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脏之阴虚阳虚的简易诊法 何谓“阳虚”如何调理养生? 何谓“阴虚”如何预防与调理?

一.肺的功能:

(1)肺主气,主治节:肺气足,气道通畅,呼吸均匀;

(2)肺朝百脉:肺气足,血液循环好,含氧量高,精力充沛;

(3)肺主肃降,通调水道:肺气足,水液运行通畅,人不浮肿虚胖;

(4)肺主宣发,外合皮毛:肺气足,皮肤细嫩光滑,不易感冒发烧;

(5)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肺气足,鼻子精巧,嗅觉灵敏;

(6)喉为肺户:肺气足,声圆音亮,通气顺畅;

(7)在志为忧:肺气足,人不忧愁,人常欢喜;

(8)肺藏魄:肺气足,做事果断而持久,意志坚定有毅力。

2.肺有阳虚,阴虚和肺实火之分,简易望诊如下:

(一)肺阳虚:

(1)舌胖淡嫩,脸色青白,无光泽或有细皱纹,自汗,怕冷者为阳虚;

(2)流清鼻涕,痰多清稀,咳喘无力,甚至喘促或呼吸困难者为阳虚;

(3)声音低沉,懒语,精神疲倦者为阳虚。

(二)肺阴虚:

(1)舌红干燥,苔少,咽燥音哑者为阴虚;

(2)鼻二边红,鼻糙,毛孔粗,鼻干无涕,干咳少痰,痰黄腻有时带血者为阴虚;

(3)潮热盗汗,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心烦心燥者为阴虚。

(三)肺实火:

(1)口舌生疮,舌尖红肿,舌尖溃烂者为实火;

(2)鼻边红,咳喘息粗,咯痰黄稠,咽痛口渴或胸痛,咳吐脓腥血痰者为实火;

(3)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五心燥热,心烦易怒者为实火。


二.脾的功能:

(1)脾主运化水谷:脾气足,消化功能强,营养吸收快;

(2)脾主运化水液:脾气足,人不虚胖,脸不臃胖;

(3)脾主清升:脾气足,内脏不下垂,皮肤无皱拆;

(4)脾主统血:脾气足,血流不外溢,皮下无淤斑;

(5)脾主肌肉,四肢:脾气足,肌肉丰润,四肢有力,充满弹性;

(6)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脾气足,口气清香,嘴唇红润;

(7)在志为思:脾气足,思维敏捷,乐观开朗;

(8)脾藏意:脾气足,意念丰富,联想力丰富,记忆好。

2.脾胃有脾胃阳虚,胃阴虚和胃实火之分,其简易望诊如下:

(一)脾胃阳虚:

(1)脾阳虚者舌中肥胖有裂痕;胃寒者舌中苔厚色白;

(2)脾阳虚者唇偏白,重则无血色;胃寒者唇白或青或暗,口流粘涎,胃脘胀痛;

(3)脾阳虚得太久上牙龈萎缩;胃气虚得太久下牙龈萎缩;

(4)脾阳虚弱者易便溏稀,重则泻肚;

(5)脾阳虚者四肢不温,畏寒怕冷。

(二)胃阴虚,实火:

(1)胃阴虚者舌中色红,少苔或苔脱落,舌干;胃实火者舌中苔厚,色黄而腻,重则变黑,口沤臭,舌干;

(2)胃阴虚者嘴唇过红,唇干而不裂有热感;胃实火者唇干,重则有裂纹;

(3)胃实火者大便干硬,便秘难下,小便黄赤;

(4)胃实火者人燥热不安,易发怒。

.心的功能:

(1)心主神志:心气足,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2)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气足,面色红润光泽,皮肤光滑细嫩;

(3)心开窍于舌:心气足,舌体红活荣润:

(4)在液为汗:心气足,毛孔均匀,汗出正常;

(5)在志为喜:心气足,喜形于色,乐于言表;

(6)心藏神:心气足,神志清晰,反应迅速。

2.心有阳虚,阴虚和心实火之分,简易望诊如下:

(一)心阳虚:

(1)舌嫩胖而苔白者为阳虚;

(2)舌尖有溃疡,舌白者为阳虚;

(3)面色暗滞或面色白自汗少气,畏寒肢冷者为阳虚;

(4)心区憋闷,透不过气,心里怯懦者为阳虚。

(二)心阴虚:

(1)舌瘦而苔燥红者为阴虚;

(2)舌尖有溃疡,舌红者为阴虚;

(3)面红躁热,自汗者为阴虚;

(4)心区躁热,烦闷,易发火者为阴虚。

(三)心实火:

(1)口舌生疮,舌尖红或肿,舌尖溃烂者为实火;

(2)小便黄赤,尿道刺痛,甚则尿血者为实火;

(3)面赤色粗,口渴,喉中痰鸣者这实火;

