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走近中医(二)

第八章 情志与疾病

对外界信息能产生情志反应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的外界信息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志变化。如遇到开心的事会笑,遇到伤心的事会哭,遇到恐惧的事会害怕、紧张等,其中比较常见的情志变化有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中医将它们称为“七情”。七情中的悲和忧性质相似,恐与惊性质相似,所以中医又把七情进行归纳合并,最后形成喜、怒、忧、思、恐这五种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情志变化,称之为“五志”。

在上一章里,我们已经探讨了情志和五脏精气的关系,了解到情志的变化往往是外界信息影响下五脏精气发生变化的结果,因此,情志是物质的,它是物质运动变化的产物,而影响情志变化的就是五脏精气。五脏是人体五个藏精气的仓库,五脏又通过五官和外界进行密切的联系和接触,外界的信息通过五官传递给五脏,五脏再根据外界的信息不断调整自身精气的储存和活动状态,使人体随时和外界相适应。在五脏的自身调整过程中,五脏所储藏的精气也在不断地发生运动和变化,这种精气的运动变化表现在内就是脏腑功能的改变,表现在外就是各种精神情志的反应。比如说,我们受到突然的惊吓,在出现心跳加快、肌肉收缩、汗腺分泌增加等脏腑变化的同时,也会产生惊恐的情志变化。所以,对情志的变化,我们可以看作是五脏精气在外界刺激下产生的与外界相适应的变化和活动。

中医在“整体—平衡”的研究思路指导下,在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中发现,五志和五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这样的:喜和心相关,怒和肝相关,忧和肺相关,思和脾相关,恐和肾相关。也就是说喜是心脏精气在外界刺激下的变化活动,怒是肝脏精气在外界刺激下的变化活动,忧是肺脏精气在外界刺激下的变化活动,思是脾脏精气在外界刺激下的变化活动,恐是肾脏精气在外界刺激下的变化活动。这样,人的情志变化就和人体五脏精气有了直接关联,情志变化不再是一种单独存在的意识活动,而是人体内在物质在精神意识上的外在表达。这也让情志活动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意识领域的变化,可以通过体内五脏精气这个具体物质来具象化和物质化。我们既可以通过情志的变化来推测体内五脏精气的充足程度和活动状态,也可以通过调节五脏精气的方法来实现对情志的改变,而这无疑是中医学对情志疾病的卓越见解和发现。

既然五脏精气的运动变化产生了喜、怒、忧、思、恐等情志变化,那么情志变化也就必然要消耗五脏的精气。在正常的情志活动中,对五脏精气的消耗,机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和补养加以恢复,所以对人体不会造成特别的伤害。但如果情志活动过于激烈或过于持久,对五脏精气的消耗就超过了人体自身调节的能力和范围,这就会导致五脏功能的失调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根据上面五志和五脏的对应关系,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过喜就会损耗心脏精气,导致心脏功能失调;过怒就会损耗肝脏精气,导致肝脏功能失调;过思就会损耗脾脏精气,导致脾脏功能失调;过忧(悲)就会损耗肺脏精气,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过恐就会损耗肾脏精气,导致肾脏功能失调。因为过激或过久的情志活动所损伤的是五脏的精气,所以在导致五脏功能失调的同时,也会导致体内精气的运动状态受到影响和破坏,出现各种病理现象。具体来讲,情志对五脏精气运动状态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

怒则气上。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大怒或极度生气时,人会有头晕脑胀、头重脚轻的感觉,甚至有很多因发怒导致脑溢血而死亡的实例,这就是怒则气上的含义。

喜则气缓(涣)。正常情况下,喜是对身体有益的一种情志活动,也可以称其为“良性情志”,它能起到缓解精神紧张、舒畅情绪的作用。但是喜乐过度或是暴喜则会导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精神不集中、失神狂乱,甚至神气消亡而死亡。在《说岳全传》中,牛皋因生擒了金兀朮而过度兴奋,最后大笑而亡,正是暴喜过度导致心气耗竭的悲剧。

悲则气消。悲哀可以使人的精气耗散,所以在悲哀情绪过后,人往往会觉得软弱乏力、精神疲惫。

思则气结。思为脾中精气的运动变化所生,过度思虑会损伤脾中精气。而脾中精气最主要的功能则是对饮食的运化,所以过思常会导致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的下降,出现胃脘胀闷、纳食不香、嗳腐吞酸等胃肠动力迟滞的症状,中医称这种迟滞为“气结”。

惊则气乱。在受到惊吓时,我们会出现心悸心慌、心神不定、惊惶失措等反应,这就是“惊”这种情志刺激导致体内气机紊乱的结果。

恐则气下。在电影或电视中,我们常会见到一个人因极度恐惧而出现大小便失禁的场景,这就是因为恐导致气机下陷。这些情志变化对人体脏腑以及精气运动状态造成的影响,中医也称为“七情内伤”。

过度的情志刺激导致的疾病,我们最熟悉的恐怕就是“范进中举”了。当屡试不中的范进得知自己中了举人的消息后,神志开始异常,旁人怎么也不能使他安静下来。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人请来了范进的丈人胡屠户。胡屠户是个杀猪的,范进平素最怕的就是这位丈人。他丈人来了之后二话不说,眼睛一瞪,随手给了范进一个耳光,受到惊吓,范进的神志也就恢复正常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不同的情志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联,一种情志会对另外一种情志产生克制和制约作用,这在中医上称为“情志相胜”。

情志之间存在着这种“相胜”关系还得从情志和五脏精气的关系谈起。前面我们讲到的五脏之间的相克关系,那就是心克肺、肺克肝、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所谓克,也就是克制和制约的意思,五脏相克,也是指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五脏的相克使五脏成为一个互相制约的整体。而情志活动作为五脏精气活动的结果,自然也受到五脏相互制约关系的影响,这就产生了情志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这在中医上称为“情志相胜”。

根据五脏相克的关系,对应到情志上就是:喜胜忧(悲)、忧(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范进中举”故事中所用的方法正是“情志相胜”中的“恐胜喜”,利用他对丈人的恐惧心理来治疗他因过喜而造成的神志失常,从而使神志恢复正常。

“情志相胜”理论的提出,给情志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在中国金元时期,就有一位擅长用情志相胜理论治疗情志疾病的医生,他被后世称为“攻邪学派”的创始人。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约生活在1156~1228年。临床治病中,他对“汗”“吐”“下”三法的运用具有独到见解,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医学的“祛邪学说”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他对中医的情志相胜理论也多有发挥,善于运用以情治情的治疗方法,巧妙地治愈情志因素导致的疾病。对中医的情志相胜理论,他有着更深入的阐述和发挥,他认为: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侮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谲诈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有关他治病的小故事,从中也可以得到很多对情志疾病治疗的启发。

当时的息城司侯听说父亲死于强盗之手,过度悲伤,大哭了一场之后就觉得心下疼痛,疼痛一天比一天严重,并逐渐形成结块。一个月后,结块有一个杯子般大小,形状就像倒放在桌子上的杯子,疼痛难忍,多方用药,都没什么效果,最后请张从正来诊治。张从正问清了起病的原因之后,想了个治疗的办法。他从巫师那里借来道具,扮起巫师来,一手持桃木剑,一手拿着朱砂画的符纸,并且在口中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速速如律令……”患者看到他这个架势,忍不住开怀大笑,过了两天,心下的硬结就渐渐散开,疾病治愈。后来,患者问他,为什么没吃药病就好了。张从正告诉患者,这就是《内经》上说的“喜胜悲”这种情志治疗方法。因为喜是心脏精气的变化活动,心在五行中属火,而悲是肺脏精气变化活动的结果,肺属金,火能克金,所以,喜悦情绪能克制悲忧的情绪,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第二个故事是讲的是一个过度思虑导致失眠的患者。这是一个富家的妇人,平时就多思,两年来都无法入睡,吃了很多的安神药都没有疗效。她丈夫听人说张从正治疗这类疾病很擅长,于是就请张从正前来给妻子诊治。张从正问了起病的原因,并把了脉,悄悄对患者的丈夫说,要治好你妻子的病,还需要你的配合。丈夫问,要我怎样配合呢?张从正说,我要想办法使你妻子发怒,你只要照我说的办就行了。说完,他大声对妇人说,要五十两银子做诊金,还要好酒好菜招待我吃上三天,我才能给你治病。说完向患者丈夫使了个眼色,丈夫连声说好。在接下来几天里,张从正只管喝酒吃菜、聊天取乐,丝毫不谈论妇人疾病的治疗,妇人的丈夫也和张从正一起喝酒聊天,似乎也忘了还有他妻子在等着治疗。如此吃喝了三天后,张从正也没给妇人看病,拿了五十两的诊金就不辞而别了。那妇人看张从正吃喝了三天,不但没给自己治病,还拿走了五十两银子,自己的丈夫好像还一点事都没有,根本不再提治病的事,不由得勃然大怒,大骂起张从正和自己的丈夫来。骂了一通后她感到疲乏了,竟然沉沉睡去。这一睡就是睡了七八天。妇人的丈夫还有些担心,但张从正给患者查看过后说,你放心,没事,病人脉象和缓,让她自然醒来病就好了。患者醒来后,困扰她两年之久的失眠症就好了。这时丈夫才告诉他妻子,是张从正要故意让她生气,通过“怒胜思”这种方法来治疗她因过思而导致的失眠症。妇人这才连忙向张从正致谢,张从正也笑着说,以后还要注意不要过度思虑,否则病情还会反复,说完就奉还了先前拿的五十两银子,又嘱咐了一些日常注意事项就离去了。

还有一个故事则说明张从正在运用“情志相胜”法治疗情志疾病的同时,他还别出心裁,创造出独特而有效的以情治情的方法。一个妇人,在旅途中遇到有强盗来客栈抢劫,并且还火烧客栈,妇人因此受到很大的惊吓。回到家后,她只要听到声响,就会害怕到失去知觉为止。因为妇人的疾病,家里的佣人们走路时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弄出声响惊吓到这个女主人。家里为她请了当地的很多名医,医生都认为是心神不宁所致,于是用定志丸、珍珠、人参、朱砂等药物治疗,但治疗了一年多都没有见效。这时,病家邀请张从正前来治病。张从正了解了患者的发病过程后说,这个病是因为惊恐而引起,要治疗,必须要先去掉患者惊恐的病因,这不是药物能取效的,而是要让患者逐渐对外界的响动和声音习以为常,习以为常了,见怪不怪,病就好了。如何让病人对外界的声音习以为常而不感到惊怕呢?张从正让患妇坐在高高的椅子上,让两个侍女各抓住患妇的一只手,在妇人所坐的高椅前面正中放一个矮的木茶几,并叫那个妇人看着这个木茶几。这时,张从正拿起一个木锤猛地击打这个木几。妇人听到声音后又大惊失色,张从正于是对妇人说,你已经看到了,是我用木锤敲打茶几发出声音,这有什么好怕的呢?妇人闻听,觉得有理,恐惧心理稍稍减退。这时,张从正又说,我现在要用木杖来敲打门,你看这可不可怕。说着,便用木杖在门上击打了数下,妇人见状对声音的恐惧感又减少了几分。张从正见她对声音的恐惧感已经大大减轻,又叫人暗自击打妇人背后的窗户。第一次敲时,妇人还是有些惧怕,身子猛地一抖,但过了一会,看到自己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便慢慢平静下来。当第二次敲窗户的声音传来,妇人已经不害怕了,第三次再敲,那妇人竟笑出声来,对张从正说,是谁这么无聊,在我背后敲窗户玩。张从正这时也笑着说,恭喜夫人,你的病已经好了。患者家属还不放心,怕她只是暂时的好转,于是夜里派家丁在妇人房外击打门窗,从晚上一直到第二天清晨,妇人都没有被惊醒。病家问张从正,这是什么治法?张从正说,《内经》有句话叫“惊者平之”,“平”的意思有两种,一是使之平息,二是使之平常化。因为一个人对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不会感到惊怕的,我的治疗就是让患者对外界的声音刺激逐渐习惯,从而解除她的害怕情绪。我把矮木几放在她面前,让她往下看的目的,是因为惊怕是神志上越的表现,而往下注视,则可以使神志内收,以平息她的惊怕情绪,因此能治愈患者对声音异常惊怕的疾病。

