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风流才子巧留联

  此处所谓风流才子,指的是唐伯虎(1470-1523),即唐寅是也。名寅,字伯虎,
一字子畏,自号六如居士。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明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第一,
世称唐解元。此人风流倜傥,恃才傲物,蔑视世俗,生活狂放不羁,薄名利,广交游,
素有“江南第一才子”之称。其诗词不拘成法,多用口语。自号之所以为“六如居士”,
是因为他说万事万物都“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转眼皆空”。诗文书
画俱佳,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合称为“吴中四才子”。又因绘画成就突出,与仇
英、沈周、文征明合称“明四家”。唐伯虎为人聪明机智,才思敏捷,在对联创作中也
有很多佳作。

  唐伯虎小时候,常常随父亲陪客人。有一次,父亲以炒豆和西瓜待客,他行抓了一
把炒豆放在兜里,又拣了一大片西瓜要啃。父亲正要批评他,客人说:“你若对出这个
对子,这西瓜才让你吃。”于是捻开一粒豆子念道:“炒豆捻开,抛下一双金龟甲。”

  唐伯虎捧着西瓜立即对道:“甜瓜节破,分成两片玉玻璃。”

  对得工整快捷,使父亲和客人都笑了。

  还有一次,唐伯虎跟父亲一道去游春,见一和尚敲着木鱼走来,父亲信口念了一上
句要他对:“木鱼口内含珠,吞不入,吐不出;”

  他见不少乡下孩子正在放风筝,便随口对出了下联:“纸鹞腰间系线,放得去,收
得来。”

  唐伯虎常常与友人一起饮酒赋诗,联对取乐。他有一副对华太师的对联:“假山真
鹿走;死水活鱼游。”

  还有对张灵隐一联:“绣鞋低罩绿罗裙,鸳鸯戏水;金钗斜插青丝鬓,鸾凤穿云。”

  “吉祥草伴忘忧草,吉忧相兼;龙爪花连金凤花,龙凤双现。”

  这些对联都看出他的思维敏捷,联句别具一格。有一次,几个友人一起到郊外游春,
戏游山水,赏景吟诗。当此时,大地春回,万物生机勃勃,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时
的农夫,也忙着进行春耕,有的在耕地,有的在车水灌田。他们一伙人走过几块稻田,
发现两个农夫正在用水车(民间称翻车为水车,用于提水灌溉的农具)车水灌田,突然
之间,不知什么原因,翻车不动了,两个农夫跳下翻车,检查出了什么毛病。同行的祝
枝山(祝允明)见此情景,灵机一动,出一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这个上联结合当时的情景,巧妙地利用“水”和“车”字,使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
回环往复,其妙无穷。祝枝山说出了上联,觉得这样的上联一定没人能对得出来,因此
说过后得意地要求同行的几人对出下联。但他没想到,与他一起同行的还有一个风流才
子唐伯虎!只见唐伯虎微微一笑,轻易地对出了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此下联使用了与上联同样的修辞手法,同样的结构,可谓属对工整,天衣无缝。

  这唐伯虎自从无端被牵进科场舞弊案后,不用说政治上完了,名声上臭了,思想上
空了。终日借酒浇愁,赏花吟月。囊中羞涩时,只得卖字卖画换酒。还曾和祝枝山一起
着破衣装乞丐,讨钱买酒喝呢!不再求名利,不再想功名,不再顾面子。只是喝酒这一
桩事上,倒不曾忘了一日。话说有一天,几个酒朋友又相约到一姓陶的朋友家里喝酒。
姓陶的朋友也实在是爱桃,前院中就栽了几棵大大的桃树。时值初夏,桃儿正正鲜红欲
滴,叫人垂涎三尺。鲜桃下酒,似乎醉得特别快,不多一会儿,一伙人便东倒西歪,摇
摇晃晃。其中一个人好象尚未尽兴,摇摇晃晃的要爬上桃树摘桃下酒。爬了几次都爬不
上去,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唐伯虎摇头晃脑,即景吟出了一妙联:“陶宅院前酣醉;醉
汉前院摘桃。”此联妙在:谐音兼回文,构思奇特!“陶”与“桃”,“宅”与“摘”,
“酣”与“汉”读音相近,利用这几个字的谐音,构成了一个回文联。下联就是将上联
的字倒着念过来,读音完全一样。众人拍案叫绝,马上叫人搬来笔墨。唐伯虎趁着酒兴,
大笔一挥,龙飞凤舞地写下了这一奇特的回文对联。

