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济南:这些遗址讲述着一个故事
userphoto

2024.01.06 山东

关注

1928年到1936年,对山东的共产党人来说是- -个血雨腥风的时期,在那一段时间里, 中共山东省级党组织先后遭到十几次破坏,连续九任省委书记或负责人被捕,包括党的一大代表邓恩铭在内的大批共产党员被杀害。特别是19337月,由于中共山东临时省委组织部部长宋鸣时投敌,300多名党员被捕,造成山东党组织与党中央失去联系达两年多。但是,

山东的共产党员们没有退缩,他们一.方面积极恢复被破坏的党组织,一方面到处去寻找上级党组织。

鹁鸽楼村的见证一山 东党组织苦寻党中央

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的鹁鸽楼村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村中有一座保存完好的老民居,这是中共莱芜县委第二任书记刘仲莹的故居。在故居大门的上方,挂着一块红色的匾额中共山东工委旧址。这个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小山村,如何能成为省工委所在地?这还得从一个叫赵健民的青年学生说起。抗日战争时期的赵健民。

赵健民,山东冠县人。1932年夏天考人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共产党的组织,并要求加人中国共产党,但是按当时党的规定,24岁以上的才能入党,24岁以下的只能加入共青团。当年11月,年近20岁的赵健民被吸收为共青团员,预备期为半年。人团时,代表党组织和赵健民谈话的是济南团市委负责人宋天民。当时, 党团组织是一家,共青团员赵健民人团后接受的第一个任 务是到新城兵工厂去发展党员。赵健民初次工作没有经验,和一个青年工人混熟了以后,就和人家谈起了参加共产党的事,那人- -听就害怕了,说:“厂里的共产党被抓走了七八个了,我可不敢参加。

19332月,中共山东省委又一次遭到破坏,省委书记任作民等29名共产党员被捕。紧接着,乡师党支部书记阎世明等多名党员被抓走。在这种情况下,连预备期都没有到的共青团员赵健民转成了共产党员,并被指定为乡师党支部书记,不久又担任了中共济南市北区巡视员。

当年7月,临时省委组织部部长宋鸣时叛变后,被韩复渠任命为“捕共队”队长,由于他掌握着全省党员的组织情况,和他有联系的山东党组织的各级领导干部几乎都被捕了。赵健民的直接.上级宋天民侥幸逃脱后,决定回老家胶东,想到那里寻找上级党组织。宋天民临走时,把他掌握的济南市党组织的关系全部交给了赵健民。

危难时刻,这位党龄仅有几个月,年龄刚满20岁的在校学生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恢复济南市党组织的重任。他冒着白色恐怖,按照宋天民留给他的组织关系,重新恢复了被破坏的党支部,并在省立高中、正谊中学、省立一中、育英中学等处建立起新的党支部,发展新党员。至19345月,济南市的党支部发展到了9个,并成立了中共济南市委,赵健民担任市委书记。此时,省内各地的党组织也不断来济南寻书省委,于是,联系省内各地党组织就成了济南市委的重要工作。时任莱芜县委书记的刘仲莹在许南乡师找到了赵健民,二人商定两地的党组织罗密切联系,各自积极寻找上级党组织关系。

1935年春,赵健民来到菜芜鹁鸽楼刘仲莹家,在这里他们成立了中共山东省工作委员会,由刘仲莹任书记,赵健民任组织部部长,省委巡视员鹿省三任宣传部部长。因为刘仲莹的主要工作在莱芜,当他不在济南时,由赵健民代理工委书记。中共山东省工委成立后最重要的工作是与党中央恢复联系。刘仲莹变卖了田产作为经费,两次去上海寻找党组织。鹿省三也去过上海寻找。赵健民骑着自行车两次去泰山冯玉祥处,想通过那里的关系,得到上级党组织的信息。其间,还两次派人去北平寻找,但这些努力都没有奏效。

如今,鹁鸽楼村的刘仲莹故居已经成了党性教育基地,红色遗址加上秀丽的景色,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已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前来寻觅“红色”、享受“绿色”的人们,络绎不绝。

马鞍山的见证一中共山东省委重建

济南的英雄山因毛泽东题名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矗立山顶而著名。英雄山东邻的小山叫马鞍山,193651日,在此山的山脚下,中共中央北方局派来的黎玉宣布:新的中共山东省委成立。与党中央失去联系两年多的山东党组织,终于又听到了上级的声音。

黎玉是山西人,来山东之前在河北省工作。193512月,时任冀鲁豫边区特委书记的黎玉在山东濮县的徐庄蹲点指导工作。冀鲁豫边区特委隶属河北省委,这一地区包括鲁西的濮县、范县、阳谷、莘县、寿张等县。一天,有人向他报告,山东济南有一个失掉组织关系的学生来了,想见见党的领导。这个学生就是中共山东省工委代理书记赵健民。赵健民是从一个名叫郭崇豪的济南乡师同学那里得知,他的家乡濮县有党的组织,这位郭同学是济南乡师党支部发展的新党员。19359月, 他按照赵健民的指示,利用假期在濮县与当地的党组织建立了联系,随后赵健民赶到了濮县,见到了中共河北直南特委代表刘晏春。刘晏春表示愿意帮助山东的同志接上关系,待上级领导来濮县时,就通知赵健民再来濮县。