通过情志之间的制约关系,用一种情志活动来治疗另一种情志引起的疾病,这是中医学对情志疾病的创造发明。此外,将情志活动和人的五脏精气有机结合起来,也为情志活动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五志和五脏精气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将各种情志疾病和五脏精气有余或不足直接挂钩,通过调节五脏精气的方法来治疗各种情志疾病。

如喜笑不休是心中精气有余的结果,可以通过泻心火来治疗;悲伤不已是肺中精气不足的表现,可以通过补肺气的方法来治疗;急躁易怒是肝中精气过旺的表现,可以通过泻肝火的方法来治疗;思虑难解是脾中精气不足的表现,可以通过健运脾土的方法来治疗;易受惊怕是肾中精气不足的表现,可以通过填精益肾的方法来治疗。我们再来看几个古人通过药物治疗情志疾病的例子。

张从正路过亳州时,遇到一个妇人,喜笑不止半年余,当地医生都束手无策。张从正将盐块烧红,放冷后研细,再用河水一大碗,同煎四五沸,等水温合适时,让病人饮下,并用钗探咽喉,使病人呕吐,吐出热痰五升,再用解毒汤(黄连、黄柏、黄芩、栀子)。患者服用数日后,喜笑渐渐停止,恢复正常。喜笑不止为心中精气有余,盐和解毒汤都是泻心火之药,通过一吐一泻而使心火得平、喜笑得止。

也有很多关于和张从正同为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治疗情志疾病的记载。如朱丹溪治疗一个妇人,年十九岁,平素多怒,性子急躁,有一天突然大叫一声而昏厥过去。家人急忙请朱丹溪来治疗,他认为,平素多怒而急躁,则表明肝气有余,今发作是因怒则气上,气血上冲头目而导致神昏不醒。于是用香附、川芎、甘草、童便、姜汁煎药,并吞服用青黛、人中白、香附研粉做成的药丸。一剂服下患者就渐渐苏醒,再用导痰汤加黄连、香附、生姜煎服,吞当归龙荟丸而治愈。怒而发厥是肝气有余、气火上冲所致,所以朱丹溪用香附、川芎、青黛、童便、当归龙荟丸等清肝火之药使患者怒止神复,而疾病得以治愈。

宋代时一个妇人无故悲泣不止,家里人认为是鬼怪附身,请了很多的道士做法事,可是根本没什么效果,后来在别人的推荐下请名医许叔微前来诊治。许叔微说,这不是鬼怪所致,是肺气虚的缘故,治疗当以补益肺气的办法,肺气充足而悲戚自会停止。于是给处方用甘麦大枣汤(甘草、淮小麦、大枣),连服14帖而愈。有人问他,既然是肺气虚,为什么要用补脾药呢?许叔微答,这就是虚则补其母的道理呀。肺属金,脾属土,土能生金,所以补脾就能使肺气渐渐充足(可以参阅第三章中有关内容),从而治愈患者的悲泣不止的疾病。

从以上几则古代医家的医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医通过对五脏精气的补泻治疗了很多的情志疾病,而且疗效不错,中医这种将五脏精气和神志变化紧密联系起来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无疑是正确而科学的。而且从上面的医案也不难看出,情志疾病多为妇女所好发,这和古代妇女的地位低下,往往容易产生郁闷、多愁善感等情绪有一定的关系,再加上妇人自身月经的周期性变化,也容易对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妇女情志疾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男子的原因之一。

上面讲到的喜、怒、忧、思、恐五志除了会影响到五脏的精气和功能,当这五种情志变化到了一定程度时,还会出现质的变化,从而成为一种“内火”,对人的全身的平衡造成影响和破坏,导致五脏机能失调,从而产生各种疾病,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五志过极皆化火”的理论。所谓内火,实际上是指各种因素导致的人体内在脏腑机能亢进而出现的病理状况,其中情志因素与“内火”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关系。“内火”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面红目赤、心烦失眠、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舌生疮等。当“五志化火”的情况出现,我们的治疗也应该以泻火为主要的原则。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人的情志活动和五脏之间的精气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情志活动,不但受到五脏精气的盈亏程度及其活动状态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五脏精气的盈亏及其活动状态。而且,因为情志活动是五脏精气活动的结果,所以不同的情志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克制和制约的作用。将情志与五脏精气这个物质基础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情志活动不再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活动,而是一种可以判断、可以把握的物质的活动,这就使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和补泻五脏精气的方法来治疗情志疾病。“情志相胜”这种独特的治疗方法,也丰富了我们治疗情志疾病的方法。

第九章 饮食的通道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这六个脏器的总称。为什么这六个脏器要称为“腑”呢?“腑”由两部分组成,形旁是“月”,表明这是肉质的脏器;声旁是“府”,“府”就有宅第的意思,也就是房屋,房屋当然是有一个空间,可以住人,也可以储物。把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这六个脏器和前面介绍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一比较,我们就知道五脏是五个实质性的脏器,而六腑是六个带空腔的脏器,所以称之为“六腑”。六腑既然是六个有空腔的器官,那么,这个空腔用来放置什么东西呢?那就是饮食。

人体从母体中分娩出来后,就要靠饮食来提供自身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要的物质能量。饮食分为两大类,一是固态的食物,二是液态的水饮。这两类不同的物质,经过五脏中脾的运化,分为精微物质和糟粕物质两部分,精微物质被人体吸收,为人体所利用,糟粕部分则通过不同的途径排出体外。而饮食从进入体内到排出体外总共要经过七个主要部位,在这七个特定的部位中完成消化、吸收、排泄的过程。这七个部位在人体饮食的代谢过程中就犹如七个“关隘”,所以在中医上又称其为“七冲门”,“冲”就是要冲、关隘的意思。《难经》中描述这“七冲门”为: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

口唇为饮食进入人体的第一道门户。口唇就像是一个门扇,通过开合可以控制饮食的进入,所以称唇为“飞门”。“飞”通“扉”字,就是门扉、门扇的意思。

通过口唇,饮食要进入体内还有第二道门户,那就是牙齿。食物要经过牙齿的咀嚼才能下咽,牙齿可以说是食物进入人体内的“门户”,所以称齿为“户门”。

会厌是人气管和食管交汇的地方,饮食要在这里经过会厌的吸纳进入到食管而不是气管,所以会厌对饮食具有引导和吸纳的作用,故称会厌为“吸门”。

“贲门”是胃的上口,也就是胃和食道相连的部位。“贲”同“奔”字,是食物由食道奔向胃的意思。

“幽门”是胃的下口,也就是胃和小肠相连的部位。“太仓”就是指胃。为什么要将胃和小肠相连的部位叫幽门呢?“幽”在字义上有深邃的意思,食物经过胃到达小肠,而小肠是人体中最长的脏器,可以说是深邃幽远,从胃到小肠这个关口,是不是有点成语中“曲径通幽”的味道?所以,中医学将胃和小肠的连接口称为“幽门”。现代医学也沿用了中医学的名称,称胃的上、下口为贲门和幽门。

经过胃的研磨和初步消化,食物由原来的大颗粒物质变为容易吸收的小颗粒物质,所以,小肠是食物得到充分消化和食物中精华物质被人体吸收的重要场所。食物在这里停留并等待吸收,因此小肠和大肠交界处被称为“阑门”。“阑”通“拦”字,就是阻拦、阻挡的意思,也就是说食物在这里受到阻挡,进而其中的精华被吸收入人体。

“下极”就是人的消化通道的最末端,也就是现代所称的肛门,它是人体排泄糟粕的地方,所以称为“魄门”。“魄”通“粕”字,也就是糟粕的意思。

飞门、户门、吸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这七个“关隘”构成饮食在体内传递和吸收的途径,而六腑就是这个途径中最为重要的几个脏器。其中胃、小肠、大肠是食物传递、消化、吸收、排泄的通道,三焦、膀胱是液体水饮传递、储藏、排泄的途径,而胆则主要是储藏胆汁,以帮助脾对饮食的运化。所以在中医上称六腑的生理功能为“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谓“传化”,就是传导和消化的意思。下面我们就分别来探讨这些脏器的功能和特性。

胃。胃字的构造也形象地反映了胃的功能,“月”表示胃的质地,“田”则体现胃的功能。田是种植和出产粮食的地方,在人体,这个“田”就是出产人体需要的各种养分的地方,所以胃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容纳、消化食物,使之转化为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这个作用,中医学称之为“受纳”和“腐熟水谷”。“受纳”指的是接受、容纳的意思,胃作为一个空腔脏器,是饮食磨碎和初步消化的地方,而要磨碎和消化食物,首先要使食物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停留一定的时间,胃就是食物停留等待进一步加工的第一个场所。食物停留于胃,经过胃的蠕动和胃液的消化,得到初步加工,原先的大颗粒食物转化为小颗粒食物,由难吸收转化为易吸收,这个过程我们称为“腐熟”。胃与脾是人体消化饮食最主要的脏器,是人体获得营养供应的重要保障,缺少了脾胃的正常运转,饮食的消化和吸收就不能正常进行,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也就没有了物质来源,脾胃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中医称这两个脏器为人的“后天之本”。胃在完成受纳和腐熟水谷之后,还要将初步消化过的食物传递到小肠,在那里完成对食物精华物质的吸收。所以胃还必须具备向下传递食物的功能,这在中医上称为“胃主通降”。所谓“通降”,有两层含义:一是通畅。胃的贲门接受来自于食管的食物,又通过幽门将磨碎消化过的食物传递到小肠。这个过程必须畅通,若有堵塞,则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就会受到影响,导致饮食在体内停滞,引起纳呆、胃脘胀闷、大便不通、嗳酸腐气、口中异味等疾病。二是下降。食物由贲门入胃,从幽门出胃,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如果这个下降过程失常,食物不往下传递到小肠,反从贲门向食管方向逆行的话,就会出现恶心、呕吐、泛酸、呃逆等疾病。所以说,通降是胃的生理功能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医也称胃“以降为和”。

小肠。小肠是饮食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中医称小肠为“受盛之官”。“受”是接受的意思,而“盛”在古代是指用来祭祀用的黍稷(谷物)“受盛”也就是接受祭祀用的黍稷。用来祭祀的黍稷肯定是加工过的,而小肠接受的是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它比起刚进入体内时,是初步加工过的一种精细化了的食物,所以小肠被称为“受盛之官”。小肠接受了胃传递过来的初加工过的食物,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将食物进一步消化成为人体可以吸收和利用的物质,并将其中的精华物质吸收,提供给人体使用,最后再将剩下的糟粕物质向下传递给大肠,由大肠排出体外。小肠的这个功能,中医上称之为“分清泌浊”。“分清”就是指将饮食中的精华物质和糟粕物质分开,并将精华物质吸收;“泌浊”是指将经过消化吸收后残留的糟粕物质传递给下面的脏器——大肠。饮食进入人体,需要有脏器对食物和水饮这两部分物质中的精华进行吸收,所以,小肠在对食物中精华物质进行吸收的同时,也对水饮中的精华物质进行了吸收。吸收入体内的水液进入人体循环,完成对人体的滋润,然后携带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通过三焦(后面还有详细的解释)汇聚到膀胱,再由膀胱通过尿道排出体外。水饮中的糟粕物质则和食物残渣一起传递到大肠,并形成大便,由肛门排出体外。正是因为小肠对水饮有吸收作用,所以小肠功能的好坏和大小便有着直接的关系。小肠对水饮的吸收功能好,则大小便就正常,小肠对水饮的吸收功能差,就会导致小便短少、大便溏泻等疾病的产生。

