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老规矩
1、“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看着像拜先人的祭品,让上了年纪的长辈心里不舒服,而且米饭无法固定筷子时,饭粒会被筷子挑到桌面,让同桌吃饭的感觉不好。别人的感受要顾及,对吧?
2、“不能用筷子敲盘碗”,制造出来的噪音破坏了就餐的氛围,长辈生气了,骂一句“像个乞丐”,孩子能体谅吗?
3、“客人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就是,如果换了你作客时主人家的孩子说你是“要饭的”,而且“还要饭”,你会痛快吗?与人相处,要关注别人的感受。
4、“敲门应该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拍门属于报丧。”对柯南·道尔感兴趣的朋友,或许都听过这样的故事,听到三下连续的敲门声,屋里的人已经感觉到敲门者的急躁了;如果不是敲门而是拍门,受惊的老人家发现是个混小子在瞎拍,骂一句“报丧呀”不是很正常吗?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让屋里的人好接受些,这就是教养。
5、“吃饭坐哪就不能再换,端着碗满处跑那是要饭的。”也不好好想想怎么又挨骂了!坐下来了又要换位子,您是在挑剔谁呢?换个位,得罪了谁都不知道,要辩解,还真讲不清楚。这是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谈,如果孩子没有超强的领悟力,家长还是得耐心解说一下。至于端着饭到处跑,这习惯一旦养成,别说家长头疼“孩子怎么都不老老实实吃饭”,端着饭跑邻居家合适吗?把鸡骨头到处扔雅观吗?就着路边的尘土吃饭卫生吗?
6、“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孩子不能动。”起码的尊老传统,就不用再解释了吧?
7、“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长幼有序,就不用再解释了吧?老公老婆乱坐一气,总有一点不方便吧?
8、“有的孩子得宠,可以挨着老人,但坐椅不可高于长辈。”教孩子学规矩不在课堂上,而在生活中;孩子教好了,有教养就更能被社会接受,这比家长的面子更重要,对吗?
9、“喝汤不许吸溜,吃饭不许吧嗒嘴,要闭上嘴巴。”能想象一下旁人的感受就不难理解了。有一回吃饭,不慎瞥到糊状物在别人嘴里的情形,那一顿我吃得很少。
10、“吃饭时,手要扶碗,绝不许一只手在桌下。”您要不觉得这不好看,我也没法子解释了;有一回我应邀到朋友家吃饭,看到他们一家老少吃饭时左手都不知在桌底下干啥,感觉真的很古怪。
11、“不许叉腿待着,不许咋咋呼呼,不许斜着眼看人,不许抖腿。”前两项,是男孩的话就是“粗豪”,绝对和“优雅”不沾边;女孩子的话,现在都流行“女汉子”了,能否嫁到好人家,恐怕已经不足为虑了?斜着眼看人,也就是文学作品中的“不以正眼看人”,属于藐视,有教养的都该懂得尊重人,对吗?至于抖腿,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觉得俗话说的“腿一抖人就贱”,是很客观、很精确的描述。
12、“递剪子时要手攥剪子尖儿,把剪刀柄让给对方。”当然,总不能都要等扎伤人了才来道歉吧?如果都扎了人了,还要怪别人不小心,那我真的无话可说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一辈留下来的规矩有哪些?
过年聚餐,别让孩子差在这一点上!
在南阳,这就叫规矩!
于都客家老规矩你还知道多少,好好传授给下一代!
北京人从小的家教
过年了,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