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陈士铎辨治泄泻特点分析

 

陈士铎,清初医家,浙江山阴人氏。幼习儒术,后因仕途不成,遂弃举子业,而究心医学,以医名世。据嘉庆八年《山阴县志》所载,陈氏著述计有19种之多,与医相关者有17种。今存世可见者,仅《外经微言》、《脉诀阐微》、《辨证玉函》、《石室秘录》、《辨证录》、《洞天奥旨》、《本草新编》等7种,余皆散佚。陈氏于泄泻之论述,主要见于《辨证录》、《石室秘录》、《辨证玉函》三书。就三书内容而言,陈氏对泄泻之论述颇具特色,尤其是相关方药。

一、脾肾同治

对于泄泻病证之归类,历代医家多有争论,有将其归于肾者,亦有归于脾胃者。从相关内容来看,陈氏虽有单治脾(如《辨证玉函》之燥脾止流汤)及单治肾(如《辨证录》之五神丹)者,但多为脾肾同治,仅在脾肾之间有所侧重。如《辨证录》之奠土汤、加味四君汤即为补脾为主,兼治肾中之火。《辨证玉函》之温肾止泻汤、《辨证录》之填坎汤则为补肾为重,兼用补脾。

陈氏认为“脾气之困,由于命门之寒也”[1],故补脾之方兼用补肾。而肾虚者,“徜徒以脾胃药止之,断不能愈,必须用热药以温其命门为妙,方用温肾止泻汤。此方虽补肾而仍兼补脾,补肾以生其火,补脾以生其土,火土之气生,寒水之势散。自然不止泻而泻自止也”。 [2]

再观陈氏所用之药亦多为脾肾兼顾之品。纵观陈氏治泻诸方,最常用者为白术、茯苓、山药、芡实四药,山药、芡实为脾肾双补之药,无庸再论。茯苓为斡旋之品,脾肾皆可用之,亦不必再论。所当论者,唯白术一药而已。白术一药,历代多作补脾之药用之。然陈氏认为白术之用,功在利腰脐之气,故其治腰痛喜用白术。如《石室秘录》治腰痛之方有五,其因不同,但五方皆用白术。《辨证录·腰痛门》列方十二首,亦皆用白术。陈氏在《本草新编》卷一白术解中对白术利腰脐作如下解释,“人之初生,先生命门。命门者,肾中之主,先天之火气也。有命门而后生五脏七腑,而脐乃成,是脐又后天之母气也。命门在腰而对乎脐,腰脐为一身之主宰。腰脐利而人健,腰脐不利而人病矣”[3]。从陈氏“命门者,肾中之主……是脐又后天之母气也”的论述可明确得出白术亦为脾肾兼顾之品。

足见,陈氏从脾肾论治泄泻的理法方药是一以贯之的。

值得一提的是,陈氏治疗肾虚泄泻的方药颇具特色。如历来治肾阳不足之泄泻,多用四神丸。四神丸为二神丸与五味子散之合方。二神丸与五味子散皆出自许叔微之《普济本事方》。前者治脾胃虚弱,服补脾胃之药其效不佳之病证,后者则标明主治“肾泄”。后王肯堂将两方合一,名四神丸,治“下元虚寒,火不生土,……以致关门不闭,名曰肾泄,亦名脾肾泄”[3]118。王肯堂虽有“脾肾泄”之说,但细究四神丸之用药,却无治脾之药,实系补火以生土。再详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四药之药性及用量,可知四神丸燥散有余,柔养不足。反观陈氏治肾虚泄泻之填坎汤,药用山萸肉一两、茯苓一两、五味子三钱、巴戟天五钱、肉桂三钱、车前子三钱、人参三钱、芡实一两、白术二两。其中山萸肉、五味子、巴戟天、肉桂四药相伍,有阴阳相济之妙。再加人参、白术、茯苓、芡实补脾,脾健则益肾之药易于为功,况白术、芡实亦有补肾之力。车前子与肉桂、白术相伍,实为五苓散之变方,有分消水道之意。相比之下,陈氏之方实较四神丸之立法用药为胜。

