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幼儿园一日常规教育的组织艺术教研活动
一、背景
《纲要》健康领域教育要求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指南》健康领域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教师对幼儿间隙活动方式方法上比较简单、被动,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仍然存在如下现状:
1 .教师每时每刻紧绷神经,既要照顾一边喝水的幼儿,又要关注另一边盥洗的幼儿。面对这么多幼儿,很多年轻教师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惧怕间隙活动。
2 .为了幼儿的安全,教师过于收紧的方式,让幼儿在教师掌控之中,幼儿的天性被压抑。
3.幼儿间隙活动时,不能很好地关注到每个幼儿,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4.有些班级无序的间隙活动会造成幼儿的很多不适行为,导致很多意外事故的发生,如打架、碰撞、争抢等等。
那么如何正确地组织间隙活动,解决这种状况呢?于是,确定了幼儿一日生活中间隙活动秩序性和艺术性的教研活动。
二、
1.提升间隙活动的组织能力和教师之间配合的默契度。
2.提升教师组织间隙活动的教育艺术。
3.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及健康意识和行为。
4.创设宽松舒适的间隙活动氛围,把幼儿从高控的氛围中解放出来。
三、流程
(一)抛出问题  引发讨论
1.组织教师现状讨论
你对你们班级的间隙活动满意吗?你觉得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观看录像视频,教师根据自己观摩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现问题互相交流找出应对策略。
其中发现:①幼儿整体规则意识较差;②教师高控行为多;③小班幼儿自控能力弱,教师难以控制;④中、大班有的幼儿趁机打闹出现安全隐患;⑤幼儿等待现象导致幼儿无所事事,造成幼儿时间的浪费。
2.提出要求,按年龄段探讨策略
针对研究目标提出要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能力的现状,班级教师共同商讨并实施。根据前期问题的发现,通过集体研讨解决在组织幼儿间隙活动时,应该采取怎样的具体策略来改进间隙现状。可以分成两组进行教研,一组思考中、大班间隙活动有趣、有序的策略,另一组思考让小班间隙活动有趣、有序的策略。最后互相交流、学习借鉴,总结如下:
(1)充分运用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让幼儿在艺术的感染中摆脱教师的语言提醒,从而有序进行分组间隙活动。
(2)教师合理分工,组织幼儿分组轮流进行,一组幼儿按规律入厕、洗手、喝水,另一组在音乐游戏、手指游戏、复习儿歌故事中进行。
(二)级部交流  阶段反思
以录像的形式记录初步成果,然后以级部为单位集中观摩讨论学习,发现自己及别的班级的成功及不足之处,探讨制订下一步改进措施。如间隙中安静活动可利用听故事、律动、听说游戏、猜谜等形式。
在活动过程中,班级教师必须要要求一致,并且坚持执行,不可随意更改活动规则。对于不按规则活动的幼儿,要适时介入引导,并且允许幼儿有改正的时间。第二阶段结束后,幼儿已经能在音乐提示下,开心、有序地活动,不需要教师过多介入,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了。
(三)理念转变 灵活多样
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将教育艺术扩展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可以让一日活动都充满艺术性。教师要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各环节,从小细节中挖掘出大内涵,让各环节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内涵。
一日生活即教育,一日环节皆课程,间隙活动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让幼儿在更有趣、有序的过程中进行,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循序渐进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关注与研究,提出更多有效的组织策略。
从长远看,培养和树立幼儿独立意识将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常规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重视个别教育、随机教育,对能力较弱的幼儿能逐步提要求,对有自己方法的幼儿,只要能达到目标要求,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
教师感想:
1通过这次的研讨,我感受颇多: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制定符合本班幼儿的常规训练方法。
2.隐形规则要到位。这学期我们会为幼儿制作一些标志性的隐形规则,如代表入口和出口的箭头,通过隐形规则帮助幼儿建立秩序感。
3.间隙活动要讲求艺术性。幼儿的间隙活动不单单是让幼儿机械地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而是让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自觉地遵守秩序。在间隙环节,教师注意不刻意的去压制幼儿。
4.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常规,让幼儿自己有意识的自觉去站队、小便、喝水,这是我们以后要注意培养的一个方面。
5.注重细节,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
师2: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教育活动作为重点,忽略了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通过这次活动的组织,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班内教师要求要一致,互相配合,给幼儿做榜样,无形中影响幼儿能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师3:通过今天的活动,我发现了其他班级的优点,为我班以后的常规整改有了很大的信心。为此,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师要做到要求一致,有团结协作的意识,分工合理、配合默契,不管是主班教师还是配班教师都要以幼儿为主,时刻关注幼儿,针对幼儿的小问题要及时的给予纠正,为幼儿良好的习惯打好基础。
2.对幼儿的各项活动都要细致,针对洗手等活动利用离园或第二节活动的时间进行集体教学,教会幼儿怎样正确洗手等,这样在间隙活动时才能更有效率的完成。
3.和家长做好沟通工作,针对自己的想法与管理办法,要及时的和家长交流,让家长在家以同样的要求对待幼儿,做到家园一致。
(四)DV大赛  经验总结
1.举行一日生活常规组织教育艺术DV大赛
  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教师教育行为的适宜性及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2.研讨总结。指出各班在活动中的优点、不足及以后的改进措施。
3.后期DV的完善工作。
  将班级间隙活动的方法及措施,按年龄段整理成系统资料,以便互相学习借鉴及新教师培训使用。
四、收获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班级情况有了初步成效,教师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分级部进行讨论,力求找到适合幼儿心理的组织方式。教师的组织与指导,要适时,并掌握好一个”度”,不能“放羊”,也不能干预过多,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游戏,但教师要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提供帮助与引导,并选择制订出具有艺术的组织形式,让幼儿自主、自觉地、有意识的来参与活动。
1.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用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来代替教师的语言组织,效果非常好,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进行各项间隙活动,享受着音乐带来的艺术美感。
2.各个环节进行创新,如洗手台上放几块吸水海绵吸引幼儿自己把水擦干净;教师创编出各种简单有趣的手势吸引幼儿注意力;音乐小律动、注意力训练游戏渗透其中,幼儿的秩序感无形中便形成了……班级氛围温馨、愉快,没有了嘈杂吵闹。
3.在活动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和配合默契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教师的工作量变小了,把教师从焦虑中解救出来,促进教师对一日常规各项活动的有效组织。
4.促进了幼儿园保教常规及各项大型活动的开展,如:课堂集体教学、运动会、早操等等一日各项活动都井井有条,这些都得益于幼儿的秩序感的形成。
五、下一步重点
1.研讨总结,找出各班在活动中的优点、不足及以后的改进措施进行讨论反馈。合理安排一日活动各环节,从小细节中挖掘出大内涵,让各环节发挥其特有的教育价值。
2.活动时的检查环节不够完善,下一步需要重点探讨规避措施。
3.继续提升幼儿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使间隙活动更有趣、更自主。
4.进行第二轮DV大赛,完善DV制作,将班级间隙活动的方法及措施,按年龄段整理成系统资料,以便互相学习借鉴及对新教师的培训。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教育实验幼儿园 李凤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园教师年度考核表
幼儿园年级组工作计划
幼儿园保教园长一日工作流程
太平中心幼儿园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工作总结
保教主任一日工作流程
幼儿教师大班工作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