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说印章

 我国古代印章,内容十分丰富.从时代上说,它上自春秋战国下至宋元明清,绵延二千多年,从质地上看,金,银,铜,玉,玛瑙,骨角,竹木,牙,石,瓦等,品类极为繁多.秦汉以前,以铜,玉为主,.宋元明清以后,官印仍以铜质为主,私印多为石印.从形制上看,则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葫芦形,连珠形,心形,缺角形,以及各种不同的形状.从纽制上看,,有鼻纽,瓦纽,桥纽,亭纽,,柱纽,人纽以及马羊驼龟蛇鱼蛙等种动物形象纽.此外有的印章还附在带钩,戒指等小件饰物上.从文字上看,有大篆,小篆,缪篆,鸟虫篆,悬针篆,九叠篆, 隶书楷书以及各种民族文字的印章,由于不同时代印章使用的文字风格不同.因此,根据文字形体来确定印章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断代方法.

        战国秦汉的印章,从质地,形式上看虽然与后世基本相同.但是它们的使用方法却有很大的区别.唐宋以来的用印方法是将蘸好印色的印章盖纸上,现出印文.唐宋以前,书写材料大多为竹简和木牍,根据考古发现的简牍实物得知,古代简牍的缄封方法是,先用绳子将简牍缚牢,在绳端或交叉处加以检木,再在检木上封以特制的粘土,然后在粘土上加盖印章,以防私拆.其方法类似今天的用火缄封.这种带有印章遗痕的粘土就叫封泥,又称为芝泥或泥封.封泥除了缄封公文之外,还可用来封缄竹简或陶瓮口部,近来考古新发现封泥不少,其中湖南马王堆出土的"轴侯家丞",安徽阜阳汝阴侯墓出土的"女阴家丞"较为著名.象今天这样的用印方式,大约起源于南北朝时代.<魏书>,<北齐书>己有记载.从实物资料来看.传世最早的印文是敦煌石室出的南齐写经残卷上的"水兴群印"朱文印.这一实物比文献记载还要早几十年.早期用印除封泥外,还有黄肠木烙印,陶文印等.如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墓中的黄肠烙印,山东临淄等地还曾出土有战国至汉代的陶文印.此外,还有一种烙马印.这种印形制较大,朱文居多.如著名的战国"日庚都萃车马"印有汉代"灵丘骑马"印等.

       总之,中国古代的印章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种多样,用法各有不同.它不仅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实用品.而且是一种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艺术品.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珍爱.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印章也不断地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春秋战国印章.春秋战国的印章,一般通称为古玺,这是沿用当时的称玺而不称印的习惯.战国时代的印章主要分官印和私印两大类.官印一般形制较大,多为正文形,也有长方形,圆形等形状.质地以铜为主,印背有纽,,以便穿系印绶,纽式则以鼻纽最为普遍,印文分为朱文和白文两种,朱文为铸印,白文或铸或凿,印文内容有司徒,司马,司空等名称,与先秦记载的的官名可以相互印证.私印形制较小,大都以十二厘米见方,有的甚至更小,形式也更加多样.质地除铜外,也有玉,银,骨等材料.纽式有鼻纽,人纽,兽纽,亭纽,覆斗纽等类.印文也是朱文,白文两类.和官印一样,白文印不多有边栏和格界.朱文印有宽边,文字细如毫发,铸工极精.私印除姓名外,还有吉语印,肖形印等.战国时代不论官私章,其书体都是籀文,属大篆范畴,其结构特点和战国铭文,陶文,货币文,简牍文等属于同一体系,只是受材料大小的限制,玺文显得更加任意移易偏旁,增减笔画,在布局上参差错落,得自然之趣,为历来刻家所称道.

