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说给老人做寿有哪些讲究
  •   说说给老人做寿有哪些讲究  

    2012-12-31 07:45:29|  分类: 生活窍门 |举报 |字号 订阅

     
    做寿:
    在习俗上,五十岁前所做的生日称「内祝」,也就是在自家内做生日庆祝之意。
    五十岁:称暖寿、半百添寿;
    六十岁:称小寿;
    七十岁:称中寿;
    八十岁:称上寿、大寿;
    九十岁:称绦老添寿;
    一百岁:称期颐。
     
    一般寿诞的活动都由子孙发起,除了要佈置寿堂外,还要淮备供品祭神拜祖,并淮备寿宴招待亲友。在寿宴的菜餚中,猪脚麵线是不可或缺的,猪脚像徵强健,麵线像徵长寿,祝福寿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吃寿麵时,要将寿麵拉高抽长,表示寿星将会福寿绵长,忌讳从中间咬断。前往祝寿的亲友以礼盒、酒或红包等贺礼来祝寿,主人则回以寿桃、红蛋、猪脚麵线、红龟粿来回礼。出嫁的女儿则要加送鸡、蛋、桃龟、衣服、金饰、红包贺母寿;加送鞋、帽、衣服、红包贺父寿,俗称「拜寿」或「敬寿」。
     
    祝寿的贺词有: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日月长明、松柏长春、荣寿志庆、无量寿佛、
    晋爵延龄,永祝遐龄、鹤算龟龄、南山献寿、寿域宏开、奉殇上寿等。
    做寿当日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感谢神明及祖先的庇佑。
    祭拜完神明及祖先后,子孙依序向寿星跪拜,并道贺祝寿。

    先祭拜神明:
    择吉时;
    半生熟五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五小杯;
    神前献茶、酒。
    点烛、焚香三柱迎神,祈求一切顺利。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金祇拜供神明;
    烧金大寿金、寿金、刈金、福金;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

    再祭拜祖先:
    饭菜六碗、十碗、十二碗;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七、九、十一杯;
    汤圆三碗;
    扎红纸麵线;
    寿桃、红龟粿;
    点烛、焚香三柱敬祖;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金祇拜供祖先;
    烧刈金、大银往生钱、纸做黄金、马蹄银及冥用现钞;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做满月
    依闽南、台湾地区俗例,人出生后三日、满月、四月日、週岁都会举行庆祝活动。
    出生满一个月叫「满月」,一般男婴在出生后的第三十天,女婴则是第二十九天,满月时所做的庆贺称「做满月」,有些人是选在第二十四天,取二十四孝之意,以其小孩长大后会如同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一样孝顺父母。
     