大肠。大肠上连小肠,下接肛门,是人体消化道的最后环节。大肠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是传导糟粕,排出大便,所以中医也称大肠为“传导之官”。大肠接受了小肠传递过来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过肛门排出体外。大肠对大便的传导和排泄功能失调,则会导致食物残渣在体内停积,从而发生便秘。

饮食经过胃、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糟粕排出体外,精华吸收入体内,那么吸收入体内的精华物质又通过什么途径运输到全身各处呢?这里我们就要引入一个新名词,那就是“三焦”。三焦是人体运输精华物质和水液的通道,并根据其在胸、腹腔中的部位被分为三部分,一是上焦,二是中焦,三是下焦,合称为三焦。上焦是指横膈以上部位运输物质和水液的通道,中焦指横膈以下、脐部以上部位运输物质和水液的通道,而下焦则是指脐以下部位运输物质和水液的通道。三焦在人体中并非是一个实质性的脏器,而是一个通道,所以中医也说三焦是“有名而无形”。“有名”是指有具体的名称,“无形”就是指没有特定的形态,它分布于胸腔和腹腔,无处不到,既是小肠吸收来的精华物质和水液运输传递到全身各处的通道,也是全身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液向体外排泄的通道。打个比方,三焦就好比一个城市中的管道,既能把我们需要的物质如水、天然气、电等输送给我们使用,也能把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废液汇集到某处进行排泄,以维持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和工作。三焦所运输的精华物质是五脏精气得到补充和滋养的主要来源,也是体内水液循环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所以中医称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决渎”的意思就是疏通水道。通过中医对三焦作用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三焦和现代医学所说的淋巴管有着非常类似的作用。可以这样设想,淋巴管是人体水液代谢和循环的主要通道,三焦就是全身淋巴管的集合体,这样三焦的概念就具体化了,我们也更能清楚地认识这个三焦在人体中的作用。因为三焦所运输的营养物质和水液都是人体正常运转所不能缺少的,所以,三焦事实上起到了总领五脏六腑、调和内外、为全身供给营养的作用。以上就是三焦的基本概念,它是人体内运输物质和水液的通道。在这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中医又将三焦的概念扩大化了,把人体内的五脏六腑根据部位也划分为三焦所属。如心、肺位于胸腔,属上焦;脾胃肝胆位于上腹部,属中焦;胃以下的脏器如肾、膀胱、小肠、大肠均属下焦。这就使三焦在广义上不单单是通道,而是涵括了人体内所有的脏腑组织。

上面讲过,进入人体的水液经过小肠的吸收而周行全身,在完成对全身的滋润之后,也会接受人体各组织器官代谢产生的废物和糟粕物质。这些含有人体各脏器代谢产生的废物的水液,通过三焦在体内逐步汇聚,并在一定的地方加以储藏,等其积聚到一定程度再排出体外。膀胱正是体内储藏人体废液的地方,因此,膀胱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也就是储藏和排泄尿液。膀胱储藏尿液的功能失常,则会导致尿频、尿急、遗尿、尿失禁等;而膀胱排泄尿液的功能失调,则会导致小便不利、淋漓不尽,甚至小便癃闭不通等。

前面讲了胃、小肠、大肠、三焦和膀胱五个脏器的基本生理功能,它们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是饮食进入体内后,在体内传导、转化、排泄所经历过的脏器。而在六腑中,有一个脏器和饮食并不直接接触,也无传导饮食的作用,只是起到帮助食物消化的作用,这就是胆。也正因为胆并不直接传导和接触饮食,就好比是一所清净的房子,没有人来人往的嘈杂,所以胆在中医上被称为“清净之府”。胆的主要作用是储藏和排泄胆汁,而胆汁有助于饮食的消化和吸收。胆储藏胆汁的功能失常,则可见口苦、呕吐黄绿色苦水、黄疸等疾病。胆汁是人体消化食物所用的精微物质,这样,胆就类似于储藏精气的五脏,这也使得胆在六腑中具有了一项独一无二的功能,那就是胆和人的情志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五脏和人的喜、怒、忧、思、恐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胆和人的什么情志有关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形容一个人有勇气,对事物不畏惧,称为有“胆量”、“胆大”,从中也可以看出,胆和人的决断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上也称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因此中医将人出现的惊惕不安、优柔寡断、遇事无主见等情况归于胆主决断功能的不足,而通过调节和补养胆的功能则可以改善上述情况的发生。

六腑是六个和饮食消化、吸收、传导、排泄密切相关的脏器,除了三焦是水液的通道,无须进行任何自身的运动外,其他五个脏器都需要通过自身的运动来实现对饮食的消化、吸收、传导以及排泄等功能,而脏器自身的活动又需要有物质和能量作为支持和保证,那么六腑完成自身功能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来自于哪里呢?这就是五脏。六腑和五脏的根本区别就是六腑本身不具有储藏精气与物质的能力,五脏所藏的精气除了保证自身功能运转所需的物质能量外,还为六腑提供其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而六腑有了五脏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其功能的实现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中医学上将五脏和六腑(除三焦以外)的这种联系称为“表里”关系,五脏为里,而六腑为表。

为什么说五脏为里?那是因为五脏是物质和能量的提供者,它在内为六腑的运转提供物质和营养基础。为什么说六腑为表?那是因为六腑在五脏精气的支持和营养下,实现对饮食的消化、吸收、传导和排泄,可以说六腑的功能活动也是五脏精气的外在表现。五脏和六腑的这种表里关系,很像一个传统家庭中的男女主人之间的关系。五脏就好比女主人,在家中操持家务,准备饭菜,为在外工作的男人提供物质保障。六腑就好比男主人,在外创办事业,将创造的财富用于家庭的发展和改善,为家庭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一个家庭只有一对男女主人,五脏和五腑(六腑除去三焦)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构成五个和睦协调的“家庭”。具体来讲是心和小肠是一对,肝与胆是一对,脾与胃是一对,肺与大肠是一对,肾与膀胱是一对。其中,肝与胆、脾与胃、肾与膀胱这三组脏腑之间部位接近,功能相似,所以将其配合在一起很好理解。如胆汁生成、储存和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泻功能的正常发挥;胃的腐熟水谷的功能有赖于脾的运化饮食功能的正常发挥;膀胱对尿液的储藏和排泄有赖于肾对尿液的过滤以及对水液的蒸腾气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心与小肠、肺与大肠部位相隔较远(心和肺在上焦,而大小肠在下焦),功能上又没有相类似的地方(如心是主管血脉和神志的脏器,小肠却是饮食消化和吸收的场所;肺是主管呼吸和津液的脏器,而大肠却是传导糟粕的器官),它们为什么要联系在一起呢?这就要从经络说起。

前面讲过,经络的实质是生命原物质相互作用下体内某类物质的运动路径。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将携带的效能传递给所经过的脏器,为脏器的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和信息。物质的这种运动,根据它最终产生的效应的不同,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行程段,一个行程段,物质都会给相应的脏腑和组织器官传递信息和提供能量,这样的一个行程段,在中医学上就被称为一条经络。整个人体共有20个这样的行程段,也就是有20条经络,根据其作用的不同,被分为12条正经和8条奇经。其中12条正经和五脏六腑相关联,这种经络和脏腑发生的关联,在中医上称为“络属”关系。心与小肠、肺与大肠正是络属于有相互联系的两条经络。

一些日常现象可以使我们能更直观地认识心与小肠、肺与大肠在功能上的联系。在五脏中我们讲过,心是人体神志的主宰,而在一个神志涣散,意识模糊、昏迷的患者身上,往往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而大小便的异常正是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常的表现。又比如,心火旺盛的患者,在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的同时,也会出现小便短少、颜色深黄甚至红赤,而小便的短少和黄赤也是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异常的反映。中医根据心和小肠的表里关系,将这种心火旺盛引起的小便疾病称为“心热下移小肠”,并创造出清心火治疗小便短赤(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某些尿路感染)的方法。如中医的“导赤散”,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定出来的,其中生地、甘草、淡竹叶清心火,木通利小便,共同起到清心火而治小便的目的,这个方剂在今天的临床运用中,仍具有良好的疗效。

再来看肺和大肠的关系。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当大便干燥难解的时候,人们常会屏住呼吸,使腹压增加来达到解出大便的目的。这也就是说,肺的呼吸功能可以对体内的气压进行调节,而体内气压的变化能改变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引申开去,既然肺对气压的调节可以影响大肠对粪便的传导、排泄作用,那么肺气下陷则会导致传导功能过强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滑泻不止;而肺气不降,则又会导致传导功能不足而出现大便秘结不通等情况。这也给治疗大便失常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可以通过对肺气的提升或下降来达到止泻或通便的效果。

到这里为止,我们对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在五脏六腑之外,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脏器,那就是脑。但由于中医认识脏腑及其功能的方法并不是以解剖以及实验研究为基础,而是以人体外在表现和内在脏腑变化的联系为重点,所以,中医上脑的功能大多分散在五脏六腑的功能之中,因而对脑的单独认识和论述就显得相当少而肤浅。在清代以前,有关脑的论述都是零星和片面的。到了清代,名医王清任才第一次对脑提出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阐述,他在《医林改错》中如此描述脑的功能: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脑;鼻通于脑,听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

王清任已经认识到,人的听觉、视觉、嗅觉、语言都是脑的功能。到了清末民初,西医学逐渐传入中国,中国医家在接受西医学的过程中,对脑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除了将听觉、视觉、嗅觉、语言和脑联系起来外,还认识到脑对人的肢体活动的控制作用。最典型的就是认识到“中风”实际上是脑部血管破裂或堵塞导致的疾病,而不是中医历代以来所认为的“外风袭人”,并结合《内经》上所说的“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论述,认为“中风”一病实际上就是气血上逆于脑部,导致脑部功能破坏,从而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等症状。其中民国初期的著名医家张锡纯对此最有心得,他根据这个理论,创造出了治疗脑出血疾病的有效方剂“镇肝熄风汤”。该方通过引导气血下行,使脑部出血情况得到迅速改善,降低大脑压力,并促进脑部瘀血的吸收,从而有效地治疗因脑出血导致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等。既然张锡纯已经认识到“中风”是气血上逆于脑而导致的脑部出血的疾病,那么为什么方子名称要叫“镇肝熄风”呢?什么是“肝风”,“肝风”和气血的运行有什么关系呢?“肝风”对人体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呢?这就是我们下一章要讨论的问题——人体内在平衡紊乱所导致的五种病理状态,也就是中医上说的“内生五邪”。

第十章 内生五邪

民国时期的著名医家张锡纯创造了“镇肝熄风汤”来治疗脑出血的疾病,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那么脑出血为什么要用“镇肝熄风”的方法来治疗呢?这就需要了解什么是“肝风”,以及“肝风”与脑出血的关系。