       秦汉印章.秦代印章传世较少.官印形制大小与战国官印差不多,也多为正文形,私印则较小,且多作长方形,也有圆形或椭圆形.秦印印文之间和四边常有栏格,这是它重要的特征.秦印质地以铜居多,纽式较为朴素,大多是鼻纽,私印中开始出现龟纽,两面印章./私印除姓名外还有用一些格言入印如"思言敬事","相思得志"等等.秦印文字使用秦篆,.亦即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丞相李斯废除六国古文,将大篆删繁就简,整齐划一,通行全国,称为秦篆.因与先秦大篆明显不同,故相对而言称为小篆.秦篆的特点是整齐而不板滞,结体方正带圆,显得刚劲又秀丽.试看秦印文字,与秦代昭版,权量文字和泰山,琅琊刻石文字就属同一风格,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两汉时代印制承袭秦代又有所变化.官印以方形为主,两汉初期多沿袭秦印遗风.在印面上加以边栏和田字界格,印的质地有严格的等级之分.皇帝,皇后,诸侯王使用金印或玉印.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使用银印,二千石以下的官员使用铜印.纽制形式也秦印复杂,有鼻纽,,瓦纽,以及龟,蛇,鱼,羊,驼纽等. 汉官印都是白文,书体为篆书,铭文多为铸造,显得平直方整,布局严谨,有一种雄浑,庄重的气象,为后世篆刻艺术家视为楷模.在一些将军印,由于军事上需要,时间仓促,多为凿印,文字显得天真,草率,称为"急就章".秦代规定只有皇帝用印才能称玺,其它一律称印.汉代制度略有变化,不但皇帝称玺,而且皇后,诸侯王用印也可称玺.从丞相到百官都称印或章.汉私印传世较多,形式有两面印,子母印等.质地以铜印最多,间有用金,银,玉,琥珀,玛瑙等材料的,纽制比官员更加复杂,计有鼻纽,瓦纽,坛纽,覆斗纽,狮虎纽,龟蛇纽等等,不一而定.印文多为白文,朱文很少,间有半朱半白的,印文书体以篆书为主,也有使用缪篆,鸟虫篆入印的.缪篆的形状曲折回绕,,鸟虫书始见于战国青铜器,是用鸟虫等形状组成的文字,,极富装饰意味,实际上是一种篆书的美术字.汉印中值得提出的还有新莽官私印.西汉末年,王莽篡夺刘氏政权.史称"新莽".由于这一时期是汉代手工业最发达的时候,所以官私印章比西汉更为精美,印纽雕刻精细生动,印文布局十分均匀整齐.

       魏晋南北朝印章.魏晋印章形式和纽制都沿袭汉制,但却不如汉印精美.它的文字章法不象汉印那样结构严谨,浑厚庄重,而是显得笔画纤弱,布局随意,结构松散,显示出一种新的时代风格.即所谓魏晋篆.这种风格从魏晋时代给少数官印上看得很清楚.魏晋私印中多见一种悬针篆,字体下脚拉得很长.末端尖细,与魏三体石经上的古文和吴天发神谶碑的字体很相似.魏晋私印中还盛行五面印成六面印,如一九五八年在南京老虎山颜氏墓地发掘出一枚铜印,六面分别刻有"颜琳","臣琳","颜琳白事"等六种不同的印文.这一发现证明六面印多为晋代私印,南北朝名国印章传世不多.南北朝官印的一般特点是印体加大,印文笔画较细,朱文渐多,文字书写,凿刻的草率,不见有铸印.印章的使用方法开始蘸红颜色钤盖于纸本上.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隋唐至明清印章.南北朝以来,官印逐步加大.到了清代已经完全定型了.隋代官印的另一明显特征是印背上开始出现有年号的凿款.而传世的唐代官印的印背却大多没有年号凿款.因此,这一点就成为区别隋唐官印的重要标志之一,唐代官印传世极少.一九七三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曾出土了"蒲类州之印".唐代官印仍铜质.印面大多为五六厘米见方,纽制大都是鼻纽.在书体上,除仍用篆书外,已经开始用隶书入印.如传世著名的"右策宁州留后朱记"隶书印,宋官印较唐官印传要多,印背和印侧常有纪年和制印机构的刻款.由于印面阔大,印文显得空疏,不易充满.于是人们就把篆字的笔画加以回环重叠,以期充满印面.这种变形的篆书俗称"九叠篆".九叠篆由于笔画繁复重叠不易变认,有防止奸伪的作用.因此宋元以来直至明清官印一直沿用.由于九叠篆繁复恶俗,失去了秦汉印篆书刚健秀丽的美感,为后世篆刻家所不取法.到了南宋,文字书体上开始用楷书入印,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时代特点.宋代私印传世极少,只能从现今流传的名人墨迹上可见一斑.如米芾在褚逐良摹兰亭序题跋的"米芾之印"和欧阳修上思帖手札上所钤"六一居士"印等.辽金元西夏等的印章继承了唐宋以来的制度.印文除使用汉文篆书以外,还以其各自的民族文字入印,如女真文,八思巴文,西夏文等.元代私印多为押字,并有葫芦,琵琶等各种形式,独具特色.明代官印背面也多刻有年款,印文多为九叠篆,印纽以长柄式较多,或称直纽.官印有"条记","关防"的称呼开始于明代.清代官印上有满文与汉文九叠篆并存于一印的特殊形式.明清官印质地多为铜质,四边较宽,印面板滞,是它们的共同特点.除了历代官印之外,元明清名代农民起义军的官印也是古印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流传下来的有元末徐寿辉,韩林儿,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领袖的官印,以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政权的玉玺等.