二、脾胃分治

历代治泄泻者,多责之脾胃,鲜有分别脾胃之不同者。陈氏认为泄泻确与脾胃有关,但当区分脾胃之不同。其认为“脾与胃,宜分讲也,

能消不能食者,胃气之虚,由于心包之冷也;

能食不能消者,脾气之困,由于命门之寒也”[1]423,从“食”与“消”的角度对脾、胃作了明确区分。

陈氏治脾之方,当以《辨证录》之奠土汤及加味四君汤为代表,前者药用白术一两、茯苓一两、砂仁五分、山药一两、人参五钱、莱菔子二钱、附子三分、半夏一钱、破故纸一钱;后者用人参二钱、小茴香二钱、白术一两、山药一两、肉桂一钱、莱菔子一钱、甘草一钱、肉豆蔻一枚、茯苓五钱。奠土汤以白术、茯苓、人参、山药健脾益气;附子、破故纸与山药相伍,阴阳相济以温命门之火,俾釜下有火,自然土暖而谷消。砂仁禀芳香之气,可温脾下气,又可佐制人参、白术、山药之呆滞,且有 “引补肾药入于脾中”[6]之功。半夏虽有下气之功,但难入于至阴之地,故仅至中焦而已。其性燥,以化痰为能事,而脾为燥土,最恶痰湿之邪,痰湿化则脾气醒。故陈氏谓“砂仁、半夏醒脾之灵丹”[1]424。脾虚久泻,肠中难免有痰湿之邪留滞,故用行气、消痰、行滞之莱菔子以分别清浊。加味四君汤之意与奠土汤大似,仅用药稍有差别。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奠土汤及加味四君汤虽有温肾之药,但均以补脾为主。再参以方名及药物剂量,亦可看出二方用温肾之品意在补火暖土。

至于治胃责之于心包之方,陈氏在与泄泻相关的论述中未明确提及。但其在《石室秘录·热治法》中有相关论述,虽非为泄泻而设,但可由此窥知陈氏从心包治胃之法。其文谓:“有人不能食,食之而反安然者,乃胃病而非脾病,不可补肾中之火,当补心中之火,盖心火能生胃土也”[5]79,“若单是胃虚胃寒者,自宜独治心之为妙”[5]79,方用人参一两、白术三两、茯神三两、菖蒲五钱、良姜五钱、莲肉三两、山药四两、半夏三钱、白芥子三钱、附子三钱、远志二两、炒枣仁五钱、白芍三两,炼蜜为丸。陈氏指出此方“专补心火,并疏肝气。专生心火,内加附子、良姜,以助火热之气。心火足,自然生胃土,胃土足,而饮食自然能进而无害矣”[5]79

或问陈氏补心生胃之方除远志、枣仁、菖蒲三药与心相关外,其余诸药皆与温补脾肾之方相似,故补心生胃之论似属不必。实则不然,今就陈氏补心生胃之说作一辨析。

补火生土法之理论源于五行相生,但五行之中火配心,而肾配水,为何补火生土之法不从心立论而从肾立论?曾有学者[6]对补火生土之源流演变进行考辨,厘清了补火生火之“火”从心君之火到鼎釜之火,再由鼎釜之火到丹田之火,进而演变为命门之火的演变过程。但对于心火能否生土这一问题避而不谈。笔者认为陈氏之处方用药或失于精确,但其立论实有可取之处。

