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浅说

自赏一枝花(郭庆澄)

序言  什么是诗

诗,是诗者对外物及自身产生的某些情感的特殊表达艺术。其中有“外”与“内”两个方面:外是客观,是外物,在艺术上讲叫“环境”;内是主观,是内情,在艺术上讲叫“感情”。诗即是人之于外物与内情的碰撞的艺术化产物。

做诗与做人相通。

做人,莫过做事、处境、生情、悟理而已;而做诗,则莫过叙事、写景、言情,说理而已。写事之诗,谓之叙事诗;写景之诗,谓之写景诗;言情之诗,谓之抒情诗;说理之诗,谓之哲理诗。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则是强调了景与情在诗歌中的关键地位。李渔在《窥词管风》中说:“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则指明了情与景之间的辩证关系。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其意思是:“诗是情的产物并用来抒发感情的,因之,要辞采华美,感情细腻。”陆机的话则更强调了诗是情的产物这一本质特征及其艺术美学主张。上述古人之论,都可以作为诗词创作的理论指导。

我们这里讲的“诗”是指:古的诸如诗经乐府唐诗宋词;今的诸如《再别康桥》《雨巷》等作品,不包括快板顺口溜,口号打油诗之类。

先看看下面的几篇作品,看看哪些是诗,哪些不是诗。

嘴里/没有/味,开个/现场/会;家里/伙食/差,下乡/去检/查;要想/加个/餐,办个/训练/班。

这明显是顺口溜而不是诗。

又如,上世纪初叶统治山东大军阀张宗昌写了一首叫《游泰山》的“诗”,有个叫庄重禅的外国人把它翻译成同题的外文诗(引文是外文的中译)。读一读这同题的两段文字,就极易看出哪是诗,哪不是诗。

       游泰山(原作)

    张宗昌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游泰山(译作)

  庄重禅

遥远的泰山

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

支撑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某一天

有人将乾坤颠倒

沉重的传统

必将遭逢地裂山崩

    原作语言粗劣,形象粗陋,旨趣粗俗,音韵粗糙,更谈不上什么诗的美感。而译作巧妙地运用对比这一艺术手法,借用“泰山”这一形象,揭示出这么个道理:如果“基础”与“高层”之间构成不合理,就必将导致“沉重的传统”被颠覆而解体。

因此,《游泰山》的原作至多只能算是顺口溜而译作是一首还不错的哲理诗(当然它还不能算是好诗,最少,它的韵律就不甚完美)。

前人有这样一首绝句:

叶落秋山小,天高云袅袅。

风来鸟尽飞,万壑蝉声杳。

    有人把它改成打油诗:

秋山看着小,天上白云少。

风吹鸟光光,只有知了叫。

这首打油诗不太诙谐到位,却还通顺,正好说明“打油”和绝句的不同。

什么样的诗,才真正叫做“诗”?什么样的诗,才是好的诗?本人认为,诗,好诗,要有如下“四美”:

一是真切幽隐的情感美;二是深邈玄妙的意境美;

三是精练典雅的语言美;四是和谐悦耳的韵律美。

本文主要讲旧体诗词,故文中释例皆为旧体诗词,且主要是格律诗。不包括古体打油诗。下分别述说。

一.真切幽隐的情感美

凡诗必有情,无情不是诗;诗是情的产物。

1.诚挚恳切的真情

诗之情,首先是一个“真”字。真情,是诗的最为基本的条件。诗应是诗人真情的痛快倾泻,虽然,有真情,也未必都能写成诗,但虚情假意的诗一定是伪劣产品。如下面的两首所谓的“词”,就是虚情假意诗的典型:

江城子·废墟下的自述

一位在地震之后遇难者,冥冥之中感知了地震之后地面上发生的一切,遂发出如是感慨:

天灾难避死何诉,主席唤,总理呼。党疼国爱,声声入废墟。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左军叔,右警姑。民族大爱,亲历死也足。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

钗头凤·川之吟
   山青秀,水碧透,峰塌须臾河毁骤。城飞歌,乡飘乐,楼崩灵折,村消屯破。祸。祸。祸。   国殇忧,八方吼,令发京城动九州。 红旗烁,军歌越,救川举国,不弃一个。魄!魄!魄!

