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整理版)
绪论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2)医药知识的积累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3)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4)唐·孙思邈编撰《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2.宋金元时期
(1)南宋陈言(字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理论
(2)金元四大家
a. 刘完素(字守真)—火热论—寒凉派—《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b.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邪去正自安—攻邪派—《儒门事亲》
c. 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温补脾胃—补土派—《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
d. 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滋阴降火—滋阴派—《格致余论》
3.明清时期
(1)温病四大家
a. 吴有性(字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b. 叶桂(字天士)—《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卫气营血辨证
c. 薛雪(字生白)—《湿热条辨》—对湿热病做出一定贡献
d. 吴瑭(字鞠通)—《温病条辨》—三焦辨证
(2)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发展淤血理论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上的整体性
a. 五脏一体观: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
表0-1人体生理系统简表
系  统   五脏    六腑    五体   官窍             经     脉
心系统    心     小肠     脉     舌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肝系统    肝      胆      筋     目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脾系统    脾      胃      肉     口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肺系统    肺     大肠     皮     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肾系统    肾     膀胱     骨   耳及二阴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b. 形神一体观:形体与精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神: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体现或主宰者;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情绪、思想、性格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为基础,气为动力,神为主宰,构成“形与神俱”的有机整体
(2)病理上的整体性             (3)诊治上的整体性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
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辩证包括: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  辨病势。
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论治过程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从而根据证候来确立治法,据法处方以治疗疾病;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与辨病都是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候,一为确诊疾病。
辨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诊断疾病的过程,也就是通过四诊来采集有关病变的资料,并作相应的物理和生化方面的检查,然后分析综合所有有关疾病的材料,作出疾病诊断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指肉眼看不见形质)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水地说”。
(二)气的基本概念—在古代哲学中,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气的概念源于“云气说”。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聚、散等几种。
2.气化:是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
(1)气与形之间的转化     (2)形与形之间的转化
(3)气与气之间的转化     (4)有形之体自身的不断更新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一般地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将人体中具有中空、外向、弥散、推动、温煦、兴奋、升举等特性的事物及现象统属于阳,而将具有实体、内守、凝聚、宁静、凉润、抑制、沉降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统属于阴。如脏为阴而腑为阳,精为阴而气为阳,营气为阴而卫气为阳,等等。
表1-1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属性  空间(方位)    时间 季节 温度 湿度 重量  性状 亮度   事物    运动     状态
阳  上 外 左 南 天   昼  春夏 温热 干燥  轻    清   明亮  化气   上升 动   兴奋 亢进
阴  下 内 右 北 地   夜  秋冬 寒凉 湿润  重    浊   晦暗  成形   下降 静   抑制 衰退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阴阳属性互相转化       2.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3.比较对象不同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
(二)阴阳互根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中医学把阴阳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之为“互根”。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阴阳互藏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阴阳互藏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四)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1. 阴阳互为消长           2.阴阳皆消皆长
(五)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是阴阳双方自动地向最佳目标的发展和运动,是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所谓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 脏腑形体分阴阳      2. 经络系统分阴阳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1. 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一般而言,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为阳,寒邪、湿邪为阴。
2. 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盛:“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邪气盛则实。”
(2)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精气夺则虚。”
(3)阴阳互损:“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 “阴阳两虚”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 分析四诊资料        2. 概括疾病证候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 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冬病夏治”、“夏病冬养”
2. 确定治疗原则—调整阴阳
(1)阴阳偏盛的治则:“实则泻其有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2)阴阳偏衰的治则:“虚则补其不足”— 阴虚:“阳病治阴”、 阳虚:“阴病治阳”
(3)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双补
3. 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
表1-2               药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药    性
寒、凉
热、温
五    味
酸、苦、咸
辛、甘(淡)
升降浮沉
沉、降
升、浮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概念
(一)五行的概念—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中的“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二)五行特性
“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炎”,是焚烧、炎热、光明之义;“上”,是上升。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爰”,通“曰”;“稼”,即种植谷物;“穑”,即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说。
“金曰从革”:“从”,顺也;“革”,即变革。是指金有刚柔相济之性:金之质地虽刚硬,可作兵器以杀戮,但有随人意而更改的柔和之性。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润”,即滋润、濡润;“下”即向下、下行。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