脑出血,在中医上称为”中风”。这里的“风”和在“外邪致病”一章中讲到的“风邪”是不一样的,它是人体内在平衡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一种病理现象,和自然界的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在中医上属于“内风”的一种。那什么是“内风”呢?既然这个“内风”和自然界的风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为什么要将它命名为“风”呢?这就要讲到中医对事物命名的一种方法——类比法。观察一下自然界的风,可以说“动”是风最大的特性,风本身看不到,摸不着,我们凭什么判断风的存在呢?我们可以通过树叶的摇晃、湖面的波纹、柳枝的摆动等来判断风的存在。因此,风作用于物体最大的特性就是使物体“运动”。而中医正是类比了风的这个“动”的特性,将人体因为内在平衡失调而导致的一系列以身体动摇为特征的疾病,诸如手足震颤、头摇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四肢抽搐、鼻翼煽动、点头不止、肌肉跳动、肢体痉挛、目睛上吊等,都称为“风”。由于此“风”和自然界的风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为了区分两者,中医把由于人体内在平衡失调而导致的“风”称为“内风”,也称为“风气内动”。

现在我们已经初步弄清楚了“内风”的含义。那么肝和“内风”有什么关系呢?在“情志疾病”部分中,我们曾讲过肝在志为怒,也就是说,怒是肝所藏的精气运动变化的结果。此外,人怒可以使气血上冲于头部,使人出现眩晕昏仆、头摇肢颤、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风气内动”的症状。为什么怒会导致气血上冲呢?我们知道,五脏是人体五个藏精气的“仓库”,其中,肝所藏的精气是“血”,所以怒这种情志变化当然也会影响到肝所藏的血的运动变化。大怒时就会使血的运动加快、压力增加,从而导致脑出血等疾病的发生。因此,肝和内风(特别是中风这类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和肝有关的内风也被称为“肝风”。《内经》上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突然发生的强直、抽搐、拘挛等毛病都是内风引起的,而所有的内风,包括震颤、眩晕、摇晃性的疾病都和肝有密切的联系。现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张锡纯在治疗脑出血这类内风引起的疾病时要采用“镇肝熄风”的方法了。

内风的产生除了和肝有着密切的关系外,还和体内的物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血和津液。内风为什么会和血、津液有关呢?先来看看自然界中风产生的原理。风的产生,往往是气压差所导致的空气的定向流动,气压差越大,风也越大。而体内的血和津液除了滋养人体外,还有着维持人体细胞内外、血管内外压力平衡的作用。当血和津液减少时,细胞内外、血管内外的压力平衡便会遭到破坏,这时就会导致体内细胞内外、血管内外物质分子运动加快,从而使人体某些功能异常亢进,最终导致内风产生。血、津液的亏损往往是失血、久病耗损、热病伤津、造血不足等原因所引起。血和津液亏损导致的内风除了会引起眩晕昏仆、头摇肢颤、四肢抽搐、肌肉跳动、肢体痉挛等肢体动摇性症状外,还会引起一些特殊症状,如血虚则会出现皮肤疹痒、起白屑、肌肤甲错等症状,而津液亏损则会出现肌肤干燥皲裂、舌干而红绛、舌苔少或光滑如镜面等症状,这些特殊的症状也可以作为判断内风是血虚或是津液损耗所引起的一个鉴别依据。

将内风所可能引起的症状仔细研究一下,就可以发现,中医所说的内风和现代医学神经系统的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眩晕昏仆、头摇肢颤、四肢抽搐、肌肉跳动、肢体痉挛、皮肤搔痒等症状大多是中枢神经或外周神经功能异常亢进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将内风理解为各种内在因素导致的神经传导、支配、控制功能的过度亢进。这样,对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就可以从内风的角度入手,找到好的治疗方法。我举个例子,神经性皮炎是让西医感到棘手的疾病,一般用药以抗过敏药物和激素为主。我根据中医内风理论,制定了一张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方子,在临床上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具体组成是:全蝎6克,蜈蚣2条,僵蚕10克,乌梢蛇10克,蝉衣6克。方子由全蝎、蜈蚣、僵蚕、乌梢蛇、蝉衣等五味平息内风的动物药为主,所以,我将这个方子命名为“五虎镇痒汤”。在实际使用时,根据中医的辨证结果,可以加入适当的针对性药物以增加疗效。我一个同事,因为颈部神经性皮炎,常常在夜间因为瘙痒难忍而无法入睡,瘙痒在夜间和遇热后会明显加重,用过很多抗过敏药物和含激素的外用软膏。效果都不明显,她自己也很着急。根据她局部皮肤的表现(颜色潮红,略突起,表面粗糙,皮肤纹理增粗),我认为是内风兼有“血热”,在五虎镇痒汤的基础上加入丹皮10克、赤芍10克、生地12克、白藓皮15克。服药后当天她就感觉夜间瘙痒明显减轻,能正常入睡;三天后瘙痒消失,颈部皮肤颜色不红;连续服用了14帖药后,症状完全消失,皮肤也恢复了光滑。

人体内在平衡的失调,除了会产生内风,还会出现“内寒”“内火(热)”“内燥”“内湿”等和自然界的寒、热、燥、湿有着类似特征的病理状况,这五种病理现象,中医上称为“内生五邪”。它们和我们前面讲的“六淫邪气”最根本的区别是,六淫邪气是外界风、寒、暑、湿、燥、火破坏人体内在平衡面引起疾病,而内生五邪是人体脏腑自身机能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由于疾病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自然界的风、寒、湿、燥、火等外来的邪气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中医上也将它称为“邪”,只是这种“邪气”不是外来的,而是自身产生的,所以要叫作“内生五邪”。下面接着讲另外四种“内邪”。

一、内寒

内寒又称为“寒从中生”。“中”是指人体内部的意思。人作为一种恒温动物,需要产热系统和散热系统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当产热不足时,人体各脏器得到的能量供应就会相应地减少,从而导致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衰退,这时人体就会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关节冷痛、筋脉拘挛、胃脘冷痛等具有寒冷特性的症状。内寒的产生,和人体产热能力下降有关,而产热能力的高低是由人体新陈代谢的旺盛程度决定的。新陈代谢旺盛,则产热和为人体提供的能量就多;新陈代谢衰退,则产热和为人体提供的能量就少。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生命原物质(元阴与元阳)之间的互相作用,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原动力所在,其中,元阳对人体起到温煦、运动、扩大的作用,所以元阳是否充足是人体新陈代谢是否旺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内寒能否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元阳在人体中主要储藏在肾,所以肾和内寒的产生就有了密切的关系。《内经》上也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这就是说,所有内寒所引起的肢体拘挛、伸缩不利、畏寒怕冷都和肾有关。同时,因为肾中所藏的元阳对人体水液的代谢(包括水液的蒸腾气化、尿液的生成、膀胱开合的控制等)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肾阳不足还会导致各种水液在体内循环、代谢失常的症状。如小便频数、小便解不干净、解完又想解、小便闭塞不通、大便泻泄、水肿等,这也成为内寒可能出现的兼见症状,《内经》上称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再有,由于肾在人的腰部,因而肾阳不足还会出现腰背酸软、冷痛、遇暖减轻等症状。

二、内火

内火也叫内热,中医上又称为“火热内生”。顾名思义,内火(热)是和内寒相反的一类由于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产热过多所导致的疾病。产热过多,对人体而言有绝对过多和相对过多两种情况。绝对过多是指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导致产热量超过正常的散热能力所导致的疾病;而相对过多,则是指人体散热能力下降而导致产热相对过剩所导致的疾病。产热的绝对过多引起的内火(热)也叫“实火(热)”,既然是火,它的主要临床症状当然就是发热,实火(热)引起的发热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全身性的发热,往往表现为体温的升高,如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就属于中医内火(热)中的实火(热)范畴。局部发热,如胃脘部的烧灼感、心窝部的烘热感、头面部的烘热感、小便时尿道的热烫感、大便时肛门的灼热感等,是过多热量聚集在某一脏腑内引起的。实火(热)在临床上除了发热外,还往往兼有各种新陈代谢过于旺盛的症状,如面红目赤、心悸心烦、口渴、喜欢喝冷的东西、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多食易饥、脾气暴躁、消瘦等。引起实火(热)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莫过于元阳的运动、温煦作用过于亢进,从而导致人体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活动过于旺盛,产生各种症状。另外,在“情志疾病”一章中我们介绍过,各种过度的情绪活动也是导致实火(热)产生的一个因素,这里就不再赘言。

人体的散热途径,除了皮肤、汗腺、呼吸对热量的散发外,体内各种液态物质如血、津液、元阴对热量的吸收和储纳也是使体温恒定、不至于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当人体血、津液、元阴等物质亏损到一定程度,人体也会出现产热散热平衡的失调,从而出现各种发热性疾病,这就是产热相对过多的情况,在中医上把这种相对的热量过多引起的内火(热)称为“虚火(热)”。虚火(热)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自觉发热,量体温往往无升高或有轻微升高(常在38℃,左右,一般不超过39℃),热度往往在午后或夜间明显,劳累后症状会加重。除发热外,另外还可以见到手足心发烫、心烦失眠、口干目涩、咽干咽痛、骨蒸潮热,两颧潮红等症状。人体内血、津液、元阴等物质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在完成生理活动时要消耗这些物质,同时又从饮食中吸收营养,使消耗的物质得到补充和充盈。当人过度劳累、久病耗损、大量失血、饮食失宜时,往往体内的液态物质过度消耗而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时,就导致了虚火(热)的发生。另外,体内的液态物质在实火(热)和火(热)邪的煎熬下也会大量减少,从而出现虚火(热)的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感染发热性疾病的后期,患者低热不退,热度上午轻或无热度,午后和夜间热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9℃,另有精神萎靡、知饥不欲食、口干但不喜饮、心烦失眠、咽干齿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症状。对于这种疾病,就需要采用补养阴液的方法来治疗,只有使体内损耗的血、津液、元阴等阴液得到逐步的充盈,低热才能逐步好转。此外,发热性疾病治疗不当,比如说过度发汗,也会使体内阴液损伤,而导致虚火(热)。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12岁的小女孩。感冒发烧后,家长自行给她服用了发汗药和抗生素,服药后出了很多的汗,汗出完,当时体温恢复正常,可第二天下午又发热。家长于是又给她服用发汗药和抗生素,服完又出了一身汗,热度也渐渐退下去了,但第三天下午热度又上来了,比第二天还有升高的趋势。这时家长开始担心了,带她到我这里来看。来的时候是上午,测量体温37.2℃,小女孩精神状况也还可以,面色不红,她自己说,到下午热度上来时人就会感到没力气,不想动,这几天吃饭也没胃口。我问她,大小便怎样?她说,大小便都还正常。我又问她,怕冷、头痛吗?她说,没有,但喉咙口感觉有痰,有时有几声咳嗽。这时家长说,这两天下午在家里自测的体温都在38.5℃左右。我再看她的舌苔,舌苔显得比较干燥,缺乏津液,而且舌尖比较红,诊脉觉得脉象非常的细软无力。根据各种症状,我诊断为虚热,病因是过度发汗,导致体内津液受损。给予处方:玄参6克,生玉竹6克,天冬6克,淡竹叶3克,银花3克,鸭跖草6克,白薇6克,焦山楂6克,生甘草3克,牛蒡子6克。方子中玄参、生玉竹、天冬养阴生津为主药,淡竹叶、银花、鸭跖草、白薇清透邪热而不伤阴液为辅药,焦山楂、生甘草开胃助消化,牛蒡子化痰利咽,共为佐使药。前后共服用了3帖就热退病愈了。

