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里最难解的曲子,李纨的《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
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朱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
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
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
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这是李纨的判曲,应该是十二首红楼梦曲里最长的一首,曲名叫《晚韶华》。
这'韶华’二字其实大有说头,因为它在书中多次出现,多次出现的字眼,我们得留个心眼,心里也多琢磨下。我们看下哪些地方出现过'韶华’:
1)惜春的曲子《虚花悟》:把这韶华打灭,不见那清淡天和。2)李纨的曲子《晚韶华》:那美韶华去之何迅!3)占花名时,麝月抽到的签:题曰'韶华胜极’。4)桃花社联诗,林黛玉写的《唐多令》: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5)薛宝钗填柳絮词: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風频借力,送我上青云!如果将'韶光’也算作'韶华’的话,那还得算上写贾宝玉的这首《西江月》:可怜辜负好韶光, 于国于家无望。我们先将'韶华’分开来看。韶,传说是舜帝所作的乐曲名,大家都知道'箫韶九成’的成语,毛主席的家乡韶山,也是得名于舜帝制韶乐的传说。而舜帝及其传说,在《红楼梦》里多次出现,比如书中说'太祖仿舜帝南巡’,红学家借此认为,这个太祖就是康熙皇帝,说的是康熙南巡。但红学家总是回避贾宝玉将芳官打扮成骚鞑子、取名耶律雄奴的那一段,更是对贾宝玉大骂匈奴犬戎那段话视而不见。我们再来回顾下贾宝玉这段话:“'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这段话非常重要,作者借贾宝玉之口,表明了红楼梦中人,都是大舜之正裔,继承的是尧舜的功德仁孝。“日月亿兆不朽”,显然暗示是明朝万历年间。这在秦可卿出殡时铭旌上写的“兆年不易之朝”,有异曲同工之妙。日月,指大明,亿兆不朽、兆年不易,就是指千秋万代、历经万世,其实就是喻指明朝万历。
再看“华”字,在这里是指时光。韶华就是指春光、美好的时光。不过,既然“韶”是源自舜帝的典故,又提到与尧舜相对的匈奴犬戎,显然这个“华”,又暗示华夏的意思。所以这'韶华’,是指汉人的韶华、华夏的韶华、大明的韶华,绝不是满人的韶华、戎羌的韶华、清朝的韶华。然而再好的韶华,也已经太晚了,因为现在是末世了,大明的美好时代已经结束了,朱楼富贵已是昨日梦幻,水国满清正在彻夜狂欢。我们具体看一下这首曲子。
第一句: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这里'镜里’'梦里’,有些费解,但更费解的是恩情、功名,一定要将这两组词联系起来解,才解得通。恩情,很容易理解成父母恩情,认为是指李纨、贾兰母子之间的恩情。那为什么是'镜里’恩情?他们母子的恩情,是实实在在的,怎么成了镜花水月虚幻之物了?当然红学家说是夫妻恩情。贾珠死的早,这夫妻恩情镜花水月了。那功名,自然是贾兰日后高中、取得功名。那又怎么成了'梦里’的功名了呢?镜里恩情、梦里功名,这都是虚幻之情、虚幻之名。这不对啊,贾兰和母亲的恩情怎么会是虚幻的呢?贾兰后来获得的功名又怎么是虚幻的呢?如果脱离小说的写作时代背景,将红楼梦当作旗人贵族的家事来解读的话,那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的。其实,恩情,在中国古达,更多地是指皇恩,是指朝廷对臣民的恩情,你看戏文常说'皇恩浩荡’、'谢主隆恩’、'世受朝恩’,比如汉朝颁发的'推恩令’等等。尤其是与'功名’联系起来,那几乎可以肯定,这'恩情’就是指朝廷皇恩了。因为古人的'功名富贵’,那就是皇帝给的啊,尤其是参加殿试,考取进士的,那都是天子门生。如果想到了这一层,那功名是朝廷给的功名,那恩情自然是朝廷给的恩情雨露;那反过来就是朝廷的恩情已经是镜花水月了,那功名自然是梦幻泡影了。
