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业模型的递增回报 - 经理世界网

商业模型的递增回报

LinkedIn的上市申请书(S1)是一个绝佳的案例分析素材,我们可以从中琢磨:商业模型有哪些属性?这些属性又如何与筹集资金的时间、融资额相关联?

作者:孙黎 发布于:2011-3-5 来自:IT经理世界

这个学期给学生上《创业融资》课程。课程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商业模型在新创企业成长中起到什么样的重要性(参见《IT经理世界》2010年11月5日总第303期《10 大最前沿的创新话题》)?商业模型有哪些属性?这些属性又如何与筹集资金的时间、融资额相关联?最近商业社交网站LinkedIn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书(S1),正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案例分析素材。

先盈利还是保增长?

每个创业者都会面临的问题是,在公司发展的某个阶段上,是先让公司盈利,让年末的董事会/股东会上大家都有个好脸色?还是加快公司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开拓客户,让市场迅速增长(这也意味着进一步向股东要钱)?或者说,公司最好的盈亏平衡点应该在哪里?是今年的眼前,还是三年后。仔细阅读LinkedIn的上市申请书(S1),或许可以得出有趣的结论。

LinkedIn创立于2003年,每年都有高速的增长,到去年为止已经在全球达到9000万用户,其中5000万分布在美国以外。

 

(点图片放大)

 

从财务报表上看,有趣的是,公司在2007年曾达到盈亏平衡,略有盈余1.3万美元。2008年6月,公司向红杉资本、Greylock 和其他风险投资出让5%的股份,筹集新资金5300万美元,使公司价值高达10亿美元。此后,或许是2008年10月金融市场的崩溃使公司放弃上市计划,但公司开始加大营销与研发投入,各自增长251%与253%,远超过收入的增长(242%)。但接下来的几年也是公司成长最快的几年,用户从2007 年的1670万增长到2010年的9000万。

最重要的是,公司的收入结构也得到了调整。在风险投资进入前的2007年,LinkedIn 53%的收入来自用户付费订阅,向用户收取过高的账户费其实限制了用户数量的增长,而在2008年以后,LinkedIn调正了商业模型,将用户增长作为主要战略目标,而将公司的招聘与营销解决方案(网络广告)调整为主要收入来源。到2010年,这两方面的收入占到73%。(如图1所示)

引爆点与商业模式

从这个案例可以总结出以下经验:第一,优秀的商业模式都会有引爆点。像LinkedIn这样的互联网轻资产公司,在企业成长中最重要的是找到引爆点。在到达引爆点之前,客户增长只会缓慢爬升,直到一个看不见的阈值后,客户量就会爆炸般地冲天而起。这正是《纽约客》杂志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中某些产品为什么流行的观点。在引爆点实验室(Tippingpoint Labs),一个预测流行(或者产品市场扩张、企业成长)的核心模式就是:任何流行都会有以下七个阶段:实验、适应、孕育、加速、整固、变现、保持,如图2所示。Twitter刚到第五阶段,这可能是其与Groupon一样,拒绝被Facebook或Google购并的理由。因为在加速阶段,企业价值随用户数量以指数级膨胀,而这种扩大了的价值又吸引更多的用户。在这种良性循环到顶之前,谁也说不准Twitter与Groupon在全球的潜力,这也使得作为购并中介的投资银行家很难为这两家公司估值。而进入第六阶段,将用户与浏览量变现,才是IPO或者被购并的良机。

 

(点图片放大)

 

第二,商业模式要有能实现良性循环的机制。LinkedIn本来在2007年就实现小额盈利,为什么还要加大投入、吸收风险投资?布莱恩·亚瑟1989年在《经济学报》发表的著名文章说明,任何竞争性的技术,如果能存在着回报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 ,就能锁定用户,实现垄断性的超额利润。为此,优秀的商业模式应该具备回报递增的特点,拥有实现良性循环的能力,这样才能与公司的长期目标相吻合,内部稳健、外部不怕模仿。LinkedIn作为一个社交平台的提供者,从鼓励用户上传简历、结交商务伙伴开始,在用户增长到一定规模后,使猎头服务、网络广告成为可能,而这些服务又进一步为用户的职业提升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用户加入,成功地实现了正循环,终于在创业8年后进入IPO的快车道。

第三,商业模式决定了盈亏平衡点。从LinkedIn的经营轨迹看,公司并不可以追求是否能达到盈亏平衡,而是从用户增长的正循环中调整收入结构,更好地实现商业模式。因此,一家有明确战略的创新性公司应将成本结构、库存周转、定价模式等“利润方程式”都围绕商业模式展开,在创造更多客户价值的基础上,确定盈亏平衡点。

第四,筹集资本的时机与价值应从商业模式的展开出发。LinkedIn在2007年看到网站增长的前景,在金融危机之前,锁定风险投资,结果这次新筹集的5300万美元使企业在2008年与2009年能轻松支付1.12亿的广告营销与研发支出,期间亏损849万美元也能从容而对。从中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看到风险投资在新创企业中的作用:引爆商业模式、调整收入结构,使企业成长进入正循环的轨道。LinkedIn在IPO中准备募集1.75亿美元资金,且看他如何更好地使用这笔资金,是开拓国际市场呢,还是进一步购并竞争对手,使自己的商业模式能进一步正循环?

国内一些企业对商业模式的把握并不比LinkedIn差。比LinkedIn创业晚两年的京东商城从沃尔玛等6家投资公司筹集远超5亿美元的资金。作为电子商务的领跑者,京东也可以像当当网一样及早上市,但创始人刘强东认为,京东的商业模型还处于高增长期:2005~2010年期间,京东年销售额从1000万元达到至100亿元,2011年更将年销售额260亿元作为销售目标。刘强东很清楚京东的商业模式要保持正循环所遇到的瓶颈——物流。中国营销渠道环节多、交易成本高、物流的规模经济低都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京东将利用最新的融资与亚马逊公司当年一样大建物流,希望在2011年底建立起7个一级物流中心和25个二级物流中心。预计在几年内,这些固定资产投资将远超过利润,但对一个清楚商业模式递增回报机制的企业家眼中,这些巨大的投资不是风险,而是先人一步的机遇。

理解了商业模式的这一属性,也可以更好地探讨“慢公司”与“快公司”之间的争论。究竟是“慢公司”有更好的绩效?还是“快公司”有更好的创新?我同意创新工场投资经理张亮的观点:所谓慢,其实并不是真的慢,主要是说“不急于求成”,但执行时丝毫不含糊。所谓“慢”,大概就是没有符合资本市场瞬间造城的急脾气,自己一步一步地向前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深入研究引爆点的七个阶段,就会明白急也没用,不如慢慢地、用自己的节奏积累自己的根基,就像豆瓣、大众点评、虎扑和好大夫一样,更好地打磨自己的商业模式。而过快的公司,例如前些年风起云涌的电子期刊、团购网站,过于急功近利,反而丧失了自己的用户基础。

因此,一旦把握了商业模式的递增回报,对盈亏平衡点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孙黎为堪萨斯城密苏里大学创新与创业助理教授,新著《站在美国阳台看中国》由科学出版社出版,sunsli@umkc.ed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东商城商业模式分析
京东商城商业模式分析与发展建议
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和京东谁更强
常发资讯:电子商务时代中国企业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图)
盘点:2014年中国最后一公里商业模式
传统商业模式互联网 时,也要警惕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迁移陷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