  唐伯虎诗文书画俱佳,又是当时的一大名人,人既然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很
多人都想得到他的一幅“墨宝”,并以得到唐伯虎的字画为荣。但是这个风流才子又不
大动笔,因此要得到他的一幅字画也实在是不易。有一次,他到一座古寺去与一老僧谈
论诗画,喝酒唱诗论文。老和尚乘着酒兴,拿出他画的一幅墨荷图,要唐伯虎在上面题
字作为留念。唐伯虎见画画得不错,欣然同意,拿出笔来,在上面题写道:“画上荷花
和尚画。”

  老和尚也很高兴,当即把画收了起来。此句在当时没人看出其中的奥妙,直到200
多年之后的清代,有一天,著名的诗人李调元也来此古刹,见了此题字,仔细思忖,才
发现这是一句谐音兼回文句,“上”和“尚”,“荷”和“和”是谐音的。此句顺着念
和倒着念,读音是一样的。他于是灵机一动,即兴补作一句,作为下联:“书临汉字翰
林书。”

  此句也是谐音兼回文句,“临”和“林”,“汉”和“翰”是谐音的,与上联一样,
顺着念,倒着念,读音都是一样的。

  有一次,一个乞丐出身发了财的商店老板请他写春联,并要求要写上生意好、钱财
多的意思。唐伯虎于是写了下面一副“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这本是一副对仗工整,颇为典雅切题的好对联,可老板是个粗人,看不懂,不满意,
求他再写。他于是写了一副非常通俗的对联:“门前生意,好比六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此联全用俗语,通俗易懂,老板看了非常高兴。

  还有一次,唐伯虎在一个乡村小田埂上游春,中途遇一老农挑一担塘泥往田里送。
老农一见唐伯虎就拦住了他,要同他对对子,并声称“如若对得上,我挑往田里让你过
去;如若对不上,你必须脱下鞋袜下田让路。”唐伯虎当然欣然同意。老农即时出一上
联:“一担重泥拦子路。”

  从字面意思上看,好象是说:我挑了一担很重的塘泥拦住了你的去路。好象很好对。
但是,唐伯虎仔细一琢磨,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原来对联中暗含了两个人名,“仲
尼”和“子路”。他想了好久,实在是对不出下联,便一面称赞老农的聪明才高,一面
脱下鞋袜下田让路。可是,当他走到河岸时,看见纤夫们一边拉着纤索一边说说笑笑地
回顾后船,因而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他兴奋地跑回去找到老农,对出了下联:“两
岸纤夫笑颜回。”

  下联与上联一样,也暗含了两个人名:“庆父”和“颜回”。老农也点头称赞,不
愧为“江南第一才子”。

  有一天,唐伯虎路过一个小村,见一妇女边打扫门口乱柴,边叫小叔子来捆。正觉
得有趣,忽见一少女挑水挑塌了扁担,把只水桶箍跌落了,连忙叫小姑来箍。于是唐伯
虎随口占了一趣妙联:“嫂扫乱柴呼叔束;姨移破桶令姑箍。”

  联中运用了同音异义的字,构成了一副工整风趣的对联。

  他看到一个和尚犯法,带着板枷,信口咏了一联:“削发又犯法;出家却带枷。”

  巧妙地利用谐音,妙趣横生。

  唐伯虎死后,因他的名声、骨气被人尊敬,人们为他修建了祠堂,也题了一些对联
:“才子风流,岂在色字;名贤忠正,不附权奸。”

  “沧浪亭中,吴郡名贤占一席;桃花坞里,金阊遗迹足千秋。”其中的桃花坞,是
他在苏州的住所。

  清代宋荦在苏州任职时,曾为唐伯虎修墓,有人为此事题对联:“在昔唐衢常恸哭
;祗今宋玉与招魂。”宋荦在当时也是有名的文人,因此,这副对联含有才子怜才子,
惺惺惜惺惺之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趣联谈艺:(九)谐音联
尼姑出上联:和尚上楼,楼高梯短,何上何上,和尚下联让尼姑红脸
经典拆字联:老农上联“鸿是江边鸟”,唐伯虎下联令人点赞
趣味语文故事【六】
古灵精怪的对联
尼姑出上联:“和尚上楼,楼短梯长,何上,何上”,下联如何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