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业工程研究院欢迎您!

设施农业,掀起你的盖头来

      发布日期:2012227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何苗

(http://www.camn.agri.gov.cn/Html/2012_02_27/2_1842_2012_02_27_19866.html)


什么是设施农业?提到这个问题,相信不少人会挠头,一个温度适宜,里面种满了花卉和蔬菜的温室?还是田里一排排塑料大棚?随着“设施农业”这个词汇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关注度也日益见长,让人更加想了解究竟什么是“设施农业”。为此,日前记者采访了两位设施农业“大腕”——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研究员和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院长毛罕平教授。

它身有“十八般武艺”?

“这是集工程、生物、智能和信息技术装备于一身的生产方式。”业内专家谈及设施农业时总是这样说。设施农业真的是身有“十八般武艺”?

毛罕平从学术角度对设施农业做了这样的描述:“设施农业就是指通过运用工程设施技术创造和调节对动植物生长发育有利的局部环境,这种环境能将动植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巨大生产力。”“设施”包含了传统农业机械和承载高科技的农业装备。从范畴上来说,设施农业不仅指种植业,也包含了畜牧、水产等利用“设施”创造和调节局部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类型。

朱明则特别强调了设施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他认为,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通过利用可控制生物生长环境的工程技术解决现有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为动植物提供最适合的生产环境来进行农业生产,以达到最高生产效率和最大综合效益的目的。设施农业将在今后解决农业发展的三个重大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是将突破农业发展的“瓶颈”——资源环境等空间约束;二是保障农产品供应,即“菜篮子”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三是提高农民收入。

它是农机的“新成员”?

设施农业所采用的大部分技术以及装备是否归属于农机范畴也是业内人士经常谈论的话题之一。日光温室大棚中作业所使用的农机具不少是由小型农机具经工艺创新和改进而成,这对业内人士来说并不陌生。高端温室从设计、构建和材质的选用,以及内部管理、控制和灌溉等承载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各种技术和装备是否也归属于农机范畴则成为了讨论重点。

设施农业工程相关装备与技术大都属于农机范畴,是“农机”概念的拓展和延伸。毛罕平教授表示,设施农业发展到今天,“设施”的作用,即机械和装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以设施农业种植环节为例,过去搞设施农业,在温室或大棚建成之后,从种到收全过程,大部分环节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生产效率低,大水大肥的管理方式等使得发展设施农业的目的和效果大打折扣。”毛罕平教授说,“今后,通过各种设施农业机械和装备,使得作物的温、光、水、气、肥得到精确的控制和管理,主要生产环节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在保证高产、高效的同时,也起到了环保的作用。”

“设施农业装备是农机农艺融合的典型范例之一。”朱明说,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融合在温室、大棚和畜禽舍的设计和建设中,传统机械装备保证了生产环节全过程高效率,智能技术和装备保证了设施农业环境可控,包括温度、湿度、肥水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使得生产管理更加现代化……“很多人认为,目前搞设施农业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院校不属于农机范畴,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朱明说,“农业部学科群建设将设施农业作为重点领域,重点实验室都是以工程技术,即设施装备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有关承担单位的研究方向也属于农业工程学科。当今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农机领域已经逐步向农业生产全部环节机械化拓展。”

毛罕平同时提出,农机行业本身不要仅仅被“束缚”于传统机械。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机”的概念应该不断扩大和延伸。从国际上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农机行业是研究和发展设施农业的主力军。

它需要前沿科技又重视实用技术?

设施农业源于需求和贸易的推动。当前国内设施农业的实际情况是,设施农业呈多样性发展,高科技温室示范作用显著,实际生产用的大棚虽然简单但符合农民生产需要,那么在我国农业发展形势下,设施农业今后将走何种发展之路?

专家从政策和产业发展的视角进行了阐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作了明确要求,对设施农业今后的科研方向指明了道路,我国设施农业科研既要努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并对设施农业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研究,同时要根据农业生产实际需要,面向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形成设施生产和经营管理有机结合,以生产效率最高、实现最大效益、不断提高竞争力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最终目的。

朱明介绍,去年底,农业部正式批准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开始承担一个国家重大公益性农业行业科技专项课题《适合西北非耕地园艺作物栽培的温室结构和建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课题经费1900多万元,是近年来设施农业领域专项投入最大的一个科研项目,力图通过研究解决西北地区设施农业产业升级和突破设施农业科技创新,利用基质栽培、雨水收集等技术和高科技、智能化的管理控制系统,有效利用西北地区光热资源,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利用水平,提高当地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毛罕平认为,过去设施农业主要是研究结构和环境管理控制,而今,设施农业更加重视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程度。从设施农业种植业来看,设施农业中种植、管理和收获等环节亟需可靠的农业机械,比如种植环节的播种和移栽机械,管理过程中的营养液精确灌溉与余液回收再利用装备、藤蔓等废弃物处理装备、棚室用植保和土壤消毒装备,以及收获环节的采收、分级、包装机械化装备等。同时,设施养殖中的养殖新工艺与配套装备、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等都是目前设施农业科研的“主攻”重点。其次,信息化和智能化研究依然是目前乃至未来的研究方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将会为设施农业实现高效、优质、环保的生产目的作出重要贡献。目前,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在设施农业方面研究正致力于逐步提高温室大棚节能减排和抗御自然的能力,以及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与自动化方面研究。

它需要梳理技术路线?

农机部门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和服务如何体现是不少农机部门思考的问题。

专家建议,农机部门应对设施农业政策研究、产业布局、行业管理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和梳理:在政策研究方面,对设施农业投入与支持政策等进行研究;在产业布局方面,根据区域特点和产业分布,进行模式、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研究;在具体管理上,加强行业管理和科研、推广及培训工作等。

朱明认为,有些地区设施农业处在发展初期阶段,那么就要把握现阶段实际生产所需的设施农业机械,加强科研和推广日光温室及设施大棚所用的生产机械,像山东、江苏等地,设施农业发展较早,政府支持,农机部门管理经验丰富,就应该把握住当前好的政策和经济环境,突出科研和示范设施农业相关前沿技术和装备。毛罕平指出应以区域性特点作为设施农业发展的基础,农机部门应该着手开始调研设施农业实际情况,探索各地设施农业生产工艺模式,制定各地设施农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建立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定型适合各地区域特点的设施农业结构和配套装备,以逐步达到设施农业标准化、模式化、系列化、机械化、信息化和产业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条腿变四条腿,​设施农业“机器换人”的时代到了!
【国科报告厅】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特点及现状
政策加持!设施种植或将迎来大爆发,变革即将发生
张桃林副部长在参加设施农业装备现场演示活动时强调
现代物理农业技术装备亟待开发
温室越建越多 设施农机太少 阿里巴巴 ycyfk的博客 BLOG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