    这一天要剃掉婴儿的头髮,称做「理胎髮」。理胎髮的规矩很多,要先备妥葱、红鸭蛋、红鸡蛋、石头、金锁片、铜钱放在浴缸内,婴儿剃髮前须先沐浴,并用红鸡蛋及鸭蛋在婴儿头上轻轻滚动三次,取其「红顶」,希望他平步青云、功成名就;葱取聪明之意;红鸡蛋有再生、繁殖及圆满之意,也希望长个鸡蛋脸;红鸭蛋希望他长得高壮的寓意。而葱取意「聪明」、石头取意「压胆」,期待小朋友头壳快快长硬,如同石子般坚硬、健壮;金锁片及铜钱取意财运及好运、「大富大贵」。
    这一天,要做鸡酒油饭祭拜神明、祖先及床母。
    这天产妇的娘家会派产妇的兄弟,给外甥送「头尾」。所谓「头尾」指的是婴儿从头到脚所穿的所有衣物而言,包括帽子、衣服、银牌或金锁、手镯、脚镯、鞋袜等。这种「头尾」,在以前非常讲究,尤其是有钱人家,一共要送「做满月」、「做四月日」、「做週岁」等三次,其中以做满月和做週岁送的衣物最多。
    此外还要送蜡烛和「红龟粿」。现在生孩子时一般朋友也会送衣物来,所以就另作「油饭」和「米糕」以为答礼,也有人用「酥饼」与「汤圆」为答礼的。对方为了表示回礼,就把少许的米放在锅、盆等的容器中,上面再放一些豆子,用意是祈求婴儿健康。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及满月这一天,除了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外,还要淮备鸡酒油饭祭拜床母,此后,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等节日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祭拜床母,直到小孩满十六岁行成年礼为止。
    步骤及程序
    先将石子、硬币及葱加入煮蛋水;
    将捣碎之葱及蛋黄抹在婴儿头髮上,再将头髮洗淨;
    剃髮;
    将红蛋放在婴儿头上,轻轻的来回滚三次,口念:『鸭卵身、鸡卵面,好亲成,来相匀』。
    (有红顶之意,象徵未来功成名就、生官吉兆。)
    将胎髮及石头包在红纸内,放于屋顶上。
    或有旧俗例:由长辈将婴儿抱至户外进行喊老鹰的习俗,经婴儿抱著绕行屋子一圈,用赶鸡竹棒敲地边唱说:「老鹰飞上山、女子紧做官、老鹰飞高高、女子中状元、老鹰飞低低,女子紧做父。」或说「老鹰飞高高、生子生孙中状元、老鹰飞低低、女子快做老父」。这些童谣大多是为小孩祈福,期待将来有所成就。古时女孩不能做官,故大多只叫老鹰老鹰几声。最后将红蛋分给围观或邻近的小朋友。
    亲友礼俗:
    外家:
    婴儿外婆此天会备「头尾贺礼」及「外婆圆」送来女儿家。现今大多用礼金代替。
    头尾贺礼即是婴儿从头到脚所需穿戴的衣物,包含所需的鞋袜、手环及金饰。
    外婆圆就是外婆送的粉红色圆子。
    亲友:
    多半送衣物、金饰及红包等礼品,俗称「送庚」;
    或用红线作一小袋将钱币或银元放入袋中,再将袋子挂在婴儿脖子上,俗称「挂领」。
    喜家:
    备油饭、米糕、酥饼、红圆,现代人有用蛋糕、饼乾等答谢亲友;
    亲友在回礼时依古礼须放少许白米及几粒小石头于容器中,以期婴儿身体健康。
    若是第一胎为男婴,旧俗由父亲带著一隻鸡、六瓶米酒及一盘油饭的「媒人礼」,去答谢媒人,媒人则以金饰回礼,且留下鸡与油饭,但退回一半米酒。
    婴儿出生三天及满月这天要祭拜家中神明及祖先,并备鸡酒油饭祭拜床母,此外,到小孩满十六岁行成年礼前皆须于每年中元、端午、七夕、除夕或初一、十五等日祭拜床母。
    祭拜家中神明:
    半生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三小杯;
    油饭、米糕、发粿、红蛋;
    点烛火;
    神前献茶、酒;
    焚香三柱迎神,并祈求婴儿平安顺利长大;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金祇拜供神明;
    烧寿金、刈金、福金等三色金;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祭拜祖先:
    拜好神明的供品可再拜祖先;
    全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七、九或十一杯;
    油饭、米糕、发粿、红蛋、汤圆三碗;
    上供品,酒供几杯、筷子同样摆双;
    点烛;
    献茶、酒;
    焚香三柱,并祈求祖先保佑婴孩快快长大;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纸钱拜供祖先;
    烧刈金、大银;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做四月日:
    出生后满四个月时,要用牲醴和「红桃或寿桃」、「红龟」、「酥饼」来祭拜祖先及神明。同时娘家也会送来和「做满月」相同的「头尾」和红桃来祝贺,亲友则送些贺礼,主人则以红桃来作答礼答谢。
    做四月日这天还要做「收涎」,就是替婴儿解决流口水的问题,以便使他顺利长大成人。收涎的方式是用酥饼十二或二十四个,穿上红线挂在婴儿的胸前,然后由母亲或父亲抱著到亲友家走动,亲友则对著婴儿说两句吉祥话,然后拿下一个酥饼,横著擦一下婴儿的嘴。所说的吉祥话是「收涎收离离,明年招小弟」,或『收涎收乾乾,明年生男葩』。也有人说「紧大汉」,意思是祝福婴儿「很快长大」。也希望小朋友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这样即完成收涎仪式。而这天喜家多会收到一些礼品亦与百有关,如长命锁、项圈、手脚镯、长命衣、一百颗鸡蛋、一百个烧饼……等。
    「头尾」指的是婴儿从头到脚所穿的所有衣物而言,包括帽子、衣服、银牌或金锁胸饰、手镯、脚镯、鞋袜等。这种「头尾」,在以前非常讲究,尤其是有钱人家,一 共要送「做满月」、「做四月日」、「做週岁」等三次,其中以做满月和做週岁送的衣物最多。
    外家:
    婴儿外婆家要送个头尾礼,就是供小婴儿从头到脚穿戴的衣物。另外须备红桃。
    亲友们:
    亲友送金饰,如长命锁,小金片上刻有「富贵长命」、「福寿双全」的吉祥话;习俗上让小婴儿带上这些金饰可圈住或锁住小婴儿的灵魂,让其平安顺利长大。
    喜家:
    祭拜家中神明
    半生熟三牲;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三小杯;
    红龟粿、发粿、酥饼。
    上供品;
    点烛;
    神前献茶、酒;
    焚三柱香迎神,并祈求婴儿平安顺利长大;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金纸拜供神明;
    烧四色金(大寿金、寿金、刈金、福金);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祭拜祖先:
    拜好神明的供品可再拜祖先。
    全熟三牲、饭菜六碗、十碗或十二碗;
    水果;
    清茶三小杯;
    酒三杯;
    红蛋、红龟粿、发粿、酥饼、油饭。
    上供品(酒供几杯、筷子就摆几对);
    点烛;
    献茶、酒;
    焚香三柱,并祈求祖先保佑婴孩快快长大;
    香烧至三分之一时,双手捧持纸钱拜供祖先;
    烧刈金、大银;
    将酒撒于纸灰上;
    收拾供品,礼成。

