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哭全球的死亡教育!每对父母都该学习

潘幸知作者:晴天妈妈  来源:晴天妈妈小学堂

带着3岁的姐姐哭着看完这部《寻梦环游记》,她哭的是分离,我哭的是生死。作为一个前动漫人,看着老东家迪士尼和老伙伴皮克斯出品的“生死大片”,心里满满的崇敬。

据说这部评分高达9.6的影片本来是不允许上映的,但是审片的时候一堆大老爷们儿看完都抱头痛哭,于是破格允许亡灵这种非主流题材上映,然而与一开始的排片率严重不匹配的是炸裂的评分。

上映几天以来,从无人问津到口碑票房一路领先,《寻梦环游记》被锁定为历史上最感人的动画片之一,从题材、故事、文化、音乐、历史、创意、背景故事的融入,堪称年度最佳。皮克斯的温情、迪士尼的梦幻,6年磨一剑,从最初期故事的调研到最终影片的呈现,这一次让人对主创们肃然起敬。

眼泪之外,这部片子的亮点何止是多,过往5年参与动漫原创的工作经验让我在看到影片预告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暗下决心要刷N次,再看看这部片子由《海底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头脑特工队》《冰雪奇缘》等班底的超豪华阵容加持,简直是把胃口吊足。

然而,又何止是动人,这部片子简直是最好的“死亡教育”教科书!

01

谈死亡,比死亡本身更让人哀伤

我们该如何和孩子谈死亡?

①说Ta出门远行了?

对孩子而言:面对没有说再见、没有“告别仪式“就离去的亲人,孩子不知道Ta何时远去,为何远行,何时回来,是否回来……对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冲击不亚于说“我不要你了”。

②说Ta去了天堂?

对孩子而言:天堂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生命的终极是飞天还是成仙?如果死亡如此美好,为什么我们还要在人世经历现实的苦难和情感煎熬?这样的闪烁其词,无疑就像房间里的大象,让孩子对死亡既困惑又恐惧。反而有可能引发进一步的创伤或者应激障碍。

③说Ta睡着了?

对孩子而言:为什么睡着了就不再醒来?我睡着了还会醒来吗?爸爸妈妈睡着了会不会也不醒来了?……诸如重重,孩子对于真相的怀疑、猜测、害怕、惊恐都会成为心灵世界的一个炸弹。

在给孩子人生的“乌托邦”与现实的血腥之间,在理想国与一切都会终结的惨淡之间,这部片子用光影来告诉每一个大孩子和小孩子们:生死之间,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

02

生死,是人生的必修课

在我们的教育中,一直缺席“死亡”这一课。

好像死亡似乎是极其不吉利的,不能直接说“死”,要说“没了”“逝世”,皇帝是“驾崩” “薨”…… 连过年过节都有这样那样的忌讳避免触及“死亡”的字眼。好事成双、三五成群、就是不能“不三不四”,“4”同“死”,我们都会刻意避免这样的数字,这些地雷都在潜意识中告诉我们“死亡”太可怕了,谐音都不要看到。

对比一些有信仰地区对于死亡的哀悼与憧憬,“好好告别”在我们的文化里显得分外不被重视。某些国家对于幼儿园小朋友都有开设“死亡课程”,而我国高校2012年开始才有“生死课”。

前段时间朋友推荐我的丹麦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把我看哭了。讲的是一位爷爷突发心脏病,死后变成了幽灵,在夜晚来孙子房间,小艾斯本见到爷爷后非常惊喜,每天晚上都和爷爷玩耍,但是爷爷很不开心,他说自己“忘了做一件事”……他们回忆了半天,最后爷爷说:“我忘记和你说再见了!” “再见——-”故事中的一老一小都哭了,绘本面前的我也留下了眼泪。

对于孩子来说,只有身边的亲人离去了,父母才惊恐该如何才能面对孩子的疑惑。那个活生生的陪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人,突然就再也不见了,对于小孩子他们如何能理解,如何能接受生命这么复杂的经历?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冉克雷维说:“提早认识死亡才会深刻人生。”

蒙田说:“预前考虑死亡就是预先考虑自由。”

萨瓦特尔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03

死亡让我们分离,爱让我们永生

墨西哥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曾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这部影片里就讲到了墨西哥一年一度的亡灵节,传说中这一天,是去世先祖们从另外一个世界来到人类世界,与自己子孙后带「团聚」的一天。特别之处在于,因为有了“记忆”,这天并不像别的国家的“鬼节”一般悲伤,反而因为连接和温情显得更加欢乐。

网友“虎哥”说,他已经很久没在电影院哭得像个小孩子了,他想起这样一句话: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学上的死亡;第二次是在葬礼上,社会宣布你死亡;第三次就是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离开这世界。“如果电影里的故事是真的,那么我们对逝去亲友的思念也就有了意义。”

这也是《寻梦环游记》体现出来的三种死亡形态:

肉体的死亡,死亡的常态。

被怀念的死亡,依旧被铭记,所以在精神和灵魂上还以某种情感形式存在

终极的死亡,肉体已逝,无人铭记,世上再无任何可见可循的痕迹,真正的消逝。

从这个角度来说,《寻梦环游记》并不只是给孩子们看的,也是给每一个没有机会好好告别的大人看的。

04

死亡教育,也有分龄攻略

匈牙利心理学家玛利亚·耐基早在1948年就研究了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经研究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认知程度不一,应该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发展阶段,有差异的谈论死亡。

朦胧期: 0-4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没有概念,更多的是面对“分离焦虑”等物理空间上的分离而产生的情绪反应。也很少主动提出对于死亡的疑问。

孩子无法区分死亡和分离的概念,因此这个阶段不应该主动和孩子聊起“死亡”的话题,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时候与孩子谈起死亡,反而会适得其反,更多的关注点应该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问到关于死亡的问题,父母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方式跟孩子解释死亡,或者用绘本、动画、故事里的分离场景来帮助孩子理解,比如“老爷爷死了,就是永远离开了”、“小兔子死了,它睡着了要做一个很长很长的梦……”

感受期: 5-9岁

学龄前的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死亡的含义,但出于好奇或者别的原因,经常会问及与死亡相关的问题。

面对这类问题家长不应该恐慌,更不能吓唬孩子,应该坦然回答不躲闪,因为家长的坦然会让孩子认为死亡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家长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忌讳或禁止谈论时,就有可能把死亡这个概念和可怕的东西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恐惧。

发展-成熟期: 9-18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随着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的飞速发展,逐渐对死亡有了成熟的认识,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地,不可逆的,更是永久性的。

这时家长不应该通过编造的童话故事去忽悠孩子,更多地是理性地告诉孩子死亡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应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将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引申到对“意义”“价值感”的追求之上。

如果性教育的意义是自我保护和自我价值,那么死亡教育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重塑。性教育是阶段性的,死亡教育是终身的。因为生死本身,就最值得思考。

有原始的恐惧和冲动,所以有所敬畏更有所追求。每一次对死亡的思考,都是对生活本身的反思。因为生命的有限,故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梦想的可贵,故有所爱有所不爱。死亡本身,就是去伪存真。

死亡不是终结,遗忘才是。只要还有爱,就没有遗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命教育——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让孩子认识死亡?
写在清明:不懂“死亡”的孩子,绝不懂珍惜“生命”
“妈妈,你会死吗?”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妈妈,你会死去吗,面对“死亡问题”该如何回答?
向孩子正确解释死亡
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正确理解“死亡”,才能更珍惜生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