表1-3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自    然    界
人    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变动
小肠
湿
长夏
西
大肠
膀胱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五行相生与相克
1.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2.五行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二)五行制化与胜复
1.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五行制化的规律是: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即在相生中有克制,在克制中求发展。
2.五行胜复—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五行胜复的规律是:“有胜则复”。
(三)五行相乘与相侮
1.五行相乘—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2.五行相侮—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五行相侮的次序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
(四)五行的母子相及
1.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母病及子的一般规律是: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例如:水生木,水为母,木为子。若水不足,不能生木,导致木亦虚弱,终致水竭木枯,母子俱衰。
2.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的一般规律有两种:一是子行亢盛,引起母行亦亢盛,结果是子母两行皆亢盛,一般称为“子病犯母”。如火旺导致木亢,终至木火皆亢。 二是子行虚弱,上累母行,引起母行亦不足,终致子母俱不足,一般称为“子盗母气”。 如木不足导致水枯,终至木水皆不足。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2.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2.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1.确定五脏病变部位   2.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指导脏腑用药       2.控制疾病的传变       3.确定治则治法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
滋水涵木法:是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培土生金法:是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的治法。主要用于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若肺气虚衰,兼见脾运不健者,亦可应用。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之阴的治法,亦称滋养肺肾法。主要用于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或肾阴亏虚,不能滋养肺阴的肺肾阴虚证。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抑强扶弱。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四种。
抑木扶土法:是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以治疗肝脾不和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或平肝和胃法)。
培土制水法:是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病证的治法,又称为敦土利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佐金平木法:是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法,也可称为“滋肺清肝法”。适用于肺阴不足,右降不及的肝火犯肺证。
泻南补北法:是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法,又称为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4.指导针灸取穴                 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注重宏观观察                                二、注重整体研究
三、擅长哲学思维:(一)中和思维(二)类比思维   四、强调功能联系
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一、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二、人体之精的代谢—精的代谢过程,分精的生成、贮藏和施泄等三个不同而相关联的阶段。
三、人体之精的功能  (1)繁衍生命  (2) 濡养、化血、化气、化神
第二节  气
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
二、人体之气的生成—人体之气,由精化生,并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融合而成。一身之气的生成,是脾、肾、肺等脏腑的综合协调作用的结果。
(二)相关脏腑功能   1.肾为生气之根    2.脾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
三、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一)气的运动
1.气机的概念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人体之气是不断运动着的活力很强的极细微物质,它流行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筋骨皮毛,发挥其生理功能,推动和激发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2.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升、降、出、入。
3.气运动的意义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气机不畅”、“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
(二)气化
1.气化的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2.气化的形式—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三)气机和气化的关系
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一)推动与调控作用 (二)温煦与凉润作用(三)防御作用
(四)固摄作用       (五)中介作用
五、人体之气的分类
(一)人身之气—人身之气与邪气相对而言,称为正气,具有防御、抗邪、调节、康复等作用。
(二)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2)生理功能:元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1)生成与分布:宗气的生成有两个来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生成宗气。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息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2)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3.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因其富有营养,在脉中营运不休,故称之。
(1)生成与分布: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2)生理功能:营气的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有卫护人体,避免外邪入侵的作用。
(1)生成与分布: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2)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所以又将脉称为“血府”。
二、血的生成—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它们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系列气化过程,而得以化生为血液。
三、血的运行(必备条件)
1. 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之间、温煦与凉润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心气充沛)
2. 脉道的完好无损与通畅无阻     3. 血液的质量,包括清浊及黏稠状态
四、血的功能—濡养和化神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二、津液的代谢
(一)津液的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及有关脏腑的生理功能而生成。
(二)津液的输布—主要是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的。
(三)津液的排泄—津液的排泄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
三、津液的功能—(一)滋润濡养       (二)充养血脉
第五节  神
一、神的基本概念—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神的内涵是广泛的,既是一切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又包括了生命活动外在的体现,其中又将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纳为狭义之神的范畴。
二、神的生成—精气血津液是化神养神的基本物质。神的产生,不仅与这些精微物质的充盛及相关脏腑机能的发挥有关,而且与脏腑精气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反应密切相关。
三、神的作用
(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
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一)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帅,包含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二)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包含血能养气和血能载气两个方面。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一)气能生津 (二)气能行津  (三)气能摄津 (四)津能生气  (五)津能载气