这是山东作协副主席王兆山在汶川大地震后写的两首“鬼词”。他在词中喊出什么“纵做鬼,也幸福”,什么“亲历死也足”,什么“只盼坟前有屏幕,奥运,同欢呼。”他如果不是一个丧尽天良,毫无人性的魔鬼,怎么会胡说这些鬼话呢!第二首更是连基本的文法都不通的东西。

感情如果不真实恳切而硬写出来的所谓“诗”,要不是歌功颂德的马屁诗,就是一些假大空的鬼诗。如下面一首,就是口号式的假话空话,根本没有一点儿诗意诗味。 如:  

信心

——听“两会”精神传达有感  

科学发展粤争先,多做少说鼓真劲。

团体单打均不让,三五年后喜收成。

追兵友邻要善学,争当排头不露情。

流汗苦累何足道,看我岭南再创新。

上午

此诗是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的王华元在广东省“两会”上写的(王华元后来在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上被中共中央纪委立案审查并判处死缓)。从其诗中可以明显看出,此“诗”所流露出来的是一个投机政客所谓的“革命情怀”,读了,直令人作呕。 

2.幽隐深切的诗情

要写出好诗,就要有诗情。

诗情的第一个特征是“真”。写诗要有真情,没有真情,一定写不出好诗。但又不是只要有了真情就能写出诗来,因为,不是所有“真情”都可以用来写诗。我们知道,是人,只要是一般正常的人,生活于客观世界,都是衣食男女,一事一物,都会引发某种情感,诸如“喜怒悲哀忧伤愁怨”等等。比如,被人欺侮了,人就会生气。生很大的气,是怒气。生的这气,就叫“情”。但这种“怒情”不适宜于写诗,至多可用来骂街。人在生出某种“情”之后,一般就有了某种判断,生出某种看法,或观点。这就叫“意”,如“是非真假正误好坏”等等的判断。比如,上网受骗了,就生气。生了气,怒了,恨了之后,人冷静下来,明白了自己上网“为什么会上当”的理儿,这就是“意”。但这种情意是直截了当的,它可以用一般的议论性的话语表达出来,并以之博得他人的同情或共识。但诸如此类的情意,一般是很难写进诗词的,要写,至多是写些口号快板打油诗之类的东西。 

所以,写诗除了要有真情,还必须有一种适宜写诗的情感。适宜写诗的情感,是一种生发在特殊环境下的,个人的,不易为他人所能感知的“幽隐深切”的情感;是一种不易用一般言语所能真切地表达出来并引人产生共鸣的情感。这种情感,才可能是“诗情”。

在现实生活中,“情到极处不必说出口”,怎么办?聪明的男女,就“眉目传情”。这“眉目传情”,很好地说明了“深隐之情”的特点:它是心灵的感应,是深幽的,它比直接用言语表达要来得更加强烈。现在的话叫做“来电了”:男女眼光一碰,就“电”到了,就“擦出了火花”了。只有在这样一些特殊环境下产生的幽隐之情,深切之情,借助恰当的艺术方式以表达出来,才叫做“诗”;才有可能产生诗歌艺术的美,才有可能撼动读者的心。

总之,诗的情感,一定是一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情感。

如柳永的《雨霖铃》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词中之情,是一个风流才子的痴恋之情。这种情感,用别的方式,是很难表达得这么痛切人心的。

对比下面福建省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犯事”之后,在狱中写了四句据说叫“诗”的东西:

三年光阴似飞梭,断送前程一瞬间。

不该当初图名利,党的重托抛一边。

这四句文字,之所以称它为“东西”,是因为它与诗实在是相差万里。由于

不是发自幽隐之情,不是发自心曲之情,写出来,便是徒有“诗形”而没有“诗魂”的七字句的“悔过书”之类的东东了。

    再看下面的几首动人心魄的千古名诗: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词中之情,是一个驰骋沙场的将帅报国的激越之情。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词中之情,是一个失恋情人的隐痛之情。

有了真诚幽隐之情,又有一定的诗歌艺术素养,那么,即便是奸人佞臣,也有可能写出诗,甚至是好诗来。如蔡京,虽系宋朝大贪,可他的书法诗文,还是很令人服气的。他在形迹即将败露、举家南逃的路上,就写出了一首《西江月》悔悟词。词曰:

八十一年住世,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通“只”)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宣麻:唐宋拜相命将,用黄,白麻纸写诏书公布于朝,称为“宣麻”,又曰:降麻。以后就成为诏拜将相的代称。宣麻拜相是读书人的最高追求。)

这词中之情,是一种生命觉悟者的追悔之情。

可以说,没有“幽隐深沉”的诗情,或许可以写出所谓的“诗”来,但一定写不出好诗来。比如当代有一类“告白体”诗,不能说它们没有真情,也不能说它们没有激情,而为什么读起来多是味如嚼蜡呢?我想,应该是因为“告白体诗”的情不是“幽隐之情”,而是“公理式之情”。请看下面几首“告白诗”,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

    先看看题为《警醒》的“诗作”:

警示教育心震撼,前车之覆后车鉴。

当年权重多风光,一旦贪婪跌深渊。

地位是柄双刃剑,坚持改造世界观。

廉洁自律何为最?权力金钱美色关。

这是原湖南衡阳市委书记李大伦的“大作”。发表后竟有铺天盖地的溢美之词,有一篇题为《诗书情怀李大伦》的文章,就如此赞美李大伦诗集《岁月如诗》:“捧读此书,犹如趟入一条空明澄澈、两岸葱茏苍翠、风光旖旎的河流。这岁月的河流时而缓缓流淌、时而碧波翻滚,浸润着读者的心田。作者以我笔写我心,真情流露、爱憎分明,抒发出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表现出对祖国强盛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源自内心强烈的亲民情结,流露出对亲人的脉脉温情……”这简直是胡说八道的马屁诗评。

赵忠祥大叔主持央视春晚多年,每主持一届,都要写诗,前后共写了有关春晚的诗20首。其中有两首《难忘今宵》:

其一

难忘今宵共管弦,人间传唱乐昌年。

自从春晚传天下,占尽芳名百样鲜。

其二

流光溢彩笑盈台,万户莹(荧)屏喜气来。

鞭炮烟花除夕夜,头锅饺子水刚开。

不能说赵大叔没有在努力地抒发“激情”,但一点真情都没有,更别说“幽隐深切”的诗情,因此,就只能是纯粹地就事写事,记下个流水账罢了。

有了“幽隐深切”之“诗情”,也还未必就能写出诗来,更未必能写出好诗来。“诗情”只是诗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要写出好诗,还须具备其它的诗歌艺术要素。

二.深邈玄妙的意境美

要写诗以抒情,就要为“诗情”营造一个可以寄托的精神家园——由诗歌意象构成的诗歌意境。

这里先弄清楚意象与意境两个概念的特点与关系。

意象是呈现在诗句中的具体形象,有物(景)象、事象与人物形象;一首诗可以有多个意象。意境则由意象融合形成而反映在读者意识中的一种抽象的审美感受;任何一首诗,不管长短,只能有一个整体的意境。

诗歌意境,是由诗人通过诗歌中描绘的各种具体意象(也叫“形象”)所构成的风物图景或生活场景,以抒发诗人某种思想感情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诗歌意象而产生,又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艺术境界。

意境需要“悟”才能获得。因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结果与读者个人的胸襟抱负、个性气质、学识修养、人生经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来。就如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饮同一个牌子的酒有不同的味道那样。

意境美就是读者在诗歌的玄妙的意境中,乐其所乐,悲其所悲,痛快淋漓地释放阅读情感时所产生的审美愉悦。因之,只有具有很高的审美意义的意境,才能称得上意境美。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所谓“无迹可求”、“不可凑泊”,原意指意境的空灵玄远,此借指诗歌所描绘的外境内情完美融合、浑然一体的意境美。

总之,诗歌意境,境象相融:境以象生,象以境活。

一首诗要具有境象相融的意境美,当须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1.形神兼修的意象

写诗抒情,首先要为“诗情”创造一个具体的载体——诗歌意象。一首称得上好的诗,必定具有形神兼修的意象美。

形,指的是进入人的感知器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外物,包括一切自然景物以及一切活动场景;神,指的是人感知外物所产生的内在情意。这种由外物内情两者结合的统一体就是意象。换句话说,意象,就是借助外境以表达特定心境的诗歌形象。诗歌的意象,让人感到美,感到适意。也就是说,诗歌意象的外形与神韵都必须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如: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的《塞下曲四首·其三》)

上诗中“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是诗,而像“男女上战场,手里拿大刀”这样的句子,则不是诗。因为后者外形与神韵都不美,读着令人不适。

因此,诗的意象都应是能带给读者以审美情趣的“美化”了的形象。

上面说到,诗歌意象主要有物象、事象与人物形象。因为人物形象在诗歌中大多以事态形象表现出来,在此,不独立成一类加以分析。如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此诗中的僧人形象是作者通过对他“抱绿绮”飘然下山,为我“一挥手”弹琴等行为动作的描写,以及“我”“如听万壑松”,“不觉”日暮云暗情景的描绘,而表现出来的一个气度不凡,看重友谊,精通音乐,技艺高超的高僧形象。

下面分别讲讲景物意象与事态意象。

(1)景物意象。诗的景物意象,是美化了的景物形象。

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中的“柳色新”,这个意象极为生动优美。“柳色”,固然是春雨后柳枝柳叶新鲜嫩绿的客观物象,更是诗人喜爱的“清新优美”的形象,甚是适宜用来表达诗人与友人惜别与祝愿之情的物象。这“柳色”,就是诗人对友人深厚感情的诗化意象。

反之,诗歌中的景象,如果没有感情色彩,即使写得生动,也不能算是上品。如宋人邵雍《月到梧桐上吟》: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

