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板桥的一副拆字联,充满趣味,更彰显出多变的人性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诗词对联流传千古。对联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形式变化万千。

比如拆字联就非常有趣,相传有一对姑嫂平时就喜欢对对子,有一天风和日丽,小姑先创作了一副对联:

户外两片竹叶,

室内一缕阳光。

这时嫂子也不含糊,立即应对:

樱桃小口,齿楞楞吞粗吐细;

杨柳纤腰,星闪闪识重知轻。

其实这都是拆字联,大家猜出来了吗?小姑的答案是“简”,嫂子的答案是“磨、杆秤”。下面介绍郑板桥的一副拆字联,充满趣味,更彰显出多变的人性。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才子,他一生经历丰富、阅人无数。他的诗书画精妙无比,他的大名也是无人不知、谁人不晓,可他的穿着打扮却极其平常,很不引人注目。

有一次他独自外出访友,顺便游历风景名胜和古刹名寺。才子来到一座古老的寺院,那里的一位老和尚看他年纪轻轻,一脸寒酸相,便鄙夷地白了他一眼,却不愿搭理他。不过郑板桥见多识广,也从容自若,只当没看见这位老僧人,他缓步走进古寺,细细地鉴赏壁上的字画。

此时他的一位朋友恰巧也来古寺游览,一见郑板桥便道:“板桥老弟,你也在此。”郑板桥就说自己刚来片刻,老和尚听到“板桥”二字,心想他莫非就是郑燮,随即满脸堆笑地指着郑板桥问他的朋友,这位可就是大名鼎鼎的书画家郑板桥先生? 朋友点头称是。

老和尚证实眼前这位穿着寒酸之人真的是郑板桥,赶紧连声招呼:“久仰久仰,请坐请坐。”他一面说着,一面亲自搬椅擦桌,还高声吩咐小和尚泡茶,完全是一副巴结讨好的势利相。

郑板桥也不好不理睬和尚,一番寒暄之后,郑板桥起身就准备告辞,和尚却恭维地说:“久闻先生大名,来到寒寺、蓬荜生辉,务请留下墨宝,以作纪念。”说完,立即叫小和尚捧出纸墨笔砚。

郑板桥平生极其讨厌这样的卑鄙小人,更是感到作呕,正要寻机回敬,恰巧老和尚向他索字,于是就略加思索,写了一副对联:

鳯在禾下飞去鸟,

马到芦边草不生。

板桥写完搁笔,和朋友哈哈大笑,拂袖而去。老和尚把这副对联挂在墙上,逢人便吹嘘郑板桥称热情地为他写立轴,想以此抬高自己的身价。

一天,老和尚又在吹嘘,有一位游客就问道:“大师,你可知道这副对联的意思?”老和尚不懂装懂,驴头不对马嘴地说了一遍。

这位游客就说你挨骂了,老和尚就问何以见得?那人便指着上联说:鳯凰的鳯字,把里面的鸟字拿掉,就成了一个“几”字;再在上面加上一个“禾”字,就成了“秃”字。

那人又指着下联说:芦苇的芦字,去掉草头,加上马旁,就成了一个“驴”字,合在起来,便是“秃驴”二字。老和尚听了羞惭得面红耳赤,更无地自容。

郑板桥的这副拆字联非常幽默,又极具讽刺意味。作者辛辣地鞭挞了某些人多变的人性,更警示后人如何待人接物。很多人表里不一,就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令人生厌。

真诚与朴实是一个人的宝贵品质,不能以貌取人,也不可因为暂时的窘迫,而彻底否定一个人。而郑板桥不讲究穿着,又能宠辱不惊,也值得后世称赞,表现出才子的不凡气度,与老和尚狗眼看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扬州八怪郑燮撰讽剌联集
对联故事 14、“扬州八怪”之郑板桥
纪晓岚对联精选
郑板桥为啥夸那死和尚
扬州八怪里,就我活成了段子手
独一无二郑板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