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虔心持诵《澄清韵》能积累这几种殊胜的功德
澄清韵的出处

澄清韵:

琳琅振响。十方肃清。

河海静默。山岳吞烟。

万灵镇伏。召集群仙。

天无氛秽。地无妖尘。

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澄清韵》是道教主要经韵,列为早课第一首经韵其韵中经文源于《道藏》首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黙,山岳吞烟,万灵振伏,召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祅尘,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澄清”,即指“玉宇澄清,纤尘不染”的神仙天界景象,是道教徒所追求、渴望到达的理想境界;要求信徒“三业清静”、“淡泊虚夷,心静神明,不染尘境,体兹正道,悟彼重玄”,以达到修道长生之目的,成为得道飞升的仙人。此曲在坛中具有导引信徒宁静性灵的功能,亦且有荡秽除邪之作用。属阳韵。
持诵此韵功德
《澄清韵》究竟有何功德,能够被列为早课第一首经韵?我们还得自《道藏》首经《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的经文中来获得相应的理解。
道言:此诸天中大梵隐语,无量之音......此音无所不辟,无所不禳,无所不度,无所不成,天真自然之音也。故诵之致,飞天下观,上帝遥唱,万神朝礼,三界侍轩,群妖束首,鬼精自亡。
这是三十二天中的大梵隐语,是无量之音,能辟逐一切精邪,消禳一切灾害,度脱一切生死,成就一切天人,所以称之为天真灵书、自然玉字的内音。如果能虔诚地持诵天真灵书、自然玉字的内音,则十方神王下凡观察,记录其功德,三十二天帝遥唱,称赞其善好,万神众灵朝礼,一身之神,三界侍从于轩毂,以此,群邪自然束首,诸鬼爽也会消亡。
正因为此音为三十二天中的大梵隐语,所以是空洞自然的天音。此天音是往昔天真皇人记录玉字金书而成的神音,能够响彻诸天,各位善信若能潜心持诵,就会有无量的功德和资粮。能够避邪除妖、消除灾害、度脱生死、成就修行。虔心持诵,可以使得十方的神王下凡来记录其功德,三十二天的天帝称赞其善好,神灵前来朝礼,并能获得三界神明的护佑,降伏群妖,驱除鬼怪。
澄清韵的旨趣
玄英曰:上圣慈怜,下界降此真经,列以玄科,开人度物,诵咏之者,上感诸天,服佩灵文,即随炁所至,功圆行满,升为金阙之臣。是知积学成真,通真入圣,生天生地,应用无穷,能知玉字之音,骨肉同飞有日。上学之士,勤而勉之。
神明慈爱、垂怜众生,来到人间降下此真经,开列为道教的规章典范,用以开化凡人和救度万物,能够虔心持诵此真经灵文的人,能够向上感应诸天神明,随身佩戴玉字灵文,可随顺梵炁使其所然,最终功德圆成、善行满足,上升为金阙玉京的神明。以此可以明了积功累德、修道成真,与神仙交往、进入圣境,生天生地,随其所用、周边无穷,能够知道灵书玉字的无量之音,可以不久骨肉同飞升。修道的人,应该精勤、努力的修持。
因为上天的慈悲,所以为我们降下真经和玉字灵音,用来开化和救度人们,如果能够虔心持诵上天降下来的这些经文和神音、咒语,精进地修行,等到功德成就、善行满足的时候,就可以成为神仙,上升到仙境,可以上天入地,拥有无穷的救度众生的方便和大能。修学的人应该精进修行,相互勉励。
《内义》曰:使其返性冥情,舍恶从善,上可超凡入圣,次可解化登真,又其次隐遁长生;下则延年安乐,生生世世不失人身,熏习性根,亦证仙道。
让其能返回本性和本真的状态,舍弃不好,跟随良善,最好的情况可以超凡入圣,其次可以尸解化形上登仙真,又其次可以隐匿身躯、获得长生,最次的情况可以延长寿命安享快乐,生生世世可以转世为人,如果能熏陶染习性情和根性,最终也能证入仙道。
《内义》:天尊叙经首,言造化于始,末言大梵于终。此其所以体用循环而无穷也。恐学者不悟,常清常静之理,堕于执有执无之见。故明诏之曰:冥慧洞清,大量玄玄。夫冥则契虚合无,慧则圆明妙智,洞则通达无碍,清则澄莹无形。大量则无所不容,难以测度;玄玄则妙中更妙,不可思议。若然者,言龙虎不滞于弄精魂,谈性命不偏于执空寂,十方通彻,八面玲珑。
天尊述说“经首”,在《度人经》经文开始的地方演说造化,在末尾的时候演说大梵之音。这是本体与发用相循环,而应化无穷的开示。担心学者不能领悟常清常静的道理,而堕在偏执有或偏执无得不真实见解里,所以明确教导道:冥慧洞清,大量玄玄。到达“冥”的境界则可以与虚静相契、与无极相合,到达“慧”的境界,则可以有圆通明觉奥妙的智慧,达到“洞”的境界,则可以通达无竟、没有阻碍,到达“清”的境界,则可以澄清莹华、大化无形。达到“大量”的境界,则可以无所不容,难以推测度量;“玄玄”则指称此中玄妙不可思议。如果能达成上述境界,则言龙虎铅汞的时候,不滞于摆弄精魄,谈性命修行的时候,不偏执空寂,如此,则能十方通透、明撤,八面玲珑、通明。
《通义》:天尊说经,自悬一宝珠而始演十回之妙义,其于大梵之秘,丹道之玄,无不备矣。其末也,犹恐学人堕沉空着有之偏,而卒曰:冥慧洞清,大量玄玄。则一经之要,黍珠之奥,尽在是矣。又岂有为法象之可得而至哉。所谓契虚合无,复归于无极也。在乎返求诸己,则虚灵不昧,天地皆备于我,而至神至妙之道得矣。
天尊演说经文,亲自悬空一宝珠,又演说十回妙义,其中具备了大梵之秘密,丹道的玄奥。在经文末尾的时候,担心后来的修行人堕落沉浸在空寂的偏见里边,所以在后来说:冥慧洞清,大量玄玄。整本经文的要领、“黍珠”比喻的奥秘,都在这里边。又哪里还有有为法象可以偏执呢。也即是所谓契虚空合无有,复归于无极。总要在于反求诸己,则能达成虚灵不昧的境界,天地皆备于我,则可以达成至神至妙之道了。