(4)神志昏蒙,举止失常,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躁妄动,打人骂人者为实火



四.肝的功能

(1)肝主疏泄:肝气足,促进消化,气机畅达;

(2)肝主藏血:肝气足,人轻松,面红润,血气旺,精神好;

(3)在体为筋,其华在爪:肝气足,筋骨强健,运动灵活,指甲坚韧,红润光泽;

(4)肝为罢极之本:肝气足,免疫力强,适应变化;

(5)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肝气足,眼睛明亮,炯炯有神,视物清晰;

(6)在志为怒:肝气足,五志安和,心情舒畅,处事周到;

(7)肝藏魂:肝气足,魂得滋养,潜意识强。

2.肝有肝气不足,肝阴虚和肝阳亢之分,其简易望诊如下:

(一)肝气不足,肝阴虚:

(1)肝气不足者,舌边白,胖厚或有溃疡,或有齿痕;肝瘀气滞者舌边红紫或表紫;肝阴虚者舌边红,或有溃疡或有齿痕;

(2)肝气不足,肝阴虚者眼窝内陷,干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眼花,色盲,视网膜脱落,黄斑性病变,白内障,重则患视神经炎;

(3)肝气不足,肝阴虚者右肋常隐隐作痛;

(4)肝气不足,肝阴虚者两膝酸软;

(5)肝气不足,肝阴虚者常感精神疲惫不堪,目倦神疲;

(6)肝气不足者办事常常心有余力不足;肝阴虚者常焦虑不安;

(7)肝气不足者常常感觉偏凉,畏冷;肝阴虚者常常感觉偏热,燥热。

(二)肝阳亢:

(1)肝阳亢者舌质红,苔黄燥,舌边有溃疡或齿痕;

(2)肝阳亢者眼红,干涩,或眼角膜有斑,或眼袋鼓胀,下垂,或眼球外突;

(3)肝阳亢者饭后两肋下胀满,或在右肋常胀痛;

(4)肝阳亢者双脚躁动不安;

(5)肝阳亢者性急易怒;

(6)肝阳亢者常遇事急躁,处事不周;

(7)肝阳亢者常眩晕耳鸣,头痛目胀,面红耳赤,失眠多梦。


五.肾的功能:

(1)肾主藏精:肾气足,不畏寒,夫妻生活和谐;

(2)肾主水:肾气足,水液代谢正常,人不浮肿虚胖;

(3)肾主纳气:肾气足,人不气喘,脸不长斑;

(4)肾主骨生髓:肾气足,骨强健,背直挺,牙坚固,易增高;

(5)肾主智,通于脑:肾气足,记忆力强,学习轻松,不患老年痴呆症;

(6)其华在发:肾气足发浓密,有光泽,不脱落;

(7)肾上开窍于耳:肾气足,听觉灵敏,耳聪目明;

(8)肾下开窍于二阴:肾气足,二便通,不遗尿,不便秘,不便溏;

(9)在液为唾:肾气足,金津玉液,滋润口舌;

(10) 在志为恐:肾气足,神志安定,不恐惧,不害怕。

(11)肾藏志:肾气足,志向远大,胸怀大略,目标明确。

2.肾有肾阳虚与肾阴虚之分,其简易望诊如下:

(一)肾阳虚:

(1)肾阳虚者舌嫩胖,舌根白,苔白厚;

(2)先天肾气虚者一般都耳目垂瘦小或无耳目垂;耳垂大者,先天肾气足,但如果耳垂出现皱纹,或耳垂萎缩,标志后天开始肾气虚;

(3)肾阳虚者面色青白无光;

(4)肾阳虚者多偏瘦,或者虚胖肉浮肿,下垂;

(5)肾阳虚者怕冷,手或脚易凉;

(6)肾阳虚者精神疲惫。

(二)肾阴虚:

(1)肾阴虚者舌根红,苔少而燥,苔薄或有剥脱;

(2)肾阴虚者两颧潮红,脸呈绛色;

(3)肾阴虚者多偏胖;

(4)肾阴虚者怕热,手心,脚心和内心燥热,即“五心烦热”;

(5)肾阴虚者内心燥热不安,易怒




何谓“阳虚”如何调理养生?

提要:最近有很多网友再次咨询什么是“阳虚”?有哪些症状?如何调理养生?一并回答如下:

一、阳虚的意思:中医说的“阳虚”就是指体阳气不足,即人们常说的口头语:火力不足;西医说是机能减退或衰退,反应低下,代谢热量不足的一种体能状态。

二、阳虚的症状:人体阳气不足,一般都指的“脾肾阳气虚为主,其临床表现常出现平素怕寒喜暖,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喜热饮食,饮食生冷则易腹痛腹泻,或胃脘冷痛,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体胖嫩,舌苔白滑,脉象沉溺等。 

