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黎:没面子的何绍基
道光帝五皇子惇亲王题字送给鲍源深的折扇
家里有一幅颇有年代的名家书法,被我随意卷了搁在橱柜里,虽然没有破损但陈旧皱折,品相实在不佳,而且问题还不是出在这里——这幅字背后有个故事,我才一直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
前些时结识了一位经营裱画装框店的画家曾先生。在美国能裱字画的人本来就不多,加上他本人是位艺术家,过目经手甚至收藏的字画不在少数,我便趁了请他为我裱两幅习作之便,把这幅家传的字带给他看,同时把故事讲给他听……他一听之下,直说有趣,就把这幅字为我用心地裱起来了。
就像是蓬头垢面的丫头忽然梳妆打扮起来,我细细端详这位“美女”半日,忍不住照了张相传给“海上陆公子”。他对书法的鉴赏力是我一向佩服的,之前家中寥寥几幅祖传的字都拍了照给他看过。但这一幅,我却生起个调皮的念头,想用个迂回曲折的方式跟他分享这幅字背后的故事。
既然是何绍基书赠给穆堂鲍源深,又是我家传下来而不是从外头收购的,还会有什么问题呢?
我把字拍了照传给陆公子,附上这段话:“上海家里传下来的,多年前我回国时上海父亲给了我,刚才裱好取回。何绍基赠我的高祖鲍源深(穆堂)的字,家人竟不当回事,我也一直把它扔在一旁。你知道为什么吗?”
陆公子回:“好字!看不出奥妙在哪里。”真不愧是陆公子,如此温雅有礼,用了“奥妙”两字而不说“问题”——他当然知道我在卖关子。于是我说了这幅字的故事:
中丞公(家中长辈都以此称呼这位老祖宗)为子孙排辈,定下“孝友传家、诗书礼义”八个字;我的爷爷是“传”字辈,爸爸是“家”字辈。中丞公当然留下不少字画珍玩,但三辈、几“房”摊分下来,爷爷所得想来就有限了。爸爸是爷爷的独子,爷爷的几件祖传宝贝,爸爸大致是清楚的,无奈1949年爸爸带了妈妈、奶奶和我去了台湾,一口大樟木箱子装了一家四口的生活必需品,之外就搁不下多少东西了。所以童年记忆中,客厅挂的对联好像就只是老祖宗的那一对(不知为什么题了上款却没有送出去),和吴熙载(1799-1870)送他的一对“春花落地闲公案;野鸟啼枝小辩才”(下图)轮流着挂。
回到何绍基的那幅字。话说有一天——我猜想还是爸爸很年轻的时候,爷爷命爸爸将那幅字拿出去裱。取回来时,爷爷展卷一看之下,脸色大变。
“裱字匠欺负你年轻不懂,做了手脚了!”爷爷对爸爸叹道。
原来宣纸有一种厚的叫“夹宣”或者“双宣”,技术高超的匠人可以把纸张从中分两层揭开。传说掌握这个技术的裱画师傅可以把一幅字或画一剖为二,这种宣纸吸墨性强,墨水直透纸背,纵是下层也并不逊色,鉴定起来都是真迹。于是,艺高胆大又心怀不轨的匠人,遇上值钱的货色,就“上下其手”(这倒是个贴切的双关语),把上层留下将来当真迹牟利,下层装裱之后“还”给看不出端倪的客户。
这样的事还真给爷爷遇上了!其实,就算是行家,若只看那下层实在发现不出有什么破绽,但爷爷对那幅字想必是早已观摩得烂熟于胸,笔端墨色毫发之差便看出蹊跷来,加上见多识广,知道江湖上有这号手艺人物;可惜拿不出证据,只好当成给自己儿子的一场教训吧。
于是这幅“算是真迹但不是唯一真迹”的身份尴尬的书法,从此就被打入冷宫。爸爸当然不会把这个让他颜面尽失的“传家宝”带到台湾;而留在大陆的爷爷后来的日子过得相当潦倒,没等到爷爷死在十年混乱中,就已经一件不剩了——除了这幅字。
被打回“原籍”的爷爷惨死在乡下之后,他住在上海的女儿,也就是我的亲生母亲,收拾了寥寥几件遗物,包括这幅字,带回上海家中。
十几年过去了。忽然有一天,爷爷的女儿接到一个通知,说她的亲生女儿、1949年被她的哥哥嫂嫂带去台湾的,现在从美国回来了,要来寻根认亲。
这个被带去台湾后来又去了美国的“亲生女儿”就是我。
之后我常回上海探望亲生父母。有一天,我的生父从旧纸堆里掏出一幅字,带些歉意地说:“经过这些年头,家里已经拿不出一件像样的东西给你了。倒是这幅字,背后有个鲍家的故事,你就带回美国去做个念想吧。”
把我带到台湾的爸爸,是我生母的哥哥、生父的内兄;爸爸和我生父两人除了这层姻亲关系,又是复旦大学的同学、好友,当年爸爸一定是把这个上当受骗的故事当成笑话讲给我生父听的;而我在上海从生父听到的版本,已经是多年后的第二层转述了,其中是否有出入或夸张不得而知,但字是真迹无误,估计年代应该有一百五十年左右也不会有多大误差。我当时听着只觉得好玩,带回美国也就随手放进橱柜里,几乎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前不久偶然翻出,动心起念取出装裱,才让这件一百五十年的旧物重见天日。
听完故事,陆公子告诉我:邓友梅的小说《寻访画儿韩》里就有这样一号人物。我找来小说读了,果然“画儿韩”正是此道高手,会将字画一揭为二,有一回遇上存心讹诈的骗局,这一手绝活救了他,否则就是一场既损了面子更伤了里子的灾祸。我津津有味地读完这个短篇,知道了“面子、里子”都算真迹,只是下层钤印的朱色稍微淡些。回头再摊开这幅字,朝它默默道了个歉:这些年委屈你了!
陆公子说这故事蛮好玩的,要不要写出来?我想好呀,配上原图,说不定那幅上层的“分身”就会出现来认亲呢。
字有分身,人却分身乏术。对于把我带去台湾、抚养我成人的爸爸妈妈,我是他们承欢膝下的女儿;而当年我的生母和生父把我托付给他们的兄嫂时,本以为不用多久就会重聚,万万没有料想到三十年后才得相见,而那时爸爸已经不在人世了。大时代的动荡让我有了两对父母,他们却只有我这一个女儿。
2019年5月,美国加州斯坦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飞经》真迹本
《灵飞经》高清单字,过瘾!
著名小楷范本《灵飞经》,真迹本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袁绍篇(上)——“隐居”洛阳的贵公子
初习小楷的最佳范本
【等着我】留着爸爸的发型寻找生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