盖五脏之中,肝肾居于下,心肺居于上,而脾胃居于中。居于下者,其气当上行,居于上者,其气以下行为顺,故有“肝升于左,肺降于右”及“心肾相交”之说。脾胃居中以斡旋为能事,故可升可降,其中脾属阴,与肝肾相类,故其气以上行为顺;胃属阳,与心肺相类,其气以下行为顺。上行三脏中,脾肾密切相关,历代论述颇多。而上下对待,似可推论下行三脏中,心胃亦相关。就历代文献而言,下行三脏之中,有论及肺胃相关者,尤以明清温病医家论之较多。而心胃相关,在《内经》、《脉经》及《诸病源候论》中即有论述。如《素问·阴阳别论篇》谓: “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7]《脉经·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心实》谓:“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厥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刺三里。”[8]同卷后文又谓:“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阳俱实者,手少阴与太阳经俱实也。病苦头痛,身热,大便难,心腹烦满,不得卧,以胃气不转,水谷实也。”[8]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虚劳候》云:“心劳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9]《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难候》论述大便难之脉象时,也提及“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手少阴经也。脉沉为阴,阴实者,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9]。就上述文献而言:其一、“脾”与“痹”相通,“心脾”即“心痹”。“不得隐曲”,即二便不通。足见,心病可致便秘。其二、《脉经》虽名“手厥阴经也”,但其标题为“心实”,再参下文“手少阴与太阳俱实也”,可知此处之“手厥阴经”即指心。《诸病源候论》则直名“手少阴经”。其三、从《脉经》上下文来看,所谓“阴实”与“阴阳俱实”之“阴阳”系指脏腑,即阴为脏,阳为腑(《诸病源候论》谓“脉沉为阴”,与《脉经》之意不同)。故“阴实”即心实,“阴阳俱实” 即心与小肠俱实。由此可知心实可见便秘,再参以《诸病源候论》心劳之病症,可见心病确可致便秘。便秘与泄泻同为大便病变,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多可相互借鉴,故可推论心胃在泄泻之病因病机上亦相互影响。由此可见,陈氏治胃责之心包之论并非杜撰,确有可取之处。

三、泄泻治肠

历来论治泄泻者,或从脏腑虚损立论,或责之于邪实。脏腑之中,以责之脾肾者居多,陈氏亦然。但陈氏在注重脾肾的同时,亦注重从肠论治。

陈氏于《辨证玉函》一书将虚证泄泻分为脾泻、肠泻、肾泻三类,并指出脾泻可见“腹喜温而不喜冷饮食,能食不能化,面色痿黄,手足懒惰”[2]138;肠泻可见“腹中时时雷鸣,或作水声,大便不实,小便清长”[2]139;而肾泻则见“必于夜半子时或五更前后痛泻三四次五六次,日间仍然如病人者”[2]139

对于肠泻之治,陈氏认为当“健脾助气为妙,而佐之实肠之品”[2]139,如此则“泻可除,而肠之气又旺”[2]139。方用补肠至圣汤:人参三钱、茯苓五钱、薏仁一两、芡实五钱、肉桂一钱、山药一两、鹿角霜五钱。详鹿角霜“专止滑泄”[3]281,故而陈氏用其“下行而固脱”[2]139。但鹿角霜仅能固脱,而无补气之力,因此伍以人参益气。正如陈氏所谓,“不佐之人参健脾之药,虽用鹿角霜仍是徒然止脱,而终不能生气于绝续之时,挽回于狂澜无砥柱之地也” [2]139

除上述所论之外,陈氏认为泄泻病证多伤阴分,尤以大泻、久泻为甚。其在《石室秘录》中指出“大泻之后,必多亡阴”,故其立法用药多有兼顾。其一、处方用药阴阳兼顾,或为阴中求阳,或为阳中求阴;其二、益气之药多用人参、山药、芡实、白术等平和不燥或兼有养阴之力者。虽有如吴茱萸、小茴香、砂仁、半夏等温燥之类,然其量远少于山药、芡实之类,故虽用无妨;其三、或径用养用(阴)之法以扶正却邪。如治肾水不足,胃中有火之生阴止泻汤。全方以益气养阴为主,以车前子清泻邪热为辅。

参考文献

[1] 陈士铎. 辨证录.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5, 423.

[2] 陈士铎. 辨证玉函.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140.

[3] 陈士铎. 本草新编.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 41.

[4] 王肯堂. 证治准绳.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741.

[5] 陈士铎. 石室秘录.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6, 79.

[6] 林殷, 鲁兆麟. “补火生土”考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26(3): 11-13

[7] 黄帝内经素问.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

[9] 丁光迪. 诸病源候论校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8] 沈炎南.脉经校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虚损
脾胃肠病证 >>泄泻
常见的健脾祛湿中成药:健脾益肾丸、补益资生丸、参苓白术丸
祛湿固肾汤
此方既有菟丝子,又有补骨脂,可治慢性肠炎
食欲不振(古今养生中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