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闫学◆教育阅读的生命之流

教育阅读的生命之流    闫学

    今天非常荣幸受《教育时报》的邀请来参加“第四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刚才听了两位黄老师的发言,引来我深深的共鸣。因为从两位老师的发言中,我想起了自己在一线做教师到现在做教研员的一些经历和回忆。从一个教育同行的角度来说,我对他们充满了佩服和尊敬。
  
  第一位是黄锐老师。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教师在追求教育之路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我想对黄锐老师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在努力的过程中,可以停下来看看周围的迎春花,因为我觉得教师的生活不能仅仅只有教育,教育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不是生活的全部。
  
  第二位是黄小国老师。他让我们看到一个老师在科研道路上所走过的路程。虽然黄老师说他已经40岁了,但是我想年龄不是问题,40岁正是教师成长的黄金时期。20多年的教学生涯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路有多远,坚持就有多远。因此,我相信黄老师一定能在教育教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那么,听过两个老师发言以后,我也想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这些年我是如何成长的,不管是经验也好,还是做法也好,我都愿意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在座的各位老师。
  
  今天我讲座的题目是《教育阅读的生命之流》。在这个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教育阅读,一个是“生命之流。在这里我一是想强调阅读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二是想强调阅读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应该贯穿于每一个老师的生命当中,成为我们生命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想用四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我的成长史就是完善知识结构的阅读史,我的成长史就是笔耕不辍的写作史,我的成长史就是课堂实践的磨炼史,我的成长史就是持续反思的研究史。在这四个维度所构成的框架中,就我自己而言,大量高品位的阅读应该是我成长的一个最关键的、最根本的要素。因为持续不断地阅读可以使知识结构不断趋于完善,可以使教育写作走向开阔与丰富,可以使课堂实践不断循环上升,可以使教育反思不断走向纵深。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读书是必由之路。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底蕴,换言之,就在于是否读书,读些什么书,读的方式怎样,读的效果如何。如果说技术和思想是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那么,“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当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但是,有一点必须清楚,技术可以操练,思想则必须修炼。
  
  我一直有个观点,真正的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板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开阔的人文视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认为,“宇宙本为有机体,其中事理彼此息息相关,牵其一即动其余,所以研究事理的种种学问在表面上虽可分别,在实际上却不能割开。世间绝没有一科孤立绝缘的学问。作为教师,如果只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势必会造成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出现大片的知识空白,致使教育教学成为一门“孤立绝缘的学问:在知识容量上,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在思维方法上,没有受到应有的“训练。因此,是否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将最终决定我们在教育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
  
  此外,在这三个板块中,教师应该作一个自我审视和反思,看看自己在哪一个板块或者在哪两个板块欠缺。就我自己而言,因为上大学的时候,我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以在专业知识方面,虽然远远谈不上精深,但是基本够用。那么,我着力要弥补的就是教育理论和人文素养这两个板块。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坚持以下原则:一是非经典不读。大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一句话:“凡是为愚蠢者写作的都是会大受欢迎的。这句话似乎过于偏激,但却说明了一个道理:警惕畅销书,阅读应该有足够的判断能力,阅读就要读经典作品。二是有坡度地阅读。所谓坡度,实际是指难度;所谓有坡度的阅读,是指书目的选择必须对自己具有挑战性。大体说来,有一定难度,内容或者叙述的角度比较新颖,能够引发思考,开阔思路,或者带来困惑的书都值得阅读。
  
  在与一线教师的交流中,很多老师给我提建议,要求我给一线老师开一个阅读书单。我个人认为,阅读书单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老师的知识结构不一样,所以阅读书单也一定要量身打造。然而,我一直在想,有没有一些书适合于每一个学科和每一个学段的老师呢?我认真思考和筛选了很久,我想还是有的。
  
  在这里,我所编写的阅读书单还是上面谈到的三个板块——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人文视野知识。考虑在场的各个老师来自不同的学科,并且我们的专业知识的背景不尽相同,所以专业知识方面,我就不再推荐了。在这里,我把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和人文视野方面的书推荐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理论方面的书籍。如《苏霍姆林斯基选集》,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陶行知的《陶行知名篇精选》,等等。
  
  其次是人文视野方面的书籍。如林贤治的《人间鲁迅》,泰戈尔的《泰戈尔诗集》,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朱立元的《现代西方美学二十讲》,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等等。
  
  接下来我要谈谈怎样读书。我的阅读方法是:读中有写,好书重读。在我的成长经历中,我总是把读书与写作结合起来。在我看来,读书与写书为我的专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双翼。就我有限的阅读经验而言,要让我们在阅读中产生的思想不至于稍纵即逝,也为了让我们的大脑不至于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我们必须学会整理、学会记录、学会提升,甚至学会推翻。这就必然要借助于写作。如果读书引发思考,那么写作本身就是思考。写作帮助我们梳理思想,不断地返回自身、认同自身、否定自身、完善自身、升华自身。这些年,凡是遇到值得精读的好书,我总是首先做大量的读书摘记,然后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思考化成文字,写成一篇篇文字,发表在各类报纸杂志上,最后写成了书。总结自己的写作经历,我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教育叙事为主的随笔与案例的写作。第二阶段——以读书随笔为主的自由写作。第三阶段——以教育教学研究、反思为主的主题写作。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狄金森的一首诗: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李世超、任素影根据录音整理,有删改。部分文章的标题为编者所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份令人汗颜的阅读书目_光明小学读书俱乐部
[原创]西溪夜话—学校管理杂谈 读书是一种生命状态
我的教学风格:自评与他评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书单
建议这三种人去当老师(诗人学者张文质再给教师的11条建议) | 我是教师
教师阅读的困境与出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