、饮食保健法:阳气虚弱宜适当多吃一些温肾壮阳的食物。常用补阳的食物可选用羊肉、猪肚、鸡肉、带鱼、鱼胶、狗肉、麻雀肉、鹿肉、黄鳝、虾、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这些食物可补五脏,添髓,强壮体质。在饮食习惯上,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还可选用适合自己的药膳调养。

药保健法:补阳的中药很多,包括补肾阳的中药,可选用鹿茸、海狗肾、冬虫夏草、肉苁蓉、补骨脂、杜仲、菟丝子、沙苑子、巴戟天、怀牛膝、芡实、覆盆子、仙茅、仙灵脾、丁香等。可选用适合自己的补阳健药方。

中成药可以先用肾阳虚的药,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全鹿丸等脾阳虚弱,可选用理丸或附子理中丸;脾肾两虚者可选用济生肾气等。 

、起居与锻炼阳虚之,适应寒暑变化的能力较差,在严冬,应避寒就温,采取相应的一些保健措施。还可遵照《黄帝内经》古训“春夏养阳的原则,在春夏季节,注意从饮食、药物等方面调理首先自然界之阳气培补阳,坚持做空气浴或日光浴等。宜坐北朝南房子前休息养生,不要贪凉而室外露宿或在温差变化大的房子中睡眠。以免受风寒而患病。在运动方面,因人而异,根据自己体力强弱,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如散步、慢跑、跳绳、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及各种球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何谓“阴虚”如何预防与调理?

提要:“阴虚“中医名词术语,西医无此病名中医是指由于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临床表现:一般可见低热、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治疗原则:临床治疗以滋阴为主。若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阴虚可见于多个脏器系统组织的病变,常见者有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脾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等症状表现各异,治疗方法有别。

一、临症辨证施治与预防:

 肺阴虚证

肺阴虚以肺病常见症状和阴虚内热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证候:咳嗽无痰、或量少质黏,咽干口燥,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甚则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治则:滋阴润肺。预防治疗主方:百合固金丸。

 心阴虚证

本证以心病的常见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证候:多见平素肝肾不足,真阴亏耗,或热病后期阴伤未复者,阴血不足,血不能养心宁神出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盗汗,虚烦、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尖红、少苔、脉细数等。或有两颊发红、头晕目眩等症。治则:滋补心阴,清心安神。预防治疗主方:天王补心丹。

 胃阴虚证

本证以胃病的常见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证候:胃阴不足,则胃阳偏亢,虚热内生,热郁胃中,胃气不和,胃阴亏虚,致脘部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脘痞不舒,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象细数等阴虚内热的征象。治则:滋养胃阴,兼清胃热。预防治疗主方:加减玉女煎(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本方)

 脾阴虚证

以脾运无力兼以虚热之象为辨证要点证候:脾阴不足,运化受累,则纳食减少,口淡乏味,食后腹胀;兼有神疲乏力、身体消瘦、涎少唇干、便秘尿赤、五心烦热。舌红干苔少或光剥,脉细数或细涩等阴液不足之征。治则:健脾养阴。预防治疗主方:脾约麻仁丸

 肝阴虚证

本证以头晕、目涩、胁痛等与虚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证候: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胁肋隐隐灼痛,面部烘热或两颧潮红,或手足蠕动,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乏津,脉弦细数。等肝阴不足,虚热内炽之征。治则:补滋养肝阴。预防治疗主方:一贯煎。

 肾阴虚证

肾阴虚以肾精亏虚兼有虚热之象为辨证要点证候: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男子兼见遗精,女子经少或经闭等。治则:滋补肾阴。预防治疗主方: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

二、阴虚的预防

    凡是有补阴作用的食物可以缓解阴虚证。由于阴虚造成人体营养不良,将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与生命活动,尤其是日前都市的白领女性,很容易出现手足心热、盗汗、咽干、口燥等现象。若能及时补阴,不仅可以预防阴虚症状的出现,还可以调节内分泌失调已出现的不良症状,起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阴虚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以滋阴潜阳为法。常选择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藕、马兰头、大白菜、黑木耳、银耳、豆腐、甘蔗、李、桃、西瓜、黄瓜、百合、山药、乌贼、甲鱼、海参、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凉,都有滋补机体阴气的功效。可适当配合补阴药膳有针对性地调养。

 阴虚火旺的人,应少吃辛辣及煎、炸、爆、烤的食品,火锅、鸡肉也不要多吃,水果中荔枝尽可能不吃。阴虚是惟一不用忌食冷饮的,冷饮对阴虚有调整作用,当然,鼓励多吃但也不能过多。

③ 此外阴虚做人心态调理很重要,阴虚体质者最容易上火,表现为性情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易波动,动不动就要来火气。所以,阴虚者应该经常提醒自己安神定志,保持稳定心态,还要学会及时转移不良情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脏虚证及用药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 脏腑兼病的辨证
中医规范病名库
《中医名词词典》
异病同治方剂小结
“徐文兵搜集的民间偏方验方.--<<医间道>>(上(下]”的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