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不自信,是因为父母做错了!(深度好文)
妈妈,你干嘛这么焦虑

当孩子还不会走路的时候,我们没那么多的担忧,因为我们知道孩子的成长,自有他的步伐。我们知道“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这种情况下,父母不会有那么多焦虑,能全然去接纳和包容,然后每当孩子做到一点点的时候,我们只有欣喜和对孩子的肯定。


当孩子越来越大之后,家长就开始对孩子有了要求,希望他乖、听话、学习好、有出息……这些并不是孩子真正的需要,而是源自父母自己的恐惧。父母不清楚孩子的成长规律,孩子怎样能从不会说话到能够说话,再到流利的表达,发展出很好的语言能力;怎样从什么规则都不懂,到能够懂规则,到遵守规则、甚至是创造规则。


曾听过一句特别感动的话,是一个妈妈对孩子说的,她说:“儿子,妈妈是第一次做人家的妈妈,你也是第一次做人家的儿子,我们都是新手,以后请多多包涵。妈妈会努力学习怎么来爱你,也希望你能努力学习怎么样做一个好儿子。”


当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也就意味着父母的年龄和孩子的年龄是一样大的,孩子3岁,父母也是3岁,孩子5岁,父母5岁。这就意味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的同时,父母也会犯错。

所以,父母应该带着更多的包容去看待孩子的错误,能够在孩子犯错、经历痛苦挫折、做的不够好的时候,还能够爱他,并且告诉他“妈妈永远爱你!”

那孩子内心的力量该有多强大,孩子会带着深深的爱和接纳,更有勇气的去面对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的挫折以及痛苦。因为他知道,不管他做的好不好,他身后总有一个人在支持他,相信他,给予他深厚的爱。这个态度,才是父母在培养孩子自信心又或者说是在孩子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态度。

当孩子主动要自己穿衣服时,你不是说,“你太慢了,我来帮你穿吧。”当孩子系不上纽扣时,你不是斥责他,或者说:“真笨,净瞎浪费时间。”这些都是有条件的爱,孩子连照顾自己的权利都被剥夺了,怎能成长出属于他自己的样子呢?还怎么要求他有独立的人格呢?


只有用共情的态度去看待孩子,方法才会从头脑层面走到行为层面,才会有效。很多爸爸妈妈平常会看很多的育儿书籍或育儿资讯,但都是碎片的不成体系的,或者非常理论化到具体操作又不知道怎么说怎么做,或者是我们常常是知道但很难做到,并不能真正帮助到自己。


做家长跟做孩子是一样的,它需要一步一步的来,一点一滴的成长,直到最后成为一个很好的父母。而不是说我看了一本书,我马上就能成为一个好妈妈好爸爸了,马上就能够教好孩子。这也在告诉爸妈们,对自己多一些包容,我们的焦虑又会少很多,毕竟我们不是完美的。
妈妈,请让我自己来

有一个2岁的小女孩,她看到一群大哥哥大姐姐围着一个大鱼缸在看,看的非常开心,她也很想去看,可是她太矮了,在鱼缸旁扒了半天也没有看到。这时小女孩开始想办法,她看到旁边有一个很大的凳子,试图把凳子拖过来站上去看鱼缸里的鱼,可是这时来了一个大人,一把抱住孩子说:“你在干什么?这多危险!妈妈抱你来看。”


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个小女孩有没有自我实现?很显然没有,是大人在帮他实现。在日常生活当中,你是否经常出现这样的状态?


平常有很多爸妈会说:孩子不听话,不让他做的事他非要做,总是唱反调。其实这本来就是孩子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就是在发展自我意识(我能行,我是谁,我可以干什么的意识),父母一方面期待孩子能听话,能乖乖的配合,一方面又期待孩子能够独立、自信,这是否很矛盾呢?


如果父母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予他足够的机会去尝试,让他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去证明他自己的能力,他是没有办法发展出自我意识和自信心的,所以家长应该学会放手。


有一个2岁多的孩子,拖着他的滑板车准备上一个台阶,而他的妈妈正在一旁和另外一个妈妈聊天,没有过来“帮忙”。孩子就开始想办法,他试图把滑板车从坡上滑上去,没有成功,于是从车上面下来,又试图把滑板车扛上去,可是由于力气太小,还是没有成功,这时他又想到一个办法,走到楼梯上面,把滑板车拉上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能行”。
妈妈,我也是被需要的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帮孩子发展出“我是被需要的”呢?


有一个这样的3岁男孩,他喜欢站在小区门禁卡的地方,不停的刷卡开门,当有人经过跟他说一声“谢谢”的时候,小男孩脸上就会有很满足的笑容,有那种证明了自己被需要、有能力帮助到别人的满足感,这个满足感恰巧就是孩子最最需要的。


为什么在教室里面,老师让孩子们帮忙发杯子、发饼干、收拾一下教室时,孩子们做了后,会有发自内心的一种满足感。你不需要对孩子有任何的表扬,他已经可以在里面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和归属感了。


爸爸妈妈们可以回想一下,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有多少次忽视了孩子的这些需要,有没有给孩子一个机会去证明他自己的价值?


共情陪伴---幼儿关键经验在线课程《妈妈,我要再试一次》就是严格按照孩子“我能行”、“我被需要”、“我有价值”的递进关系进行设置,让孩子从掌控自己的身体、行为,到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价值感,从而建立自信心。


粑粑麻麻们,想要了解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让你的焦虑,拖累了孩子
【百家】于丹:最应该告诉孩子的7个人生关键词
职场上应对自如的父母,为何教育上屡战屡败?鱼缸法则告诉你原因
孩子发生这4种“特殊情况”,父母一定要打孩子!绝不能手软
每一个自律的孩子,都有一个能“忍”的妈妈!
你所听到的育儿真理,不过是专家们贩卖的焦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