院深人复静,此景共谁言。

这是描写景物的诗句,但看不出有何动人的感情。当然,全诗也还是有一定的意思:傍晚诗人一人立于树下,抬头仰望月亮,内心思念着亲友。诗中的“杨柳”在古诗中是常见的“意象”之一,含有送别之意。此时此刻,诗人是否孤单一人想起昔日送别故友的情景,抑或是哀伤自己的身世?到底是什么却不得而知。这首诗所描写的景物,仅仅是当时的景物而已,没什么表达出什么特别的情感,没有别的意蕴,所以明朝李东阳评价说:“岂不佳?终不似唐人句法。”“唐人的句法”,指的就是有特定情意的、美的诗歌形象。

(2)事态意象。诗的事态意象,是“美化”了的事态形象。

元稹《遣悲怀三首》是悼亡诗中的名篇,更是“美化”了的事象名篇。三首诗,首首悲切,句句哀怨。而其一的事态意象最为动人。《遣悲怀·其一》曰: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尽,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此诗突出写亡妻生前之家事,重在一个“怜”字。

“顾我无衣搜尽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这四个诗句,写的是诗人在贫困时日常生活中的四个事态形象:妻子为我蔽体而翻箧搜衣,为我解馋而拔钗换酒;为充饥而挖野蔬,为添薪而望落叶……这种种落拓窘迫的形态,在现实中当然不是些令人快乐的形象;而在这诗当中,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谢公”最怜爱的小女儿关心丈夫,与丈夫同甘苦的极为贤惠的种种美好的行为形象。描写这些事态形象,很好地表现出诗人对逝去的妻子的深深悲怜,以及自己未能给妻子以美好生活的深深的自责之情。

又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两个诗句,就描述出了这样的事态形象:唱歌的友人汪伦还未出现,但因这“歌声”是“踏”着来的(“踏歌”是古代一种“踏地为节,边歌边舞”的舞蹈形式),这就自然而然地使得读者想象出李白的友人汪伦前来送行的情形——汪伦在江岸上,一边迈着那节奏鲜明脚步,一边唱着音韵优美,情感热烈歌声向桃花潭这边赶来……这歌声从远处飘送过来了,飘过来了,越来越清晰,直扑进李白的耳朵,直撞进李白的心里。此时的李白,定然是不由得眼中一热,满眶泪花儿直转地吟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诗句来。李白的这首送别诗之所以行很出名,正是得益于作者选择了“踏歌声”这个最能寄托情感的事态形象,并对它进行美化的描写。也正因为如此,才得以升华尾联所要抒发的感情。

2.深邈玄妙的境界

诗歌意境,是一个深邈玄妙的艺术境界。诗歌中常常离不开环境(如自然景物)描写,但诗歌中的环境,不再是单纯的客观事物的环境,而是充满着作者个性化的情感志趣的环境。正因为如此,人们将这种环境称为“意境”。高妙的诗歌意境具有诱惑读者的神奇魅力。打个比方:进入诗歌的各种形象,犹如“白日做梦”的景象,它既清晰而又迷蒙:因为是诗人在“白日”里之所思所想,所以是清晰的;但又因为做的是“梦”,所以又有几分迷离朦胧。诗歌的意境,正是由这些既清晰又迷蒙的生动优美的意象构成的统一体,极其深邈玄妙。好的诗歌就是以这样的意境,诱发出读者痴迷寻思的美感,并乐此不疲,沉吟不已!

诗歌意境可分为:显情意境和隐情意境二类。

(1)显情意境

显情意境的诗歌,诗人的情感大都直接显露在所描绘的意象上,有的还直接地将情感意趣抒发在诗句上。这类诗歌意境,类似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 “有我之境”大意是:诗作较明显直接地表达诗人对世俗功利的褒贬。注意,这里的“世俗功利”是个中性概念,它指现实社会中的是非对错真假好坏等等普世价值的评判。诗歌中的这种功利褒贬,多表现为诗人的某种情感形态,如喜怒爱恨哀愁忧怨等等情感。

这种显情意境,可细分为两类。一类是情景诗境;另一类是哲理诗境。而直接抒情的诗,因为少有描绘风物图景与生活场景,故大都有意而少境,此不论述。

①情景诗境

情景诗境的诗,常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诗。写得好的情景显情诗的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其意境也较为深邃。这类诗最为常见,古诗中的不少名作,皆属于此类。如: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此诗的情落在最后一句,用的是南朝鲍照《代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的典,用隐喻手法,委婉地表明了自己“品质正直清白”的心迹。诗作留给读者一定的思考想象空间。它具有一种明净透彻的境界。又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的《枫桥夜泊》)

