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聪耳通窍,散内泄热--翳风穴
  人体穴位 >> 翳风穴 | 人体穴位图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手、足少阳之会。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布有耳大神经,深层为面神经干从茎乳突孔穿出处,并有耳后动、静脉,颈外静脉。主治耳鸣,耳聋,聤耳,口眼斜,口噤不开,齿痛,颊肿,瘰疬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目录

 [隐藏]
  • 1 翳风穴概况
  • 2 视频:百年程氏养生经 翳风穴 风池 风府穴
  • 3 人体穴位专题
    • 3.1 腧穴相关电子书
  • 4 人体穴位图
  • 5 参看

翳风穴概况

【标准定位】在耳垂后,当乳突下颌骨之间凹陷处。

【取法】取正坐或侧伏,耳垂微向内折,于乳突前方凹陷处取穴。

【穴位解剖】本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腮腺。皮肤由耳大神经分布。皮下组织疏松,耳后静脉面后静脉汇合成颈外(浅)静脉,在胸锁乳突肌浅面向下后斜行,至该肌后缘,锁骨上约2.5厘米处,穿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沿颈外静脉排列的淋巴结称为颈淋巴结,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腮腺咬肌筋膜,在乳突肌与胸锁乳突肌前缘,继而进达腮腺的下颌后突部,可深抵起于基突的肌肉。

【特异性】交会穴之一,手足少阳之会(《针灸甲乙经》)。

【功用】聪耳通窍,散内泄热。

【主治病症】

头面五官科疾病:耳聋耳鸣,头痛牙痛,腮腺炎,下颌关节炎,口眼喎斜,笑肌麻痹,甲状腺肿,面神经麻痹。

神经系统疾病:痉病,狂疾,膈肌痉挛。

【刺灸法】

刺法:

1、直刺0.8-1.2寸,耳后酸胀,可扩散至舌前部及半侧面部,以治面瘫、腮腺炎等。

2、向内前下方斜刺1.5-2.0寸,局部酸胀,可向咽部扩散,咽部有发紧发热感,以治聋哑。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释名]“翳”,原指羽扇,用作遮掩。穴在风池之前耳根部,为耳垂所掩蔽。

翳风穴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

《针灸甲乙经》:“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耳中”;《针灸集成》:“在耳根部,距耳五分”。

[局部解剖]

肌肉:后方由浅到深为锁乳突肌,头夹肌,头最长肌,二腹肌后腹。

神经:耳大神经,深层当面神经干从颅骨穿出处。

血管:耳后动、静脉和颈外浅静脉。

[类别]手足少阳之会。

[功效]利颊、聪耳、正口僻。

[主治]

古代记述:耳鸣、耳聋、口眼歪斜、口噤、颊肿、牙痛、瘰疬、暴喑、牙车急痛、耳中湿痒、耳红肿痛、视物不清。

近人报道:面瘫、腮腺炎、聋哑、颞颔关节痛。

翳风穴 介绍

[方例]

耳聋气闭:听会翳风

暴喑不能言:翳风、通里

急性腮腺炎、翳风、颊车合谷

项部瘰疬:翳风、天井、足临泣

[刺灸法]向上角或对侧内眼角方向刺入1~1.5寸;如治聋可向内上方刺入,治哑可向内下方刺入;治面瘫时还可向下颌骨前面的上下方透刺。不用直接灸,艾条温灸5~15分钟。

视频:百年程氏养生经 翳风穴 风池 风府穴

http://www.a-hospital.com/w/%E6%89%8B%E5%B0%91%E9%98%B3%E4%B8%89%E7%84%A6%E7%BB%8F%E7%A9%B4
 

清热穴

凡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退除虚热等功效,可治疗热病高热、脏腑郁热、痈肿疮毒以及阴虚内热等各种里热证候的腧穴,称为清热穴。这类腧穴较多,现依据其作用特点,分为清心热穴、清肺热穴、清肝胆热穴、清胃肠热穴、清三焦热穴和清热解毒穴等加以介绍。

  • 清心热穴
    • 天柱穴、小海穴、少海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府穴、曲泽穴、筑宾穴。
  • 清肺热穴
    • 上星穴、尺泽穴、孔最穴、鱼际穴、虎口穴、前谷穴、百劳穴、灸痨穴、身柱穴、灵台穴。
  • 清肝胆热穴
    • 阳白穴、头临泣穴、五处穴、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浮白穴、脑空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浊浴穴、五枢穴、足五里穴、胆囊穴、光明穴、中封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
  • 清胃肠热穴
    • 曲池穴、手三里穴、下廉穴、合谷穴、三间穴、二白穴、下极俞穴、下腰穴、尾穷骨穴、长强穴、阳纲穴、肓门穴、小肠俞穴、阑尾穴、下巨虚穴、解溪穴、冲阳穴、内庭穴。
  • 清三焦热穴
    • 瘈脉穴、消泺穴、天井穴、支沟穴、外关穴、阳池穴、渊腋穴。
  • 清热解毒穴
    • 夹承浆穴、地合穴、龈交穴、颊里穴、角孙穴、耳尖穴、颧髎穴、肘尖穴、温溜穴、偏历穴、阳溪穴、二间穴、臂间穴、八邪穴、大指甲根穴、乳上穴、腰俞穴、昆仑穴、外踝尖穴、八风穴、内踝尖穴。

以上介绍了具有清热作用的六类腧穴,除本章集中介绍的清热穴以外,兼有清热作用的渝穴还有许多,例如:解表穴中的大椎穴、风池穴、风门穴;舒筋活络穴中的肩髃、承山穴和丘墟穴;止咳平喘化痰穴中的列缺穴、云门穴和天府穴;理气穴中的中注穴、四满穴和中髎穴;利水通淋穴中的膀胱俞穴、利尿穴和复溜穴;安神穴中的心俞穴、郄门穴和阳谷穴;利窍穴中的迎香穴、大迎穴和听会穴;平肝息风穴中的前顶穴、太冲穴和神庭穴;开窍苏厥穴中的水沟穴、十宣穴和少商穴等。临床可根据辨证酌情配伍选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荥穴、井穴、经穴、络穴、原穴等的意思
舒筋活络穴-中医人体穴位分类
清热穴位
清熱穴
将十四正经的全部腧穴和常用经外奇穴根据其主要功效
穴与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