    做週岁:
    週岁时,要用牲醴和红龟粿祭拜神明及祖先。(祭拜同做四月日一样)
    而婴儿的外婆家,这时也要送和「做四月日」时相同的「头尾」与红龟粿来祝贺,这就叫「做週岁」。至于接受「头尾」的婆家,也要送相当于「头尾」的金钱作为答礼。
    「週岁」这天,为了预卜婴儿一生事业,通常会将十二种物品摆在正厅的神桌上,把婴儿抱到旁边,让他随意抓取其中的一样物品,国语称「抓週」或「抓福」。这十二种物品分别为:
    笔:将成为书法家或画家。
    墨:将成为书法家或画家。
    书:将成为文人。
    算盘:将成为生意人。
    戳:将成为生意人。
    猪肉:将成为身体健康的人。
    鸡腿:将成为身体健康的人。
    银:将成为有钱的人。
    田土:将成为农夫。
    葱仔:将成为聪明人。
    柴瞒:将成为聪明人。
    包子:
    抓週是以最先抓取的物品来判断其未来所可能从事的事业及命运,如果婴儿拿的是文具类,有可能将来会成为学者、文人或艺术家;拿的是肉类,则会成为大食者而能保有健康;包子是用来擦婴儿的嘴,不过是作作样子,之后,再唸一句「嘴臭去,香的来」就丢给狗吃,意思是说以后不要有口臭。同时还要给婴儿吃爆米花糖,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位很「吃香」的人。上面所说的「抓週」,只限于男孩,女孩则无此规矩。
     
    认「契」父母:
    认契父母,以现代说法就是认乾爸爸、乾妈妈,以前人认为让一些不好养育较多病痛的小孩认「契父母」,吃他人家的水米就会比较容易养育。认契父母分三类:
    一.认「神」为契父母:
    男孩要认男性神明为契父,女孩则要认女性神明为契母。
    到庙中许愿。
    分一点香灰,将香灰放入红色袋中,用红线穿起挂于脖子上。
    每年至庙中换一次香灰。
    二.认「人」为契父母:
    契父送龙眼及牲礼给契子乞。
    契子将收到之礼物供在神前,焚香烧金纸向神明禀告结为「契父子」一事。
    仪式完成后契父子之关系即成立。
    三.认「乞丐」为契父母:
    农曆四月十一日李铁拐先组生日当天,至乞丐寮中拜乞丐为契父母。
    乞丐回送一放有饼及鸭蛋的小咸草包给契子。
    小孩将此咸草包挂于脖子上即完成仪式。
    礼俗:
    米水,就是藉由吃别人家的米水,将去除一些不好养育小孩的病痛毛病,希望藉由此方法她们能顺利健康长大。「初一、十五食米水」,契母于农曆十五这天备水、米、饼红包及小孩衣物置于谢篮中送给契子。
    契子家备以米香、猪脚及麵线作为回礼。
    契母每月初一、十五皆须备米水给契子,契子家则以米香作为回礼。
    称呼自己亲生父母为叔父、婶婶,伯父、伯母,称契父母为爸爸、妈妈;
    现代人多半仍称自己父母为爸妈。
    另外一种米水之古早说法则是运用「订婚纳吉」方式
    为不好育养的子女找一门亲事。
    对方同意后将男方米、水送到女方家,将对方送来的米、水放入家中米瓮及水缸中。
    用此混合米、水做饭、敬拜神明。
    待女孩长大后,在嫁入当年许配的男方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嫁娶中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客家做满月是最为隆重诞生礼仪
    做满月
    客家人“做满月”
    拜神鬼佛、祖先供品有别
    祭拜祖先是最好的供品!不需要昂贵的鲜花水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