    这首诗第二句的“愁”字,就是作者显示了的“情”。作者“愁”什么?诗面上是“愁眠”,睡不了。这又为什么?作者可不再说了。他只将“愁眠”的环境展示给读者:高处霜天月落低处乌啼;近处江枫远处渔火等等,诗人所面对的都凄怆的景象。这样的环境,本来就使得落第而归他愈加“愁眠”,更不堪的是,又从更远处的寒山寺那边传来了单调而悠长的钟声,一下一下地撞击着诗人的心,这就更令他难眠了。但那钟声给诗人怎样的感情冲击呢?诗人没说,一点也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张继将其“愁情”完全交融于诗作所描绘的景象之中。但正是作者所营造的这样一个孤寂凄冷的境界,才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艺术想像空间,让读者在其中体会张继那一个“愁”字的滋味与情感。这样一种诗歌意境,就很是深邃了。再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在这首七律中描绘了这样一些形象:秋风急,秋天高,猿啸声哀;木落萧萧,江涛拍岸;有羸弱老者,独自在高处,仰天长叹!这一切,都那么地生动逼真,仿佛就出现在读者眼前。诗作由是营造了一个既阔大渺远又沉郁苍凉的艺术境界。让人读了,油然生出无尽的人生感慨。这正是此诗的审美价值。

②哲理诗境。哲理诗境的诗,常见有两种,一种是“景中寓理”,另一种是“借景说理”。

景中寓理。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景中寓理的诗,原作目的大多不在说理,而在抒情。这类诗的哲理,是无心插柳而成荫的意外收获。王之焕的《登鹳雀楼》,就是这样的诗。它通过描写登楼时所见落日衔山的壮观与黄河千里奔腾的气势。营造了一个壮阔瑰丽的意境,抒发诗人积极向上,胸襟远大的情怀。而诗中也寓有:登高望远的哲理。再如: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此诗本来描绘初夏池菏的美好景象,表达作者愉悦欢快的心情。但后两句又寓有“只要是人才,一定会被发现。”以及“世上万物,和谐相处就是美。”等等哲理。

这类诗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情景交融诗境”中的特殊作品,在诗歌世界中可谓麟毛凤角,可遇而不可求。唐时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五首·其四》)就属于这一类诗。

借景说理。有些哲理诗,是借景说理诗。其景或其境是直接为说理而设的,其理是在景后直接表达出来的。这类诗在宋后蔚成风气,并一直蔓延至今。如: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直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采用借景说理的方法,说明了“对待同一事物,由于所处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结论”这普遍道理,这是人们赞赏它的地方。但由于对其外境形象——庐山,既未能写出其独具的形态,也未能写得形象生动,且几乎不含诗人的特殊情感,因而少有形神兼修之美。可以说,苏轼的这首诗有意而无象,还称不上哲理诗之精品。它还比不上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前两句描绘水塘的形象特征:水面光洁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是那么的清晰明亮,惹得这天光云影还轻松愉快地在塘水中悠游徘徊。这样,既写出了塘水清晰的鲜明形象,又满含着作者对清净水塘的喜爱之情。这就使得外境内情的结合完美,有着优美感人的形象。诗歌由此再推出诗人对这清纯美好的塘水这一客观事物的思考,从而阐发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要让自己的才思永远旺盛,就要多多地学习新的知识”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就要不断地吸取新鲜的养分”等等。诗的形象与哲理的结合自然贴切。这是一首写得好的借景说理诗。宋时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也属这一类。

哲理诗甚难写好。它要求:景、情、理、趣完美结合。

这种显情意境的诗,在如今的诗歌现实中更多的一类是“告白体”诗。

这种“告白体”诗,大都有那么点儿境,也有那么点儿情。只是其境,多是陈旧的俗境;其情,多是陈旧的“公共”之情。所抒发的则大多是直接评判事物是非好坏真假对错之所谓“激情”。严格地说,类似“告白体”一类的诗,是不能称之为诗的。因为,它不能给读者以诗歌审美价值。下面赵忠祥的《神七赞》就很有代表性:

飞船腾焰入云霄,载我英豪举世骄。

出舱漫步伴天链,定轨疾驰巡鹊桥。

自古升空常似梦,从今奔月竞如潮。

敢请嫦娥捧陈酿,桂花香满共玉瓢。

赵大叔这诗,语言是干枯苍白的,意象是陈旧干瘪的,诗味是酸腐霉馊的,语感是粗糙平淡的,是一种典型的“告白体”诗。“告白体”诗的特点:假、大、空、旧、陋。

还有文学“大师”余秋雨同志的诗作也是如此:

本为望海筑此楼,岂料远近皆望楼。

风晨雨夕独登临,方知何处是泰州。

这诗是2007年,余秋雨应泰州有关部门之邀撰写的一篇几百字的《泰州望海楼新记》一文后所缀的一首“七绝”。此诗不讲格律,通篇平仄混乱,押韵竟连用两个“楼”字,第三句竟用了个平声的“临”字作“白脚”。余大师除了旧体诗最起码的规矩都不懂外,其诗意也显得卑微丑陋。诗的开头二句,就露出了作者的未免有些目光短浅的窘态来:楼筑起来了,“楼上人望海,楼下人望楼”这应是常识,你个大师级人物,怎的用得着“岂料”?第三四句就更不堪了,它所表现的是一个得志小人的自以为是、甚至还有些形迹怪异的人物形象:此“登楼者”莫名其妙地在“风晨雨夕”“独登临”这座楼。且又发出“登临”之后才知道哪里是“泰州”这样奇怪的感慨。这人不是孤陋寡闻,就是智商低下。再有,诗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这个楼,人们就不知道泰州在哪里,这不是说泰州是个小地方么?这诗的情与境,都甚是鄙俗。

写得好的显情意境的诗,总是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请对比同写望海楼的好诗:  

落日凭栏望眼开,苍茫气色接蓬莱。

千家为灶孤城合,万里帆樯一水回。

不见秦鞭驱石去,空闻汉弩射波来。

即今过客知多少,可有元虚掞藻才。(明·刘万春《登望海楼》)

附注:掞藻,即成语“掞藻飞声”的简缩。指施展文才,声誉远扬。 出自·萧颖士《赠韦司业书》:“今朝野之际,文场至广,掞藻飞声,森然林植。”

看人家刘万春的诗,其意境是多么地壮阔雄浑,意蕴是多么地深沉厚实!这才叫诗呢。

(2)隐情之境。这种意境中,诗人在特殊环境下的情感,完全融合在诗所描绘的景象氛围中,了无痕迹。此类诗作,约如王国维讲的“无我之境”。

比较下面两组联句以区分诗歌意境的高下:

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

这是《红楼梦》林黛玉讲到的陆放翁的两个诗句。

有丫鬟很喜欢这一联,去问林黛玉。黛玉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为什么黛玉这么说?分析起来,道理是: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但只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怀有特殊情感的人。这两个诗句中的人,只是个一般的人:他在书房里烧了一炉香,帘子没卷起来,香味就留在屋里了。桌子上有很好的砚台,磨了墨,还没用,墨聚的很多。

此诗背后的“人”,可以是一般写字的人,即任何与笔墨有关的人都可以。因此,这个“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情,诗也就没了特殊的境。无情,无境,就是俗。因此,这两个诗句也就显得俗气了。再看下面这两个诗句: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这是王维《秋夜独坐》中的诗句。拿来与上面所引的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虽都有一个人,但这个“人”的情感不同。王维的“人”,他住在深山里的一所屋子里,那时,外面下着雨,窗外有树上果子被雨打了,“朴朴”地掉下;还有草里的许多虫儿,都在雨中叫着。那人呢?就坐在屋里灯下,听着外面雨声里夹着的山果落地声,草里虫鸣的微妙声……这屋里的人在想什么呢?他或许是感到静寂秋夜雨声的凄凉,或许顿然感到山果草虫的生息。当是时的境况,当是时的情意,他没有说出来,只让读者自己去领略那种境界。如是,我们就或许会领略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诗品·含蓄》)的涵义。这样的诗句,才是“意在言外、境在诗外”高境界的诗句。这样一比,便见出王诗的“活境”与陆诗“死境”的不同意味来了。

再说说“显情意境”与“隐情意境”的区别。

下面是杜甫《春望》中的两个名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诗句中,写了“花”与“鸟”两个意象,但由于“花”是“感时”而“溅泪”的花,“鸟”是“恨别”而“惊心”的鸟,因此,这花与鸟,已明显烙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所以,这种诗句中的意象,是“活”的“显情意象”,由这“活”的显情意象形成的意境,就是“活”的“显情意境”。通过品读这两个诗句,就可以区分出何为“显情之境”,何为“隐情之境”。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明白,“借景抒情”与“情融于景”诗歌表现艺术的区别。

总之,一首诗如果没有形神兼修的意象美,没有深邈玄妙的境界,它就失去了“诗味”,失去了诗味的诗,读起来就味同嚼蜡,就不可能是一首有着审美价值的诗。

诗的意境美,多种多样。有雄浑阔大的,也有幽渺深远的;有苍茫凄凉的,也有明丽欢快的等等,不一而足。但不管如何,诗中描绘出来的必定是形象生动、想象丰富的客观事物与特殊的主观感情完美融合的一种境界。它是丰满的,活生生的;可目观耳闻,可意会神合,而不易言传的神奇境界。这样的意境就是深邃玄妙的诗歌意境。如: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这首诗前两句写深山独处时之所不见,后两句写之所见。整首诗就一个“静”字,环境静,心境也静。诗中一点儿也没有什么功利性感情倾向。诗人在思想什么?他不说,我们也不知。这样的意境,就是隐情之境;也是“无我”之境,有人叫它禅境。

