫无反抗力。明朝的太监无论怎么风光,皇帝一旦开口,就什么也不是。这是制度设计造成的。大权在皇帝手中,太监翻不了天。

  至于朝中拥趸,他生前热心提拔的诸多听话心腹,当年捧他多高,死后就踩他多狠。因为他们大多是趋炎附势的小人。

  但是,还有张居正的爱将呢。诸如戚继光李成梁。

  恩相倒了,他们是否遭到了牵连?为什么不反?

  首先说李成梁。

  客观地讲,此人也算是军事人才,但是德行却不敢恭维。他是个军事家,更是个人精,颇有官场头脑。诸如边关开战,他从来不彻底消灭某个威胁,而是养狼杀狼,使自己这个猎手总有肉吃。所以李成梁镇守辽东期间,经常有仗可以打,而且容易打赢。每次打胜仗,朝廷都对他都加官进爵,皇帝都要拜祭太庙。可见此人有多精!

  而且,在官场他也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可一棵树吊死。后来李成梁不但活到90岁,而且官越做越大,最后官至太傅、太子少保等职,威望越来越高,财富越来越多。

  李成梁这种玩法,对他个人很有利,但是给明朝留下了祸患。努尔哈赤所属的“建州女真”部落就是在他的打狼养狼策略扶植下逐步坐大,后来努尔哈赤的儿子们把明朝和李自成都给灭了。

  这个样子的人精,可能为他人热血沸腾吗?张居正死后遭清算,李成梁马上和恩相撇清了关系,站队皇帝阵营。而且,他以前最怕的人就是张居正,这下张居正倒了,他对年轻的皇帝可以任意编造战况捷报了,何乐不为?这样一个墙头草,不可能为张居正拼命。

  再说戚继光。

  比起李成梁,戚继光可是正多了,有操守有信仰,足可以称君子。我们都知道,张居正和戚继光的关系那叫一个铁。不管别人怎么攻击戚继光,张居正始终对他信任有加,长久对他委以重任。可以说,没有张居正,就没有戚继光今天。而戚继光对张居正更是视若重生父母再造爹娘,每次给张居正写信都非常谦卑地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

  但恩相死后被打倒,手上拥有重兵、驻守在外的戚继光,在做什么呢?

  按兵不动。

  不动声色的戚继光,难道他不知道,接下来朝廷要做掉的,就是他吗。

  张居正的死,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事件。对戚继光来说,这也是他个人生涯由盛转衰的开始。因为,朝野上下都知道,戚继光是张居正的“亲信”。张居正死了,戚继光无疑在朝中失去了强有力的靠山。江陵之后再无江陵,戚继光再也找不到悉心关怀他、支持他维护他的朝中大佬,

  但是,对于倒下的张居正,他却做不到仰天长啸、振臂一呼。此刻,他的境遇,犹如历史学者黄仁宇下的定义:孤独的将领。

  是的,他孤掌难鸣。

  为什么这么说呢?明朝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朱元璋设计的帝国运行模式是一整套僵化的文官制度。这个制度中,文官处于主导地位,武将处于从属地位。是文官指导武将工作。大明帝国上下,大多数文官以中庸之道为处世的原则,标榜稳健和平。武将在刀剑矢石中立下的汗马功劳,在文官的心目中却成了血气之勇,匹夫之强。即使武将们奋勇杀敌,克敌制胜,在文官们看来也不过是短暂和局部的成功而已。

  这种崇文抑武的制度上的设计,使文官不仅在精神上对武官加以轻视,而且在实际作战中,他们也常常对高级将领提出无理的指责。如果将领当机立断,指挥部队迅速投入战斗,那是贪功轻进,好勇嗜杀;要是他们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有利的战机,那又是畏葸不前,玩敌养寇。

  明朝的军队最多时常备军即有二百万之众,但究其实质,这是一支没有作战能力的队伍。明朝的军制实行军户制,即常备军由全国约两百万军户提供兵源,这两百万户人家,每户出壮年男子一名从军,世世代代相因不变。朱元璋当年制定此策,不过是为了形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兵的局面,以避免军人拥兵自重的后果。

  终明朝一世,文官总是以总督或巡抚的高级职位处于冲锋陷阵的武将之上。甚至后来,皇帝派出亲信的太监出任监军。太监指挥武将作战,地位也在武将之上。一个战功显赫的武将,在皇帝眼里,还不如一个只会侍弄日常生活的家奴。

  这个制度环境下的武将,纵然想反,反得成么,能有多大作为呢?

  也许有人会问,戚继光不是训练了一支戚家军吗?不是很有战斗力吗?

  没错,我们前面说了,在张居正的支持下,戚继光是搞了一支新式部队。但是人数不过三千多人,打打散兵游勇、倭寇海匪还可以,如果是对抗举国之力,实在不成比例。张居正在世时,戚继光向朝廷建议,把北方各镇的十万名士兵全部交给他训练三年,保证能将他们训练成帝国的劲旅。由于这一计划过于庞大和骇人听闻,遭到了文官集团的极力反对,未被采纳。虽然张居正批准戚继光把在浙江时所练的士兵二万人调到蓟州,这一举措在兵无常帅、帅无常兵的明朝仍是罕见的,但戚继光训练出来的这支部队,并没有成为他个人力量。事实上,不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代,这支都被众口一词地称作戚家军的扩充边防军,人们忘记了它其实是明政府的正规部队。一直受到朝廷的节制。

  戚继光的情况,和当年岳飞差不多。岳飞被赵构秦桧陷害,观众多恨岳飞不争,为何不反,但没有设想,即便反,反得成么?根据史料,岳家军号称十万,但只有两万人是岳飞自己拉出来的亲信部队,其他大部分部队都是官军,是朝廷为着作战需要,调拨到岳飞麾下。指望这些将领和部队与岳飞一起造反,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所有经费都靠朝廷供给。缺兵少人没经费。他戚继光造反,很可能比岳飞死得还惨。

  所以,张居正死后被打倒,不知戚继光是很滋味,总之他没有起兵,为恩相兴师问罪。不久,“树倒猢狲散”的命运就降临他的头上,伴随着张居正的倒下,戚继光很快也从壮年的辉煌落入晚年的凄凉。

  由此可见,张居正虽然权倾朝野,但是却没有真正死党,形成自己的政治联盟集团,这与他的自我定位与大明君权体制有关,他的定位是臣,缺少造反的准备与血性,大明君主又高度集权,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就干不成曹操司马懿后代的事情来,无法主宰自己乃至国家命运。于是,当君要臣死时,只能坐以待毙、束手就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孤独的将军
他让明朝富得流油,却惨遭举家获罪的残酷清算!
大明王朝——文官集团的成长史
明末辽东猛人:40岁参加工作,镇守辽东30年,和戚继光齐名
万历十五年——大明王朝衰落的真相
1595年,大明最强戚家军惨遭同僚屠戮,万历皇帝:“杀得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