       元明以来的篆刻艺术.宋元以前的印章,绝大多数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过程中的凭信工具,是一种实用品.制作这些印章的工匠也不是专门从事艺术活动的篆刻家.直到宋元时期,一些文人大夫出于书法绘画上的需要,镌刻了专供艺术欣赏之用的印章,并使之与书法,绘画融为一体.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篆刻艺术的萌芽始于宋代而形成于元代.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钱舜举等开始自己动手治印,倡导篆刻艺术。起初,作印章的材料仍然是硬度很高的金属品和玉石,象牙,牛角等,文人大夫难以施展其技。直到画家王冕开始用柔软的青田石来刻印章,在印材上为文人治印提供了方便,许多文人起而仿效,相沿成风。到了明代,便出现了专门以篆刻印章著称的艺术家,其中最享成名的是文彭和何震,文彭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他继承家学,尤精篆刻,被当时人们推为一代宗师,对后世篆刻影响很大。何震精六书,篆刻风格端重,力追秦汉。刻印与文彭齐名,当时称他们俩为“文何”。文何之后,篆刻艺术更蓬勃发展。到了清代,随着金石学的兴起和铜器,碑刻,古玺的收辑,流传,篆刻艺术进入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的局面。尤以浙皖两大派最为著名。浙派以丁敬为首。丁敬篆刻宗秦汉印,擅长以切刀法刻印,风格苍劲质朴,独具面目。丁敬之外还有黄易,蒋仁,陈豫锺,陈鸿寿,奚冈,赵之琛,钱松等人他们八人都是杭州人,故也称之为“西冷八家”。皖派代表人物有汪关,程邃,巴慰祖,程瑶田等。他们祖述何震,专学秦汉,印章风格质朴苍秀。因为他们都是安徽人,故称皖派。浙皖之外,还以邓石如为代表的邓派,邓石是安徽怀宁人。书法造诣很深,善篆隶书。篆书吸取汉碑额等体势笔意,沉雄朴厚,自成面目。篆刻得益于书法,苍劲挺拔,流利清新,冲破了当时篆刻只取法秦汉印的局限。使篆刻面貌为之一变,对后世影响深远。邓石之加之后,吴让之,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都是卓有成就的篆刻大家。被人们称为“晚清四大家”。由此可见,篆刻艺术,自元明清以来,通过几百年发展,已经由单纯的凭信工具,发展成为一种多姿多彩,为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艺术。元明以来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也即是元明以来私印发展的过程,它无论从功用,质地,文字,形式风格等方面都与官印迥然有别,愈来愈走向单纯艺术化的道路。