此类诗不多得。至为珍贵。

三.精练优雅的语言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进入诗词的语言,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诗家语”。诗家语是王安石关于诗歌创作中的词语特殊要求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清朝陈廷焯也持诗歌“遣词贵典雅”(《白雨斋词话》卷六)的观点。

诗语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精炼传神;其二,典雅蕴藉。

总之,诗语要具有艺术审美价值。

1.精炼传神的诗语

(1)精炼

所谓 “精炼”的诗语,指的是言约意丰的语言,也就是有张力的诗歌语言。

如唐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雁满回塘。

此诗写旅人远行,内容并不复杂,却真正达到了欧阳修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六一诗话》)的艺术高度。欧阳修的话有两层意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指的是诗歌语言的传神逼真;“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指的是诗歌语言的精炼含蓄。《商山早行》诗之所以成功,正在于它的语言凝炼精准、意象丰满。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诗句。它仅用十个字,就创造了六个诗歌意象,将旅人早行的所见所感生动地表现出来,其中没有一个闲字。这六个意象,不但将旅人早起的时间,出发的地点、所经的路途交代清楚,而且将旅人旅途的艰辛、羁旅他乡的愁思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更进一步思考,这六个意象,还含有人生在旅途中,都难免会有各种劳苦凄寒的境遇。这种人们曾有过的共同感受,最能引起读者的生命记忆和思想情感的强烈共鸣。这一切丰富的内涵,正是由于六个名物词所表现的富有张力的意象所产生的。这就是所谓的“言外之意”。明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更是将这种语言艺术发挥到极致。诗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诗(曲)中之景,诗中之情,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生动。

(2)传神

所谓“传神”的诗语,指的是诗歌生动形象的语言,它能将诗歌意象的“神韵”逼真地描绘出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

下面是北朝齐·萧的《秋思》:

清波收潦日,华林鸣籁初。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

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

此诗颔联“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写得最为生动形象。其大意是:清香的荷花在寒露的浸泡下凋零了,浓绿的柳树在秋月的冷辉中稀疏了。诗句以形传神,动静结合,形神兼备;在作者所描绘的最富有秋天特征的景象里,蕴含着清冷、落寞和孤寂之情。诗中的一个“落”字、一个“疏”字,都极其精当恰切,一下子活化了诗的形象,提升了诗的意境,故李东阳评价说“自是诗家语”。这就像清人袁枚《遣兴》诗所说的那样:“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犹如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上面《商山早行》诗中的颈联“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中的“落”字,“明”字,也同样是极为鲜活传神的诗语。

为使诗语精炼传神,就要炼字。炼字,是诗词重要的一种修辞方法。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更准确地表现人物事物,努力做到着一字而尽传其神,意蕴无穷。古人作诗,为使诗语精炼而不断地推敲字词,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的情形。

而说明写诗作词炼字之认真的“推敲”一词则是出自贾岛写《题李凝幽居》一诗的故事。诗曰: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为了使诗歌语言简洁精炼,以尽量少的词语,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不少有成就的诗人都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

贾岛还有诗曰:“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知音常不赏,归卧故山秋。”(《题诗后》)可见,古人对炼字的重视。

这些例子,从一个角度说明诗歌语言审美价值的重要性。

2.典雅蕴藉的诗语

(1)典雅

所谓“典雅”的诗语,指的雅正大气的语言。一般来说,雅正的语言,大多是文言语词或书面语词。注意,雅正的文言语词在诗歌中的运用,不是晦涩凝滞的而是晓畅流利的。反之,是粗糙鄙陋、佶屈聱牙的时行语词或口头语词。如:CCTV第2频道·财经频道《第一时间》于报道,以如下的“诗”作为“读报时间”中有关酒的质量问题报道的结束语: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成本往上飞。

山寨佳酿君莫笑,不选贵的只选对。

这“诗”的语言,既不精炼又不典雅。这是将唐人王翰的《凉州词》改头换面而成的让人笑掉大牙的烂诗。改写者将“欲饮成本往上飞”,以及粗鄙不堪的“不选贵的只选对”的广告语,填充在优雅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后面,无啻于自出其丑。又如有一首题为《醉酒》的诗这样写:

蓝带啤酒玻璃杯,四个酒鬼相轮摧。

烂睡街头兄勿笑,几人醉酒能够回?