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一)精血同源—精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精与血的这种化源相同而又相互资生的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二)津血同源—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
(一)气能生精摄精   (二)精能化气    (三)精气化神    (四)神驭精气
第二章 藏 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藏象,近年来又写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
(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
脏腑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脏有五,即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在经络学说中,心包亦作为脏,故又称“六脏”)。腑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五脏但藏精气,故满而不实;六腑则不藏精气,但受水谷,故实而不能满也。”
第二节  五脏
一、心—心为五脏之一,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其形圆而下尖,如未开的莲花。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藏神。由于心的主血脉和主藏神功能起着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
二、肺—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故有“华盖”之称。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忧),在液为涕。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属络于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肺在五行中属金,为阳中之阴,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
三、脾—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胃的左方。《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摄血液。脾胃同居中焦,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出生之后,生命活动的继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主升举。脾为太阴湿土,又主运化水液,故喜燥恶湿。
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属络于脾与胃,相为表里。脾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与长夏之气相通应,旺于四时。脾气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具体表现为升清和升举内脏两方面生理作用。
四、肝—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有肝“体阴而用阳”之说。肝的生理特性是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还主升发。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胆附于肝,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互属络于肝与胆,相为表里。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
肝气的疏泄功能:(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  (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以下五个方面:(1)涵养肝气(2)调节血量(3)濡养肝及筋目(4)为经血之源(5)防止出血
五、肾—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水,主纳气。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
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互属络于肾与膀胱,相为表里。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第三节  六  腑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物”,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因而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
一、胆—“中精之府”、“清净之府”或“中清之府”。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胆位于右胁下,附于肝之短叶间。胆与肝由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互属络,构成表里关系。胆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贮藏排泄胆汁和主决断。
二、胃—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重要脏器,主受纳腐熟水谷,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纳和腐熟水谷,生理特性是主通降、喜润恶燥。
三、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其精微,下传其糟粕的重要脏器。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四、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形成粪便并有度排出的脏器。主要有传化糟粕与主津的生理功能。
五、膀胱—又称“脬”,是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膀胱的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尿液。
六、三焦—(一)六腑之三焦   其功能是疏通水道,运行水液。
(二)部位之三焦   总体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第四节  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它们都是贮藏精气的脏器,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
一、脑—又名髓海,深藏于头部,居颅腔之中,其外为头面,内为脑髓,是精髓和神明汇集发出之处,又称为元神之府。
(一)主要生理功能     1.主宰生命活动   2.主精神意识   3.主感觉运动
(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
二、女子胞
(一)主要生理功能     女子胞,是女性的内生殖器官,有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的作用。
(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1. 与脏腑及天癸的关系
天癸:是肾精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一种精微物质,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女子月经来潮及排卵、男子精气溢泻,因而具备生殖能力的作用。
2. 与经脉的关系
女子胞与冲、任、督、带及十二经脉,均有密切关系。其中,以冲、任、督、带脉为最。
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一)心与肺—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心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二)心与脾—心主血而脾生血,心主行血而脾主统血。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三)心与肝—心主行血而肝主藏血,心藏神而肝主疏泄、调畅情志。因此,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血与藏血以及精神情志调节两个方面。
(四)心与肾—心与肾在生理上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心肾相交”。心肾相交的机理,主要从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来阐发。
(五)肺与脾—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谷气;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六)肺与肝—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七)肺与肾—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吸,肾主纳气;肺属金,肾属水,金水相生。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
(八)肝与脾—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肝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
(九)肝与肾—肝肾之间的关系,有“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以天干配五行,肝属乙木,肾属癸水,故称)之称。肝主藏血而肾主藏精,肝主疏泄而肾主封藏,肝为水之子而肾为木之母。故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等方面。
(十)脾与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两者首先表现为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脾主运化水液,肾为主水之脏,脾肾的关系还表现在水液代谢方面。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
(一)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主要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