三、内燥

在中医上又称为“津伤化燥”。从这个名称上也不难看出,内燥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体内津液的损伤和过度消耗。津液的亏耗常见的原因有大汗、剧烈频繁的呕吐、腹泻不止、大量失血,还有前面讲到的内火也会造成体内津液的亏损。津液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滋润和营养组织脏腑,所以内燥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人体组织器官的干燥缺乏滋润为特征。比如,皮肤缺乏滋润,则干燥无光泽甚至皲裂、起白屑;口唇缺乏滋润,则口干舌燥、唇干起壳;肺缺乏滋润,则干咳无痰、咽干咽痛甚至咯血;胃缺乏滋润,则胃中饥饿但不欲食,舌面光红无苔如镜面;大肠缺乏滋润,则大便干结、不易解出;目鼻缺乏滋润,则鼻干痛、目干涩而痛等等。

引起内燥的原因,归纳起来,也不外是两种类型,一是组织细胞中水分的减少(如各种热性病、大汗、大吐,大泻等导致体内水分大量丢失),二是黏膜细胞分泌的减少(往往和内分泌因素有关)。对于内燥的治疗,首先,应该去除损伤津液的原因,如大汗则要先止汗,大吐则要先止吐,大泻则要先止泻,失血则要止血,内火则要清火等。其次,应该养阴生津、补血润燥,使人体亏耗的津液和阴血(阴血为元阴、津液和血液的合称)尽快得到恢复,从而保证对人体各脏腑组织的滋润和营养。

说到内燥,我想提一下有关于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这个毛病说严重不严重,可是也很痛苦,每天大便解不出,肚子又胀又痛,每次大便都要经过一番“挣扎”。用果导或大黄苏打片等泻药,往往开始有效,用的时间长了,效果就越来越差,到最后只好用开塞露,很是麻烦。对于这一类老年性的便秘,在中医上虽然有多种多样的证型,但归根到底,最终原因还是老年人体内阴血津液亏耗,大肠缺乏滋润而导致,所以,中医往往采用滋养体内阴血津液、改善内燥的方法来治疗老年人便秘,并在临床上有较好的疗效。其中有名的方剂有麻仁丸(麻仁、杏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五仁丸(桃仁、杏仁、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陈皮)等。而在这些养阴生津、补血润燥的药方中,中医往往比较多地使用植物的果仁做主药,如桃仁、郁李仁、柏子仁、芝麻仁、火麻仁、杏仁、松子仁、核桃仁等。这类果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含有油脂多,具有滋润肠道、润滑大便的作用;二是果仁中含有植物发芽、生长的原物质,它所具有的特性,类似人体的生命原物质,所以它具有滋养人体精血的作用,可以从根源上改善老年人因精血亏耗而导致的便秘。

四、内湿

在中医上又称为“湿浊内生”。提到湿,想必我们都会想到下雨前或是黄梅天房屋里的潮湿的情景。毫无疑问,水汽在空气中过多的积聚是潮湿形成的主要因素。那么体内的湿,当然也是体内水汽过多积聚所造成。在五脏中我们讲过,水饮进入体内后,要被人体所吸收和利用,主要靠的是脾对水饮的运化。通过脾的运化,水饮变为人体可吸收利用的精华物质,以供滋润机体和为机体各种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常,那么进入人体的水饮就不能被正常转化为人体可利用和吸收的精华物质,从而导致水液在体内过多地积聚,反过来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内湿的疾病。脾与内湿形成的关系密切,《内经》上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意思就是人体大多数的水湿内停的疾病,如水肿、胀满等,都是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所导致的。另外,水液通过脾的运化为人体所利用之后,在体内还有一个运输、分布、排泄的过程,这个过程和肺的通调水道作用、三焦的通道作用、膀胱的贮尿排尿作用以及肾的蒸腾气化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四个脏器功能的失调,也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循环过程的障碍,出现水液在体内异常停留的内湿症状。水湿在体内过多积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组织器官中水分含量过多而出现的症状,如肢体水肿、头面浮肿、头重而沉、胸水、腹水、大便溏泻、四肢重胀、脘腹胀满、舌苔厚腻等;二是体内粘膜细胞分泌的粘液过多,如妇女的白带过多(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傅青主在《傅青主女科》关于带下疾病的论述中,就认为妇女的带下病,归根到底都是内湿引起的。他说“带下俱是湿症”,一句话就概括了带下疾病的根源,并根据这个理论创造出了有效治疗白带过多的方剂——完带汤),慢性结肠炎导致的慢性腹泻(中医认为“湿多成五泻”,也就是说,大多数的腹泻和内湿有关),支气管分泌粘液过多引起的慢性咳嗽、咳痰白而粘、不易咯出,等等。

讲到这里,我要提到一种疾病,那就是慢性鼻炎。说到慢性鼻炎,往往是鼻粘膜分泌过多,鼻粘膜水肿、充血等原因导致。慢性鼻炎于西医是个很棘手的病,除了一些收缩血管的滴鼻液外,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滴鼻液往往只能暂时起效,不能从根本上治愈。患者也很痛苦,鼻子长时间堵塞,不闻香臭,甚至呼吸困难,厉害的晚上睡觉也得张着嘴巴来辅助呼吸。以往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往往把通鼻窍作为原则,所用的药如苍耳子散、藿胆丸等对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的急性鼻炎还有一定的效果,可对慢性鼻炎效果就不好,甚至无效。根据慢性鼻炎的特征,我将它和内湿联系起来,拟订了一张治疗慢性鼻炎的方剂,命名为“通鼻解窒汤”,具体药味是苍术30克、炒白术30克(这两味药健脾燥湿,使脾运化增强而体内水湿无法积聚为病,为主药)、桑白皮15克、滑石15克(桑白皮泻肺气,滑石利水湿,这两味药通利水道,使水湿从小便而去,为辅药)、石菖蒲10克、路路通10克、辛夷6克(这三味药宣通鼻窍,为佐使药)。通过临床的证明,这张方子对治疗慢性鼻炎效果非常好,一般服用7天后鼻塞等症状就会有明显地好转。

讲到内湿,还有一种疾病不能不提,那就是肥胖。肥胖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普遍,这和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每日饮食中油腻及高热量食物比重增加有关。过度肥胖不仅在生活上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同时,肥胖对人体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的危害也严重威胁着身体的健康。媒体上关于运动减肥、药物减肥、针灸减肥的广告宣传也是铺天盖地,其中有效果好的,也有无效的,但上述治疗方法大多存在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可能“反弹”——在治疗时体重下降,停止治疗后体重又开始增加,甚至超过减肥前的体重。为什么会出现“反弹”现象呢?因为,上述的减肥方法都是从增加体内脂肪消耗的角度出发,没有从根本上阻断肥胖形成的原因。肥胖的原因是脂肪在体内过多的积聚,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脂肪在体内的储藏和消耗的平衡关系被破坏,使得脂肪在体内的储存大于消耗,从而导致肥胖。

那中医又是如何认识肥胖的呢?中医认为肥胖是体内水湿中的秽浊物质凝聚,这种物质和我们肺里的“痰”有着类似的特征,所以在中医上有句很有名的话叫“肥人多痰湿”,就是这个意思。既然肥胖是水湿中的秽浊物质凝聚而成,而水湿又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所致,那么,脾的运化功能失职,应该就是肥胖形成的根本原因。中医对肥胖的认识,无疑为我们找到了一条从根本上治疗肥胖症的道路。在清代名医陈士铎的《石室秘录》中就记载了用健脾化痰来治疗肥胖症的方法,他在书中对肥胖症的成因提出了精辟的论述: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这句话就是说,肥胖是因为体内多痰湿,痰湿生成又是因为脾气虚弱,对水湿的运化功能减退,从而导致体内湿浊凝聚而为痰湿。在这个理论指导下,陈士铎又提出治疗肥胖“必须补其气,而后带消其痰为得耳”。这就是说,治疗肥胖应该以补益脾气(也就是改善脾对水湿的运化功能)为主,化痰除湿为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去除肥胖。

基于上述对肥胖成因和治疗的认识,陈士铎提出了治疗肥胖的有效方剂,具体组成为:人参90克,白术150克,茯苓60克,薏仁150克,芡实150克,熟地240克,山茱萸120克,五味子30克,杜仲90克,肉桂60克,砂仁15克,益智仁30克,白芥子90克,橘红30克。以上药物共研为末,用蜂蜜和成丸,每日用白开水送服15克。

我曾将此方略作变动,但仍以健脾化痰为主要原则,用于女性的瘦身美容,有一定的效果。具体配方如下:党参30克,炒白术50克,茯苓50克,炒枳实50克,半夏30克,陈皮50克,白芥子30克,生山楂50克,麻黄15克,玫瑰花30克,生大黄30克,槟榔30克,薏苡仁50克,当归30克,莱菔子50克,泽泻50克。以上药物一起打成粉,每次用开水吞服3~6克,每日2~3次。一般服用1~2料药(1料药,就是指按上面方子中的药物剂量配合而成的药物总量)后即可以有体重减轻的效果。治疗期间,不需要特别节制饮食,只需要注意少吃两样东西就可以,一是油腻的食物,二是甜食。这两样东西,在中医上称为“肥甘之品”,是最容易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痰湿”在体内积聚的东西。痰湿是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调后所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由于它具有粘滞的特性,所以当它产生后,又可以成为新的致病因子,引起新的疾病。

痰湿会导致哪些疾病产生?机体还有其他类似于痰湿这样,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的物质吗?想要了解这些问题,请接着看下一章吧。

第十一章  痰饮和瘀血

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初步接触了“痰饮”的概念。由于人体脾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或水液在体内的循环、排泄过程中遇到障碍,水液就不能正常滋润人体,反而会在体内形成异常的积聚,成为一种病理物质。这种异常积聚的水液,中医就将它称为“痰饮”。其中秽浊、黏滞、稠厚的部分,叫作“痰”,另外清稀、澄澈、透明的部分称为“饮”。因此,中医意义上的“痰”,并不是单单指日常所说的产生于肺部、通过咳嗽可以排出体外,并能被我们所看到的痰,中医的“痰”,还包括因为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符合秽浊、黏滞、稠厚特征的病理产物。比如肥胖,中医就称之为“痰”。由于这个“痰”不像肺部的痰那样可以被我们直观地认识到,所以中医又把它称为“无形之痰”,而把产生于肺部、通过咳嗽可以排出体外,并可以看到的痰称为“有形之痰”。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医“痰”的概念。

“有形之痰”主要存在于肺,可能是自身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也可能是外界邪气侵袭肺部所产生,这种痰产生后,可以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能被观察到,因此比较好理解。我们对“有形之痰”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在感冒咳嗽的时候常会接触到它,但我们有没有注意过这样的一个细节:同样是肺里咳出来的痰,在性状上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比如有的痰呈白色黏胨状,有的痰色白而稀薄,有的痰呈白色泡沫状,有的痰色黄而稠厚,有的痰呈灰黑色,有的痰呈黄绿色……为什么同样是痰,却会有这么多变化?仔细分析一下,上面各种痰的性状归纳起来,无非在两个方面存在差异:一是质地有稠厚、稀薄、泡沫之分别;二是颜色有白、灰黑、黄、黄绿的差异。痰的不同质地和颜色到底反映了体内怎样的病理特征呢?

