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智慧在孩子指尖绽放

让智慧在孩子指尖绽放

  滨州市滨城育英学园始建于2005年,占地面积28亩,建筑面积10865平方米,总投资2300万元。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幼儿园,2010年顺利通过复评。多年以来,滨城育英学园始终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坚持“夯实人生基础,塑造金色童年”的办园理念,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努力提高办园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建园以来,先后荣获山东省十佳幼儿园、省级实验幼儿园、山东省学前教育先进集体、滨州市学前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为打造幼儿园特色品牌,滨城育英学园以培养幼儿情感、兴趣、态度和个性的价值取向,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艺术之美为目标,启动了“指尖上的教育”特色教育工程,引导幼儿在感受各种自然物和废旧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这些材料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设计和制作,提高了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精确性,增强了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耐心细致的个性品质,激发了幼儿爱生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做到了以美育人,育美的人,让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绽放。
  一、创设环境,激发孩子的动手愿望
  《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以“幼儿发展为本”,创设一个具有丰富材料,能充分满足幼儿探索、创造、表达和强化的教育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还能把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一)材料激发兴趣。育英学园根据幼儿的认知、情感、动作、语言、社会性等发展的需要,精心选择多种材料。选材中注重了以下原则:
  一是生活化原则。生活中,孩子们能大量接触各种类型的材料,老师、家长和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共同寻找、收集了形态、材质各异的瓶子、蒲扇、毛线、碎布、书包、雨伞、瓷盘、鞋子、衣服等材料,保护环境、变废为宝的教育渗透到了孩子的心灵,
  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是自然化原则。让幼儿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自然界中探索,发现可利用材料,搜集树根、树枝、树叶、石头等,制作出许多妙趣横生的形象,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是地域化原则。滨州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腹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异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如博兴草编、黄河泥塑、棉絮彩鸡等;为此,育英学园开展了泥塑活动和编织活动,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环境营造情趣。育英学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活动内容,各班级努力创设富有特色、凸显个性的环境。如小班开辟了“欣赏区”和“亲子展”等活动区 ;中大班充分利用走廊悬挂民族吊饰,主题墙上展示纸的制作过程,窗户上张贴孩子们的剪纸作品,橱柜上摆放琳琅满目的泥塑作品和蒲编作品,区域角中摆设幼儿编织的围巾、毛线裙等。积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从色彩、构图、造型等角度让孩子们感知与理解美,潜移默化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此外,育英学园还创建了专用活动室——“创意坊”,分成五大区域:泥塑区、纸艺区、木艺区、布艺区和自由手绘区,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活动创作,在制作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的眼睛在纯美色彩的无数次浸染之后,变得懂美爱美起来,让他们的双手变得灵巧起来。同时,充分利用周边教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保护母亲河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走向社会,参观滨州市艺术馆泥塑坊,滨州乡土文化博物馆中的剪纸馆、泥塑馆、刺绣馆、版画馆等,通过一系列的参观体验,让孩子们回归自然,体验乡土民俗,从中领略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活动推进,让孩子感受动手乐趣
  (一)用手指拨动生活之美。育英学园本着“使废旧物品更有利用价值,让生活用品富有教育价值”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搜集各种各样的生活材料,将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创想,发挥幼儿与家长、老师的想象力。如,报纸搓成的花藤,富有创意的瓶花“蝴蝶”闻花起舞,活泼可爱的精灵在秋千上嬉戏,漂亮的小公主出现了;“和谐地球,友好人类”的科幻场景诞生了......。这些不起眼的瓶子,在孩子们的手中“摇身”变成一件件精致的手工艺品,创编出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多姿多彩的扇子童年”,毛线编织“芭比娃娃的世界”,形象各异的造型诉说着孩子的灵动与创造力;唯美的色彩点缀更是孩子对美好的渴望,是对美的感受与表现。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既让幼儿、家长理解了绿色生活的真正含义,又增强了家长、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能力。孩子们体验到了动手制作变废为宝和节约的乐趣,感受了合作成功的快乐。
  (二)用手指弹动自然之音。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寻求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藏”,通过孩子的创作赋予它们生命的灵动。木筷相框、木板绘画、刨花创作、水桶制作,丰富多样、琳琅满目;将各异的树根造形想象成美丽的孔雀;看似平常的石头,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无穷的魅力,“活泼的孩子、葱绿的大树、别致的汽车、可爱的熊猫、石头组合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等,一幅幅生趣盎然的画面呈现在眼前;软软的黄河泥在他们的小手里像变魔术一样,小蝌蚪、小鸭子、螃蟹、青蛙等形象活灵活现,“小蝌蚪找妈妈”、“避暑山庄”的故事娓娓道来;蒲编是滨州传统的民间工艺,散发着清香而又弹性的蒲草在孩子们的手中来回穿梭,编织成精美的龙、筐篮、扇子、小船等物品;别具一格的“模特T台秀”,体现着生态、自然的和谐之美。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木头有了新的生命,石头有了美妙的歌声,泥巴有了生命的灵动,小草有了说不完的故事.......天马行空、创意无限,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发挥了孩子的自我表现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用手指舞动民族之风。为了让幼儿感受民间艺术的精华,使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内涵,育英学园进一步拓展孩子们的眼界,开展了“中国结--爱国情”、“怎样做木板年画”、主题剪纸活动“十二生肖”、“我爱我的孩子园”,“京剧脸谱彩绘”等活动,用儿童的艺术语言,独特的方式去理解、去表达民族艺术的精华,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中播撒民间艺术的种子。