正经有十二,故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有表里关系。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分支,又称“十二经别”。分别起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用。十二经别虽然是十二经脉的最大分支,与十二经脉有别,但也属于经脉的范畴。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奇经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中气血的作用。
(二)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络脉中较大者,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所没有到达的部位,可补正经之不足,还有统领一身阴阳诸络的作用。
(三)连属部分
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为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具有连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经络系统简表
手太阴肺经
手三阴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经  手少阳三焦经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手太阳小肠经   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
十二经脉            足太阴脾经     关系。
(正经)  足三阴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三阳经  足少阳胆经
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
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有统率、
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
经                         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系              别络——十二经脉及任、督各分出一支别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支,
统                      有加强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络脉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孙络——最细小的络脉。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
外连              体系。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连属部分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内属——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所属络者。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循行部位
(阴经行内侧、阳经行外侧)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前 缘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中 线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后 缘
太阴脾经﹡
阳明胃经
前 缘
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
中 线
少阴肾经
太阳膀胱经
后 缘
﹡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在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叉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
(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说明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与手三阳经交会;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与足三阳经相交会;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与足三阴经交会;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和胸部,在胸部内脏与手三阴经交会。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十二经脉按照一定的循行走向,相互联系,有三种交接方式。
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共6对,都在四肢末端交接。其中相为表里的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在上肢末端(手指),相为表里的足三阳经和足三阴经交接在下肢末端(足趾)。
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同名的手、足阳经有3对,都在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翼旁,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
3.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足、手阴经,又称“异名经”,也有3对,交接部位皆在胸部内脏。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头(面)
胸                                      手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一)头面部的分布—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手足六阳经均行经头面部。
(二)四肢部的分布—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特点是: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
(三)躯干部的分布—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特点是:手三阴经均从胸部行于腋下,手三阳经行于肩部和肩胛部。
四、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表4-3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表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经络的生理功能:(一)沟通联系作用   (二)运输渗灌作用
(三)感应传导作用   (四)调节作用
第六章  病  因
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中医探求病因,除了解发病过程中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主要以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
据。这种方法称为“辨症求因”,又称“审症求因”。
第一节  六  淫
一、六淫的概念及共同致病特点
(一)六淫的基本概念— 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二)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性2.季节性3.地域性4.相兼性
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
(一)风邪—“百病之长。”—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                        (4)风为百病之长
(二)寒邪—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凝滞     (3)寒性收引
(三)湿邪—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1)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四)燥邪—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五)火(热)邪—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1)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  (2)火热易扰心神  (3)火热易伤津耗气
(4)火热易生风动血        (5)火邪易致疮痈
(六)暑邪—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3)暑多挟湿
第二节  疠气
一、疠气的基本概念—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二、疠气的致病特点
(一)发病急骤,病情危笃(二)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三)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二、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因素、环境因素、预防措施和社会因素等。
第三节  七情内伤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属人人皆有的情绪体验,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
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
情志活动由脏腑精气应答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所产生,脏腑精气是情志活动产生的内在生理学基础。由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故情志活动与五脏精气的关系最为密切。
另一方面,外在环境的变化过于强烈,情志过激或持续不解,又可导致脏腑精气阴阳的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失调。
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一)直接伤及内脏
1.七情损伤相应之脏—心在志为喜为惊,过喜或过惊则伤心;肝在志为怒,过怒则伤肝;脾在志为思,过度思虑则伤脾;肺在志为悲为忧,过悲则伤肺;肾在志为恐,过恐则伤肾。
2.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3.数情交织,多伤心肝脾     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
(二)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三)多发为情志病证                (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第四节  饮食失宜
