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8读书笔记4—《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
(一)全书文字概说版本
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思维力的强弱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第二部分介绍三个应用场景,来展现思维力在职场中的应用。这三个场景是怎样想清楚你要解决的问题,怎样在时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解决问题,怎样说明白一件事情。
思维力不足的三大的痛点:想不明白(接到任务后,却没有第一时间全面考虑任务的方方面面、两难问题间的纠结、看似可以着手的地方很多,但都难以执行)、说不清楚(需要自己即兴说几句的场合里头脑一片空白、有限时间内不能言简意赅去表达、偏离主题的滔滔不绝)、学不快速(很用功但成绩不尽人意、互联网下如何对待自己的经验及现有的专业知识)。
本书要讲的思维方法是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
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系统,系统元素的构成和规律便是系统的“框架”,所以系统思维是用框架来系统思考和表达的思维方式,“框架”是系统的核心,通过框架来思考,是不是就可以对某事物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呢?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框架从何而来?从已有框架中选择、基于已有框架改善、全新构建框架。
我们常见的思维方法包括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水平思维(是一种弱联系,强调天马行空的是靠方法。比如,六顶思考帽、逆向思考)和结构化思维,它们与系统思维关系是系统思维包含了这四种思维。
完整的系统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通常包括下面五步,且步步相扣。
首先第一步是有效界定问题。界定问题就是弄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的过程和方法,也就是发现问题。
什么是问题?一言以蔽之,问题源于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下面罗列的,但不限于所罗列的。
作者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归类,分为以下四种,尽管这种分类并不能罗列所有的问题,但基本包含了我们所遇到问题的90%。
第一类问题—未能准确描述问题。比如领导让解决公司员工流动率高的问题,那么对于“高”如何界定;再比如,客户投诉员工服务态度差,对于“差”主要表现是什么,态度?对产品不熟?or对业务不熟?。所以准确描述问题就需要将问题量化、可例证、清晰化。
第二类问题—没有梳理清楚问题的结构。这类问题主要针对任务式的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明确问题的所有要素,使用5W2H法(又叫“七何”分析法)。5W2H法是第二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具体为:(1)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2)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3)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4)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5)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6)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7)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第三类问题—被问题的表象蒙蔽。这类问题相较前两类需要稍高阶界定方法—探究问题的本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碰到的所谓问题,往往以问题的表象、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或者无关的干扰信息等形式出现,而大多数人也会被这些偏差迷惑。区分问题的表象问题,怎么做呢?可以通过问“为什么”来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即5Why法(又称“五问法”),即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五个“为什么”自问,探究其根本原因。由丰田佐吉所提,关键是鼓励解决问题的人,努力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直到找出原有问题的根本原因。而将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与问题本身混为一谈,是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必须探究清楚问题本质是什么才行。
第四类问题—忽略问题隐含的假设。要识别显性化问题隐含的假设。很多时候面对一个问题时,我们在给出答案时已经默认了某种假设的成立,比“冰的熔点是0℃”,这句话背后就隐含了两个主要的假设,就因为这样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常识恰恰固定了我们的思维,如果再想想如果换了环境又会怎么样呢,也许就很容易得到答案;再比如,人的性格是会随着时间有所变化的,所以不能以一时来对一个人进行判断,说一个内向的人不适合销售,但内向的人可以借助销售来弥补内向性格的不足;任何方法和工具都有其使用条件,所以重要的是找出其使用条件再进行改造,比如我们阅读方法,可以学习别人,但一定要找到方法出发点,并结合自己实际,才能真正对自己有效。
本章作者以案例方式介绍了界定问题的方法,针对每种问题及对应的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实践,这样之后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界定问题后,正是进入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第二阶段—分析问题。包括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五步法的第二、三步—构建框架及明晰关键。
构建框架
在正式介绍如何构建框架前,先介绍几种必备的基础思考工具。
经过工具储备后,将正式进入构架框架环节,构建框架一般有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交织在一起,并不能完全分开。
自下而上提炼框架步骤如下:
自上而下选用框架步骤如下:
明晰关键