  三、多维整合,让孩子在动手中全面发展
  (一)多目标整合。树立整体教育观,明确活动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实现情感态度、能力、认知结合的“三维目标的整合”,从各种角度考察一次创意制作活动的教育价值,使幼儿生动展示现有能力和已有经验,在主动获取、建构知识的过程,使幼儿在美的创作中体验探求发现与创造美的乐趣。
  一是潜移默化渗透情感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密切关注幼儿的情绪表现,及时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培养幼儿积极性情感体验,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应是活动自觉追求的目标之一。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不同形式的创作内容, 巧抓契机对幼儿渗透情感教育。用黄河泥做成的羊肉串、水饺、面条对孩子来说那是送给家人的爱;用蒲草编制做成的贺卡是送给老师的珍贵礼物。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发展了孩子的创作能力,并懂得了关爱他人和感恩的良好品质。
  二是创造时机培养合作意识。在活动中,积极为幼儿创造合作机会,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纸浆艺创”开工了,幼儿便自发地两人分成一组。有的将废旧的报纸负责撕碎,有的在桶中用水和胶水将碎报纸不停地搅拌使之成纸浆,有的用制成的“纸浆”创作、塑形,创作过程中他们交谈着各自的构思,共同商量制作的物品。在活动中不知不觉间学会了与同伴的交流合作,增进了同伴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幼儿与他人合作的兴趣和能力。
  三是大胆尝试提高创新能力。在创作活动中,孩子借助于各种材料创作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教师引导幼儿赋予每一件作品一个角色,讲讲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同时还启发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利用多种形象再组合再创造。如书包组合《西游记》、布艺组合《海底世界》、盘子组合《小鸟和大树》、石头组合《十二生肖》、泥塑组合《小蝌蚪找妈妈》、毛线编织《芭比娃娃的舞会》等等,通过不断地创新组合,情景再刷新再重组,同一种形象呈现于不同的情景里,同一种情境下又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动手、创造、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与发展。
     二、 多领域整合。育英学园还尝试了以创意制作为主、融合其他多个领域整合的活动模式。
  一是运用一种核心材料。如活动《神奇的瓶子》中,先让幼儿收集形形色色的瓶子,探索感知瓶子的不同造型、用途、材质,然后根据瓶子的特征进行创作,小班的朋友在瓶子上涂鸦,并放入粮食,把瓶子制成了打击乐器,中班的小朋友用塑料瓶子做成了喷泉,大班小朋友则把众多瓶子做成的礼仪小姐、宇宙飞船、动物形象组合成了一个场景,把自编的故事《外星人来地球》讲给大家听。
  二是体现一个核心主题。如大班“交通”主题活动,用各种材料创意制作的泥塑车、四轮车(轮胎做成)、蒲编轮船、木质飞机等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引导孩子们在科学区探索坡度与摩擦给交通工具带来的影响;设置不同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了解掌握了相关的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艺术与科学、语言、健康、社会等领域都进行了整合,让幼儿的感觉、经验、知识、技能相互融合,实现了创意活动功能的最大化。
  (三)多材料整合。我们在孩子们熟练地进行单一材料创作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种主要材料与其它多种材料的整合,如在石头创意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选择石头进行借形想像,借助颜料的上色,用橡皮泥辅助粘贴,变成了可爱的熊猫、鲜艳的草莓等。
     四、科学评价,突出孩子的主体地位
多年来,育英学园紧紧围绕孩子的自主发展,设计了幼儿发展评价方案,积累了大量的评价材料,从多方面评价幼儿的发展情况,评价活动实施的成效,以全面衡量和真实反映幼儿的发展状况、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在以往的教育教学活动评价中,评价人员的角色关系一直是教师是评价者,幼儿是评价对象。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由于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幼儿只能处于被动地位,很难发挥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因此,评价对他们的激励作用也很难体现。育英学园在研究中大胆尝试,评价者的角色有教师一人发展到教师、幼儿(包括他们自己和同伴)、家长(家园联系册、家长的观察记录)等多人参与,逐步形成一种多层次、多主体的评价体系。
  (二)评价内容全面化。重视幼儿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重视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努力程度,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教师给幼儿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通过这种评价促进幼儿自主、主动地发展。
     (三)评价时机全程化。评价中注重过程,注重适时评价、阶段评价和学期评价的结合。注重记录幼儿的全程发展,积累幼儿的过程性资料。评价运用现场笔录、录像、拍照等手段,主要采用观察法(观察记录和个案追踪记录)、谈话法、展示法(作品、成长档案)等方法进行评价。
  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融合活动的组织特点,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努力建立个性化的评价机制,让个性在评价中飞扬;建立攀延式的评价机制,让进步在评价中延伸、攀高;建立童趣化的评价机制,让美好在评价中流淌。《指尖上的舞蹈--幼儿作品集》、《指尖上的声音--幼儿故事集》,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呈现着动态的轨迹,记录着点点滴滴的进步。
  从对“指尖上的教育”内涵的探析到尝试课程的建构,从自然、生态、多样的物质条件的创设到幼儿心灵的浸染、动手的创作,这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我们将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定信念,让创意在指尖上流淌,让智慧之花在指尖上尽情绽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泥塑精美简单一看就会! | 巧手教育
让智慧的火花在幼儿的指尖跳跃
幼小衔接案例:小企鹅的一家
中国幼教改革中的现象级幼儿园,如何用10年成为学前教育界的先锋?| 日观察
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几点有益尝试
幼儿园艺术活动还能这样玩?成都这所幼儿园让你大开眼界!丨走进幼儿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