我们来看个日常现象,把糖溶解在水里。得到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如果把这些无色透明的糖水放到火上加热会出现什么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糖水会逐渐变得稠厚,颜色也会逐步由透明变为淡黄、深黄。由这个现象推演到体内的痰,原来,痰的稠厚程度和颜色的深浅程度与体内的“热”有着密切的关系。体内有热,那么痰就黄稠,体内无热,那么痰就稀白,而黄稠的程度越高,也就反映了体内热的程度越高。据这个道理,中医把色白而稀,或呈泡沫样,或呈胶胨样的痰称为“寒痰”,而把色黄而稠厚,甚至为黄绿色的痰称为“热痰”。

由于寒痰和热痰所反映的本质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对寒痰和热痰的治疗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治疗寒痰要温化寒痰,常用的药物有干姜、细辛、姜半夏、陈皮、白芥子、莱菔子等;而治疗热痰则要清热化痰,常用的药物有浙贝、川贝、天竺黄、胆南星、瓜蒌、天花粉等。但无论是寒痰还是热痰,中医在治疗上都侧重一个“化”字,那“化”有什么含义呢?以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如果水质较浑浊,我们常常会在水缸中加入少量的明矾,过一会儿,水就会变得澄清,明矾起到了使浑水中秽浊物质分解、沉积的作用,这就是“化”。中医在治疗各种痰症时使用的化痰药,就相当于“明矾”的作用,能使痰浊分解、沉积。从而去除由痰浊引起的疾病。

西医对痰的认识,其实也分两种:一种是感染性的痰,如细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痰;二是渗出性的痰,往往由于呼吸道黏膜细胞分泌黏液过多而形成。其中,使用抗生素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痰有一定疗效,而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痰以及渗出性的痰,西医办法不多,那中医又是如何看待和治疗这些“痰”病的呢?中医认为,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本来就存在于空气当中,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和影响,只有当体内水湿过度积聚,形成了过于潮湿的内环境,这些微生物才会大量孽生、繁殖,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破坏,产生各种疾病。因此,对于这类疾病。人体内在环境的“潮湿”才是这类疾病的真正根源。就好比梅雨季节环境潮湿,霉菌得以大量繁殖,因此东西容易发霉。既然在自然现象中你可以认识到潮湿的环境是霉菌繁殖的主要原因,难道人体就不一样吗?

那么,内环境的潮湿引起的痰又该如何治疗呢?在日常生活中,潮湿往往和阴雨联系在一起,如果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当然就不会形成潮湿的环境。有句话叫“烈日当空,阴霾自散”,就是这个道理。烈日能驱除潮湿,主要靠的就是它的热量,所以我们在治疗这类痰的时候只要使用性能温热的药物使体内产生一种“烈日当空”的效果,潮湿的“阴霾”散去,这就消除了水湿在体内聚集的根源,杜绝了霉菌等微生物生存繁殖的环境,从而能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的痰以及渗出性的痰有快捷的疗效。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已经提出治疗本病的原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在现在看来,仍是那么卓有远见,由此,我们不得不由衷地佩服古人探索生命和疾病奥秘的方法和思路。

上面讲述了有形之痰,那么“无形之痰”是什么,我们该怎样来判断“无形之痰”的存在呢?中医判断体内有“无形之痰”的依据有四个。①肥胖。中医说的“肥人多痰湿”,就是指肥胖的人体内多有“无形之痰”存在,因为脂肪具有“痰”的秽浊、黏滞、稠厚的特性,它是积聚在体内的水湿中的秽蚀部分凝聚而成。②舌苔厚腻。厚腻的舌苔,是体内水湿秽浊过多最直观的表现。③肿块。凡是肿块颜色不红,突起于皮肤表面,呈结节状,按之软或韧。内含水液、黏液或黏胨样物质的,在中医上都称为“痰块”。④滑脉。中医按脉象在指下的不同感觉,将其分为二十多种,滑脉就是其中之一(这在第十六章中有详细的介绍)。中医对滑脉的描述是“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就是指我们摸到的脉象就像是珠子在光滑的盘子上滚动这么流利迅捷,滑脉的出现是体内有痰浊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也是中医诊断“痰”的主要依据之一。

讲到滑脉在痰证诊断上的作用,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个有关明朝著名医家孙一奎的医案。一个人酒后不小心摔了一跤,给别人扶起之后胁肋疼痛,日夜不止。医生来看过后,认为是摔伤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给他开了活血化瘀的药,可是连服了三个月,疼痛没有丝毫减轻。这时,病家急了,请孙一奎来诊治。

孙一奎了解了起病的原因后,并没有草率地开方,而是仔细诊察起患者的脉象来。诊完脉象,孙对患者说,你这个病是痰火导致的,所以服用了这么长时间的活血化瘀药仍旧没有什么疗效。患者说,我虽然人有些胖,可是平时并没什么咳嗽咯痰的毛病呀,你怎么说我这个病是痰火导致的呢?再说这个病是我摔跤所引起,又怎么会和痰火有关呢?先生你肯定弄错了吧。孙一奎说,我没弄错,我说你的病是由痰火导致的,那是你的脉象告诉我的。你的脉象,左手弦,右手滑而数,弦脉主体内有水饮,而滑脉主体内有痰浊、脉数(脉跳速度快的意思)则表明体内有内火。根据脉象的表现,我诊断是痰火导致你的胁肋疼痛不止。前面的医生都以你的描述而诊断为气血瘀滞,而不参考你脉象上反映出来的疾病的本质。况且,你连服了两百多帖活血化瘀的药,如果真是气血瘀滞的话,疾病早就该好了。

患者听完,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请孙一奎开方,孙一奎根据前面的诊断,开了一张清热化痰的方子:带壳的大栝楼2枚(研碎),枳实、甘草、前胡各3克,贝母6克,4帖。患者希望孙一奎能多开几帖药,孙一奎说,这几帖药足够了,服后可能会出现腹泻,你不必着急,这是体内痰浊外泻的好事,等痰浊干净了,腹泻就会止住。患者非常希望折磨了自己快三个月的毛病早点好,于是马上派人去药店抓药。果然服药后一个时辰,患者就觉得肚子里有咕噜噜的声音,等快天亮的时候,大泻了一次,解出的大便都是类似于痰的黏胨样东西。泻完后就觉得胁肋的疼痛减轻了一大半。第二帖药服下,又泻下很多痰浊之物,胁肋的疼痛也完全消失了。等服第三帖药的时候,肚子不再有响声,也没有再腹泻。就这样,四帖清热化痰的药治愈了屡治无效的胁痛,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滑脉在诊断痰证中的作用。

根据中医对痰的认识,借助西医的微观检查,可使“无形之痰”的概念更具体化和直观化。比如说西疾上的高血脂症、囊肿、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等,这些疾病都具有秽浊、黏滞、稠厚的特征表现,因而也可以认为这些病是痰引起的,这样,西医的检查成为了中医望、闻、问、切的延伸。而通过中医对痰的产生机理的认识,我们便可以把这些疾病的产生和人体的整体平衡状态联系起来,为疾病找到根本性的治疗手段。比如说高血脂症、囊肿、淋巴结结核,这些疾病都符合中医痰的特性,它们产生的根本原因当然也是和脾的运化失常、水湿痰浊在体内过度积聚有关,所以可以通过健脾助运、化痰软坚的方法来治疗。而且由于从根源上杜绝了“痰”的生成,治疗效果是长久的。

在这里我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位高血脂症患者,服用舒降之、力平脂等没有明显效果,自觉头晕乏力,精神不振,胃纳不佳,白天嗜睡,夜间多梦,心慌心悸,大便经常不成形,面色无华,舌苔淡白,两手的脉象都细微无力。我诊断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体内痰浊凝聚,留滞于血脉之中,影响气血运行而发病。给予健脾化痰的中药7剂:炒白术30克,党参15克,陈皮10克,半夏l0克、甘草6克,茯苓15克,橘络6克,胆南星l0克,焦山楂15克,生姜5片。患者服完7帖药后,自己感觉精神、胃口有明显好转,头晕比原来减轻了一大半,大便已基本成形,于是我让患者按原方再服用7帖。患者再来复诊时各种症状已经基本不明显了,复查血脂,已经恢复到正常范围之内。

另一位腘窝囊肿患者由于害怕手术而前来我处咨询。中医认为,囊肿的形成是体内痰浊在某一部位凝聚的结果,而痰浊的产生又是和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通过改善和增强脾的运化水湿的能力,就能够去除痰浊在体内的积聚,从而消除囊肿。基于这种思路,我给患者开了一个健脾化痰、利湿消肿的方子:炒白术45克,泽泻15克,滑石15克,猪苓10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半夏20克,制南星10克,薏苡仁30克,青皮10克。这个方子患者连续服用了约一个月的时间,腘窝囊肿完全消除,期间根据症状的变化,药物略有加减,但基本以上述药物为主。从这两个例子也不难看出,中医痰的理论是完全经得住实践考验的。

脾对水湿的运化不足,导致水湿在体内积聚,水湿中的秽浊物质会在人体某一部位凝结形成痰块,如上面讲的囊肿、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等;也会进入经络血管,随着人体的气血运行而到达全身各处,如前面讲的血脂等。这些秽浊物质具有黏滞的特性,所以往往会导致气血在经络、血管中的运行受阻,使脏腑组织产生缺血缺氧的病理改变,引起各种疾病。比如痰在头部,影响脑部供血,则会出现头晕、健忘、嗜睡,甚至昏迷、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症状,如西医称的脑梗塞,很多在中医上就属于痰引起的。痰在经络四肢,则会导致四肢的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出现四肢麻木、手足逆冷等症状;痰在血脉,则会导致心脏自身的供血不足,而产生心悸心慌、心率失常、心胸憋痛等症状,如西医说的冠心病,很多情况下也和痰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痰还会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如果痰湿的秽浊之气阻碍了人体正常的精神思维活动,则会使人出现自言不止、郁郁寡欢、无故悲伤等抑郁型的精神失常性疾病。由于中医认为“心”是人体神志的主宰,所以这类由“痰浊”过盛而引起的精神失常,中医上称为“痰迷心窍”。

关于痰的游走性,元朝的大医家朱丹溪就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也正因为痰“无处不到”的特征,中医上把很多的怪病或是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都责之于“痰”。所以中医上有“怪病多由痰生”的说法。朱丹溪也提出“百病中多兼有痰”的理论,这给诊治疾病增加了新的思路,有些疾病虽然辨证正确,用药也对证,但临床效果却并不理想、这时,我们便可以考虑加入化痰的方法,很多时候可以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我曾治疗过的一位眩晕症患者,眩晕有一年多时间了,久蹲或久坐后如果突然起立则会眼前发黑,甚至晕厥。平时整天都感觉昏沉沉的,精神萎软,讲话声音低微,面色苍白无华,胃口一般,大小便都还正常,舌淡红苔薄白,双手脉都细弱无力。近一个月来,眩晕似乎还有加重的迹象。西医诊断:脑供血不足。当时我还想,这不是典型的中气下陷吗?气虚下陷,导致气血不能上升濡养头部,这还不容易治吗?于是我给患者开了5帖补中益气汤,开完药方,我还蛮有信心地告诉患者,这5帖药吃完,你肯定会有明显的好转。可五天后患者来复诊时,却给我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告诉我眩晕没有任何好转!同时他也安慰我说,可能是我这毛病时间长了,要好转也没这么快吧。我再仔细询问了患者的情况,得出的结论还是气虚下陷,既然辨证上不存在什么失误,为什么会没疗效呢?这时我想起朱丹溪“百病中多兼有痰”这句话,心里便豁然开朗了,心中的疑团也解开了,既然是气虚,那势必会导致水湿运化失常,痰浊内生、痰浊阻于脑部而发为眩晕。前面治疗无效,是只考虑了气虚,而没有考虑存在于经络血脉中的痰浊,于是我为患者重新开了一张补气化痰的方子: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白术l2克,姜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川芎10克,升麻3克,柴胡3克,桔梗6克,橘络6克,制南星6克。仍旧服5帖。五天后患者欣喜地说,这次的药真灵,才吃了五天,我的头已经不大晕了。后来我让患者服用香砂六君丸巩固,服用了一个月左右,随访患者一年,眩晕都未发作。