因为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大多数时候你没有足够的时间、经历和资源实现所有的需求,因此就有了工作优先级排序、精力管理等时间管理工具的出现。这里的“明晰关键”,我们将使用著名的“80/20法则”。80/20法则的本质是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不平衡。在前面的构建框架中,其实只有关键的20%的因素或对策会对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主要影响,所以接下去要做的就是找出那些关键部分,从而将时间和精力、资源用到那关键的20%上。
关于上面介绍的各类方法,书中均是结合案例进行讲解,这里不展开讲述。
第三,我们将进入“解决问题”环节。
界定问题、分析问题之后便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包括两个环节:高效执行和检查调整。
首先高效执行的关键在于有一个合理可行的计划,以及掌握执行计划的有效工作方法。要制定采出一份合理可行的计划,首先要找出或设计出一个编制计划的框架。常用方法如why、what、when、where、how、how much;然后列出各活动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责任人。接下去便是严格执行计划,执行过程中可以做每日回顾和每日总结,若发现执行偏差,要及时纠正,这一切是要在计划合理的前提下。
任务执行的好坏不在计划,而在对执行效果的检查和调整,在计划执行的基础上引入监控机制,对关键措施和关键节点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偏差,则及时跟进,并提出相应的改进举措,然后更新到新的计划中,再按计划执行、监控、调整,形成一个个PDCA循环。若因为客观环境或主观因素的影响,计划执行的偏差或预计的执行偏差较大,则要引入变更机制,及时对计划基准进行调整。
至此,关于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五步法全部介绍完毕,但对于我来说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有意联系,真正掌握这种思维过程才是最终的目标。
(二)简要图形版
大前提:
1、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系统;
2、框架就是对系统构成元素及元素联系的简化体现;
3、系统思维就是用“框架”来思考和表达的思维方式。
【简而言之,万事万物都都逻辑,思考和表达要有逻辑。】
书中的总结看上去都好大而空,唯有将其领悟并最终运用到实践这些大而空才能变成我们生活中的小而美----在每一个小细节中我们都能有逻辑的思考,有逻辑的表达,才能让生活越来越美。至于如何应用,个人觉得就是要在这些框架之下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在不断尝试过程中积累自己的经验,最终让这些框架像条件反射一样映入脑海支配行为。
(三)要点描述版本
1、思维力不足会造成分析时想不明白、表达时说不清楚、学习时学不快速,而有效提升思维力的最佳途径便是掌握和应用“系统思维”。
2、系统思维就是选择、改善和构建“框架”,以更快速、更全面、更深入地系统思考和表达的思维方式,其核心是“框架”。
3、框架的三个来源:1)从已有框架中选择(PEST模型、杜邦分析法、SMART原则、4P营销理论等);2)基于已有框架的改善;3)全新构建框架。
4、问题源于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系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五步法:
5、界定问题时的4个方法:1)准确地描述问题;2)明确问题的构成要素(采用5W2H方法);3)探究问题的本质(5Why分析法);4)识别显性化问题隐含的假设。
6、分析问题时需构建框架及明晰关键,具体分析工具和方法有:逻辑思维导图、逻辑树、MECE;明晰关键则可以使用二八定律。
7、构建框架三个方法:自下而上提炼框架、自上而下选用框架以及综合运用两种构建框架方法。自下而上提炼框架四步法为:1)罗列要点;2)连线归类;3)构建框架;4)检查框架。
自上而下选用框架四步法为:1)选择框架(What-Why-How、二维矩阵、PDCA、PEST、SWOT、专业相关的理论框架);2)分解问题;3)多维思考(换位思考、逆向思考、零基思考);4)检查框架。
8、假设思考法是从结论到问题,从结论出发、假设验证,逐步到位。
如下图所示:
9、自上而下表达的三个方法:1)讲三点;2)从结论说起;3)运用“金字塔结构”。
10、形象化表达可以使传达的信息更快、更准确、更富全局观。
形象化表达分三步:构建表达内容的框架、选择图表化结构(形式可参加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的SMARTART工具)、填充元素。
常见的图表结构可以参照系统性思维构建的框架顺序,即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以及演绎逻辑顺序。
PS:关于框架以及解决方法的具体概念解释。
What-Why-How:常用的问题解决三部曲“问题/现状——原因——对策”,先分析问题现状,再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最后再针对原因提出对策。
Why-How-What:即“黄金圈法则”,分别代表“目的/理念——具体措施——成果”,经常用于创业公司商业模式或产品的思考和说明。
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纠正)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
PEST:分析外部环境的基本工具,它从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ic)、社会(Society)和技术(Technology)四个因素出发,全面分析宏观环境,并定性和量化分析外部宏观环境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SWOT:S是代表相较竞争对手的优势方面(Strengthes)、W代表相较竞争对手的弱势方面(Weaknesses)、O代表外部环境中的机会(Opportunities)、T代表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和挑战(Threats)。SWOT分析法是有效评估自身的内部能力、外部威胁和机遇的主流分析方法之一。
80/20法则: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4P营销模型:现代营销之父科特勒的4P营销模型分别从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四个策略讨论提升销售的可能措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框架解决问题(系统思维)
运用系统思维打造你的知识体系
什么是框架思维?
提升系统思维的框架,让你想明白、说清楚、学的快
问题的有效解决,关键在于高效执行和过程中的结果反馈以调整行动
升级你的思维力,告别想不明白、说不清楚、学得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