经文解释
张天师《通义》:“琳琅振响者,形神俱仙,天乐自鸣。十方肃清者,寂无遗响也。河海静默者,爱河苦海,皆澄静矣。山岳吞烟者,山岳内固,神凝息定。万灵振伏者,功圆道备,万灵靡不振伏。招集群仙者,万神朝元,不召而集。天无氛秽,地无妖尘者,性寂情冥,太虚同体。冥慧洞清者,冥者,幽寥无联;慧者,朗彻无边:洞者,虚明无碍;清者,澄莹无穷。观复所谓冥通慧照之力是也。内功至此,八方洞彻,一性混融,大包宇宙,细入毫芒,此皆至玄至微之妙,其量岂可得以津涯测哉!是曰大量玄玄也。”
琳琅振响,十方肃清:
“琳琅”,美玉,此处指教徒诵经时用的法器,如铛、镲、木鱼、手铃、铜罄、鼓、铙、拔等,同时亦指玉一般的声音。

《四注》:“天书玉字,故曰琳琅。”《内义》:“金书玉字,故曰琳琅也。”

《四注》:“诵咏枢吟,是谓振响。”

“琳琅振响”既指法器发出的“戛玉敲金”清脆悦耳之音又指教徒仰诵洞章、啸咏清越之美妙旋律。(道教科仪音乐中使用的打击乐器称法器。在道教科仪音乐中,也包括常用的笛、笙、管、琵琶、大阮、二胡等。)
“十方”,东、南、西、、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并上、下合为十方。
“肃清”,肃穆、清静。此句言,开坛诵经音乐伴奏,发出金声玉韵,顿使十方肃穆、清静,呈现一片宁静妙境。
河海静默,山岳吞烟:
全句言海不扬波,山岳清明。此句除了给人感到美妙之外,带给人更多的是无穷的思索。吟唱此句,可体悟和领略太上所言的“致虚极,守静笃”心恬意静时之难得境界。
万灵镇伏,招集群仙
“灵”,神灵。道教认为万物有灵,乃至人体的各种器官俱有神灵。此处所言“神灵”,不仅指宇宙虚空众神灵,亦指所有住守人体各种器官的神灵。如“发神苍化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口神丹朱,舌神正伦,齿神罗千,喉神虎贲,心神丹元,等等。
“镇伏”,镇静、潜伏。
《四注》:“于是琼林振天籁之响,十方晏三景之明,河海风浪,而澄静山岳,吞纳乎云烟,伏万灵而震慑,招群仙而诣室。”
“万灵镇伏”,即指所有住守人体的各种器官的神灵镇静潜伏。如此端肃,自然感应群仙乘鸾跨凤,降临经坛。既此,人仙汇合,岂不乐哉!“招集群仙”,亦可理解为(人因清静)身中神明自来。

天无氛秽,地无妖尘:
道教认为人体本身便是一个小天地。此句的“天地”亦喻人体本身。“氛秽”、“妖尘”,代指致人天性迷混的七情六欲诸障碍。此句言,虔诚诵经,可令人清心寡欲,消除诸障,淡泊虚夷,不染尘境,使其本来纯真的天性重现。
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道教认为静则生慧。“冥”,静也。
《四注》:东曰:冥者,冥灵也。玄英曰:冥者,幽深不测;《四注》:东曰:慧者,智慧也。玄英曰:慧者,通照无穷。
“冥慧”即指静中生慧。

“洞”,洞彻。
《四注》:东曰:洞者,通洞也。玄英曰:洞者,空也;
“清”,清楚。
《四注》:东曰:清者,清澄也。玄英曰:清者,净也。
“冥慧洞清”言静中生慧彻悟大道。

“大量”,无限,无穷。
《四注》:东曰:大量者,平等也。少微曰:大量,至深至妙也。玄英曰:大量,无边无际。
“玄”,玄妙。“玄玄”即玄之又玄。
《四注》:“妙中之妙,玄中又玄,隐秘莫测,故云大量玄玄也。”
“大量玄玄也”指诵经功德,不可思议。心地清洁,则虚,虚则玄量开,玄量开则无所不容,无所不纳。
附:道教正一韵谱《澄清韵》乐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玄门日诵早晚功课经注解》之经前韵 澄清韵
上清日诵早晚课——《澄清韵》扩展阅读
河海静默 山岳吞烟
摄召安灵科仪_山幽清君
归依要作什么观想?
[道家修真心法] 太上三十六部尊经-如何修炼(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