       中国古代印章,由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制和铭文,所以可以通过印章研究古代的文书制度,可以考证古代的官制,地理,人名等。通过印章还可以鉴别历史文献的真伪。正因为古代印章具有上述这些重要的作用,所以从宋代开始,历代都很重视印章研究。在古代,古印章的研究属于金石范畴,近代考古学产生后,古印章研究属于铭刻学的范畴,明清以来对篆刻流派的研究,则属于艺术的范畴。

        中国古代的印章的著录和研究,大约开始于北宋末期宋人编著的《啸堂集古录》等书中就收有关于印章的资料。但是这些都不是研究印章的专书。现存最早著录古印章的专书是明代顾从德的《集古印谱》。清代,由于金石学的兴盛,古印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取得很大进展,仅官方著录的专书就有《金薤留真》,《避暑山庄藏汉铜印》多部。至于私家著录的专书,,数量就更多了。简直举不胜举。其中最重要的是陈介祺主编的《十钟山房印举》,《齐鲁古印捃》,《伏庐藏印》等。随着古印章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刊布,对古印章研究也逐步深入。宋至清初,人们对战国古玺与秦汉印章还不能区别,只是笼统的称为古玉玺。到了清代中晚期,学者已经能够将战国古玺与秦汉印明确的区别开来,由于文字的发达,玺印文字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最早收录玺印文字的吴大澄的〈说文古籀补〉。最早辑录汉印文字的是清代文字学家桂馥编的〈缪篆分韵〉。对封泥的认识和研究也始于清代。由吴式芬,陈介祺合编的〈封泥考略〉是第一部研究封泥的专著,在利用玺印文字考证古代地理,职官,人名等方面,清代学者也做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后,古代印章的整理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绝大多数传世作品入藏于国家博物馆,受到良好的保护和系统的整理,随着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各地经科学的发掘所得到的历代印章越来越多.这些印章大多有明确的出土地点和同出器物,对确定墓葬或遗址年代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战国古玺文字属于古文字学研究的范畴.近年来,一些学者根据青铜器,铭文等战国文字资料,结合古代文献,对玺印文字进行考释,不断有所创获.古玺印时代和国别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目前传世战国古玺中的部分齐国,燕国,三晋,楚国,秦国的玺印已经能够考证识别出来.有的学者对古代成语印,肖形印进行研究,并出版了专门辑录肖形印的印谱.有的汇成一省一地的丁印章资料加以集释.此外少数民族文字印章,历代农民政权的印章以及日本,朝鲜等国出土的汉印也受到重视和研究.在古代印章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是己故著名学者罗福颐先生.早在三十年代,他曾编有<古玺文字征>>和<汉印文字征>合编本.近年来,他在广泛收集出土新资料,采纳学术研究新成果的基础上,编成了<古玺文编>一书,共收录古玺文字2700多字,比旧著增加了一倍.他还增订新编了<汉印文字征>及<补遗>.全书按说文部首编排,共收录汉印文字10000多个,资料十分丰富.罗福颐还主编有<古玺汇编>.该书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先秦古玺为主,并荟萃了全国各文博单位的藏品以及近年新出土的古玺印,共计5700多方.传世现存先秦时代的古玺印基本上收罗完备.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罗福颐不曾先后编撰了,<印章概述>和<古玺印概论>两书.以实物资料和古代文献相结合,详细介绍了了历代印章的发展衍变概况,是有关我国古代印章学的重要著作.

        解放后,不但印章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为一站古老的传统艺术,也获得了新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涌现出一批成就卓著的篆刻大家.其中以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邓散木等最负盛名.由于具有优良的传统和历代艺术家的不断创造,中国印章艺术已经成中国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独特的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篆刻史:汉印
篆刻之宗———秦汉印
篆刻金石|263方汉官印及释文高清赏析(内附印谱印蜕电子资源0.1G)
汉印选辑欣赏
汉官印精选(高清图)
篆刻知识课堂 | 汉印艺术特点的认识(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