没过多久,赵健民就收到刘晏春的信老掌柜回来了”一这是他们事先规定的暗号。 收到信后,赵健民第二天一早就骑上自行车,顺着黄河大堤往濮县古云集赶,250公里的路,赵健民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赶到了。晚上8点多,赵健民在当地同志的安排下,来到徐庄与黎玉会面。赵健民向黎玉详细地讲述了山东党组织的情况,恳请黎玉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并派人来山东恢复山东党的关系。黎玉被赵健民的热情和诚恳深深打动。他后来回忆说:'那一 -晚两个人简直有说不完的话。”一直谈到深夜,两人才在其他同志的催促下分手。

黎玉从濮县返回特委驻地河北省磁县后,马上就将山东省党组织的情况和赵健民的要求报告了河北省委。19364月,中共河北省委负责人高文华在邯郸向黎玉当面传达了中共中央北方局的决定:派黎玉去山东恢复与重建山东省委,由黎玉担任山东省委书记,省委其他负责人由黎玉去后选定。黎玉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决定,他马上交接好工作,带着简单的行李就前往山东赴任了。从河北磁县到山东济南,他和赵健民一样,骑着自行车顺着黄河大堤走,路上还遇上两个打劫的“绿林”,好在黎玉比较有经验,事先把-笔 “巨款”-20元钱, 藏在裤腿里边,只有口袋里的几元零钱被抢走了。

两天后,黎玉抵达济南,与中共山东省工委接上了头。接下来就是了解山东党组织的现状和山东的敌情、社情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黎玉认为重建山东省委的时机成熟了,他特意选了一个好日子一“五一国际劳动节”。宣布重建山东省委的地点是位于马鞍山北麓的王鸿一墓地。王鸿一是早期的同盟会员,山东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民国初年曾任山东省议会议长,并兼省立第一中学校长。他兼校长期间,省立第一中学以邓恩铭为代表的一批学生,开始了对“康米尼斯特”(意为共产主义)的探索。 那天上午,黎玉、赵健民、林浩三人来到王鸿一一墓地,黎玉传达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关于重建山东省委的意见:

黎玉任省委书记,赵健民任省委组织部部长,林浩任省委宣传部部长。

如今,马鞍山下的王鸿一墓地早已没有了踪迹,重建山东省委的遗址上是刚刚改建完成的山东老年大学的新校区、预计不久就可以招收学员人校学习。

上新街甲3号的见证一山东 党组织的恢复

上新街是济南市保存比比较好的民国风貌老街道之一。当年,在这带居住的大多是社会上流人士,如在齐鲁大学任教的老含,京剧名家方荣翔。上新街北段有一个名为“顾园” 的院落,它的门牌是“甲3号”。 这里曾是中共山东省委的所在地。上新街甲3号院黎玉刚到济南时,在北园沃家庄租了一间房子,和赵健民住在一起。但不到两个月,黎玉来济南时的接头人姚仲明就被捕了,按照党的地下工作的规定,他们必须转移地点。通过关系,他们租到上新街甲3号的房子,房东是一位姓张的老太太。她的儿子叫张若谷,在上海救国会工作,家里只有张老太太自己。甲3号内有三个小院,黎玉化名冯寄雨住在一进大门的第一个小院里。

当时,山东省委的经费非常困难,主要靠党员交纳党费来维持,黎玉在回忆录中写道:'那时候是党员要养党啊!有职业的、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党员就多交纳党费。没有活动经费的时候就典当衣物,或是向亲戚朋友告借。不过,告借无门、连饭也吃不上的情况也是常有的。在上新街甲3号,黎玉结识了三个姓武的兄弟,三兄弟中的老二叫武中奇,后来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他与张若谷是好朋友,所以经常来看张老太太。黎玉搬来后,武中奇便认识了这位“冯先生”,他觉得冯先生很有学问,便带着哥哥武迹沧、弟弟武思平来和冯先生聊天。黎玉在与武氏兄弟的接触中,觉得他们为人正直、侠义、老实可靠,便提出搬到武家去住。三兄弟和他们的父母都非常欢迎黎玉去住。于是,武家就成为了山东省委的所在地。在黎玉的影响下,武氏三兄弟都加入了共产党,为当时山东党组织的恢复立下了汗马功劳。首先人党的老三武思平,担任了省委的地下交通员,负责省委与中央的联络。新中国成立后,武思平任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武中奇也是省委的交通员,后来随黎玉参加了徂徕山起义。大

哥武迹沧负责省委的情报传递,抗日战争时在作战中牺牲。

19365月到19377月全国抗战爆发前,山东恢复和新建的党组织有鲁西北、鲁北、胶东3个特委和鲁中、鲁东、鲁西南、淄博矿区、济南市5个工委及部分县级党组织。这为山东的抗日武装起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上新街甲3号依然如故,只是门牌变更为了80号。在上新街,很多院子的门头上都挂有“济南市历史建筑”的标志牌,但80号的门头上没有这样的标志牌。也许是工作人员把它遗漏了,但它的故事永远不会被遗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黎玉:坟地开会重建省委,武装起义遍地开花,顾全大局自我牺牲
胶东抗日根据地一把手林浩
80年前,中共济南市委的艰难重建
中央特科行动记 山东锄奸
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9)邓恩铭 邓恩铭(1901
红色印记丨锄奸背后既有从上到下的精心策划,也有现实版“潜伏”英雄|王复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