这一首的遣词用语也不典雅大气,因之,读来就只有“打油”的味道了。

典雅的诗语,并不妨碍诗的晓畅流利。如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中的“遥夜”“竟夕”“不堪”“还寝”都是文雅的书面语,而读起来是那么地琅琅上口,晓畅流利。

即使是公认的朦胧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在语言的使用上,也遵循典雅大气而晓畅流利的原则。如:《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多是书面语词,而读来也都给人以情调柔和温润,情感深沉绵邈的感觉。如雍容华贵的女子对月愁思,显得那么的优雅而忧郁。其诗语十分地流畅优美,一点都不晦涩凝滞。

(2)蕴藉

所谓“蕴藉”的诗语,指的是含蓄隽永的语言。反之,就是直白浅露的语言。下面是明朝王士祯的诗《真州绝句》: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此诗的最后一句:“半江红树卖鲈鱼”,就是诗语“蕴藉”的典型。“半江”意含船多、人多、鱼多;“红树”意含秋气渐深,暗含鲈鱼正肥;“卖鲈鱼”含有鱼其畅销之意,又暗示了鲈鱼之味鲜肉美,进而还引人想像到尝鱼之乐。这个结句,以其不尽的余味而完成全诗的主旨:人生贵在适志——自己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此句也是暗用典故之法:西晋时,吴郡人张翰在洛阳为官,一日,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茭白,潮汕人叫“水笋”)、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在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当年吸引张翰弃官而归的,正是王士祯这诗中的鲈鱼。此诗呈现于诗人眼前所见之景,也正是张翰所思之景。从这一句诗中,我们能读到诗人心中的欢喜与恬适之情。

蕴藉之诗语,能创造出“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

再着眼全诗,也能从中窥得幽远之意:初读,所见是江南之秋景;再读,得知其中渔人丰收之乐情;深读,方晓其为深沉的人生之理思。称王世贞此诗之语为“蕴藉”诗语,实不为过。当然,此诗之意境也是蕴藉之境。

四.和谐悦耳的韵律美

诗歌,要通过朗诵或吟诵,才能真正品味到她美妙的神采风韵。特别是唐时的绝句,还可以配乐歌唱。重要的是,汉语的声调抑扬顿挫,音韵和谐悦耳,特别具有韵律美。前人正是利用汉语这一声韵特点,创制了诗词的声韵格律。关于诗的韵律发展,《新唐书·文艺论》(北宋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中说:“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卷一》中则说:“凡作近体……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此诗家四关,使一关未过,则非佳句。”其中的“诵之”与“听之”两条,讲的就是诗的韵律美。“观之”指的是诗所描绘的情景美;“讲之”指的是诗的意蕴美。

可见前人对诗歌韵律的重视。韵律美,是诗歌的另一个本质特征。

诗歌和谐悦耳的韵律美感,由诗的节奏和诗的声韵两个要素构成的。

1.错落有致的节奏

诗不是分行的散文,它讲究鲜明的节奏。

好的诗词,不论是吟是吟诵是咏还是唱,都必定是疾徐有致,轻重有度,节律鲜明的。如我们朗诵李白气势磅礴的古风,杜甫节律严整的律绝以及柳李婉约之曲子,苏辛豪放之词作,都会有手以舞之,足以蹈之的强烈节奏感。

总之,诗歌节奏,不同诗歌体裁有不同的特色。它们变化多端,丰富多彩,不一而足,皆有专门之学。本文限于篇幅,简要地讲一讲格律诗的节奏特点。

(1)五言诗句的节奏

①二三式。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②二二一式。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③二一二式。如: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一一三式。如: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2)七言诗句节奏

①四三式。如: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②二二三式。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桥夜泊》)

③二二二一式。如:

金陵/王气/黯然/收。(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④二二一二式。如:

青海/长云/暗/雪山。(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当然,诗歌高手们会突破一般节奏规范,另辟蹊径。如:

⑤三四式。如: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唐·白居易《答客问杭州》)

⑥二五式。如:

百岁/无多时壮健,一春/能几日晴明。”(唐·白居易《对酒·其四》)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一首绝句或是一首律诗,都要讲究句式节奏的变化,避免单调呆板。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可以看出,诗作相邻两句节奏都不相同。这样有变化的节奏,读起来其节律感就显得丰富活泼。又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尽,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的颔联、颈联各自的出句与对句节奏一致,形成了规则划一的整齐美;其余的节奏都不一样,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参差美。

 从上可以看出,古诗的节奏,在齐整中有参差,在参差中有齐整。很是动听。

2.抑扬宛转的音韵

古体诗歌,都有抑扬顿挫的音韵。否则,诗的音乐美感就会大打折扣。这在格律诗中更有严格的要求。如王之焕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的“间”“山”“关”押韵,读起来甚是婉转流利。而“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声调有规律的起伏变化,显得生动活泼,读起来又十分和谐悦耳。这一部分的知识,在格律诗词中,有专门的规范要求。

关于诗歌的韵律美,还有诗的声韵选择,诗的体式选择等等学问,皆有专论,此文从略。

2015年8月   愚吾斋

参考资料:

1.张中行《张中行作品集(2)》

2.钱穆《如何读诗》(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歌 鉴赏】2010年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复习方案(转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写景诗鉴赏指导
诗歌鉴赏|| 掌握诗歌比较鉴赏的九个角度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裸读古代诗歌之“由意观象”:情感——意象——意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