痰是停留在体内的水湿中的秽浊部分,而“饮”则是水湿中的清稀部分。通俗地讲,凡是异常积聚在体内的澄清、透明、稀薄的水液在中医上都称为“饮”。如西医上的胸水、腹水、关节积液等。根据水液停聚的部位不同,中医将“饮”分为四类。①水饮停留在肠间,腹中漉漉有声,称为“痰饮”(这里的“痰”通“淡”,是清淡的意思,和我们上面讲的疾浊的“痰”含义不同)。西医的腹水等就属于“痰饮”范畴。②水饮停留在胁下,咳嗽时牵引作痛,称为“悬饮”。西医的胸水等就属于“悬饮”范畴。③水饮停留在心肺,咳嗽喘息。不能平卧,身形如肿,称为“支饮”。西医的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的喘息型等就属于“支饮”范畴。④水饮泛溢肌肤,停留在皮下,肢体肿胀,身体疼痛沉重,汗不能出,称为“溢饮”。西医的水肿、关节积液、滑膜积液等就属于“溢饮”范畴。

对于痰,我们可以采用“化痰”的方法治疗,但饮不同于痰,它是水湿中的澄澈、透明、清稀的部分,当然也无法像治疗痰这样采用“化”的办法,那该怎么办呢?既然饮是水液在体内的积聚,那么,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将这些异常积聚在体内的水液排出体外。根据水液积聚的部位不同,中医创造了三种治疗“饮”证的方法,那就是开鬼门、洁净府和去菀陈莝。

开鬼门,就是发汗,古代称汗腺为鬼门,所以叫开鬼门。这种方法适用于水饮停留在肌肤、皮下或是身半以上的表浅部位,如前面讲的“溢饮”就适合用这种方法来治疗,通过发汗,使停留在肌表的水饮排出体外。

洁净府,就是利小便,也可以叫利尿,古代称膀胱为净府,所以叫洁净府。这种方法适用于水饮停留在关节、身半以下部位等,如关节积液、滑膜积液等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治疗,通过通利小便,使积聚在关节、肢体以及脏腑中的水饮排出体外。

去菀陈莝,以前很多书上解释为活血,但我认为是一种通大便的方法。“菀”,是郁结、积滞的意思;“陈”,是日久、陈积的意思;“莝”,原意是铡下来的杂草,这里可以引申为停留在体内的糟粕物质。结合在一起看,“去菀陈莝”应该理解为去除日久积滞在体内的糟粕物质。而去除人体积滞的糟粕物质,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无疑就是通大便。这种方法适用于水饮在体内停留日久、病程较长或是水饮停留部位较深的情况。如前面讲的“痰饮”“悬饮”“支饮”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治疗,使积聚在体内深处的水饮通过肠道,从大便中排出体外。当然,由于水饮部位的差异和水饮积聚的程度不同,逐饮通便的度也就有不同,所选用的药物也会相应地不同。如饮在肠间的“痰饮”,常用大黄来逐饮通便,如己椒苈黄丸(防己、花椒、葶苈子、大黄);饮在胸胁的“悬饮”,常用甘遂、大戟、芫花等来逐饮通便,如十枣汤(甘遂、大戟、芫花、大枣);而饮在心肺的“支饮”,则常用葶苈子来逐饮通便,如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子、大枣)。

除了上面提到的“痰饮”“悬饮”“支饮”“溢饮”外,其实任何水液在体内的异常积聚,只要其水液符合澄澈、透明、清稀的特征,我们都可以将之作为“饮”来治疗。

这里,我想提一下梅尼埃氏综合征(以前也叫美尼尔氏病)。这个病的临床特征是:阵发性眩晕,容易经常发作,眩晕时患者会觉四周物体旋转,好像有坐在车船上旋转不定的感觉,并伴有恶心、呕吐、头部昏痛,活动会导致眩晕呕吐程度加重。所以发作时,患者往往静卧闭目,不敢活动,有的病人会感到耳内有堵塞和压迫的感觉,或伴有眼球震颤。西医认为本病是内耳淋巴液增多、压力升高而引起的耳源性眩晕。我根据张仲景《金匮要略》有关“冒眩”证(“冒”,是恶心呕吐的意思,冒眩也就是指一种发作时眩晕和恶心、呕吐并见的疾病。张仲景认为是“心下有支饮”所致,这和梅尼埃氏综合征非常和似)的记载以及现代医学对梅尼埃综合征的认识,认为此病是水饮停留于内耳所产生的,并采用《金匮要略》中的“泽泻汤”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泽泻汤的组成就两味药——泽泻和白术。泽泻,《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它的功效是“主风寒湿痹,消水”;白术,晋朝医家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称它“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并称它能“暖胃消谷”。这两味药组合在一起,泽泻通利小便,泻体内水饮为主,白术健脾消痰水为辅。既能去水饮积聚之标,又能绝脾虚生痰饮之本,所以药味虽少而获效迅速。

我曾治疗一夏姓女患者,43岁,患梅尼埃综合征三年多,这次因劳累诱发疾病,自觉天旋地转,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水入即吐。闭目静卧在床上稍觉好转,一动则又加剧如前。头部昏沉,语音低微,她在就诊过程中就跑到门口呕吐两次,呕吐物为清水样东西,自述已经一天没吃过东西了,仍时时有泛恶感,舌淡苔白腻,脉象弦。我根据“饮停内耳”的思路,用泽泻汤:泽泻30克,炒白术45克。用水一碗半,浓煎成半碗,温服。并嘱咐患者,服药时不要一口喝完,先喝一口,过5分钟左右,如无不适,再喝一口,如此慢慢将这半碗药喝完。患者喝完竟不吐,渐渐安睡,直至第二天天亮才醒,醒后觉病如失,后用健脾化湿药调理两天,身体全安,并至今没有再复发。

痰饮是体内水液的异常积聚,它既是脾运化功能失调的结果,形成后又成为扰乱人体内在平衡的致病因子,所以痰饮具有病理产物和致病因子的双重特性。在人体的疾病过程中,还有一种物质有着类似于痰饮的特性,那就是我们下面要谈的“瘀血”。

所谓“瘀”就是瘀滞、阻塞的意思。瘀血首先是一种病理产物,它是各种内外界因素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外界因素常为外伤或寒邪凝固而形成瘀血,内在因素则多为以下几种:①气对血液的推动力不足,导致血液运行的动力下降而形成瘀血;②血管狭窄,导致血液通过狭窄的血管时不畅通而形成瘀血;③血液中杂质过多,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影响血液运行速度,导致血液瘀滞成为瘀血;④气对血液的固摄能力下降,血液不能正常在血管中运行,渗出到血管外而形成瘀血。

其次,瘀血和痰饮一样,当它形成后,又会成为致病因子。如瘀血在血管之外则会导致肢体肿胀,皮肤瘀青甚至血肿等疾病;瘀血停留在经络、血管内,阻碍体内气血运行,则会导致各种肢体关节疼痛、心胸憋闷疼痛、头晕头痛、口唇青紫、痛经、胃脘疼痛、小腹疼痛等以疼痛为主的疾病。除了血液从血管中溢出,渗于皮下,出现皮肤瘀紫肿胀等能直接看到的症状外,大多数情况下,瘀血存在寸经络、脉管之中,并不能被直接观察到。那我们如何来判断有无瘀血的存在呢?

中医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了瘀血的几个特征性表现,通过这些表现,我们就可以判断体内是否存在有瘀血。这些特征性表现分别是:

第一,针刺样疼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夜间疼痛加重,痛处拒按。这是瘀血最主要和特征性的表现,其机理是瘀血阻碍气血在体内的正常运行,使脏腑组织缺血缺氧而产生疼痛,如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等就符合瘀血疼痛的特征。

第二,皮下青紫或出现肿块。血液渗出血管之外,凝聚成瘀血。如果位置表浅,位于皮下,则表现为皮肤瘀青、紫黑;如果位置较深则表现为肢体肿胀,或伴有局部肤温升高;如果渗出于血管之外的瘀血被机体组织紧密包裹,不能四处扩散,则会形成血肿块。如头部外伤后,由于瘀血被头部结缔组织紧密包裹,往往形成血肿包。

第三,肌肤甲错。肌肤甲错是瘀血证的又一个较为特殊和有代表性的症状。那什么叫“甲错”?“甲”,是鳞甲的意思,“错”,则是交错的意思,“甲错”也就是指人的肌肤像鱼的鳞甲交错一般,这种情况在很多的皮肤病上可以看到。比如神经性皮炎后期,会出现皮肤纹理增粗、皮肤粗糙,西医把这种变化称为“苔藓样改变”,而这种改变其实就有“肌肤甲错”的意思。

第四,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舌苔上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这是由于血液循环受到瘀血的阻碍,四肢末梢、面唇舌体等处缺血缺氧的结果。

第五,各种出血,血色呈暗红色,往往伴有紫黑的血块。瘀血引起的出血,往往是瘀血阻滞于脉管之中,正常的血液循环受到瘀血阻挡而在局部出现血液的过多积聚,血管内压力增高,部分血液便渗出血管之外。

第六,脉象涩或结代。这里我先对涩脉和结代脉这两种脉象作一个简单的解释。涩脉是指脉搏跳动不流畅的一种脉象,中医上形容它为“轻刀刮竹”或是“细雨沾沙”。用轻薄的刀刃在毛竹表面刮动时是什么感觉?最明显的就是涩滞不畅而带有停顿的感觉。水和细砂混合后流动的感觉是什么?是一种缓慢涩滞而又带有粗糙的感觉。从这两个比喻中我们可以形象地理解涩脉。涩脉是体内有瘀血时人体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流畅的表现,而结代脉则是指脉搏跳动过程中出现停跳的一类脉象。根据脉搏停跳是否有规律,结代脉又可细分为结脉和代脉两种。其中结脉指的是脉搏跳动过程中有歇止,但这个歇止时间的长短没有规律性,类似于西医房性早搏时出现的脉象;代脉指的是脉搏跳动过程中有歇止,这个歇止时间有一定长短,类似于西医室性早搏时出现的脉象。结代脉的出现,往往是心脏缺血缺氧的表现,而瘀血是导致心脏缺血缺氧的主要因素,所以结代脉也可作为瘀血的特征之一。

在中医历史上,有一位医家对瘀血非常重视,他认为人体各种各样的疾病,都和体内的瘀血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对一些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疑难杂症,都应该考虑瘀血的存在,他就是清朝的名医王清任。王清任,字勋臣,河北省玉田县人,他在《医林改错》一书中说:“无论外感内伤……不能伤脏腑,不能伤筋骨,不能伤皮肉,所伤者无非气血。”而气血的病变又不外乎气虚、气实、血亏,血瘀四种情况,其中气虚则对血的推动力下降,气实(也就是邪气盛)则血脉壅塞,血亏则脉道不充盈,这三者最终都会导致血液循环瘀阻而成为一种瘀血,所以瘀血可以说是各种疾病的关键,这就是他使用活血化瘀药来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依据所在。