那新的问题产生了,这里的'镜里’又是什么镜,这里的'梦里’又是谁的?镜,你会想到什么?会想到麝月的宫镜——窗明麝月开宫镜;会想到黛玉的菱花镜——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还会想到什么?自然还有那首《枉凝眉》: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梦,你会想到什么?那还用说,自然想到书名'红楼梦’,想到'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还应该会想到'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明月宫镜也罢,朱楼梦也罢,前面已经说得够多了,自然是指明朝的镜、明朝的梦。那镜里恩情、梦里功名就好理解了,原来大明王朝已经是'水中月、镜中花’,昔日的恩情,也就是前朝的皇恩,已经是在'镜里’了,而'功名’也自然是如梦幻泡影了。第二句:那美韶华去之何迅!休提那绣帐鸳衾。这两句很明了,是感叹韶华易逝、荣华不再,休提那绣帐鸳衾,意思是'绣帐鸳衾’那荣华富贵已经是过去式了。美好的时代结束了,其他的一切都成浮云了。当然表面的意思是指李纨和贾珠的夫妻恩爱,早已过去。
第三句: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珠冠、凤袄,是指明朝的凤冠霞帔,朝廷赏给命妇的服饰装扮,是借指贾兰取得了功名,李纨荣封诰命。可这又能怎么样呢?李纨很快就被无常鬼勾去了性命。多说一句,凤冠霞帔是典型的明朝汉人服饰。据说是明朝马皇后允许民间女子,结婚时,也可以穿着凤冠霞帔。官员的夫人或者母亲,正式的礼服,也是凤冠霞帔。还记得前面说洪承畴那一章吗?说洪承畴给母亲盖了豪华的大宅子,但洪母就穿着当时结婚时的礼服,就是明朝的凤冠霞帔,带着小儿子搬到船上生活,后人赞颂洪母是“素月孤舟”。红楼梦里无论男女,无论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都是明朝汉人的服饰,清朝孙温绘制的《红楼梦全绘本》,里面的人物、场景,也全是明朝的。实在不明白某些红学家总是言之凿凿地说《红楼梦》是写清朝旗人贵族生活的。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用一个小细节,就敢推出一个大结论。第四句: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这话就说得很严重了,显然是批判李纨的。意思是你不顾天下形势、不问天下大事,只一味地让孩子读书求功名,纵有功名又是为谁效命?追求老来富贵,也要想想为子孙积德积福。第五句: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这一段是将“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这句具体化了,具体描写贾兰取得功名、李纨荣封诰命,但又很快死去的情景。这里要搞清楚一点,那就是明清的诰命制度。诰命夫人是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这里的诰命夫人,就是指外命妇。一般得到外命妇身份的女性,封爵等级皆从夫之官衔高低而定,例如一品夫人、二品夫人、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以下皆为孺人的外命妇等级。有的官员的母亲,因为改嫁而不能获得外命妇身份。李纨没有改嫁,贾兰立了功名、封了大官,李纨以母亲身份,成为诰命夫人。只是不知道是几品。这里要重点注意对'功名’的理解,以前的理解包括通行本高鹗的续本,也是认为贾兰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取得了'功名’,李纨又能得享福贵了,可惜没多久就死了。 这里要明白一点,中了进士,其母亲妻子是得不了'诰命夫人’的。因为'进士’还不是官,也没有品级,诰命夫人是有品级的,其品级是和丈夫或儿子的官衔一致的。只有做了官,或者立了军功,封了爵位,老婆或母亲,才有机会被封“诰命”。那通行本为什么要这么写呢?难道高鹗连这起码的常识都不知道吗?其实,高鹗之所以那么写,是他不敢直写贾兰是因为取得了战功、军功,而被朝廷封官的。