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式俚语,你能看懂多少?
“饭不?”“嫑…”“为啥米这么槑捏这位童鞋,又有啥米人雷到你啦?”“木有哇,偶这几天就素觉滴很累…囧…神哇,让偶穿越啦吧。”……这就是2008年最流行的“中国式俚语”,你能看懂多少?
日前有媒体发文说:从最初的“囧”、“雷”开始,到最近的“槑”、“靐”、这些苦着脸的小字,从网络诞生,逐渐向现实进发,成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俚语,它们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表情。
由"囧"字而产生的各种网络表情
“雷”人“囧”事,“中国式俚语”蔚然成风
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名同行向记者炫耀自己最新的网络签名:“囧一个世界,囧一个梦想。”记者忽然意识到,“囧”字已经在生活中出现了很久,且网络使用率也愈发频繁。记者在资料中查到,“囧”本义为光明,散见于《说文》《五人墓碑记》等古籍中,如今在网络上更多地代表一种苦着脸的表情,字意也延伸为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
与“囧”几乎并驾齐驱的则是“雷”:这个本义为自然现象的小学课本文字,如今更多地用来形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中看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进而感觉不舒服、震惊,比如“好雷人啊”“被雷到”“雷死人不偿命”等。后来在“雷”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好霹雳啊”的形容方式以及比“雷”还“雷”的“靁”。
据了解,这种以“雷”人“囧”事为代表的“中国式俚语”表达方式最初是出现在“天涯”等网络论坛上,而后普及到年轻一代的网络聊天中,发展到现在,开始融入小部分人的日常口语。有一些词是舶来自日本、台湾地区,还有一些词难以查找最初的使用源头。
在“中国式俚语”中,“嫑”意思就是“不要”;“童鞋”是“同学”的谐音;“木有”就是“没有”;“穿越”指某人因某种原因穿越时间和空间到达另外的时代或地点,“穿越文”更是已成为网络小说的一个强大分支。
因此,本文导语部分的对话“翻译”成普通聊天:“去吃饭么?”“不想去。”“这位同学,为什么你这么呆呢,又有什么人让你觉得不舒服了么?”“没有啊,我就是这几天觉得很累。唉……神啊,把我带到其他的时空去吧!”
“中国式俚语”不同于90后倡导非主流的“火星文”,它不是通过改变汉字结构、写法而表达,而是在古义、原意的基础上,以象形、会意等方式在网络上衍生新的含义,譬如《康熙字典》中的“兲”、“巭”分别被俚语化为“王八”“有功夫的人”之意。
如今,“雷”人“囧”事的使用范围已不局限于网络和年轻人,随着电视媒体、纸质媒体的介入关注,“中国式俚语”在大众范围内愈发蔚然成风。
 
破解“中国式俚语”的流行密码
资料图片
中国网络一直不乏流行使用语言,从最初的“阿拉”“886”“748”到后来的“火星文”,几乎一直是以文字的谐音、变形、包装等形式来进行创新式的语言交流,而如今的“中国式俚语”则更多地是在原汁原味的汉字基础上“就地耕种”并使之另辟蹊径地“开花结果”。
国内一家网站曾列举出一大组生僻字,并将其归入“中国式俚语”行列:犇、羴、鱻、垚、焱、淼等,还向网友提问:“你认识它们吗?”尽管有网友直斥:“看着这些‘新发明’的字,简直就是抹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我们不能让这种情况再发展下去!否则我们的汉字和其正确的字意将会被彻底地抹去……”但越来越多的人仍对其趋之若鹜。
为什么“中国式俚语”流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囧”“嫑”“偶”“脑残”等用语自身的形象、生动、简洁、前卫等特点,是多数使用者们的理由。刚刚毕业一年、在北京工作的小陈说:“开始看到这些词就是在经常去的论坛里。大家都在用,于是自然而然就习惯了也跟着用起来。我觉得这些词都很形象生动,它们能够表达的感觉也很难找到别的词汇来代替。”
资料图片
在长春某媒体工作的小吴认为,在网络和日常聊天中使用这些词没有什么不妥,生活中的随意不代表工作上的不专业。她说:“语言就应该是一直在更新进步的,想当年‘long time no see’被看作是不符合英文语言习惯的‘chinglish’,但现在,美剧里也会出现地道的美国人见面说‘long time no see’的情况了。”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语言更是,在任何国家任何语系中都是,”小吴强调,“我们在学校里学习英文语法、学习句首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和人名首字母要大写,但是跟美国朋友通信、网聊的时候,大家都很少遵守这些规矩。我自己就是文字工作者,我觉得只要在工作中懂得如何使用专业、规范的语言就足够了。”
 
应宽容、理性地对待“中国式俚语”
长春税务学院经济信息学院国际经济系教师秦喜亮认为,任何时代文化的发展都是以一定的经济变化作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的变化一定会或多或少的影响语言的发展。所以一些新新文字的使用,在根本上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作为一个根本推动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些文字反过来也是为了直接或间接适应经济发展而衍生或复生的。
“从‘中国式俚语’的使用来看,媒体起到了一定的推广和促进作用,其中,尤其是一些网络媒体,”秦喜亮指出,由于网络媒体的经济利益直接和点击率挂钩,这些新新文字恰巧就成为了网站宣传的一个新兴卖点,成为了一个新的“点击点”。网站在主观上得到利益的同时,在客观上,也为宣传这些文字做出了推广贡献。同时,其他媒体的不断宣传也为“中国式俚语”在受众中产生造势效应。“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使得这些新新文字开始被人们广泛关注、使用。”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工作人员郭亮指出,“中国式俚语”的出现符合客观规律,适当地接受它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他说:“文字本来就是造出来的。年轻人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就如同江湖上的切口一般,本来是少部分人的专利,却慢慢发展成人尽皆知的语言模式。现在还没有必要站在深邃的历史文化角度去扼杀它,我们更应当对它的产生和发展持一种宽容、理性的态度。”
长春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金海峰指出,文字规范对于全社会的交流乃至对外交流都意义重大,我国2001年就已对规范语言进行了立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虽然不提倡,但是这种语言可以适度使用。毕竟语言是开放的,如果说一种新创的词语或文字,当大家使用起来都很方便,能普遍接受,那么这个词语就会固定下来,成为新的词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雷人中国式英语
如何避免写诗填词时时常以文为诗、词?
“囧”之后流行的三大网络词汇
你都认识么?特色俚语、网络热词大扫盲(图
90%的广东人都唔知道的六个粤语俚语典故
从民俗学考析广州俚语“佬”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