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国学经典,做有德之人
读国学经典 做有德之人
来源:中华文化 作者:赵海峰 收集:明月文轩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读书给我带来太多的精神上的享受,读书同时又净化了我的心灵。每当我空虚寂寞的时候,就靠读书来充实自己;每当我百无聊赖的时候,就以读书打发时光;每当我对人生感到迷茫的时候,就在书籍中寻找答案。经年累月,日久年深,自然形成了读书的嗜好与习惯,如果一天不读书就像缺少了点什么。
陶渊明说:“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经常以此诗警示自己不要虚度光阴,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使自己的修养得到提高,境界得到升华。
繁华尘世,争名逐利,不择手段,有些人为一己之私,突破道德的底线,有些人甚至以身试法,铤而走险,发人深省。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是否做到同步发展,还有什么缺失,值得人们沉思。于是人们返朴归真,以求在传统文化中获得启迪。诚然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弘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为困扰人们的问题提供指导。
“读一本好书,就像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记不清有多少个静谧的夜晚,多少个闲暇的白昼。我也曾捧起先哲们的著作,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领略他们的迷人风采,炫目于他们思想的火花。徜徉于诸子百家的书海,掩卷常思,折服于古代圣贤的睿智,惊叹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诸子百家的思想典籍中,儒家学说对我影响颇深,也有一些心得,儒家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仁”,所谓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体系,也是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儒家思想对于治国理政,修身养性,读书学习,为人处世,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也有颇多可借鉴之处。儒家思想在《论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此书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
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就是基于儒家施行仁政的具体表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则是孟子对国家、君主、百姓三者之间关系的精辟论述。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教诲我们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以求恰到好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出了什么是正确的学习态度,不仅要求我们择师从善,学习别人的优点长处,还要以不善者为师,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要引以为戒。“静坐当思己过,吾日三省吾身”说明了如何使德行日进。从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赞语“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我们看出了颜回安贫乐道的美德。“言必信、行必果”告诉我们做人言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阐述的则是修为达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结果。“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揭示了如何对待父母,不让他们担忧。
读到这些不胜枚举的至理名言,只觉得言简意赅、词句警人,满口余香,让人回味无穷。同时也较为深刻地理解了儒家思想长盛不衰,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真正原因。品读国学经典,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规范道德标准,不断提高自身修为。学以致用,我们将会终生受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 学
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 为什么我们想到的多是错的
🌛精品 | 浅读中华经典之悟(文/王耀宏)
四书五经入门解读
弘扬国学经典文化
国学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惜时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