对于瘀血证,他提出了五十余种证候作为判断疲血的依据,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的辨证思路。王清任将人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头面四肢、周身血管;第二部分是横膈膜以上的胸腔,包括心、肺、咽喉、气管、食管等脏器;第三部分是横膈膜以下的腹腔,包括肝、肾、脾、胃、大肠、小肠、膀胱、胞宫等脏器。这三个部位各自有不同的瘀血证候。如瘀血在头面四肢、周身血管的证候有:头发脱落、酒渣鼻、耳聋日久、脸上胎记、紫白癫风、眼疼白珠红、牙疳(牙床腐烂、牙齿脱落的一种疾病)、口臭、妇女干劳(月经不来,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午后发烧)、久病虚劳,交节病作(每当节气更替即会发作的疾病)、小儿疳积等;瘀血在横膈膜以上的证候有: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心里热(灯笼病)、呃逆、急躁易怒、饮水即呛、晚发一阵热、心悸失眠、夜睡梦多、食从胸右下、瞀闷、小儿夜啼等;瘀血在横膈膜以下的证候有:肚腹积块、卧时腹坠、肚腹固定不移的疼痛、久泻不愈等疾病。

根据瘀血部位的不同,王清任创立了三张不同的方子。瘀血在头面四肢用“通窍活血汤”,在胸部用“血府逐瘀汤”,在肚腹则用“膈下逐瘀汤”。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王清任的这三张方子。

一、通窍活血汤

通窍活血汤的组成是: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9克(研磨成泥状),红花9克,老葱3根(切碎),鲜姜9克(切碎),红枣7个(去核),麝香0.15克(用绢布包)。用黄酒半斤(250克),将前七味药煎到黄酒只剩下1盅左右(约50克),去渣,再把麝香放入酒内,煎一二沸,晚上睡觉前服用,主治头面四肢、周身血管的瘀血证。关于头面四肢和周身血管的瘀血证的证候前面己经详细列举过了,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了。不过在这些证候中有几个是很有特点的:一是酒渣鼻,一是紫白癫风,三是脸上胎记。根据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的记载,用通窍活血汤治疗这三类疾病,一般二三十副药就能治愈。

这几个疾病病变部位都在皮肤,而且都有颜色的异常,也就是说,皮肤颜色异常的疾病都和瘀血有密切的关系。根据这个思路还可以引申开去,如对于黄褐斑、雀斑、粉刺,可根据瘀血在肌肤的思路,采用通窍活血汤进行治疗,这给我们在美容养颜方面提供了有效的内治方法。而王清任在治疗这类瘀血在肌肤的疾病时,采用了活血药和发散风寒的葱、姜配伍的方法,这也很有意思。葱、姜具有驱散肌表风寒、疏通肌表经络的作用,我们感受风寒,鼻塞流涕、恶风咳嗽时,煎上一碗浓的姜汤,乘热喝下,再捂紧被子睡上一觉,发发汗,第二天就会感觉轻松很多。这两味药和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红枣、麝香等活血药配合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活血作用专注于肌肤,从而更好地疏通和去除肌肤的瘀血。

从这个方子的配伍方法中,我也得到启发,把活血药和解表药相结合,运用在一些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我曾治疗过一个张姓患者,他不慎滑倒后臀部着地,导致尾骶部疼痛、局部轻度肿胀、皮肤瘀紫,拍X光片没有发现骨折,这是非常明显的软组织挫伤。中医辨证是气血瘀滞,于是我给他开了5副活血化瘀的药,五天后,患者来复诊,效果并不明显;这时我参照王清任通窍活血汤的配伍方法,在原方中加入麻黄、桂枝两味散寒解表的药,结果效果很好,第二次的5副药吃完,各种症状就基本消除了。后来,我凡是遇到这类肌肤软组织损伤的疾病,都在活血药的基础上加上一两味散寒解表的药,效果明显要好于单纯使用活血药。

在通窍活血汤中,除了配伍的奥妙外,还有一味药非常关键,那就是麝香,麝香是通窍活血汤中的君药(也就是最重要的药),王清任自己也说“此方麝香最要紧……必买好的方妥”,那么麝香到底在方中起什么作用呢?麝香是雄麝的麝香腺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的一味中药,其主要功效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窍开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李时珍在描述麝香功效时用了“走窜”这个词,“走窜”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活动迅速,无处不到,可以这么说,麝香是所有活血化瘀药中活动性最强的。而走窜性强也意味着该药物疏通经络、开闭通窍的作用强,对一些病程长、普通药物难以起到作用的顽固性疾病来说,只有依靠麝香极为强烈的走窜和开闭作用,才能得到改善和痊愈。所以,麝香在此方中非常重要,缺了它,就起不到通窍活血汤应有的作用。

二、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是一个治疗横膈膜以上部位(也就是胸腔)瘀血的方子,此方之所以要取名叫“血府逐瘀”,这其中还有个小故事。在《医林改错》中,王清任把横膈膜称为血府,他认为“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为坚实,前长与心口凹处齐,从两胁至腰上,顺长如坡,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原来由于王清任对脏腑的认识都来源于坟地或刑场上的尸体,这些尸体由于保存条件差,往往胸腔中瘀积有大量的积血,王清任并不知道这些血来源于胸腔中血管的破裂出血,反而把横膈膜当成人体血液汇聚、储藏的地方,并把它命名为“血府”。

这“血府”的得名事实上是王清任的失误之处,后人也因此而批评王清任,说他的《医林改错》是越改越错,当然这是题外话。虽然“血府”这个名称的来历并不正确,但是,胸部由于有心、肺的存在,其中心是全身血脉的主宰,血液从心脏流向百脉,又从百脉重新回到心脏。而肺则是百脉汇集的地方,百脉从肺中获取氧气,并携带这些氧气周流全身,给全身提供营养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胸腔实际上具有“血府”的意义和作用,而血府逐瘀汤治疗胸部瘀血也的确有着很好的疗效,所以,我们仍旧不妨沿用王清任“血府”这个名词,把它作为整个胸腔的一个概念。

了解了血府的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看此方的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6克,桔梗4.5克,川芎4.5克,牛膝9克。

这个方子实际上是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红花、桃仁。这几味药的主要功效是养血活血,也就是使血液充盈、血流通畅,它实际上是古方“桃红四物汤”的变通,把原来方中的熟地改成了生地,将白芍改为了赤芍,经过改变后此方活血化瘀的作用增强了。第二部分是柴胡、枳壳、甘草以及前面提到的赤芍。这四味药的组合是古方“四逆散”的变通。四逆散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四味药物组成,具有疏通气机、解郁宽胸的作用,主治因气机郁结,气不能周行全身而导致的手足逆冷(逆冷的意思是从指或趾端向近心端发冷,多因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所致),所以称“四逆散”。前面我们讲过,气对血有推动作用,因此,气在体内运动的通畅程度和血液循环有着重要关系,气机郁结(也就是指气的运动发生障碍)势必会导致血液的瘀滞而形成瘀血。而胸部因为肺的关系,是气进出人体和气在体内升降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也是人体最容易出现气机郁结的地方。所以疏通胸部气机对胸部瘀血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前面两部分药物的组合,能起到疏通胸部气血、改善胸部血液循环,从而去除胸部瘀血的作用。

最后,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中还有两味药,一是桔梗,二是牛膝。桔梗除了有止咳化痰的作用,往往还被用于提升全身的气血,牛膝则正好和桔梗相反,可以起到引导全身气血往下部行走的功效。这两味药一升一降,起到了将气血上下疏导的作用。气血的上下疏通和对胸部瘀血的治疗有什么作用呢?打个比方来说,胸部的瘀血就好比交通堵塞,如果这个时候能进行合理地引导,将车辆有效地分流到周边较为通畅的道路上,则有利于堵塞的道路迅速得到疏通,使堵塞道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恢复畅通。不然车辆仍旧不断从四方向堵塞处汇聚,那只会不断地加重局部堵塞的状况,最后导致交通瘫痪。血府逐瘀汤中桔梗和牛膝就是起到了分流血液的作用,使血液上下流动,不致于大量汇聚在被瘀血阻塞的胸部,从而有利于另外两部分养血活血和疏通气机的药物发挥作用,使胸部瘀血尽快消散。我们看中医的处方,有时候药物很简单,效果却很好,因为中医在开处方的时候,开的不仅仅是药物,其中还蕴涵着自然和宇宙的法则,所以我们学中医时经常强调一个“悟”字,“悟”什么?就是去“悟”其中蕴涵着的自然与宇宙的法则。

三、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汤的主治证候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各种肚腹的积块。肚腹中的积块,在中医上称为“症瘕”。“症”就是“真”的意思,指肚腹部的积块,固定不移,推之不动,成条状或块状,长期存在的,多为瘀血凝聚而成。“瘕”则是“假”的意思,指肚腹部的积块,位置不固定,发病时出现,不发病时可消失不见,用手推之可散开,或时大时小,时聚时散,这种积块多为气机郁滞所致。膈下逐瘀汤所治疗的肚腹部积块主要是以“症”为主,“症”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往往是肝肿大、脾肿大以及各种腹腔内的肿瘤引起,所以对膈下逐瘀汤进行研究,对现代医学尚没有有效药物的肝脾肿大、腹腔肿瘤的治疗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膈下逐瘀汤的组成:五灵脂6克,当归9克,桃仁9克,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玄胡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枳壳4.5克。这个方子的药物配伍除了前面讲到的活血化瘀药(当归、桃仁、赤芍、丹皮)和疏通气机药(乌药、香附、枳壳)配合使用外,有两味药的配伍值得玩味,那就是五灵脂和玄胡。在前面我们讲过,肝的主要功能是藏血和舒畅气机,如果肝的功能失调,则无疑会导致气机阻滞、血液瘀塞,气血长时间瘀滞不通,则会凝固而成为各种积块,因而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对治疗积块有着重要的意义。五灵脂正是一味能改善肝中气血瘀滞的良药,宋朝的药物学家寇宗奭认为“此物入肝最速”,李时珍也认为“肝主血……故此药能治血病”。所以,王清任在膈下逐瘀汤中将本品放在方首,可以看出这味药的重要性。玄胡,是玄胡索的简称,宋朝由于避宋真宗的讳,改称为延胡索,到清朝又因为避康熙玄烨的讳,改称为元胡。本药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宋朝的《开宝本草》记载玄胡能去“腹中结块”,李时珍认为玄胡能“活血化气”,并能“行气中之血滞,行血中之气滞”,是一味既能疏通气机,又能改善血瘀的良药,称玄胡为活血行气的“第一品药”。用它和五灵脂配伍,则大大增强了疏通肝脏气血的瘀滞、消除各种积块的能力,所以清朝名医张璐在《本经逢原》中认为玄胡“得五灵脂同入肝经散血破滞”,是用于积块治疗的最佳配合。

从上面三个方子我们不难看出,中医对疾病的治疗是非常细致和严谨的。同样是瘀血,由于部位,证候,性质的不同,治法也就不同,这就是中医治病求本的思路。“本”是什么?可以这么说,“本”就是各种疾病的内在根源,抓住了“本”,疾病就能迎刃而解。那么如何抓住这个“本”呢?这就要运用到望、闻、问、切四大手段,望色、闻声、问症、切脉这四个手段成为中医探索疾病外部征象和内在根源关系的一座桥梁,有了它,中医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才能有机结合,从而构成完整的医学体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中医基础理论
解读中医理论:中医理论体系的立论依据究竟是什么?
养生不要走弯路 这才是健康的“命根子”
《黄帝内经》中养生三原则
走进中医 第十一章(1) 痰饮和瘀血
防治便秘的按摩方法(手部九宫穴位按摩法可调节各脏腑功能)转张玉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