一、饮食不节—(一)过饥  (二)过饱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一)寒热偏嗜     (二)五味偏嗜   (三)食类偏嗜
第五节  劳逸失度
—、过劳—即过度劳累,也称劳倦所伤。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二、过逸—即过度安逸。包括体力过逸和脑力过逸等。过度安逸致病,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安逸少动,气机不畅。二是阳气不振,正气虚弱。三是长期用脑过少,加之阳气不振,可致神气衰弱。
第六节  病理产物
一、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
(一)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二)痰饮的致病特点—1.阻滞气血运行               2.影响水液代谢
3.易于蒙蔽心神               4.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二、瘀血—指体内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以及因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内的血液。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具有致病作用的“死血”。
(一)瘀血的形成—1.血出致瘀 2.气滞致瘀 3.因虚致瘀4.血寒致瘀 5.血热致瘀
(二)瘀血的致病特点
1.易于阻滞气机  2.影响血脉运行   3.影响新血生成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三)瘀血致病的病症特点
①疼痛               ②肿块             ③出血
④色紫暗             ⑤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
三、结石—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
(一)结石的形成—1.饮食不当      2.情志内伤    3.服药不当    4.体质差异
(二)结石的致病特点—1.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2.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3.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第七章  发病
第一节  发病原理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在于正气与邪气的相互作用。正气是决定发病的主导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一)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正气的概念—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一身之气又称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细微物质,其在体内的运行分布,既有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脏腑机能的作用,又有抗邪、驱邪、调节、修复等能力。
2.正气的防御作用
(1)抵御外邪的入侵   (2)驱邪外出
(3)修复调节能力     (4)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
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正虚感邪而发(2)正虚生“邪”而发病(3)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
(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邪气的基本概念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如六淫、疠气、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七情内伤、饮食失宜、痰饮、瘀血、结石等。
2.邪气的侵害作用
(1)导致生理机能失常  (2)造成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   (3)改变体质类型
3.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2)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
(3)影响病情和病位        (4)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1.决定发病与否  (1)正胜邪却则不发病    (2)邪胜正负则发病
2.决定证候类型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环境因素、体质因素和精神状态三个方面。
第二节  发病类型
一、感邪即发—又称为卒发、顿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发病迅速之意。感邪即发多见于:①新感外邪较盛 ②情志剧变 ③毒物所伤  ④外伤  ⑤感受疠气。
二、徐发—是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
三、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这种发病形式多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
四、继发—是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即是说,继发病首先有原发疾病,并且所产生的新的疾病与原发病在病理上有密切联系。如肝阳上亢所致的中风。
五、合病与并病
合病与并病之说,首见于《伤寒论》。合病,是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合病多见于感邪较盛,而正气相对不足,故邪气可同时侵犯两经或两个部位。
并病,是指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并病多体现于病位传变之中,即病变部位或场所发生了相对转移。
并病与合病的区别在于:合病是感受一种邪气可致多部位的侵害,出现多部位的病证;并病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变部位的传变,而原始病位依然存在。
六、复发—是指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发病形式。引起复发的机理是余邪未尽,正气未复,同时有诱因的作用。
第八章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机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中医基础理论分支学科,内容包括疾病发生的机理、病变的机理和疾病传变的机理。
第一节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实,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上,外感病实证常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而内伤病实证则表现为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瘀血等各种病变。
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临床上,虚证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表现。
2.虚实变化
(1)虚实错杂: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如果仔细区别虚实两方面病理变化的主次,则虚实错杂又有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两种情况。
(2)虚实转化: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
(3)虚实真假: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见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符的假象,主要有真实假虚和真虚假实两种情况。
a. 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b. 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1.正胜邪退        2.邪胜正衰       3.邪正相持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胜—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1.阳偏胜—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阳气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阳气的病理性亢盛,则以热、动、燥为其特点,故阳气偏胜可见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苔黄、脉数等症。
2.阴偏胜—即是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阴气具有凉润、抑制、宁静等作用,阴气的病理性亢盛,则以寒、静、湿为其特点,如形寒、肢冷、蜷卧、舌淡而润、脉迟等,即是阴气偏胜的具体表现。
(二)阴阳偏衰—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1.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偏亢的虚寒证。
阳虚则寒,虽也可见到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脘腹冷痛、舌淡、脉迟等寒象,但还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微细等虚象。所以,阳虚则寒与阴胜则寒,不仅在病机上有区别,而且在临床表现方面也有不同:前者是虚而有寒;后者是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2.阴偏衰—即是阴虚,是指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即是阴虚则热的表现。阴虚则热与阳胜则热的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前者是虚而有热;后者是以热为主,虚象并不明显。
(三)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1.阴损及阳—是指由于阴精或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例如肝阳上亢一证。
2.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例如肾阳亏虚、水泛为肿一证。
(四)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
1.阴盛格阳—阴盛格阳,又称格阳,系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真寒假热证。