高鹗是知道背后的真相,但不敢写出来;后来的人是不了解诰命制度,而错解了贾兰的'功名’,而认为贾兰只是取得了科举功名、中了进士,李纨年轻守寡自然能得诰命。其实贾兰要是不立大功、不做大官,其母亲是没资格做诰命的。她不改嫁守节,充其量朝廷送她一块贞节牌坊,而不是封她为诰命。另外按照清朝的制度,被封为诰命夫人,那还得进京入宫面见清朝的太后或皇后,谢恩服侍太后或皇后。母亲得诰命见太后,妻子得诰命见皇后,大体这样。同样是说洪承畴那一章,也说到了洪承畴把母亲接到北京,结果洪母见了儿子就将儿子一顿打,并说:“我一把年纪了,让我来给旗人当老妈子。”因为按照惯例,洪承畴的母亲,得去给孝庄皇太后请安。这是洪母是倍感耻辱。同样的,李纨也被封为诰命,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她是戎羌新朝廷的诰命夫人,身为大舜之正裔,她却要入宫给戎羌蛮夷的太后请安。甄士隐注解《好了歌》,里面有一句: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写的就是成了诰命夫人的李纨,儿子真成了大官了,朝廷赐给蟒袍玉带,反而心里很不是滋味了。因为儿子做的是戎羌的官。我们仔细看这句'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腰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你看里面用得形容词:气昂昂、光灿灿、威赫赫,又是簪缨、又是金印、又是高爵禄,这显然是大官,立的是大功,所以才能享受'爵禄高登’。而且贾兰立的功很可能是'军功’、'战功’,你看他是'腰悬金印’,王侯将相才有'金印’,头上戴的簪缨帽,这是典型的武将的帽子。这更确定了,贾兰是一名武将,掌握军权,立了大军功。绝对不是考中了一个进士而已。第六句: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首先这一问,问得振聋发聩:古来将相现在还在吗?还记得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么?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好了歌》这几句,用在贾兰身上毫无问题啊,适逢乱世,贾兰依然不忘个人的'功名富贵’,可就算出相入将,取得功名又如何?最后还不是荒冢一堆?再看古今那些文臣武将,君王在世时,天天说什么皇恩浩荡,谁知君王一死,臣子们又另投新主、跟着他人去了。你看,《好了歌》说的“恩情”,就是指皇家朝廷的恩情,李纨这首曲子的“恩情”同样如此。这首曲子,不仅对应了跛足道人的《好了歌》,也对应了甄士隐的注解,刚才说了,就是那句“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吴本后面李纨的结局,完全印证了此句及其判词曲子,这段情节是吴本的最后一回,我们就看一下这一段:吴本108回
且说李纨在山里苦度光阴,亲见儿子在仕途浮浮沉沉,不免常年牵肠挂肚。忽有一日众官兵前来报喜讯,道贾老爷又升官了,要李纨穿上蟒袍进宫谢恩。
李纨素来不喜功名,推辞道:「穿上这个倒也可笑,羞不死人。」然众人皆道是皇上亲赐,圣命不可违。李纨面露尴尬之色勉强穿了,却不合身,袖子长了许多。又向众人询问贾兰此次升官缘由。原来贾兰在疆场立下赫赫战功,圣上赐命嘉奖,将贾兰官职连陞几级,贾兰、贾菌二人皆爵禄高登。李纨受宠若惊,抛了破袄寒衣,带上珠冠,披了凤袄,胸悬金印,头戴簪缨,八面威風坐了轿子进宫谢恩去了。一时哄动全城,无人不知,无人不羡。谁知李纨回家后不到一月就一病而亡,空使世人嗟叹。
花了两集的篇幅,解读完了李纨的判词判曲,相信你对李纨、贾兰母子的形象,会有重新的认识。回头再看红学家们所谓专业权威的解读,他们解读的贾兰,不过是通行本里的贾兰罢了。他们一方面瞧不起通行本,一方面又完全按照通行本的主题思想、故事情节来解读《红楼梦》。结果绕来绕去,总在曹家打转。曹家沟越挖越深,距离红楼真相却越来越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兰立了战功,其母李纨得以荣封诰命
为什么说李纨“枉与他人作笑谈”?
红楼梦:李纨的曲词里,写满她可怜可悲的一生
《红楼梦》赏析 515 李纨:后人钦敬先珠大嫂
论李纨之【晚韶华】
再论李纨之《晚韶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