2.阳盛格阴—阳盛格阴,又称格阴,系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真热假寒证。
(五)阴阳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阳气暴脱,多见大汗淋漓、心悸气喘、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畏寒蜷卧、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生命垂危的临床征象。
2.亡阴—是指由于机体阴气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阴气脱失,多见手足虽温而大汗不止、烦躁不安、心悸气喘、体倦无力、脉数疾躁动等危重征象。
三、精气血的失常—包括精、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精、气、血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等病理变化。
(一)精的失常   精的失常主要包括精虚和精瘀两方面。
(二)气的失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形成气虚的病理状态。二是气的某些功能减退及气的运动失常,出现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气机失调的病理变化。
1.气虚—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
2.气机失调—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化。
(1)气滞:气滞,是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2)气逆: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3)气陷: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有“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
(4)气闭:即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
(5)气脱:即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三)血的失常— 一是因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致血的濡养功能减弱而引起的血虚;二是血液运行失常而出现的血瘀、出血等病理变化。
1.血虚—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2.血运失常
(1)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流行不畅,甚则血液停滞的病理状态。导致血瘀的病机,主要有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等。
(2)出血:是指血液逸出血脉的病理状态。逸出血脉的血液,称为离经之血。导致出血的病机,主要有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
精气互化,精血同源,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精、气、血三者,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
1.精与气血关系的失调(1)精气两虚   (2)精血不足  (3)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
2.气与血关系的失调
(1)气滞血瘀 (2)气虚血瘀 (3)气不摄血 (4)气随血脱(5)气血两虚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是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进而导致内则脏腑,外而孔窍、皮毛,失于濡润、滋养,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导致津液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热邪伤津;二是丢失过多;三是生成不足。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1.湿浊困阻   2.痰饮凝聚    3.水液贮留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协调,乃是保证人体生理活动正常的重要方面。一旦津液与气、血失其协调的关系,则可出现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等病理变化。
五、内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的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因病起于内,又与风、寒、湿、燥、火外邪所致病证的临床征象类似,故分别称为“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统称为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主要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所致。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
(二)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状态。
(三)湿浊内生—又称“内湿”,是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由于内生之湿多因脾虚,故又称之为脾虚生湿。
(四)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五)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火热内生有虚实之分,其病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阳气过盛化火     2.邪郁化火  3.五志过极化火  4.阴虚火旺
第二节 疾 病 传 变
传变,是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中的传移和变化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一是病位的传移,二是病性的变化。
(一)病位传变
1.表里出入   (1)表病入里     (2)里病出表
2.外感病传变(1)六经传变     (2)三焦传变   (3)卫气营血传变
3.内伤病传变 (1)脏与脏传变(2)脏与腑传变(3)腑与腑传变(4)形脏内外传变
(二)病性转化
1.寒热转化(1)由寒化热(2)由热转寒  2.虚实转化(1)由实转虚(2)因虚致实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 (三)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四)生活因素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一节  预  防
一、未病先防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1. 顺应自然   2.养性调神  3.护肾保精   4.体魄锻炼
5.调摄饮食(饮食宜忌及药膳保健)6.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二)防止病邪侵害—1.避其邪气     2.药物预防
二、既病防变—(一)早期诊治(二)防止传变  1.阻截病传途径  2.先安未受邪之地
第二节  治  则
一、正治与反治
(一)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证候性质相逆,如热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 正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相一致的病证。正治主要包括:1.寒者热之 2.热者寒之  3.虚则补之   4.实则泻之
(二)反治—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中假象的性质相同,故又称为“从治”。反治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其本质不完全吻合的病证。
反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热因热用:真寒假热证         2.寒因寒用:真热假寒证
3.塞因塞用: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 4.通因通用
二、治标与治本  (一)缓则治本     (二)急则治标       (三)标本兼治
三、扶正与祛邪
(一)扶正祛邪的概念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适用于各种虚证,即所谓“虚则补之。”而益气、养血、滋阴、温阳,填精,增水以及补养各脏的精气阴阳等,均是扶正治则下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
祛邪,即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适用于各种实证,即所谓“实则泻之。”而发汗、涌吐、攻下、消导、化痰、活血、散寒、清热、祛湿等,均是祛邪治则下确立的具体治疗方法。
(二)扶正法邪的运用
1.单独运用—(1)扶正:适用虚证或真虚假实证。(2)祛邪:适用实证或真实假虚证。
2.同时运用—(1)扶正兼祛邪:即扶正为主,辅以祛邪。适用以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2)祛邪兼扶正:即祛邪为主,辅以扶正。适用以邪实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3.先后运用—(1)先扶正后祛邪:即先补后攻。适应于正虚为主,机体不能耐受攻伐者。
(2)先祛邪后扶正:即先攻后补。适应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邪盛为主,兼扶正反会助邪;二是正虚不甚,邪势方张,正气尚能耐攻者。
四、调整阴阳
(一)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适用于人体阴阳中任何一方偏盛有余的实证。
1.泻其阳盛:实热证     2.损其阴盛  寒实证
(二)补其不足
1.阴阳互制之调补阴阳:阴虚不足以制阳而致阳气相对偏亢的虚热证
2.阴阳互济之调补阴阳:阴阳偏衰的虚热及虚寒证
3.阴阳并补:阴阳两虚证    4.回阳救阴:亡阴亡阳证
五、调理精气血津液
(一)调精—1.填精 2.固精 3.疏利精气(二)调气—1.补气  2.调理气机
(三)调血—1.补血  2.调理血运
(四)调理精气血津液的关系—1.调理气与血的关系      2.调理气与津液的关系
3.调理气与精关系        4.调理精血津液的关系
六、三因制宜—(一)因时制宜 (二)因地制宜(三)因人制宜  1.年龄 2.性别 3.体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基础理论背诵版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要点总结
中医基础名词解释
中医药基本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